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不良反应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惠珍  刘晓华  揭素铭  李娟 《护理研究》2007,21(26):2391-2392
[目的]分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采集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寻找最佳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分析1998年7月—2007年1月在我院进行的169例236次PBSC采集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结果。[结果]169例236次PBSC采集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有骨痛(77.9%)、肌肉痛(54.2%)、头痛(35.2%)、疲乏(70.8%)、恶心(8.9%)。与采集过程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有血流不足(15.7%)、枸橼酸盐中毒(18.2%)、穿刺部位血肿(2.1%)、穿刺部位渗血(1.3%)、血管穿刺侧肢体麻木(89.8%),所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好转。[结论]PBSC采集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过程,其潜在及存在的不良反应可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得以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采集物中有核细胞经长期深低温保存后细胞凋亡及死亡率与新鲜采集物的差异,便于对PBSC进行活力评价。方法47份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标本,新鲜对照标本12份,实验Ⅰ组为液氮保存2~4年的PBSC26份,实验Ⅱ组为液氮保存5~7年的PBSC9份,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有核细胞中核酸染料7AAD着色的细胞百分比(代表死亡率),以及有核细胞中表达活化的caspase-3的细胞百分比(代表凋亡率)。结果两实验组的细胞死亡率和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Ⅱ组凋亡率为35.6%±17.51%,与实验Ⅰ组(24.14%±16.87%)的差异有显著性(P=0.031)。结论深低温保存2~7年的PBSC采集物中有核细胞活性较新鲜PBSC采集物低,凋亡率及死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G9P[8]型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 RVA)腹泻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数据。监测网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采集,采用Excel 2010软件数据整理,应用SPSS 26.0软件数据分析。  结果  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集到我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5岁以下急性胃肠炎住院患儿标本共计47 386份,其中G9P[8]型RVA阳性率为54.50%(8 149/14 952),G9P[8]型RVA在男性患儿中占比低于女性患儿。 G9P[8]型RVA的流行季节为秋冬季。 G9P[8]型RVA相对于非G9P[8]型RVA患儿在发热(59.79%,4 872/8 149)、呕吐(53.87%,4 390/8 149)、腹泻(92.93%,7 573/8 149)、肠道外症状的呼吸道症状(29.30%,2 388/8 149)、神经系统症状(2.07%,169/8 149)、mber>/8 149)、神经系统症状(2.07%,169/8 149)、皮疹、肺炎、败血症(8.21%,669/8 149)等症状/体征多发且严重。  结论  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国G9P[8]型RVA逐渐成为我国的流行优势毒株,季节高峰为秋冬季,G9P[8]型RVA症状更重。 本研究为RVA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RVA疫苗候选毒株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OAEP化疗方案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对血液病患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的效果。方法:选择恶性血液病患者24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5例,多发性骨髓瘤(MM)6例,霍奇金病(HD)3例?以COAEP方案动员[dl(第1天):环磷酰胺(CTX)400mg/m^2,长春地辛(VDS)2mg/m^2;dl-5应用阿糖胞苷(Ara—C)60mg/m^2.依托泊甙(VP-16)60mg/m^2,泼尼松(Pred)30mg/m^2]。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取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抑制达最低点开始稳定回升(第二次回升)时为节点.予G-CSF(惠尔血)300μg/d;而对照组以动员方案结束后向细胞跌至低谷首次回升时即使用G—CSF300μg/d。2组患者开始使用G—CSF后每日查血常规,当白细胞计数〉10.0×10^9/L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1.0×10^9/L时使用COBE血细胞分离机,以自动单个核细胞分离程序采集PBSC.结果:使用COAEP方案动员后,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平均获得的CD34+细胞数达每例17.25×10^6/kg。试验组患者平均使用G—CSF的时间为4.17d,采集PBSC次数为1~2次,采集液CD34+细胞数为每例11.73×10^6/kg(何均值):对照组患者平均使用G—CSF的时间为5.92d,采集PBSC次数为1~2次,采集液CD34+细胞数为每例1.79×10^6/kg(几何均值),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8),结论:COAEP联合化疗可作为血液病患者自体PBSC动员的方案,并能获得良好的干细胞产率:患者白细胞开始稳定回升时使用G—CSF,可显著提高PBSC产率:根据患者外同血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数决定PBSC采集时机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安全性及诊断准确性。方法CT扫描前阅读原有CT或MRI片,初步判断肿瘤所在位置,采用COOK公司生产的18GX15em活检针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穿刺成功取材后,将所取组织标本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送检,另外将针槽中残余物涂片,送细胞室检查。术后再次CT扫描,了解有无气胸及出血。结果37例病例穿刺均获成功,一次穿刺到肿块部位成功率位83.78%(31/37),二次成功率94.59%(35/37),有2例行三次穿刺。穿刺后组织病检为肺部恶性肿瘤75.68%(28/37),炎性假瘤8.11%(3/37),结核5.41%(2/37),炎性改变10.81%(4/37)。细胞学与病理学同时诊断为恶性肿瘤67.56%(25/37),2例细胞学提示为恶性肿瘤而组织病理学未见癌组织。