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前臂动静脉内瘘血管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60例拟作动静脉瘘手术患者头静脉及桡动脉进行评价,重点评价桡动脉、头静脉各段走行是否有迂曲、内径、血流速度等以及桡动脉的血管内膜、有无动脉硬化斑块。结果60例患者中成功实施头静脉桡动脉动静脉内瘘手术者55例(92%),2例(3%)患者因头静脉异常,3例(5%)因桡动脉异常改选其他目标配对血管。术后第1个月末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血管通路,55例成功实施动静脉内瘘患者内瘘成熟50例(91%),1例瘘口处狭窄,1例头静脉侧瘘口以远14.5mm处狭窄,1例桡动脉内血栓形成,2例头静脉内血栓形成。结论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血管的走形、内径,动脉内膜厚度,斑块的有无;频谱多普勒超声可对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准确评价,对前臂动静脉瘘术前血管选择、术后内瘘成熟评价及并发症发生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阿司匹林对血透患者内瘘建立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瘘通畅是保证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手术方法常规用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于皮下吻合(标准内瘘、鼻咽内瘘),但多种原因可造成内瘘术失败,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近几年来,本院给内瘘术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大大提高了内瘘术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究前臂副头静脉转位动静脉造瘘术方法及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5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 在东莞康华医院进行治疗的 30 例慢性肾脏病 5 期需行血液透析患者,头静脉远心端发育纤细 8 例,因穿刺导致头静脉远心 端血栓 6 例,头静脉狭窄 9 例,头静脉闭塞 7 例,术前 B 超评估头静脉与副头静脉汇合处通畅,30 例均施行前臂副头静脉 转位动静脉造瘘术。结果:30例全部成功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后瘘口可扪及血管震颤及血管杂音,内瘘自建立起至6周后使用, 均达透析要求,术后随访 2 年通畅率达 100 %。结论:前臂副头静脉转位动静脉造瘘术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可有效保护 血管资源,延长内瘘穿刺距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1例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选择任意一条非瘘静脉作为静脉回路;从血管正面以30~40°角直接刺入。对照组术后8周内不使用动-静脉内瘘,而是选择非动-静脉内瘘肢体行常规动脉、静脉直接穿刺。结果实验组在穿刺效果、血流量达到治疗要求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动脉端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可在术后3~7 d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术前对相关血管的评价。材料和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9例拟行自体动静脉造瘘的患者行相关血管超声检查。结合患者的手术结果,总结其超声术前评价标准。结果:桡动脉内径1.5—2.0mm的10例,8例成功,成功率80%;桡动脉内径〉2.0mm的27例,均造瘘成功;头静脉内径≥2.5mm为宜。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AVF术前检查,能很好的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指导临床进行手术选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李悦悦 《新中医》2021,53(21):206-209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防治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 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比较2 组治疗前后内瘘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功能,记录2 组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 组内瘘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内瘘血流量、透析中血流量、内瘘内径较治疗前降低,动脉端压力、静脉端压力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内瘘血流量、透析中血流量、内瘘内径高于对照组,动脉端压力、静脉端压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保护内瘘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维持血液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功能锻炼在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方面的作用。方法 5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在慢性肾脏病G4~G5期时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采用同样的方式,由同一位医生完成。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于术后1周开始功能锻炼;治疗组于术后1周开始中药熏蒸配合功能锻炼。术后2周时,用彩色多普勒测量治疗组单次中药熏蒸治疗前后桡动脉内径、桡动脉血流量、头静脉内径、头静脉血流量;术后4、8、12周用彩色多普勒测量两组患者头静脉内径、头静脉血流量;并随访内瘘使用6个月内并发症(包括:近吻合口狭窄,硬结,血肿,血栓形成)发生率及畅通率。结果与单次中药熏蒸前比较,治疗组单次中药熏蒸后桡动脉、头静脉内径增宽,桡动脉、头静脉血流量增多(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4、8、12周头静脉血流量增多,头静脉内径增宽,内瘘成熟率增高(P0.05)。与本组术后4周比较,治疗组术后8周头静脉血流量增多,内径逐渐增宽(P0.05)。对照组在4、8、12周头静脉血流量逐渐增多、内径逐渐增宽(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近吻合口狭窄、硬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内瘘通畅率虽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功能锻炼能促进糖尿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发育成熟,减少内瘘使用后的并发症,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液透析(血透)是目前抢救和治疗尿毒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动一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治疗的生命线,其完好无损和充分充盈直接关系到血透时的血流量,进而影响血透质量。建立和维持一条有功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临近静脉在皮下吻合,术后该静脉逐渐扩张、肥厚(静脉动脉化),可以穿刺,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成为永久性的血液通路。我院2001-2006年共收治73例在我院建立了动一静脉内瘘的尿毒症血透患者。通过对此类患者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4年开展血液透析以来,已为3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近360例次前臂(桡动脉一头静脉,尺动脉一贵要静脉)动静脉内瘘吻合术,12例次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植人术建立血透永久性血管通路,绝大部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少部分患者因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失败或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反复感染抗感染治疗无效而不得不改行经肱动脉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排除已改行肾移植术,腹膜透析,或因各种原因死亡,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外目前我院正在做维持性血透患者135人,其中经肱动脉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术血管通路进行维持性血透患者11人,约占目前所有永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超在评估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柳州市中医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评估病患瘘口处血流量、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吻合口内径指标。