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物可降解功能高分子纳米载药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蛋白类药物最近在肿瘤免疫疗法及其他重大疾病中大放异彩,但是其载体技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本文从蛋白类药物递送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可降解功能高分子作为蛋白类药物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并对开发具有更好应用研究前景的新型生物可降解功能高分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合成脂蛋白是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和造影剂等的有效靶向递送载体,它们具有极小的粒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合适的半衰期和脂蛋白受体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与传统的天然脂蛋白相比,既保留了其原有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又在药物递送方面展现出优良特性。本文介绍了合成脂蛋白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合成脂蛋白的制备方法、体内外应用以及脂蛋白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应用受限的解决方法,对合成脂蛋白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纳米载体肝靶向纳米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 背景本世纪 4 0年代以来 ,细胞毒性药物已广泛的应用于癌症的化疗 ,而这些药物对癌细胞和人体健康细胞的非特异性 ,使它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产生了严重的毒副作用。而且多数的化疗药都存在明显的疗效一剂量依赖关系 ,即加大药物剂量能明显提高药物疗效但增加药物剂量势必增加药物的全身的毒性反应 ,使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 ,减少全身的毒副反应 ,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早在本世纪初 ,Ehrich就提出了导向药物的设想 ,即用某种具有特殊亲和力的载体把药物定向输送到靶器官发挥作用。近年来由于靶…  相似文献   

4.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基于肿瘤微环境设计的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在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中受到了广泛瞩目。该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可在体内稳定转运,抵达肿瘤靶组织或靶细胞后在肿瘤微环境刺激下载体结构发生响应,有效控制负载药物的转运部位和释放速度,从而显著提高靶点药物浓度,增加其抗肿瘤活性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常见的肿瘤微环境刺激因子有:pH、还原物质、酶浓度、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三磷酸腺苷(adenosine-5′-triphosphate,ATP)等。本文主要从pH响应型、酶响应型、还原响应型、ROS响应型、ATP响应型智能给药系统5个方面,综述了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在抗肿瘤领域的新研究与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前所用药物纳米载体(如脂质体,胶束,纳米乳,聚合物纳米粒)有很多有益特性,如血液循环时间延长,使药物在病灶聚集;靶向作用;增强细胞内渗透作用;体内载体造影;生理环境敏感的药物释放。但多功能纳米载体仍很少,如长循环免疫脂质体。多功能药物纳米载体可显著增强许多治疗和诊断试剂的效果。本文论述了多功能纳米载体的当前状况和发展方向,主要关注结合长循环性、靶向性、胞内渗透性和造影能力的多功能纳米载体。  相似文献   

6.
药剂学纳米载体已经被用于治疗性和诊断性物质的实验性或临床性递送。随着疾病的发展,对纳米载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产生了多功能纳米载体。随着在药物递送系统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很多载体可以集合一种功能或两种(及以上)功能于一身。本文对多功能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介绍长循环纳米载体、靶向配体修饰的长循环纳米载体、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载体和穿透性的纳米载体。  相似文献   

