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超分割或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局限期SCLC的生存影响。方法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分别入组患者92、96例。超分割组采用45 Gy分30次,2 次/d。大分割组采用55 Gy分22次,1 次/d。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患者1、2、5年PFS率分别为82%、61%、59%和85%、69%、69%(P=0.27),OS率分别为85%、41%、27%和77%、34%、27%(P=0.37)。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开始到放疗开始时间≤43 d是PFS的有利因素(P=0.005),化疗开始到放疗结束时间≤63 d、PCI是OS有利因素(P=0.044、0.000)。超分割组和大分割组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8%、9%和16%、2%(P=0.009)。结论 采用加速超分割或大分割方案联合同步化疗的PFS及OS均显著提高。控制化疗开始至放疗开始、结束时间≤43 d、≤63 d有利于提高PFS和OS。但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超分割组显著高于大分割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后放疗对早期SCLC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7—2010年临床分期为T1-2N0M0期且行根治性切除术的71例SCLC患者临床资料,31例术后放疗,55例术前或术后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LR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及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数32例,5年OS率及LR率分别为52%和22%,术后是否放疗对生存无影响(P=0.524)。对于术后N (-)患者行放疗与未行放疗者中位OS分别为47.3个月与96.8个月(P=0.561),5年LR率分别为39%与23%(P=0.934)。对于术后N (+)患者行放疗者中位生存明显高于未行放疗者(66.7、34.6个月,P=0.016),行放疗者5年LR率亦明显低于未行放疗者(5%、75%,P=0.004)。全组患者远处转移率为30%,术后放疗与否对患者远处转移率无影响(P=0.576)。结论 术后放疗明显降低了术后N (+) SCLC患者LR率并提高了生存,而对N (-)患者反而有降低生存趋势,建议术后N (+)的SCLC患者行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MRT技术下局限期SCLC放化疗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4年于本中心行放化疗的 484例局限期SCLC患者临床资料。IMRT有效者行PCI。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随访率为93%,中位OS期23.8个月,2、3、5年OS率分别为48.7%、39.8%、28.6%,中位PFS期14.1个月,2、3、5年PFS率分别为34.4%、30.5%、28.3%。SCLC患者IMRT后≥3级骨髓抑制发生率26.9%,≥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24.8%,≥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8.4%。治疗客观有效率84.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TNM分期、PCI、放疗前化疗周期数是预后影响因素(P=0.006、0.001、0.047、0.000、0.046),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PCI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01、0.000)。结论 IMRT技术下局限期SCLC放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吸烟史、PCI是局限期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不同放疗分割方式与广泛期SCLC患者LC与OS相关性,以明确不同分割方式与预后关系。方法 2010—2015年间初治的110例广泛期SCLC患者接受放化疗,根据放疗剂量分为大分割组31例(30~45 Gy分10~15次)与常规分割组79例(54~60 Gy分27~30次)。90.9%患者临床分期为Ⅳ期。21例患者伴有脑转移。39例行PCI。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组间分类数据行χ2检验。结果 全组2年样本量为85例,全组OS、PFS、LC率分别为27.7%、17.5%、38.9%。大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的2年OS分别为35%与26%(P=0.886), 2年PFS分别为18%与16%(P=0.560), 2年LC率分别为67%和36%(P=0.159)。PCI与否的2年OS分别为44%和18%(P=0.044)。全组共84例患者治疗失败,其中局部复发11例、远处转移41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32例。结论 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疗效相似,但照射时间明显缩短,大分割放疗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与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接受胸部放疗的最佳剂量。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5年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了一线诱导化疗,选取化疗后未进展患者216例,其中接受胸部放疗180例,单纯化疗36例。依据患者剂量分布特点,折算为等效生物剂量,然后分为剂量A组(31.3~40.2 Gy,23例)、B组(46.0~46.8 Gy,38例),C组(49.5~53.7 Gy,43例)及D组(55.1~60.6 Gy,76例)。为进一步比较,分为低剂量组(31.3~46.8 Gy,61例),高剂量组(49.5~60.6 Gy,11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倾向性评分用以控制混杂变量。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2个月,A、B、C、D、化疗组分别为8.3、11.0、15.8、17.8、8.1个月(P=0.000);A组与B、化疗组相近(P=0.172、0.495),B组与化疗组不同(P=0.020),C、D组间相近(P=0.624),C、D组与A、B、化疗组均不同(P<0.05)。