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 评估外照射后体积仍较大宫颈癌行三维腔内近距离放疗同步体外施源器引导下IMRT剂量学可行性。方法 用Oncentra4.3 TPS为7例外照射后体积较大的宫颈癌患者分别设计内外融合放疗计划和三维腔内放疗计划;并对同一患者4次内外融合放疗计划进行基于弹性配准的三维剂量叠加,计算OAR累积剂量,使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差异。结果 内外融合计划D90、V100、CI高于三维腔内计划(P=0.000);两种计划直肠、乙状结肠和膀胱D2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配准三维剂量叠加法与DVH参数数值相加法两种OAR累积剂量计算方法计算直肠、乙状结肠、膀胱总D2c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照射后体积仍较大的宫颈癌,内外融合放疗可显著提高靶区覆盖和适形度,并未明显增加OAR剂量。验证了三维叠加法与数值相加法对OAR累积剂量的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VMAT和静态IMRT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所致患者全身当量剂量。方法选取2014年间收治的9例宫颈癌放疗患者, 针对每例患者设计出VMAT和IMRT计划。在进行VMAT和IMRT治疗中,使用热释光剂量计(TLDs)测量每例患者在剑突和眉间位置上的当量剂量Hp(10),并基于剑突位置上测量的当量剂量估算出患者全身当量剂量。配对t检验二者差异。结果采用VMAT技术在每例患者剑突和眉间位置上测量的当量剂量均低于IMRT技术。当给予患者50 Gy处方剂量,选取患者剑突位置的平均当量剂量作为代表患者全身当量剂量时,WMAT和IMRT放疗技术所致患者的全身当量剂量分别为364 mSv和538 mSv。结论 VMAT技术比IMRT技术可导致患者更低的全身当量剂量, 可降低辐射诱发癌症发生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MRT同步剂量补偿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方法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0-2015年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120例肿瘤最大径≥6 cm或最大径≥5 cm且肿瘤呈偏心性生长的宫颈癌患者接受盆腔外放疗,之后予以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同步顺铂化疗。IMRT 45 Gy分25次,后装联合同步IMRT剂量补偿HR-CTV 7 Gy/次、IR-CTV 5~6 Gy/次,共5次;危及器官勾画直肠、乙状结肠、膀胱及毗邻小肠。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以顺铂75 mg/m2 ,每3周1次为基础同步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随访14~96个月(中位数46个月)。5年局部控制、无进展生存、总生存率分别为92.8%、76.6%、81.0%。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急性1-2级早期不良反应分别为57.8%、14.6%,3级分别为8.1%、2.9%;晚期1-2级不良反应分别为8.4%、5.3%,3级分别为0.97%、1.3%。结论 IMRT联合同步剂量补偿HDR-ICBT方法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是肿瘤体积较大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精确放疗技术发展迅速,IMRT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研究表明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有很高的隐匿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状态是宫颈癌患者重要预后影响因素。既往预防性延伸野常规放疗存在严重胃肠道副反应,联合同步化疗也存在争议。现有研究对于转移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最佳放疗剂量也未达成共识。本文主要分析预防性延伸野IMRT联合同步化疗对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和淋巴结阳性区域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术后放疗行限定骨盆IMRT计划剂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放疗行限定骨盆IMRT计划(BM-sparing IMRT)对靶区剂量、OAR以及血液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0例接受术后放疗的宫颈癌患者,通过瓦里安TPS对同一图像分别行BM-sparing IMRT和常规IMRT,比较2种计划中骨盆受量差异、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其他OAR受量差异。选取30例既往接受术后放疗的宫颈癌患者,Pearson法分析骨盆受量与骨盆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长度与体积相关性。选取41例接受术后放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疗前行BM-sparing IMRT计划并按要求限定骨盆受量,对照组行常规IMRT;Logistic回归分析2个组患者≥2级血液不良反应发生与骨盆受量相关性。结果 BM-sparing IMRT与IMRT均能达到CTV剂量要求,OAR受量相近(P均>0.05)。BM-sparing IMRT骨盆的Dmean、V10、V20、V40、V50均低于IMRT (P=0.003~0.045)。Pearson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盆的Dmean、V20、V30、V40、V50与骨盆冠状轴长呈负相关(P=0.008~0.038)。观察组患者的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不良反应发生与骨盆V20相关(OR=1.191,P=0.042)。结论 宫颈癌术后放疗行BM-sparing IMRT能降低骨盆受量和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骨盆受量与骨盆冠状轴长呈负相关,血液不良反应发生与骨盆V20相关。  相似文献   

6.
