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illiamsE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人头皮毛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建立体外毛囊器官培养技术,有助于了解毛囊生物学特性,为探讨毛囊生长调节机制以及为脱发等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Philpott等[1]在1990年已建立了人头皮游离毛囊培养的模型,并对一些细胞因子、皮质类固醇及药物对毛囊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我国也已逐渐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建立了游离毛囊培养的方法[2]。本试验采用WilliamsE无血清培养基(含氢化可的松、牛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青霉素、链霉素)进行游离毛囊培养,对毛囊的形态变化、生长长度及生长时间进行了观察与检测。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18~35岁新鲜…  相似文献   

2.
毛囊重建和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囊生物学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毛囊重建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胚胎皮肤重建毛囊、毛囊的组织培养、器官培养以及游离细胞重建毛囊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胚胎皮肤重建毛囊和新生鼠皮肤毛囊在裸鼠体内的移植试验是成功的,而成熟毛囊体外重建也接近成功,这些模型的建立将为毛囊生物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机体上皮的发生和创面愈合的实验模型中,毛囊是一个良好的观察器官和实验对象。从1990年Philpott1成功进行体外游离毛囊培养以来,毛囊的分离及培养技术延续至今一直没有很大的改进,我们在人游离毛囊体外培养试验中发现,现有实验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并进行了改进,现提出与大家探讨。1单株毛囊分离前皮条的大小取皮后,在对头皮进行消毒后会首先将头皮修剪成合适大小的皮条,相关文献报道2,3皮条的大小为(3~5)mm×10mm,我们认为皮条的适宜宽度为3mm,当毛囊宽度适宜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验用单株毛囊且节省分离时间,而5mm皮条宽度太宽,不利于毛…  相似文献   

4.
毛囊生物学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毛囊重建研究是其中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从胚胎皮肤重建毛囊;、毛囊的组织培养、器官培养以及游离细胞重建毛囊等方面综述了近下来取得的进展。胚胎皮肤重建毛囊和新生鼠皮肤囊在裸鼠体内的移植试验是成功的,而成熟毛囊体外重建也接近成功这些模型的建立将为毛囊生物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现代毛发修复外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科毛发修复技术经历了头皮缩减术、皮瓣修复术、游离毛发移植术 3个阶段。目前 ,小型移植、微型移植、毛囊移植在临床普遍使用 ,和药物治疗相比 ,是治疗男性型秃发可靠、显效的方法。介绍了毛发修复外科的历史、主要研究内容、最新研究进展及前景 ,详细讨论了毛发毛囊移植过程的技术要领 ,分析了手术并发症及患者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现代毛发修复外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科毛发修复技术经历了头皮缩减术、皮瓣修复术、游离毛发移植术3个阶段。目前,小型移植、微型移植、毛囊移植在临床普遍使用,和药物治疗相比,是治疗男性型秃发可靠、显效的方法。介绍了毛发修复外科的历史、主要研究内容、最新研究进展及前景,详细讨论了毛发毛囊移植过程的技术要领,分析了手术并发症及患者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56岁女性患者,躯干、臀部淡褐色鳞屑状斑疹4年。皮肤科情况:躯干、臀部泛发大小不一的圆形淡褐色片状鳞屑,鳞屑中央有与毛囊孔一致的小黑点附着于皮肤,边缘游离。腰部皮损组织病理:角化过度,可见数个毛囊角栓形成,基底层可见色素增加,真皮内数个生长期毳毛毛囊。诊断:鳞状毛囊角化病。予以润燥止痒胶囊、大黄蛰虫胶囊口服,维A酸乳膏外用,1个月后皮损基本消退。随访2年,冬季少量皮损复发。  相似文献   

8.
近年发现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FK506)能抑制环磷酰胺对小鼠毛囊的损伤作用[1].我们用游离的毛囊器官培养模型研究了FK506对阿糖胞苷(Ara-c)引起的毛囊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囊瘤     
<正>组织病理特征真皮内可见多个扩张的毛囊,其中2个毛囊开口于表皮,毛囊口角化过度,自囊壁长出多个次级毛囊。真皮内可见囊性扩张的毛囊结构,有多个基底样细胞条索。组织病理分析图1的病理特征符合毛囊瘤(trichofolliculoma)。毛囊瘤又称为毛囊上皮瘤(follicular epithelioma),是一种毛鞘错构瘤。病变为1个或多个扩大而扭曲的原发性毛囊,多开口于表皮,毛囊口角化过度,原发性毛囊内有角质及多数毛干,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次级毛囊。次级毛囊周围有明显的纤维性毛根鞘环绕中央的原发性毛囊,可见到内毛根鞘、外毛根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皮肤科7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经CLSM检查后进行组织病理确诊,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与周围正常皮肤相比,结节性硬化症在CLSM下可观察到毛囊周围的色素环围绕毛囊呈条状环形同心排列,伴基底层色素增多,真皮浅、中层及毛囊周围胶原折光较高,且毛囊周围胶原呈现网格状改变。结论结节性硬化症的CLSM图像有明显的特征性,且与其常规组织病理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拉坦前列素可促进局部毛发生长,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通过构建拉坦前列素促游离毛囊体外生长的模型,证实了拉坦前列素的促毛发生长作用,研究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同一时期不同生长状态毛囊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3岁,全身起皮疹1年,无任何不适,于2004年4月13日来我院门诊就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侧腰部及臀部弥漫分布类圆形褐色斑,直径1-2cm大,境界清楚,中央有一与毛囊口一致的黑色小点,表面附薄鳞屑,边缘略游离,中央附着(图1),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质层略增厚,毛囊扩张,内含多根毳毛,毛囊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图2)。  相似文献   