全部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7个月,A、B、C、D、化疗组分别为6.5、7.6、11.8、12.4、6.1个月(P=0.000);A组与B、化疗组相近(P=0.588,P=0.668),B组与化疗组接近(P=0.070),C、D组间也相近(P=0.627),C、D组与A、B、化疗组均不同(P<0.020)。多因素分析提示转移病灶数目、胸部放疗剂量为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生存共有影响因素(P<0.05),而同步放化疗为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18)。低剂量组分别与高剂量组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发现低剂量(50例)与高剂量组(50例)无论总生存、无进展生存均不同(中位生存期 10.9、17.5个月,P=0.045 ;中位无进展生存 7.4、10.7个月,P=0.014)。结论 广泛小细胞肺癌接受胸部放疗的剂量应予以较高的剂量(49.5~53.7 Gy),过低剂量(≤40.2 Gy)可能无法延长生存时间,同时过高剂量(≥55.1 Gy)也无法进一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胸部放疗在Ⅳ期寡转移NSCLC治疗中的意义,探索胸部放疗最佳介入时机。方法 将2008-2014年山西省肿瘤医院192例Ⅳ期“寡转移”NSCLC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化疗组、放疗早期介入组、放疗中期介入组、放疗晚期介入组。Kan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 192例寡转移Ⅳ期NSCLC中位生存期为14.50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4%、24.0%、10.7%。单纯化疗组、放疗早期介入组、放疗中期介入组、放疗晚期介入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21、18、1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4%、73%、71%、5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40%、32%、13%,3年生存率分别为0%、24%、16%、3%(P=0.000)。放疗剂量≥60 Gy与<60 Gy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个月与1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6%与53%,2年生存率分别为34%与21%,3年生存率为17%与10%(P=0.002)。结论 对于Ⅳ期寡转移NSCLC患者,胸部病灶放疗的较早期介入和高剂量放疗能提高患者局控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胸部3DCRT在广泛期SCLC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4—2009年间收治的171例广泛期SCL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86例接受胸部3DCRT和全身化疗,85例只接受全身化疗。放疗采用超分割(1.5 Gy/次,2 次/d)或常规分割(2.0 Gy/次,1 次/d)方式,总量40~62 Gy。化疗方案为铂类联合依托泊甙。生存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100%。全组中位OS期、2年OS率、5年OS率全组分别为15个月、31.5%、2.4%,放疗组的分别为18个月、35.3%、2.4%,化疗组的分别为12个月、14.5%、2.4%(P=0.023)。全组中位PFS期、1年PFS率、2年PFS率全组分别为8个月、27.5%、2.4%,放疗组的分别为9个月、35.4%、6.0%,化疗组的分别为6个月、20.5%、6.0%(P=0.004)。放疗组中超分割总量45 Gy的22例患者中位PFS期11个月,常规分割总量60 Gy的26例患者中位PFS期9个月(P=0.037)。多因素分析显示3DCRT、4周期以上化疗是预后有利因素(P=0.008、0.001)。结论 胸部放疗能改善广泛期SCLC患者OS和PFS,总量45 Gy超分割放疗较佳。胸部放疗和4周期以上化疗对OS是独立的预后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驱动基因敏感突变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开始放疗时机。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模拟定位CT结果分析治疗前后每隔10d原发肿瘤体积变化。当前后两次体积变化≤5%或治疗90天后终止定位和体积测量并实施放疗,记录放疗急性不良反应,比较实施和模拟放疗计划的相关参数。结果 30例中 29例纳入分析(1例脱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原发肿瘤体积均缩小,但退缩率和速度不一致,至终止定位时最大缩小90%、最小缩小28%;治疗40d内平均体积缩小明显,每间隔10d的平均体积不同(P<0.001);40天后逐渐出现因原发肿瘤体积退缩率≤5%的病例,至90天仅 1例体积退缩>5%,平均体积退缩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退缩率为 49.15%~54.77%;70天平均体积略有增大后又缓慢缩小,每间隔10d的平均体积相近(P>0.05)。终止定位后实施放疗病例的原发肿瘤可给予剂量为(69±7) Gy,发生2、3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 2例和 3例、1例和 0例。按照实施放疗计划的技术、剂量参数分别设计EFGR-TKI治疗前和第40天的模拟放疗计划,全部显示实施计划显著优于EGFR-TKI治疗前模拟计划(P均<0.05),而与第40天模拟放疗计划之间相近(P>0.05)。结论 EGFR-TKIs治疗后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原发肿瘤退缩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减缓,40天内缩小最显著而后缓慢缩小,每一病例的肿瘤退缩速度不一致,治疗后40天开始放疗可能是获得提高剂量并控制放射损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固定野IMRT和VMAT技术海马区保护脑预防照射剂量学分布特征以及海马保护的可行性及风险。方法 2014年1—8月我院收治的16例局限期SCLC化放疗后达CR者行PCI, 放疗处方剂量为25 Gy分10次。将CT定位图像与脑MR图像进行融合, 在融合图像上勾画海马区, 并外扩5 mm边界形成减量区。分别设计海马保护IMRT 、VMAT计划, 评价两组计划全脑、海马区及海马外扩5 mm的剂量分布。成组t检验组间差异。结果 16例患者海马区平均体积2.76 cm3(2.56~3.01) cm3。IMRT、VMAT海马区Dmean分别为(9.04±0.20)、(10.32±0.28) Gy, 较处方剂量分别减少了66.0%、61.2%(P=0.55);海马减量区Dmean分别为(13.57±0.90)、(14.86±0.60) Gy, 较处方剂量平均分别降低了49.0%、44.1%(P=0.88)。