放疗为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近距离治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宫颈癌术后患者,多用作外照射的后期加量。本文将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指征及近距离治疗应用情况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宫颈癌术后IMRT中通过分析两种骨盆的定义方法以及骨盆受量的影响因素来评估和预测骨盆的剂量,为宫颈癌术后IMRT中骨盆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60例骨盆未限量的宫颈癌术后IMRT患者,按照解剖方法和Mell方法勾画两种骨盆轮廓(骨盆解剖、骨盆Mell),基于骨盆解剖限量重新设计治疗计划后分析两者的剂量关系。应用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骨盆解剖剂量的因素并建立剂量预测模型。结果 骨盆解剖、骨盆Mell体积分别为925.82、1141.20cm3(P=0.000)。骨盆解剖与骨盆Mell剂量存在相关性(r>0.622,P=0.000),前者剂量明显大于后者;两者V10、V20、V30的关系分别为y=-8+1.01x、y=-13+1.05x、y=-4+0.9x。文献推荐骨盆Mell限量标准(V10≤90%、V20≤75%、V30≤60%)经计算得到相应骨盆解剖限量标准为V10≤97%、V20≤83%、V30≤70%。骨盆解剖限量后可降低受量,其中V10、V20、V30、Dmean分别降低3.64%、12.69%、12.02%、6.93%(P=0.000、0.000、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骨盆解剖重叠在PTV内的相对体积是骨盆解剖剂量的影响因素(P<0.05),当重叠体积<18%时骨盆限量易达到剂量限值要求。结论 宫颈癌术后IMRT中两种骨盆定义方法均能应用于临床,骨盆限量能显著降低其剂量。骨盆重叠在PTV内的相对体积是骨盆剂量的独立影响因素,重叠体积小于18%的患者其骨盆限量后易达到剂量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宫颈癌术后IMRT中通过分析两种骨盆的定义方法以及骨盆受量的影响因素来评估和预测骨盆的剂量,为宫颈癌术后IMRT中骨盆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60例骨盆未限量的宫颈癌术后IMRT患者,按照解剖方法和Mell方法勾画两种骨盆轮廓(骨盆解剖、骨盆Mell),基于骨盆解剖限量重新设计治疗计划后分析两者的剂量关系。应用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骨盆解剖剂量的因素并建立剂量预测模型。结果 骨盆解剖、骨盆Mell体积分别为925.82、1141.20cm3(P=0.000)。骨盆解剖与骨盆Mell剂量存在相关性(r>0.622,P=0.000),前者剂量明显大于后者;两者V10、V20、V30的关系分别为y=-8+1.01x、y=-13+1.05x、y=-4+0.9x。文献推荐骨盆Mell限量标准(V10≤90%、V20≤75%、V30≤60%)经计算得到相应骨盆解剖限量标准为V10≤97%、V20≤83%、V30≤70%。骨盆解剖限量后可降低受量,其中V10、V20、V30、Dmean分别降低3.64%、12.69%、12.02%、6.93%(P=0.000、0.000、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骨盆解剖重叠在PTV内的相对体积是骨盆解剖剂量的影响因素(P<0.05),当重叠体积<18%时骨盆限量易达到剂量限值要求。结论 宫颈癌术后IMRT中两种骨盆定义方法均能应用于临床,骨盆限量能显著降低其剂量。骨盆重叠在PTV内的相对体积是骨盆剂量的独立影响因素,重叠体积小于18%的患者其骨盆限量后易达到剂量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量化方法研究IMRT前与放疗中期靶区及正常组织体积与空间位置的变化。方法 选取 40例经过IMRT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剂量达27 Gy (15次)时各扫描1组CT图像。临床医生分别在这两组CT中勾画出靶区与OAR。通过Pinnacle计划系统图像配准把第1次靶区与OAR映射至第2次CT图像上。分析靶区与各OAR体积变化,并使用体积差异法和DICE相似度法来评价空间位置变化情况。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疗前和放疗15次的原发灶GTV、盆腔转移淋巴结GTV均不同(P=0.000、0.000)。使用体积差异法评价原发灶GTV变化率平均为(38.64±19.50)%,范围 3.16%~86.49%;盆腔转移淋巴结变化率平均为(42.49±25.68)%,范围 2.79%~87.42%; OAR中膀胱体积变化率最大,平均为(55.13±33.40)%,范围 3.25%~116.01%。使用DICE值法评价,原发灶GTV平均为 0.50±0.18,范围 0.10~0.85;盆腔转移淋巴结GTV平均为 0.31±0.20,范围 0.00~0.71,OAR中直肠DICE参数最小,平均为 0.57±0.14,范围 0.18~0.76。结论 IMRT宫颈癌患者疗前和疗中靶区及正常组织体积与空间位置发生明显变化,应及时修改放疗计划确保靶区足够剂量,同时避免OAR超过剂量限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CRU)报告推荐的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剂量学描述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三维后装治疗计划系统和直肠标记法计算的结果表明ICRU定义的直肠、膀胱参考点剂量低于实际受照剂量。剂量优化和多通道施源器可有效降低直肠、膀胱受照剂量,微型热释光片体内剂量测量是预测直肠并发症的有效指针,施源器的固定对确保剂量准确具有重要意义,凝胶三维剂量仪在准确性、精确度和空间分辨率方面进展迅速,是目前后装三维剂量核实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图像引导已应用到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三维超声凭借其优越的软组织成像特点,兼具经济、高效、便捷等优势,继CT和MRI后逐渐应用于引导宫颈癌近距离治疗。本综述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了超声图像引导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研究进展,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图像引导已应用到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三维超声凭借其优越的软组织成像特点,兼具经济、高效、便捷等优势,继CT和MRI后逐渐应用于引导宫颈癌近距离治疗。本综述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了超声图像引导宫颈癌近距离治疗的研究进展,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放疗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有高中危复发风险的早期内膜癌患者中,阴道残端是最常见的复发部位。对于这部分患者,阴道近距离治疗(VBT)与外照射的局控率相近,但VBT的不良反应更轻。本文对VBT技术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分别从VBT的患者选择、阴道施源器的选择、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因素、影像引导的精准定位、放疗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对近距离调强技术及新型质控仪器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国内应用最多仍是二维近距离后装技术。为规范宫颈癌近距离腔内放疗二维治疗技术的应用与开展,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治疗专委会联合制定此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15.
