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先天性肝囊肿,在钱氏腹部外科学里曾有记载,但临床上实为罕见。我院多年来仅见1例。临床上此病常与胆总管囊肿、肝包囊虫病难于鉴别。此例我们是以肝包囊虫病及胆总管囊肿剖腹探查,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而确诊为先天性肝囊肿的。赵××,男,3岁,陕西永寿县人,住院号100141。于1976年6月11日以腹部隆起二年余,发现腹部包块一月入院。经常腹疼,食欲佳,不恶心未呕吐,二便可,渐渐消瘦,在当地医院  相似文献   

2.
包囊虫病多发于牧区。人体包囊虫病多见于肝、肺等腔器。本文报告发生在肌肉及腹股沟管处包囊虫各一例,实属罕见,现报告于下。例1 王×,男,13岁,汉族,学生,住院号9059。因腹股沟处逐渐长大一肿物已1年,初为花生米大,至今为核桃大,步行时肿物可堕入阴囊,平卧可推入腹腔,进出不痛。病人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23岁,因腹部包块7天于1980年9月22日入院。依据临床资料,考虑肝肿瘤可能性大,于1980年10月15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发现:包块位于肝左外叶,与大网膜、腹前壁稍有粘连,分离粘连后,见包块占据几乎整个肝左外叶,约15×15×10cm~3,呈圆形,色灰白,实质性。肝右叶及左内叶无病灶。胃、肠、胰、脾均正常,盆底及腹膜后均无包块。在包块前缘切取组织,切面呈鱼肉状,送冰冻病检,报告为肝癌。行肝左外叶切除,肝切口距镰状韧带1cm距肝瘤边缘2cm。切除后以镰状韧带缝合包盖肝断面,放置烟卷引流。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伤口一期愈合。病理报告:肝左叶巨块型低分化肝细胞性肝癌。  相似文献   

4.
章雨花 《医学文选》2001,20(3):393-39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 ,2 1岁 ,左腰背痛 10余天 ,咳血痰 4月余。患者因 4月前无诱因突然左腰痛伴咳嗽发热就诊 ,抗炎 10天热退 ,疼痛消失 ,但仍有血痰。外院诊断为“肺肿瘤”。化验检查 ,痰检癌细胞 4次均为阴性。否认有结核史、吃生鱼史。X线检查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有一约 10 cm× 10 cm肿块影 ,边界清晰 ,密度均匀无钙化。手术所见 :左下肺肿块 10 cm×10 cm,与胸壁、膈有粘连 ,边缘有少许纤维样物。病理报告 :肺包囊虫。2 讨 论  肺包囊虫病多呈球形 ,囊壁分内外两层 ,外层为角质层较坚韧长大时易破裂 ,内囊为胚层或生发层 ,除分…  相似文献   

5.
我院收治1例伴有多处颅骨转移的头皮汗腺癌,报告如下: 患者,女,35岁。1987年元月发现左额部一指头大小包块,伴头痛、头昏。2月14日在当地医院行包块切除,病理检查为“恶性纤维瘤”。术后头痛无好转,一周后又相继发现左颞部、右顶部长有包块。检查:左额部有长4cm手术切口疤痕,左颞及右顶部分别有1×2×3cm~3及1×2×2cm~3  相似文献   

6.
肝包囊虫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囊虫病是高原畜牧地区较常见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因包囊虫囊肿在体内压迫不同的部位和器官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其中肝包囊虫病约占包囊虫病的60%~80%。现将我院2000~2003年20例肝包囊虫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包囊虫病是畜牧区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1990至今收治3例初步诊断为肝包囊虫病病人。该病临床主要体征为肝脏肿大。肝包囊虫病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我院实行在严密隔离下囊肿完全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术中我们使用了一次性的无菌敷料,以防止污染。术后效果满意,现将肝包囊虫病的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包囊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囊虫病多见于畜牧地区,常侵及肝及肺脏,国内文献报导较多。其它部位罹患该症者少见,尤以骨包囊虫病为罕见。国内新疆、内蒙、甘肃等地有所报导。我院29年来发现骨包囊虫病5例,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并经证实的三例报导如下:例一:男性,67岁,藏族牧民。因右小腿肿胀20多年,疼痛一年余,破溃流脓  相似文献   

