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脓毒症合并DIC患儿,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肝素使用时间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患儿治疗后DIC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患儿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同抗凝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酶和重组水蛭素在内毒素DIC中的抗凝疗效。方法建立家兔内毒素DIC模型。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静脉注射内毒素的同时分别予生理盐水、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酶和重组水蛭素抗凝治疗。于注射内毒素前,后2h、4h、6h检测血小板数、APTT、FX、抗凝血酶(AT)、纤维蛋白原(Fbg)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并对心、肺等脏器作病理检查。结果各治疗组APTT明显延长,血小板显著降低,生理盐水组FX、AT活性减低。治疗组FX、AT活性减低程度有改善。抗凝血酶组AT活性升高。各组FDP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病理检查:生理盐水组心、肝、肺、肾、脾脏可见微血栓形成,其他各组均未见微血栓形成。结论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内毒素DIC的抗凝疗效相似,在DIC的抗凝治疗中低分子量治疗肝素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在原发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凝血活化并导致广泛微血栓形成,损害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继而出现细胞和组织供氧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直至急性功能衰竭;同时因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微血栓形成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导致广泛性出血,进一步加重器官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以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出血及微血管病性溶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为突出表现[1-2].常见的临床主要基础疾病有:感染、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及创伤等,其中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是引发DIC的最常见原因.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诊疗观念不断更新,新近研究发现活化蛋白C具有抗凝、促纤溶、抗炎、抗凋亡、保护细胞等功能,并被应用于治疗重症脓毒症继发的DIC,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此掀起了关于活化蛋白C治疗脓毒症及DIC的热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ICU中脓毒症(Sepsis)患者出现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早期(发现血小板<20.0×109/L的第一时间)某些临床特点做初步分析,以期及时有效地把握疾病的病情变化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2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Sepsis患者中出现血小板严重减少共30例早期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患者共24例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患者34例的相应资料相比较,以期找到其中的共同点及差异所在。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采用组间χ2检验。结果 (1)肝胆性基础病在TTP组(18例,75%)与Sepsis组(20例,66.7%)检出率均较高,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DIC组(10例,29.4%)检出率比前两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患者总胆红素(TBil)>35μmol/L在TTP组(17例,70.8%)、Sepsis组(19例,63.3%)检出率均较高,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IC组(8例,23.5%)检出率比前两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APTT<35 s在TTP组(20例,83.3%)、Sepsis组(18例,60%)检出率均较高,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IC组(7例,20.6%)检出率比前两组低,且差异显著(P<0.01);(4)在各组病例中伴随血小板减少较早出现意识不清等神志改变的情况在TTP组(22例,91.7%)、Sepsis组(21例,70%)检出率较高,且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25);而DIC组(11例,32.4%)中发生率较前两组低(P<0.01);(5)血小板减少症在TTP组生存率比Sepsis组高,且差异有著性意义(P<0.01)。结论 (1)Sep-sis患者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早期某些临床特点与TTP表现十分相似,而与DIC存在明显不同。(2)TTP本身死亡率虽高,但本研究表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TTP组生存率比Sepsis组高,这可能与二者疾病背景不同有关,也可能与某些治疗手段不同有关,在这一点还需更大的研究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ICU中脓毒症(Sepsis)患者出现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早期(发现血小板<20.0×109/L的第一时间)某些临床特点做初步分析,以期及时有效地把握疾病的病情变化及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2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收治的Sepsis患者中出现血小板严重减少共30例早期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患者共24例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患者34例的相应资料相比较,以期找到其中的共同点及差异所在。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采用组间χ2检验。 结果 (1)肝胆性基础病在TTP组(18例,75%)与Sepsis组(20例,66.7%)检出率均较高,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DIC组(10例,29.4%)检出率比前两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患者总胆红素(TBil)>35 μmol/L在TTP组(17例,70.8%)、Sepsis组(19例,63.3%)检出率均较高,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IC组(8例,23.5%)检出率比前两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APTT<35 s在TTP组(20例,83.3%)、Sepsis组(18例,60%)检出率均较高,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IC组(7例,20.6%)检出率比前两组低,且差异显著(P<0.01);(4)在各组病例中伴随血小板减少较早出现意识不清等神志改变的情况在TTP组(22例,91.7%)、Sepsis组(21例,70%)检出率较高,且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25);而DIC组(11例,32.4%)中发生率较前两组低(P<0.01);(5)血小板减少症在TTP组生存率比Sepsis组高,且差异有著性意义(P<0.01)。 结论 (1)Sepsis患者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早期某些临床特点与TTP表现十分相似,而与DIC存在明显不同。(2)TTP本身死亡率虽高,但本研究表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TTP组生存率比Sepsis组高,这可能与二者疾病背景不同有关,也可能与某些治疗手段不同有关,在这一点还需更大的研究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6.