结果:在58例患者中,有56例病患的动静脉内瘘可正常使用,内瘘通畅情况良好,比例为96.55%,有2例转为腹膜透析,比例为3.45%。就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而言,有9例出现不同程度狭窄,动脉狭窄、瘘口狭窄、内瘘吻合口后静脉段狭窄分别为1例、4例、4例。血管狭窄患者的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液速度、舒张末最小流速及瘘口处血流量比无血管狭窄患者小,RI、PI指标比无血管狭窄患者高,(P0.05)。结论:彩超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前后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对内瘘血管通路进行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成熟使用后的日常护理。方法:对83例血液透析患者从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成熟使用后的日常护理,加强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全程的护理管理。结果: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5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内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腕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切除并Ⅰ期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例尿毒症并腕部医源性假性动脉形成患者行假性动脉瘤手术切除同时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结果:术后定期随访1年,复查上肢血管彩超,20例患者前臂假性动脉瘤均已治愈,其动静脉内瘘通畅,可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结论:腕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切除并Ⅰ期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操作得当可以同时解决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及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时血管穿刺困难问题,减少多次手术损伤及减轻患者手术费用负担,让尿毒症患者均可顺利实现血液透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股静脉穿刺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先决条件,如何保证及时有效的透析效果,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血液透析时病人的血管通路一般选择动静脉内瘘,直接动静脉穿刺或深静脉插管。动静脉内瘘需行动静脉内瘘术后4—8周才能使用,适用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股静脉直接穿刺代替以往的动脉穿刺或深静脉插管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治疗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前提,血管通路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的质量。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相邻的皮下静脉吻合,使该静脉动脉化而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成为永久性血管通路。由于内瘘安全、有效、感染机会少、使用期长、血栓发生率低等优点,使得动静脉内瘘成为长期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正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由于动静脉内瘘创伤小、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的生命线。然而,由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高凝状态、压迫、吻合口狭窄、低血压、血管吻合技术等原因~([1]),围手术期内瘘闭塞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提高内瘘的成功率是每个血液透析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吻合口血栓形成是内瘘成熟之前导致内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外伤中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手外伤患者的软组织缺损行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术,重建手功能。结果:4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18个月.手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吻合血管游离皮瓣修复手外伤中软组织缺损,具有良好手外观及功能.是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创建永久性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顺利血液透析的关键[1、2].我院自2007年起,对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进行了改良,在手术中采用明胶海绵进行血管定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庆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15-115
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急性药物、毒药中毒的病人,血液透析是唯一一种能将毒物从身体中快速排出的方法。常规血液透析需先行动静脉造瘘,这样耗时较长,对于急危症病人来说,这无疑错后了抢救的时间,所以快速完成穿刺,进行血液透析尤为重要。应用桡动脉穿刺技术后就不需再行动静脉造瘘,而直接地进入透析阶段,这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间,并且桡动脉穿刺患者痛苦小,耐受程度高,副反应小,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血管组织钙化染色及影像学方法检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钙化的敏感性。方法:慢性血液透析患者38例因动静脉内瘘失功行内瘘重建术,术前作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摄片及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测桡动脉有无血管钙化。术中取桡动脉残端0.3~1.0cm行石蜡切片VonKossa钙化染色观察血管钙化情况,比较不同方法检测血管钙化的敏感性。结果:38例患者桡动脉钙化染色检出血管钙29例,占65.79%;术前CTA检查检出15例,占39.4%;X线摄片检出11例,占28.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8例,占21.1%。统计学分析钙化染色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术前3种影像学方法(P〈0.01),3种影像学方法以CTA检出率较高,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X线摄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外周血管钙化,单靠影像学方法检测可能低估血管钙化的发生率。影像学方法中以CTA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情况及护理特点.方法: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例人造血管内瘘的应用情况及护理特点,包括首次使用时机,穿刺点选择,穿刺方法,透析过程血流量,拔针要点及止血要点等.结果:患者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约200例次,人造血管内瘘情况良好.结论: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护理方法,可有效保护人造血管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良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