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薛佳金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11)
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并发症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腹股沟斜疝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987例.结果987例中复发4例,对侧发作2例,术后鞘膜积液6例.术后行开放性疝囊高位或交通管结扎术再治疗,均治愈.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根据术中情况可探查对侧内环口,减少术后对侧发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5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45例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2.23±2.47)min、术中出血量为(1.67±0.52)ml、术后患儿自主活动恢复时间为(11.45±1.70)d、住院时间为(2.11±1.04)d,对照组分别为(19.56±3.45)min、(4.78±0.24)ml、(21.64±2.48)d、(5.12±1.20)d,对照组的4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有操作简单、患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家属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对照组则实施传统的手术。对照2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单侧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1例(2.08%),再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痊愈;对照组复发7例(14.58%),其中3例转腹腔镜手术治疗,4例实施开腹手术,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效果相对传统手术较优,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IH)的效果与复发情况。方法将125例IH患儿随机分为开放式小切口组(A组,n=32)、传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组(B组,n=45)及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组(C组,n=48);采用相应的术式治疗,比较三组的疗效、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3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C组的手术耗时长于A组及B组,但C组术后下床时间间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及B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A组的阴囊血肿、鞘膜积液及术区疼痛发生率均高于B组及C组;在复发方面,A组有4例在术后半年左右出现复发,B组2例在1年后复发,C组2例在接近术后2年出现复发,尽管以上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复发时间间隔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C组最长(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口术式的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且不易复发,可在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12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10~15min,住院天数2~3d,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微型腹腔镜下高位荷包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侧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患有腹股沟斜疝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术治疗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治疗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情况、两组患儿术中不良... 相似文献
8.
陈景标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1)
目的 探讨内环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对2001年1月—2011年3月,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加内环修补术治疗的175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75例患儿全部治愈,随访1~8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疝囊高位结扎术加内环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确切,且可有效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患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6.8±5.3)min,自主活动时间为(26.8±2.3)min,住院时间为(5.0±1.5)d;而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5±2.5)min,自主活动时间为(18.5±1.5)min,住院时间为(2.3±0.8)d,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相对更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4.6±0.5)ml,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2.8±0.5)ml,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更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通过腹腔镜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治疗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来某院进行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5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血肿,切口疼痛,切口异物感,尿潴留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手术时间,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切口感染,切口血肿,切口疼痛,切口异物感,尿潴留,复发等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术后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康复随访,统计其随访期间腹股沟斜疝复发情况,并根据复发情况将所有患儿分为复发组与... 相似文献
12.
苏宏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7):165-168
目的 探析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集合本院2016年1月—2019年9月期间接收小儿腹股沟斜疝(年龄<13周岁)234例,以实际治疗术式来分组,传统手术组201例,腹腔镜组33例,对比组行传统手术,腹腔镜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长、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33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45例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结果:33例均在腹腔镜手术下完成,与传统开放手术患儿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问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嵌顿性斜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5,(5):67-6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6月间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诊儿童腹股沟嵌顿性斜疝30例(观察组),同期行传统手术治疗急诊儿童腹股沟嵌顿性斜疝3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费用均低于传统手术组。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具有快速、切口美观、并发症少、能准确判断嵌顿组织活性、可发现对侧隐匿疝并处理、复发率不高于传统手术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运用腹腔镜开展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关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阐述其并发症的具体防治措施。方法针对于本院自2008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术患者共91例,对与全部资料开展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手术过程中对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并认真分析治疗的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全部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为5~8min,治愈的患者为59例,占到64.8%,出现复发患者共2例,占2.2%,患者的平均的住院天数为3~5d。结论采用腹腔镜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关闭术来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有着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痛苦少、住院周期短以及几乎没有手术瘢痕等诸多优点。但在手术中,应当谨慎操作,以避免各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横纹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6例患者,均采用腹横纹小切口,其中男123例,女83例,双侧疝49例,平均年龄3.5岁。均将近端疝囊剥离到高位内环处,见到黄色的腹膜外脂肪组织,用手指配合伸入内环探及腹腔,明确达内环部位,还纳疝内容物,即可疝囊高位结扎,疝颈外缝扎切断或内荷包缝合囊颈外结扎加固。结果 全部随访3~18个月,疝复发者3例,阴囊血肿1例,医源性阴睾2例,住院时间均为1~2.5d。疝复发者为缝合疝颈线较细(4号丝线),断裂所致,再者为游离疝囊不够高位,再次手术治愈。阴囊血肿者穿刺抽吸治愈。医源性阴睾为寻找疝囊将睾丸上提,术毕未将睾丸置回阴囊所致,手术治愈。结论 应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花费少,不用拆线换药,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汪敬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11):112-114
目的 分析经脐单孔法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福建省霞浦县医院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参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以改善患儿的手术指标,降低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患儿半年、1年复发率可以得到明显降低,故而临床对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时,可以根据患儿病情需要,优先考虑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一步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102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实施治疗手术的方法不同,将患儿分成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针对实施不同手术后的相关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单侧手术及双侧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儿在愈合率和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良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式,并对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6个月~12岁,单侧716例,双侧156例,不包括腹股沟嵌顿疝、复发疝和鞘膜积液的病例。结果全部病例选择耻骨结节上方腹横纹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牵拉睾丸辨别提睾肌位置以便准确寻找疝囊。对35例巨大疝术后用自制疝带包扎,无一例复发。全部病例复发3例,复发率3.4‰。结论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靠、简便的治疗方法,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结扎术治疗儿童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优势及手术经验。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34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本次入院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n=19,采用腹腔镜内环结扎术)和开放手术组(n=15,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对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患儿监护人均于术前签署手术治疗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开放手术组患儿术后,3例出现阴囊血肿,1例出现医源性隐睾。2组患儿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睾丸萎缩、阴囊积液及再次复发等其他并发症。②2组患儿中,男性患儿所占比例、月龄及初次手术为腹腔镜手术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0±10.7) min、(1.0±0.3) mL、(1.2±0.4) d、0,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开放手术组的(44.7±24.5) min、(2.3±1.3) mL、(3.3±1.0) d、26.7%;其住院费用为(7 547±820)元,则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的(5 488±1 218)元,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7、P=0.044,t=-3.859、P=0.002,t=-8.171、P<0.001,P=0.029,t=5.580、P<0.001)。 结论腹腔镜内环结扎术治疗儿童复发性腹股沟斜疝,具有安全有效、术中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但住院费用相对偏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