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孙媛 《天津中医药》2013,30(2):94-95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血瘀热毒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机制,无论是冠心病的发作期还是缓解期,瘀毒互结贯穿于始终,因此热毒瘀结,脉络瘀阻是冠心病发病的关键所在。运用活血解毒法治疗血瘀热毒型冠心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改善心肌供血是治疗本病的根本途径。中医学认为,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有从痰浊论者,有从气滞论者,有从血瘀论者,有从寒凝血脉论者,有从气虚论著,有从血虚论者。但不论从理论、  相似文献   

3.
历代学者对糖尿病、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遣药组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但多将糖尿病、冠心病分而述之,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糖尿病、冠心病二者在病因病机上相互影响,“虚”、“热”、“瘀”、“毒”贯穿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整个病理过程,是糖尿病性冠心病主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田丁阳  粟裕冬  李慧歆  董敏  董波 《新中医》2023,55(18):181-186
中医学认为,气机升降运动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对平衡机体内部环境有重要作用。若气机升 降失衡,则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痰、湿、火、瘀等病理产物丛生,肠道菌群寄生的内部环境发生改变,致使肠 道菌群代谢紊乱,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笔者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分析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关系,旨在为临 床诊治冠心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瘀毒阻络与冠心病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络病学说萌芽于<黄帝内经>,历经发展,清代叶天士进一步明确了"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人络","百日久恙,血络必伤",提出了要"讲究络病功夫",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医将其定名为“髓毒劳”。在吴翰香、黄振翘、周永明教授等海派中医血液名家70余年的临证与科学探索基础上,吾师陆嘉惠教授以“虚毒”立论,对MDS(髓毒劳)整体病机进行高度概括,提出较为系统的“虚毒并治”理、法、方、药临床策略体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功能失调,不能化生精血,以及“因虚致毒”或“外毒致虚”等均是导致髓毒劳发病的基本因素,而现代研究也有发现肠道菌群失调是包括MDS在内的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故作者认为精血与肠道菌群是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于机体生命活动不同维度的阐释,并进一步试从“虚毒并治”临床策略出发浅述肠道菌群与髓毒劳发病及治疗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中医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是其发挥MDS治疗效应新途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的中医病机是本虚标实 ,气虚为本 ,瘀毒为标 ,久病入络 ,痹而不通 ,治疗应以化瘀解毒为原则 ,佐以健脾益气。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基于现代医学关于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结合中医学病因病机认识,发现“瘀”“毒”相互兼夹、互结从化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笔者通过探讨瘀毒理论源流,分析动脉硬化类疾病瘀毒互结病机的致病特点,梳理活血解毒法干预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进展,为以冠心病为代表的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病证结合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孟云辉  王强  王延峰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643-1643,1653
痔疮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于痔疮形成的病因病机古代文献记载较多,与寒、暑、湿、风、热、毒、燥、瘀等邪气有关。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瘀毒之间关系复杂,相互为因果,互化互生,且始终贯穿于本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瘀毒损络是痔疮发病的关键病机,临床应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瘀毒阻络与冠心病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的中医病机是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瘀毒为标,久病入络,痹而不通,治疗应以化瘀解毒为原则,佐以健脾益气。  相似文献   