Brachytherap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radical radiotherapy for cervical cancer. At present, two-dimensional brachytherapy is the most frequently adopted approach in China. To standardize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wo-dimensional brachytherapy for cervical cancer, the expert consensus was jointly formulated by Brachytherapy Group of China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 (CSTRO), Gynecological Oncology Group of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rapeutic Radiation Oncologists (CATRO) and Brachytherapy Spec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ACA).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BT)技术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与二维技术相比,宫颈癌图像引导的三维BT技术可以提高局控率、生存率。三维BT要求用体积剂量参数评价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受量,探索体积剂量参数与局控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关系。BT开始时肿瘤残留体积及形状与局控率有明确相关性,应当结合MRI、超声、妇科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残留肿瘤体积。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技术可以改善靶区剂量分布。严格遵守靶区勾画、体积剂量原则以及质控要求。为规范其应用,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学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治疗专委会结合中国国情联合制定此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17.
In recent years, image-guided brachytherapy (IGBT) for cervical cancer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in China. IGBT can improve local control and survival rate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compared with the two-dimensional technology. Dose volume histogram parameters for the high 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 (HR-CTV), intermediate 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 (IR-CTV) and organs at risk should be calculated, reported, and adopt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control rat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volume and topography of residual tumor at the initiation of IGBT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ocal control rate. The residual tumor should be asses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MRI, ultrasound images and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s. The appropriate implant with intracavitary applicator supplemented with interstitial needles can improve the dose distribution in the target area. Target delineation, dose assess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should be conducted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and consensus. To standardize its application, the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was jointly formulated by Brachytherapy Group of China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 the Gynecological Oncology Group of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rapeutic Radiation Oncologists, and the Brachytherapy Spec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in light of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和放疗。宫颈癌治疗后复发率高,复发后预后较差。复发宫颈癌可分为盆腔中央型、盆腔外周型和盆腔外复发,其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初始治疗方式和复发位置。无放疗史的患者如有手术指征,可首选手术,也可联合放化疗±近距离治疗。放疗后盆腔中央复发的患者可选择盆腔廓清术±术中放疗,但其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