13.
组织病理特征表皮大致正常, 真皮内可见较多的毛囊,毛囊周围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包绕,呈同心圆状排列,增生的纤维组织与周围的结缔组织之间有裂隙. 组织病理分析图1 的病理特征符合毛囊周围纤维瘤(perifollicular fibroma).毛囊周围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毛囊周围痣样损害,组织病理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其主要组织病理改变为真皮内毛囊数目增加,多为毛胚和退化的毛乳头,几乎所有的毛囊周围均有同心圆样排列的纤维组织增生,似洋葱皮样外观.增生的纤维组织与周围的结缔组织之间往往有裂隙,周围可有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  相似文献   

14.
良性毛囊肿瘤是一大类起源于毛囊的良性肿瘤,组织学上具有和正常毛囊结构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相似的特征。临床上,大部分良性毛囊肿瘤为单发无症状的丘疹结节,部分可以为多发损害,组织病理上则各有特点。文中以正常毛囊的组织学结构为基础,对主要毛囊良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述,从而进一步提高皮肤科医生对良性毛囊肿瘤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962398 人头皮游离毛囊培养/伍津津…//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4).-246 尸体头皮经无菌处理后,从真皮皮下组织交界处剪开,从皮下组织中轻轻拔出毛囊,培养于加有胰岛素、氢化可的松的10%新生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结果显示游离毛囊前2天生长最快,前4天平均生长0.17mm/d。放射自显影显示DNA的合成主要是发生在毛母质细胞和部分外根鞘的基底细胞中,表明毛囊  相似文献   

16.
毛囊无黑素性黑素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和培养毛囊无黑素性黑素细胞,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胶原酶V游离毛囊,0.5%分离酶消化婴幼儿包皮。0.05%胰酶和0.53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消化游离的毛囊和来自包皮的表皮,分别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传至第3代,待细胞爬上盖玻片后,分别以NKI/heteb和HMB-45单抗染色。结果:毛囊的培养细胞,绝大多数为双极细胞,增殖较快,被NKI/beteb单抗识别,而HMB-45染色阴性,包皮的黑素细胞染色结果则与之相反.结论:毛囊的外根鞘中存在功能和形态上不成熟的无黑素性黑素细胞(AMMC)、AMMC长期培养的成功,有利于研究AMMC在毛囊生物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毛囊再生机制及毛囊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毛囊是皮肤的基本结构之一,是人体皮肤中生长毛发的重要组织。毛囊的损失或损伤可以导致头发稀疏、白发、脱发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毛囊再生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毛囊的结构和功能,重点阐述毛囊再生的机制和过程,总结了已有的关于毛囊再生的研究成果。毛囊再生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如治疗脱发、实现个性化美容等。本文强调毛囊再生研究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报道2例毛囊黏蛋白病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1,男,44岁,颈项部局限性浸润性红斑伴疼痛2个月,组织病理示:真皮毛囊水肿,毛囊内外淋巴组织细胞浸润,个别嗜酸粒细胞.阿新蓝染色:毛囊黏蛋白阳性.患者2,男,32岁,左面部浸润性暗红斑45天,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毛囊上皮水肿,淡蓝色黏液样物质沉积,毛囊内及毛囊周围较多嗜酸...  相似文献   

19.
20000001 分段毛囊上皮细胞增生能力比较/伍津津(三军大西南医院)…//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3).-171~173 采用分段毛囊上皮细胞分别与间质细胞凝胶进行器官培养。结果显示,上段毛囊细胞的克隆数量最多、活力最强,而球部细胞的生长能力最差。在游离毛囊培养中的结果显示毛囊上段是上皮细胞最早的生长点,这些结果有力地支持毛囊干细胞定位于隆突部的假说。提示毛囊上段在伤口愈合和皮肤溃疡的再上皮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重建的表皮中缺乏颗粒层,可能是器官型培养时上皮细胞的分化仍相似于体内…  相似文献   

20.
毛囊是控制毛发周期生长的皮肤附属器。毛囊器官培养等技术是体外研究毛囊生长周期的良好模型,也是研究毛囊相关因子、细胞因子、皮质激素及药物等作用机理及作用环节的重要基础。该文对毛囊培养的有关实验方法如培养方法及条件、毛囊生长的检测指标、与毛囊生长及培养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些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