7.
阙中有 《医学综述》2011,17(15):2259-2262
血脑屏障是维持大脑生理稳态的重要结构,可以有效地转运脑内的代谢产物,并且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脑内。然而,血脑屏障也成为阻碍中枢神经系统治疗药物进入脑的主要障碍。随着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聚合物纳米颗粒、配体介导的纳米药物、用于基因治疗的纳米药物等多种新型纳米药物载体,由于具有靶向性、可控释放性、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能够比传统方法更有效地转运药物通过血脑屏障,提高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血脑屏障作为大脑和体循环间的结构性屏障,阻止大分子和大多数小分子药物进入大脑,给中枢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血脑屏障上高度表达有各类溶质载体如葡萄糖转运体、氨基酸转运体等,可以将各类营养物质转运进脑内。在纳米药物载体上修饰转运体对应的配体,携带药物通过转运体介导转运的方式跨越血脑屏障,可实现脑部药物的高效率递送,提高中枢类疾病的诊断灵敏度和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溶质载体介导脂质体、金属纳米颗粒、聚合物胶束和树状大分子等纳米制剂跨越血脑屏障用于脑部疾病的治疗,并探讨了该策略在未来应用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生物降解性合成高分子材料安全、可靠,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药物缓释载体的首选材料。本文简要综述了主要常用的生物降解性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可让不同水平的基因沉默,主要是通过双链RNA(dsRNA)在体内诱导靶基因mRNA产生特异性降解而实现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是RNAi的效应分子,需要借助递送载体进入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纳米载体具有很多优势:增加生物膜通透性、控制药物释放速度、改变体内分布、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本文综述了siRNA非病毒递送载体的相关研究,重点阐述了其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苦参碱类药物主要包括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等一类独特的生物碱[喹里西啶生物碱,也称羽扇生物碱(tetracyclo-quinolizindine alkaloids)]。苦参碱首先在1958年被分离确认,此后几十年里,陆续从苦参中发现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槐胺碱等。这些生物碱均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但目前临床上仅有肌注型苦参碱注射液及以氧化苦参碱为主要成分的苦参素注射液应用于慢性肝炎,同时也存在着生物利用度不高、不良反应多等问题。因此,如何减少苦参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实现其缓控释及靶向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苦参碱类药物近几年来的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药靶向给药系统是指将中药或天然药物经提取分离得到有效部位或单体采用不同的载体制成的制剂,能直接定向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细胞内。按载体分类综述了近年来的脂质体、微球、纳米粒、乳剂等几类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此外,由于中药对肠道疾病的特殊作用,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也是中药靶向给药的一个重要部分。中药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试探阶段,目前的研究大多数以天然有效成分为原料药物,而用中药有效部位及中药复方研制的靶向制剂屈指可数,这与制定中药有效部位及复方的质量标准及制剂工艺难度大有关,靶向给药系统是中药制剂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是一种新型的无机纳米粒子,近年来将其作为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MSNs的制备、安全性、载药行为、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脂蛋白作为一种内源性纳米颗粒,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彻底生物降解、无免疫原性、不被体内网状内皮系统识别而快速清除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前景的靶向药物载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脂蛋白(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仿生型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仿生型药物递送系统以天然微粒载体为基础,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低免疫原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药物递送系统。本文从哺乳动物细胞、内源性蛋白及病原体等热门研究领域着手,综述了仿生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靶向给药系统一直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但人体内非常复杂的环境明显影响了靶向治疗的效果。为应对体内复杂环境,近年来科学家们在设计靶向给药系统时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包括智能型给药系统和自适应性给药系统。通过对给药系统进行多重复合设计,可以使给药载体顺利通过血液屏障,靶向到特定细胞,进而深入靶向到细胞器,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甲素是从雷公藤中提取分离到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和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但雷公藤甲素由于其自身存在着生物利用度低、水溶性差、治疗窗窄等问题,且对生殖、消化、造血系统等都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中的应用被极大限制了。国内外医药工作者通过尝试开发雷公藤甲素的新型给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雷公藤甲素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本文就近些年有关雷公藤甲素的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了现有的新型给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期为今后更好地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深入了解雷公藤甲素的体内药动学和作用机制,从根本上开发减毒增效的药物载体,使雷公藤甲素在临床的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水平的动态平衡发生改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皮下注射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但存在疼痛不适和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依从性低。口服给药途径方便、安全,但现有的口服胰岛素制剂存在胃肠道不稳定、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仍需优化。纳米制剂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实现胰岛素的有效口服递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高口服生物利用度胰岛素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透明质酸(H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的天然线性多糖,通过细胞表面分化簇44(CD44)受体靶向肿瘤。其作为抗肿瘤药物传递载体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已成为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CD44是透明质酸高亲和性的受体,因其在肿瘤细胞过表达,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或靶向受体。许多肿瘤都表现出CD44受体的过度表达,如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CD44配体通过与纳米药物载体结合,可以提高纳米载体对肿瘤细胞的亲和力。HA结构中因含有CD44配体具备有效的肿瘤靶向效应而闻名,通过HA-CD44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途径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摄取。本文对HA纳米胶束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进展以及其药物释放行为进行了综述,并表明HA的纳米胶束在肿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体内外研究表明,基于HA的纳米胶束是药物和基因特异性靶向肿瘤的传递方式,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