9.
王伟山 《青海医药杂志》2003,33(6):13-13,F004
患者 ,男 ,4 0岁 ,藏族。右肘关节因外伤后畸形愈合 9年。患者 9年前右肘外伤后 ,未行治疗 ,后感右肘疼痛 ,不能活动至今 ,遂来就诊。询问既往无其它病史。查体 :右肘部皮肤暗黑、肿胀 ,肘关节屈曲困难 ,畸形。经X线拍片检查示 :右肘关节周围散在大小不等类圆形囊状密度增高影 ,在肱骨内上髁见一 3cm× 3cm大小钙化影 ,肘关节均未见骨质异常及骨膜反应。临床诊断为右肘关节骨包囊虫病 (因患者系牧民拒行手术治疗 ,病检未进行 )。  分析 :包囊虫病常发生于畜牧区 ,易累及肝、肺等脏器 ,而发生于骨及关节处则少见。骨包囊虫病系因犬棘球绦…  相似文献   

10.
<正> 胃恶性平滑肌母胞瘤较少见,我们遇到一例罕见的胃恶性平滑肌母细胞瘤继发肝转移,并伴肝海绵状血管瘤,报告如下:患者×××,女,66岁,农民。住院号63427。病检号53047。以胃纳差、疲乏无力、扪及上腹部包块一年余之主诉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剑突下可触及直径5厘米包块,呈结节状。肝边缘不整齐,无触痛。左腹中部可触及一直径10厘米结节状包块,质硬,无明显触痛。腹水征(一)。手术所见:胃窦部小弯侧有一直径约12厘米实质性包块。肝左叶有一15×15×10厘米肿块,呈分叶状。肝右叶有一直径2.5厘米肿块,苍白色。  相似文献   

11.
<正> 幼儿鼻咽癌少见,国外报道最小年龄4岁;国内中山医学院报道最小7岁。我们遇见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性,6.5岁,因扁桃体肿大,摘除术后1年,出现左鼻塞,脓鼻涕及涕血数月。诊断为慢性鼻炎。经红霉素,青霉素,中药及滴剂等药物治疗1月后未见好转。症状逐渐加重,转我院。检查:左鼻腔见大量脓涕,粘稠,鼻咽部有一约0.3×0.2cm大小菜花样新生物,色苍白,上附有血性分泌物。左颈部有一包块约3×2×2 cm大,质硬不活动。颅底及鼻咽侧位X线检查未见骨质破坏,胸透心肺无异常。肝脾不肿大。鼻咽部分泌物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图1)。左颈部包块穿刺活检见癌细胞成  相似文献   

12.
肺假性淋巴瘤是以侵犯肺实质为主的良性淋巴细胞性肿瘤。现报告1例不仅侵犯肺实质而且侵犯眼睑、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患者。患者,男,50岁。1989年1月发现左肺门影模糊,1990年2月始胸闷气短,胸片示两肺近肺门处片状阴影,左侧尤著,疑为“肺癌”,于1990年4月3日入院。既往1987年行左眼睑肿物切除术,病理为“淋巴样假瘤”。近2年双眼睑肿物逐渐增大。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睑触及1×2cm包块各一个,无压痛。左肺呼吸音减低,心(-),肝脾不大。实验室:痰找瘤细胞及结核菌各三次均(-)。  相似文献   

13.
包囊虫病是阿尔及利亚的一种常见病,人体各脏器均可发生,以肝脏和肺为好发部位。X线与超声波检查,包囊虫液试验(Casoni试验)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一旦明确诊断,若患者无其它禁忌证,则手术摘除其内囊,缝闭纤维囊腔是主要治疗方法。就大多数包囊虫病患者来说,麻醉管理及手术本身并不困难;可是包囊腔与支气管相通的肺包囊虫病患者的麻醉及手术要慎重。成年人最好选用卡伦氏双腔气管导管或支气管导管,施行吸入或静脉复合全麻。在小儿只能用单腔气管导管,故必须谨慎。1980~1981年中,我们在梅迪亚省医院为8例小儿肺包囊虫病施行手术,因对囊腔与支气管相通的可能性警惕不够,有两例在手术中发生急性呼吸道窒息、休克,乃至心跳停止的严重情况。由于及时而有效的抢救,患儿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未受到  相似文献   