穿刺前CT诊断与穿刺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9.19%(33/37),不良反应方面3例出现气胸8.11%(3/37),程度较轻,1例咯血,2例疼痛,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安全可靠、快捷方便,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应用益赛普治疗局部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美  李晓兰  赵岚  李超 《护理研究》2006,20(3):610-612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注射益赛普后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方法]对52例AS病人注射过程中和注射后进行随访观察,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追踪。[结果]52例共进行1248次注射,其中有13例(25.0%)共81次(8.7%)出现了注射部位皮肤反应(局部红、肿、硬结、痒),其中中度1例。轻度12例。[结论]应用益赛普治疗AS后注射部位皮肤反应较常见,但无需药物治疗,一般可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肺穿刺瘤体内直接注射低渗化疗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护理。[方法]将112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MVP方案全身化疗的同时,给予经皮肺穿刺瘤体内注射低渗化疗药;对照组单纯给予MVP方案全身化疗。两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9%,对照组为38.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相似,治疗组有8例病人出现发热、16例病人出现局部疼痛,均轻微,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经皮肺穿刺瘤体内直接注射低渗化疗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微量泵与穿刺点的垂直高度对静脉回血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量泵与静脉穿刺点间不同垂直高度对预防静脉回血的效果,探讨微量泵泵入特殊用药时防止静脉回血发生的最适宜垂直高度。[方法]以微量泵持续注射硝普钠为例,将264例病人随机分为垂直高度≤15.0cm、15.1cm~29.9cm和≥30.0cm组,观察各组静脉回血情况。[结果]在泵入硝普钠时微量注射泵高于穿刺部位≤15.0cm组静脉回血率为47.0%,15.1cm~29.9cm组静脉回血率为40.9%,≥30.0cm组静脉回血率13.8%,且≤15.0cm组、15.1cm~29.9cm组与≥30.0c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在微量泵泵入硝普钠时抬高微量泵垂直高于穿刺部位30.0cm或略高位置可有效阻止静脉回血。  相似文献   

9.
蒋劲  张德仁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4):3734-3735
目的 对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加以观察,并提出预防及处理的方法。方法 观察患有头面部,上肢,胸部及交感神经生疾病患526例,在2382例次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穿刺针损伤引起:一过性上肢麻木1.76%(42/2382),误穿血管,出血3.4%(82/2382),无气胸发生;局麻药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头晕,耳鸣7.8%(816/2382),寒战0.08%(2/2382);穿刺部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臂丛神经阻滞8.9%(212/2382),高位硬膜外腔阻滞0.04%(1/2382);其他相关的不良反应即并发症:声音嘶哑8.1%(192/2382,策蜕位疼痛3.0%)72/2382),异物感3.6%(86/2382),未出现感染。结论 熟悉相关解剖,准确定位,摸清并固定C6横突前结节,垂直进针,避免向内向上进针,使用少量有效的局麻药,备好急救设备,方可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术(ICE)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有效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12例WM患者进行的76例次PE治疗,观察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对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2例WM患者的76例次PE治疗中,有8例次发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其中枸橼酸盐中毒3例次,过敏反应2例次,低血容量反应3例次。结论PE在WM治疗中是比较安全的,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枸橼酸盐中毒、低血容量反应及过敏反应,积极预防和处理可有效降低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e adequacy of implementation of present proteinuria diagnostic thresholds under examination of pregnant women was examined. Th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ll urine samples of pregnant women from December 2009 to March 20010. The amount of protein in urine was concurrently evaluated by turbidimetric analysis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colorimetric analysis with pyrogallol red, "dry chemistry" technology (the diagnostic strips).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mentioned techniques of analysis of protein in urine provide independen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colorimetric analysis are characterized by better precision and adequacy. However, in case of pregnant women the diagnostic threshold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shifted from 0.120 to 0.150 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内镜杂志》2020,(5):F0002-F0002
雷光华男,1970年12月生,骨科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和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和骨科学科领军人才,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名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