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冠心病引起的内科治疗无效的持续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在电生理标测指引下进行冷冻治疗的效果。对象为61±9岁的39(男34,女5)例冠心病所致室速患者。各例均有心肌梗塞(MI)病史,发生冷冻治疗前85±84个月,部位如下:前壁16例;下壁22例;前壁+下壁1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跳骤停18例,晕厥11例,先兆晕厥8例,心绞痛2例。所有病例均用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术前电刺激诱发持续性室速48次,其中 QRS 波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形占62%,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形占38%。  相似文献   

2.
自Hartzler首次将导管电消融术(以下称消融)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以来,此类报道陆续增多。因其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费用及并发症低等优点,故有可能成为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宜手术治疗的持续性VT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1.机理:将除颤器储存的200~400J电能输入给电极导管释放,在电极表面将严生2~3 KV电压、50mA电流及闪光,后者在局部可产生数千  相似文献   

3.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性心动过速(VT)使心排血量剧降,随时有发展为心室颤动(Vf)的危险。治疗上纠正发病的原因十分重要,因病情紧急,采取抗心律失常措施更是刻不容缓。近年来电转复、起搏器之应用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伹多数情况下仍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在预防复发方面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4.
5.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治疗策略有所转变.循证医学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和ACEI、ARB等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经导管消融、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及双心室同步起搏/除颤(CRT/CRTD)等非药物疗法日益受重视;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和外科手术等新的措施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临床上特殊病理和特殊人群室速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室速的防治目前已逐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治疗策略有所转变。循证医学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和ACEI、ARB等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经导管消融、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及双心室同步起搏/除颤(CRT/CRTD)等非药物疗法日益受重视;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和外科手术等新的措施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临床上特殊病理和特殊人群室速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室速的防治目前已逐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有多种类型,可由不同病因和诱因引起,熟悉各型室速的心电图和临床特征,找出不同病因和诱因,分别予以纠正或减轻,是成功地防治室速的关键。室速的诊断室速的临床表现随发作时室率、室  相似文献   

8.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往往是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常见诱因。一般认为室速是由折返、异位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所引起,目前可用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室速的发生机理以及对其在心室肌的起源点进行定位。本文对上述产生室速机理的诊断作了详述,并介绍了反复发作性室速、非持续性室速和扭转型室速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冠心病所并发的室性心动过速仍是促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虽然对于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内科对定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也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其室性心动过速难于用目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控  相似文献   

10.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且常导致死亡的心脏电紊乱,体表心电图对之很难作出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典型心电图标准是房室分离及快速室率伴畸形 QRS 波;虽然统计学上有力支持这是室性心动过速,然而也见于阵发性房室连接处性心动过速伴束支传导  相似文献   

11.
赵昜 《心电学杂志》2007,26(3):182-185,192
心室节律的固有频率为30-40次/min,称为心室自搏性心律(idioventricular rhythm)。如频率超过上述范围,则属于心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ventncular tachycaidia,VT),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VF)和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3种。  相似文献   

12.
静脉注射硫酸镁转复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75岁。肥厚型心肌病史 2 5年 ,3年前始出现有症状的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 ,经静脉注射心律平及胺碘酮后转为窦性心律 ,以后长期服用胺碘酮或者心律平治疗 ,但每年仍有室速发作 1~ 2次。本次再发室速 ,心率 1 60次 /min,经静脉注射胺碘酮 1 50 mg共 2次无效 ,再予心律平 70 mg静脉注射后转为窦性心律。但 1 d后复发 ,经分别予以静脉注射胺碘酮 30 0 mg、利多卡因 1 0 0 mg及心律平70 mg后心率减为 90~ 1 2 0次 /min,但仍为室性节律 ,后经持续静脉滴注心律平 4h仍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 ,此时化验血钾为 3.32 mmol/L,考虑存在低血钾…  相似文献   

13.
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动过速发病一年内的死亡率为70~80%;这种心律失常的基础病变往往是心肌梗塞或其它缺血性心脏病。实验室研究结果提示心肌中非单一形式损伤极易诱发  相似文献   

14.
室性心动过速的电消蚀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10例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PSUVT)患者电消蚀治疗的结果。10例中,8例采用导管心内膜直流电消蚀(DCCA),其中4例先用射频导管消蚀(RFCA)未成功,而立即改用DCCA;1例采用直视心外膜直流电消蚀(DEA);1例仅采用RFCA。8例DCCA成功7例,不成功的1例与DEA1例术后仍发PSUVT,分别服用维拉帕米与美西律有效。RFCA共治疗5例,1例成功,4例不成功即刻改用DCCA而成功。DCCA成功的7例,术后随访3~26(13.3±6.7)个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6例无PSUVT发作,1例术后15个月复发而行第二次DCCA,其后再次随访10个月无PSUVT。DCCA与DEA未成功而服药的2例,分别随访7个月与15个月,1例发作减少;1例无PSUVT。仅用RFCA的1例,术后随访3个月无PSUVT。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报告6例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或电转复无效的顽固性室速病人,于心内电生理检查后采用心室程序刺激或超速起搏中止室速,其中1例经食管快速刺激中止室速。证明心室超速起搏治疗室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室性心动过速的激光消蚀治疗罗心平,张涤,陈德厚(湖北省梨园医院心内科武汉430077)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介入性消蚀治疗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寻求高效、安全的消蚀方法仍是这一领域的重大课题。直流电消蚀可发生心功能下降、心脏破裂、心跳停止等并发症;射...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共收集28例临床诊断为IVT患者,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36.7±14.5(9~58)岁,病史6.33±8.33(1~26)年,心动过速时RR间期为317±5897(250~420)ms。心动过速时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RBBB)型12例,左柬支阻滞昏(LBBB)型16例。对心动过速发作频繁药物治疗难麒终止或终止后很快复发的病例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6例)。对心动过速发作不频繁或有心动过速频繁发作但药物很容易终止者,在心动过速终止后给予口服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预防治疗(12例)。结果:药物治疗组6例患者仍有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生,但发作次数较前明显减少。6例患者未再发生室速。射频消融治疗组1例起源于左室间隔之室速于术后7天复发,余病例无室速复发。无并发症。结论:药物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IVT均有教,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更高,临床上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简称室速,指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部位的室性快速心律,频率〉100次/min。室速持续30S以上或因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立即终止者,称持续性室速。室速可分为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和非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前者是指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患者的室速,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长QT综合征以及各种心脏外科手术后等。临床上以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室速最为多见。非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又称特发性室速。是指发生于利用目前诊断技术未能查出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室速,  相似文献   

20.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常是心室纤颤的先兆,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室速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本文旨在介绍几种治疗室速简易可行、实用有效的物理方法。 (一)心前区捶击治疗室速 Sclarovsky等报道15例室速患者,在56次室速发作中,使用心前区捶击法使36次室速发作得以终止,陈景钱等采用心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