14.
<正> 支气管粘液嵌塞(mucoid impaction)是一较少见的疾病,1951年被Shaw 氏首先描述。现就我院1980年所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沈××,女性,39岁。因左上肺反复出现包块、咳嗽、咳痰8年余而入院。缘患者于1974年8月份开始出现干咳、无痰,逐渐加剧,当时拍胸片示左上肺有块状影,疑为“肺癌”,拟行手术治疗,但在院外抗感染治疗两月余此包块影缩小,至1975年7月份咳嗽加剧,咳出似小豆大小、质硬、土色痰块,并带血丝,当时又行拍片示左上阴影再次扩大,故在针麻下手术治疗,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阻塞性支气管扩张”。术后恢复良好,能坚持正常上班,但于1977年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在院外抗感染、体位引流,1978年4  相似文献   

15.
患儿万×,男性,10岁,汉族,贵州籍,住院号517489。因左颌面部突出并轻度疼痛一个多月,于1980年5月15日入院。起病无诱因,疼痛轻,左颌面部包块缓慢增大,无鼻衄、脓涕史。检查:左侧颌面部们及2.5×2.0厘米包块,有乒乓感及轻压痛,表皮完好。左鼻腔外下壁内移,鼻腔内无肿块。左侧硬腭轻度下沉,颊粘膜丰满,单尖牙缺如。全身检查无异常,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付鼻窦照片见左上颌窦腔不扩大,骨质无破坏,其内有二枚牙的囊肿影。X线号012208。  相似文献   

16.
病例①男 43岁,小学教师.为手术治疗右肾结石于1984年2月17日再次入院。原于1978年开始两侧腰部经常出现胀痛不适,活动后出现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及畏寒发热史,当地县医院照片发现两肾结石,保守治疗无效,腰痛加重,1983年11月4日入我院。腹部平片:右肾有3颗结石,分别为2.1×4cm、1.7×1.9cm及1.2×1.6cm,左肾有5颗结石,分别为2×2.2cm、0.8×0.9cm、0.9×1cm、0.6×1cm、0.7×0.9cm。静脉肾盂造影显示两肾重度积水。同年12月9日行左肾盂切开取石术,伤口一期愈合。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包块,肝脾和两肾均未触及,右肾区叩痛明显。化验:Hb 12.5g%,RBC 496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1岁.1980年体检时发现左侧横过异位肾,无特殊不适.1985年因肾绞痛行IVU再次证实左侧横过异位肾并左肾小结石,后结石自排.以后又多次出现肾绞痛,于1999年9月30日以左侧横过异位肾并左肾结石收住院.查体:血压120/80mmHg,左侧腹可及一实性包块,约12cm×8cm,活动欠佳,边界清,表面光滑,无明显触痛.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B超:右肾缺如,左侧有2肾呈上下关系,上肾明显增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有28cm×25cm×2cm结石一枚,肾盂积水,下肾小,约7cm×3cm×2cm.X线检查:平片见左肾轮廓外方有28cm×25cm致密影,右…  相似文献   

18.
<正> 例1;患者男,26岁。主因右上腹不适伴发烧两个月,于1990年2月14日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未触及包块,肝区有叩击痛。化验白细胞15×10~9/L,中性0.83、淋巴0.17。B超及CT检查均诊断为左肝外叶囊肿。于1990年2月21日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左肝外叶至左叶间裂脏面有-10×10×10cm~3大的囊性肿物,占据整个左肝外叶,呈圆形质软,表面光滑,壁完整,囊壁厚度均匀,囊内有淡黄色潴留液。分离粘连后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肺恶性黑色素瘤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例,女 1例。年龄分别为51岁和 56岁。病变位于左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和上叶多发1例。包块左肺 1例为 3.5cm × 3cm,右肺 1例分别为4cm × 3cm × 3cm和 3cm × 2cm × 2cm大小。临床症状仅为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带血丝。胸部X片示左肺上外带直径3.5cm,右肺上外带4cm × 3cm × 3cm和中外带3cm × 2cm × 2cm的类圆形实质性包块。CT检查结果相同,但包块中央密度较低,性质不能肯定。右侧1例采用微创切口行肺楔形切除术,左肺回例采用VATS(胸…  相似文献   

20.
<正> 患儿,男,12岁。因左肩部疼痛1月伴进行性气促、胸痛3天入院。查体:呼吸急促无发绀。左锁骨上扪及2×3×3cm大小有压痛的淋巴结。气管右移。左胸较丰满,左胸及右胸前叩浊,呼吸音消失。心脏(-)。左上腹压痛并扪及2×4×4cm大小包块,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左上肢肌力Ⅳ度,左手握力差。外周血Hb110g/L,WBC14×10~9/L。胸透及“B”超发现左胸大量积液、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