12.
瘀毒的内涵是瘀、毒两种病因的共存及其在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转变从化;涉及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组织坏死等病理过程,其现代医学表征当首选具有危险分层及预后价值的指标;治疗上,活血解毒是冠心病瘀毒证的基本治法,根据毒邪浅深,分别应用清透解毒和清热解毒药。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及现代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瘀毒致风的理论源流,分析了瘀毒致风的病机特点、发病规律及临床表现,认为"瘀毒"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始动病因,"瘀毒致风"是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转,瘀毒持续为害是本病迁延和深化的关键环节,提出化瘀解毒的治疗法则,以期为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稳定期“瘀毒”临床表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瘀毒致变”假说基础上,以随访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为依据,探索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瘀毒”临床表征。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且处于症状稳定期的患者254例,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对随访心血管事件与个人史、体质特点、既往史、家族史、症状、体征、证候、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54例患者中,随访期间失访2例,无死亡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例行介入治疗,25例因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脉涩或结代、胸骨后疼痛、平素咽痛及头痛是随访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 mg/L也显示有增加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趋势(P=0.094)。结论 胸骨后疼痛、头痛、脉涩或结代(血瘀征象)及平素经常咽痛、hs-CRP增高(提示机体有慢性炎症反应,是“毒”的征象)可考虑作为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瘀毒”临床表征,进一步扩大样本完善“瘀毒”临床表征将为应用活血解毒法干预高危患者提供依据,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状态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炎症状态引发了冠心病早期血管内皮的损伤,并最终介导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从炎症状态探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痰浊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失常形成的病理产物,是低密度脂蛋白、炎症细胞、炎症因子等一系列异常蓄积的致炎物质的总概括。浊的性质决定了痰浊具有侵袭性和稠浊性。痰浊侵袭经脉,引起经脉损伤并逐渐积累,最终造成局部经脉损伤持续加重,这个过程与炎症导致血管内皮持续性损伤的机制相似。痰浊阻滞经脉,影响气血的运行,引起气滞血瘀,最终形成心血瘀阻的结局,这个过程与持续炎症损伤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进展的机制相似。心血持续瘀阻,郁而化热,热毒内生,形成热毒瘀搏结之证,该过程与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的过程相似。而痰浊的形成根源于脾气亏虚,脾气亏虚、运化无权是痰浊形成的根本原因。立足于“痰、瘀、毒”理论,脾气亏虚是冠心病炎症状态的内在病机,痰浊侵袭、心血瘀阻、热毒瘀搏结是冠心病炎症损伤的演变过程。中医辨治以健脾益气治其本,祛痰化瘀、清热解毒治其标,相关中药复方、中成药和中药单体均能降低冠心病的炎症指标,从而改善冠心病预后。  相似文献   

16.
活动性炎症是易损斑块的重要特征,是斑块破裂的中心环节。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紊乱与易损斑块的形成及进展关系密切。中医毒邪致病理论,尤其是脂毒、瘀毒致病理论与易损斑块的形成及进展颇有共通之处。因此,采用活血解毒兼有调脂作用的中药对易损斑块进行干预研究是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浊、瘀血、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法用方 ;二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放在脾、肾、肝等“脏腑失调”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 ,从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上来认识其发病机制和辨治规律 ;三是从痰瘀毒论治不可拘泥于热毒 ,要重视阳虚寒凝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注意发现在病理情况下 ,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找出寒热辨证的规律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肾虚毒瘀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理论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多与遗传因素、性激素及环境因素等相互间错综复杂的作用引起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颇类中医“阴阳毒”、“血风疮”、“面发毒”、“面游风”、“日晒疮”及“痹证”等病证。该病症状频多,病机错综复杂,病情多变,常累及诸多脏腑组织器官,往往病势缠绵,反复难愈,治疗颇为棘手。观之临床,治法颇多,或辨证分型论治,或使用单方验方,或内外合治,或衷中参西,观点各异。多年来,笔者根据其病理机制采用补肾化毒法从肾虚毒瘀论治本病,疗效令人满意。兹就该法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之理论机制,试作…  相似文献   

19.
伏邪为潜藏在体内而不发作的病邪。伏邪内伏与外发与冠心病形成与发病密切相关。本研究综合文献及临床实践,认为冠心病发展初期为正气亏虚,痰浊、血瘀、毒邪等邪气内伏于血脉;病邪蓄积到一定程度,伏邪外发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活血行气清血瘀伏邪、温阳健脾化血脉伏痰、苦寒解毒清血脉毒邪等相关治法,以期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瘀毒致病理论是阐释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学说,情志致病(郁)在冠心病及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瘀、毒、郁常联合致病,使病情加重,迁延难愈.通过阐释瘀、毒、郁的内涵及在冠心病伴焦虑、抑郁中的发病机制,分析瘀毒、瘀郁、毒郁的相互关系和互结病机,总结瘀、毒、郁互结及三者相互影响促进是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核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