结论 IMRT及VMAT技术海马保护脑预防照射均可满足临床要求, 在保证全脑治疗剂量同时降低了海马区受量, 应用于脑预防照射中是可行的, 为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分割放疗结合不同时机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放化疗同步治疗组56例(A组)和放疗后化疗的序贯治疗组56例(B组),两组病例均给以超分割放疗(1.2 Gy/次,2次/d,10次/周,总DT 69.6 Gy).同步组(A组)放疗开始的1,5,10,15周给予化疗(顺铂20 mg/m2,第1~5天;足叶乙甙50 mg/m2,第1~5天),化疗4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序贯组(B组)在放射治疗结束后给予4个周期化疗(顺铂100 mg/m2,第1天;足叶乙甙100 mg/m2,第1~3天),每4周为1个周期.结果 同步组和序贯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5.0%和57.1%(χ2=2.32,P<0.05);1,3,4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3.2%、28.6%、10.7%、28个月和66.1%、12.5%、3.6%、19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t=2.32,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主要为可逆性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两组发生率相似.结论 同步化疗结合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优于超分割放疗后化疗的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放化早期相伴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化疗早期同时联合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46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被随机分为化放同时组(24例)和先化后放组(简称序贯组,23例)。化放同时组在化疗的第1周期开始放射治疗,序贯组化疗4个周期后开始放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放射治疗,1次/d,2Gy/次,总量DT60Gy/周。照射野包括原发灶、肺门、纵隔及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化疗方案均为EP方案。结果同时组总有效率高于序贯组(87.5%对69.6%),差异无显著性(χ2=2.58,P=0.11)。同时组化疗和序贯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1.7%和69.6%、13.0%(χ2=4.69,P=0.03)。结论化放同时组疗效优于序贯组,提示放射治疗与化疗早期同时开始可提高疗效;常规放疗60Gy/6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2.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放弃选择性区域淋巴结照射的低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毒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45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割剂量2.5~3 Gy/次,5次/周,放疗总量DT 63~72.5 Gy.靶区仅包括肿瘤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放疗前MVP或CAP方案化疗不超过两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为84.5%.1,2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8.9%和37.8%;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4%和42.8%.中位生存期13.1个月.未出现Ⅲ级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7例(15.6%)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选择性淋巴结失败.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减轻了放疗的毒副反应.放弃选择性区域淋巴结照射并没有明显增加区域淋巴结的复发率,是实现剂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手术、全身化疗、胸部放疗及预防性脑照射的综合治疗已成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共识。近几十年,药物治疗没有明显突破。在放疗方面,放疗加入的时机、靶区范围、剂量分割方式,以及预防性脑照射等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胸部放疗剂量和分割方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胸部不同放疗靶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2017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2程EP方案诱导化疗后无疾病进展的309例局限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照射化疗后残留肿瘤组(159例)和照射化疗前原发病灶组(150例)。2个组患者均采用累及野照射纵隔阳性淋巴结的完整结区。胸部放疗采用45 Gy分30次3周完成,2 次/d,与第3程EP方案化疗同步进行。共化疗4-6程。放化疗后疗效评价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全脑预防性放疗25 Gy分10次2周完成或30 Gy分15次3周完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数据。结果 照射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1、2、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4%、61.5%、60.1%和79.8%、66.5%、57.3%(P=0.73)。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1个月(95%CI:18.2~26.0)和26.9个月(95%CI:23.5~30.3),1、3、5、7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1%、31.6%、23.9%、 22.2%和85.3%、36.6%、26.1%、20.0%(P=0.51)。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2.9%和43.2%(P=0.01),2-3级肺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2.0%和10.9%(P=0.01)。结论 对于诱导化疗后的局限期SCLC,胸部放疗可仅照射化疗后残留原发灶,纵隔淋巴结引流区可常规采用累及野放疗。  相似文献   

15.