探讨牛磺酸对DIC的治疗机制。方法:在家兔DIC模型上观察牛磺酸的作用及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牛磺酸显著抑制DIC过程中血小板计数减少,其作用与抑制PAF有关。结论牛磺酸抑制PAF的合成释放及作用及可能是其治疗DIC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起病较为隐袭,它以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减少、血栓形成为主要特征.对于肝癌术后出现DIC,表现为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重度血小板减少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能否给予抗凝治疗?如何抗凝?本文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引进日本现行DIC临床评分诊断标准的意义及其优于国内现行标准的价值。方法 采用日本现行DIC临床评分诊断标准及中华血液学学会DIC诊断标准对入住我院血液科有完整资料的1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筛选诊断。结果 采用日本标准确诊DIC患者19例,对此19例所做的23次诊断中均确诊为DIC;而采用国内标准只能确诊14次,漏诊9次,证实日本标准显著优于国内标准。结论 推广使用日本DIC评分诊断标准将提高DIC的早期临床诊断率,适于对DIC的变化、治疗进行量化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钙离子对小儿脓毒症及所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20年3月入住本院PICU的43例脓毒症非DIC(脓毒症非DIC组)及36例脓毒症并DIC(脓毒症并DIC组)患儿为实验组,另选择46例感染非脓毒症(感染非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及47例非感染(非感染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有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发因素的重症患者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 Calcium Injection,LMWH)能否减少DIC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有DIC高发因素的重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相应疾病诊疗常规治疗,LMWH超早期干预组在对照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在出凝血机制无明显障碍的前提下,入院即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次/日。观察两组患者10天内DIC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LMWH超早期干预组发生DIC 1例(4.4%),对照组6例(26.1%)。对照组DIC发生率明显高于LMWH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有DIC高发因素的重症患者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有效减少DIC的发生率,提高重症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低剂量肝素对脓毒症前DIC期患者的治疗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ICU住院的脓毒血症前DIC期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低剂量肝素和生理盐水持续泵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评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APACHE Ⅱ评分、F1+2和TA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F1+2和T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IC、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脓毒症前DIC期患者早期应用低剂量肝素治疗安全有效,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控制病情的恶化,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产科DIC的临床表现及诱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2年12月间发生的8例产科典型DI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①产科DIC主要表现为阴道大出血和休克,多为急性,且病情发展迅猛,不易用原发病解释微循环衰竭或休克,早期发现且及时治疗,预后较好。②诱因明确,如死胎、胎盘早剥、羊水栓塞、产后出血、药物过敏、双胎、肝损、妊娠高血压、HELLP综合征、生殖器感染等;8例孕产妇中死亡1例,子宫切除5例,发生严重后遗症1例,死产3例,死胎2例。结论:由于妊娠后血液、循环系统的特殊变化,孕产妇DIC发生几率升高,应高度重视有发生产科DIC诱因的病例;一旦发生DIC,积极果断地处理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小儿 DIC34例中,急性白血病16例,败血症8例,再障3例,新生儿颅内出血3例,溶血性贫血2例,肺炎2例,均以肝素治疗有效。强调在严重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休克及组织损伤等危重病情时,应重视 DIC 环节,争取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脓毒症及合并DIC患者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并判断其对脓毒症患者发展成为DIC的诊断意义.方法 取60名患者,其中严重脓毒症患者28例为严重脓毒症组(SS组),脓毒症合并DIC患者12例为脓毒症+DIC组(SSD组),同期门诊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临床及实验室参数,计算APACHEⅡ评分和DIC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血清SDF-1的水平.结果 SS组患者血清SDF-1水平(72.850±14.641)较对照组(32.910±7.646)明显升高(P<0.05),SSD组患者血清SDF-1水平(253.840±73.359)则较SS组升高明显(P<0.05).相关分析显示SDF-1主要与FIB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D二聚体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图显示SDF-1的AUC=0.846,95%CI=0.717~0.974(P<0.05).