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同期治疗及交替治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5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同期组(26例),交替组(26例),化疗用EP方案Vp-16 100 mg/d×5 d,DDP 20 mg/d×5 d,21 d为1周期,共用2周期.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同期组放疗在化疗开始第1天进行;交替组放疗在化疗每周期结束后3 d开始,化疗当天不做放疗.结果同期组、交替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6.9%、34.6%(χ2=9.433,P=0.002).同期组和交替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0.8%、46.0%(χ2=1.300,P=0.254) ,同期组交替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3.8%、76.9%(χ2=3.059,P=0.080).同期组和交替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3%、41.7%、16.7%及72.0%、37.5%、8.0%(χ2=1.05,P=0.3057).两组病例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EP方案与放疗同期应用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化疗 放射治疗 (化放疗 ) <4 0岁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化放疗的 70例肺癌患者 (<4 0岁 ,研究组 )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照组是 82例随机选择同期患者 (≥4 0岁 )。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结果 研究组中位年龄 36 .5岁 ,对照组 6 2 .0岁。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中女性多 (P =0 .0 39) ,中位症状持续时间长 (4个月 ,P <0 .0 0 1) ,误诊率高 (70 % ,P <0 .0 0 1)及中位误诊时间长 (4个月 ,P <0 .0 0 1) ,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 (6 4 .3% ,P <0 .0 0 1) ,诊断时晚期多 (90 % ,P <0 .0 0 1) ,放射治疗剂量高 (Ⅰ~Ⅲb期 ,中位剂量 6 2Gy ,P =0 .0 4 8;Ⅳ期 ,中位剂量 5 6Gy,P =0 .0 0 3) ,同期化放疗和早期放射治疗比例高 (77.1% ,P <0 .0 0 1和 5 5 .6 % ,P =0 .0 2 3) ,顺铂剂量高(90mg/m2 ,P <0 .0 0 1)以及化疗周期多 (6个周期 ,P <0 .0 0 1) ;两组在体重减轻、KPS、肿瘤家族史及吸烟史方面无差异。两个组总的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2 .88,P =0 .0 90 )。结论 化放疗的青年人肺癌临床病理特征明显不同于≥ 4 0岁人的肺癌 ,但生存情况一致。将青年人肺癌定义为”青年型肺癌”有一定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小细胞肺癌术中放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分析手术+术后放疗(A组)和手术+术中放疗+术后放疗(B组)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7例。其中鳞癌134例,腺癌17例,混合癌3例。临床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17、76、61例。B组术中照射剂量15~25Gy,电子线能量9~20MeV。术后照射采用X线照射,剂量均为40~60Gv。结果 A和B组肿瘤局部控制率为49%和62%(P〈0.05);3、5、7年生存率分别为40%和44%、27%和29%、5%和7%(P〉0.05)。16例死于放射并发症,其中A组2例,B组14例。结论 术中放疗+术后放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但不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综合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比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及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方法 64例Ⅱ+Ⅲ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组(诱导化放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100 mg/m2,第1天,依托泊甙100 mg/m2,第1~3天)化疗2~3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完成后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量60~70 Gy,6~7周完成.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组(同步放化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20 mg/m2,第1~5天,依托泊甙50 mg/m2,第1~5天)化疗2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行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 Gy,6~7周完成.结果诱导化放组有1例未完成治疗计划,同步放化组3例未完成治疗计划.诱导化放组完全缓解率占31.3%,部分缓解率占50.0%,无变化+病变进展占18.7%;同步放化组分别占37.5%、46.9%、15.6%,2个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1,P>0.05).诱导化放组中位生存期为13.4个月,同步放化组为21.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8,P<0.05).1、2、3年生存率诱导化放组分别为65.6%、21.9%、12.5%,同步放化组分别为71.9%、43.8%、31.3%,2个组生存曲线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7.06,P<0.01).毒副反应方面,同步放化组高于诱导化放组,尤以造血系统毒性明显,但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能延长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