结论 脓毒症合并DIC患者的血清SDF-1水平明显升高,主要影响纤溶系统,SDF-1对脓毒症合并DIC的发生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新凝血4项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 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ogen antifibrinolytic complex, 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 t-PAIC)对于脓毒症致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和中心监护室确诊脓毒症患者80例,按照ISTH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DIC组28例和脓毒症非DIC组52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4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集脓毒症患者第1、3、7天血液和健康组的血液,检测脓毒症患者和健康组血液样本中TM、TAT、PIC、t-PAIC的水平,绘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同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TM、TAT、PIC、t-PAIC与SOFA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和APACHE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 System Ⅱ)进行分析,综合评估新凝血4项TM、TAT、PIC、t-PAIC在脓毒症DI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结果脓毒症DIC组的TM、PIC和t-PAIC在第1、3、7天的浓度均高于脓毒症非DIC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PIC、t-PAIC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893、0.932、0.898,敏感度和特异度在第3天分别达到98%和97.2%。但是脓毒症DIC组的TM、TAT、PIC、t-PAIC均与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TM、PIC和t-PAIC的水平升高可以早期预测脓毒症患者DIC的发生,联合预测的价值优于单个检测,但不能对这部分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确诊为DIC病例共45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微剂量肝素[24 U/(kg.d)]皮下注射及联合输注冷沉淀治疗。结果 45例于用药后48 h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血小板平均于4d内恢复正常,4例死亡,1例因病情重家属放弃抢救并出院,总有效率88.8%,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反映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80例,根据中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hinese Integral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CDSS评分)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并将入组患儿分为DIC组和非DIC组。收集2组患儿基本资料、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炎性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标,分析炎性指标与CDSS、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TEG的相关性。 结果 DIC组血白细胞明显低于非DIC组;CRP、IL-6高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年龄、淋巴绝对值、PCT、IL-2、IL-4、IL-10、TNF-α、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PT、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TT、DD、R值均高于非DIC组,FIB、Angle角、MA值、CI值低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SS评分与IL-6、CRP、PCT、R值、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INR、APTT、DD呈正相关,与MA值、CI值FIB呈负相关(P<0.05)。PCT与APTT呈正相关,CRP与R值呈正相关(P<0.05)。 结论 CDSS评分系统与脓毒症儿童TEG、凝血四项和炎性指标存在相关性,IL-6与CDSS相关性最高,可能是DIC发生发展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急性重症感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50例急性重症感染病人(24例合并DIC,26例未合并DIC)做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血小板数量(Plt)、抗凝血Ⅲ(AT-Ⅲ)、纤溶酶原活性(PLG)、α_2纤溶酶活性(α_2AP)和D-二聚体含量(D-Dimer)8种凝血纤溶指标的测定观察。结果表明:DIC在感染性多系统脏器衰竭(MSO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单次Fg含量测定对感染性DIC的诊断价值不大。PT、APTT、AT-Ⅲ、PLG、Plt、D-Dimer和α_2AP可做为感染性DIC的实验诊断指标,但单项测定对DIC的诊断率均未超过80%,而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至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家兔急性DIC血清和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急性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血清和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变化。方法:用4%兔脑粉(组织凝血活酶)浸液(2ml/kg+生理盐水稀释至30ml)静脉注射复制家兔急性DIC动物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CE活性。结果:家兔血清ACE活性在注射脑粉浸液开始后15min时,与-5min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min开始下降;60min显著下降(P<0.01)。家兔肺组织ACE活性60min时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血清ACE活性存在相关性(r=0.5041,P<0.05)。结论:DIC时凝血、纤溶紊乱与血清ACE活性变化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参与DIC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吴爱敏 《黑龙江医学》2012,36(6):443-444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DIC的诱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熟知产科急性DIC的早期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诱发产科急性DIC的原发疾病,及时去除病因是抢救产科急性DIC的关键。根据诱发疾病及DIC病情,选择性使用肝素。结论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