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郏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无脱落病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1.05%、92.1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95%、7.89%。观察组患者髋关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促使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欧光远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4,4(5):30-31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9年1月~2003年2月收治的4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PFN治疗。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6.8月,41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6个月。1例螺钉割穿股骨头,1例慢性感染,1例髋内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优良率92.4%(37/41)。结论:PFN具有内固定牢固,应力分散,防旋转功能强,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冶疗股骨转子间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泌阳县中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出血量。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均较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FNA内固定,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随着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出现插钉困难、固定不满意的病例逐渐增多。为取得满意疗效,本文着重探讨使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通过总结自身经验并复习文献资料,总结出确保手术成功的10条经验。结果 10条经验:①满意的体位摆放;②良好的骨折复位;③股骨大转子顶点开口应略偏向顶点内侧;④近端高速扩髓;⑤主钉徒手插入;⑥确保抗螺旋刀片在股骨头中的理想位置;⑦TAD确定抗螺旋刀片在股骨头中的深度;⑧谨防股骨干前弓;⑨避免骨折端的分离;⑩正确把握骨折线至锁定钉孔的距离。结论正确掌握PFNA的结构特点与手术技巧,有利于提高插钉成功率与固定质量,确保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有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等。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由Gamma钉改进而来,较传统的Gamma钉能更有效地控制股骨头、颈部的旋转。我院从2003年3月~2006年3月,用AO公司的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I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FHR组与PFNA组,各44例.PFNA组接受PFNA内固定,AFHR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比较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2月,本院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27例,男10例,女17例;年龄62~85岁(平均74岁)。按股骨近端骨折AO分型:A1型5例,A2型15例,A3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手术时间1~1.5h,平均1.2h,术中出血100~400ml,平均180ml。术后随访4~14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切割现象,骨折愈合时间为11~17周,平均14.6周,无髋内翻。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失血少、内固定可靠、防旋转、骨量丢失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辉县市中医院7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37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切口长度、失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4.59%(35/37),高于对照组的70.27%(26/3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4/37),低于对照组的32.43%(12/37)(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效果良好,切口小,出血少,骨折愈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近端螺旋髓内钉(HPFN)和螺杆髓内钉(S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中43例采用HPFN内固定治疗,40例采用SPFN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改变及并发症等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估、随访及术后功能性及活动性评估。结果 HPFN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及活动性评分均明显高于SPFN组患者,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SPFN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颈干角改变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PFN和SPFN均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合适内固定器材,而HPFN在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SPF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Gamma钉、PFN、PFNA等3种髓内钉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共对11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了髓内钉系统治疗,其中Gamma钉治疗39例、PFN治疗28例、PFNA治疗45例。通过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判定其疗效,骨折愈合情况通过术后X线片判断,关节优良率根据Harris方法进行评定。结果112例患者中共有86例获完整资料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2个月(6~24个月),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和Gamma钉组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别。所有随访患者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各组愈合时间、关节优良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别。结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3种髓内钉系统中,PFNA相对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少,但3种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2周,观察组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5%(13/44),高于对照组的9.09%(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好地改善髋关节功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InterTan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102例老年(≥65岁)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A2.2、A2.3、A3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PFNA组[n=48,平均年龄(75.6±6.7)岁]和InterTan组[n=54,平均年龄(75.3±6.6)岁].后期随访中,门诊复查时记录Harris髋关节评分,通过电话、查访户籍获知患者死亡与否.结果 两组间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InterTan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和术中失血量高于PFNA组(P<o.05),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尖顶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有4例患者发生螺钉切出.两组共有3例患者院内死亡(2.9%).后期随访中,两组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和InterTan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9和27.4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InterTan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预后相当,PFNA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上有一定优势,但有螺钉切出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提高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和生命质量评分,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治疗效果优于LCP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59~95岁,平均77.6岁;左侧40例,右侧56例。致伤原因:平地跌倒72例,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9例。骨折根据按Evans- Jensen分型:Ⅲ型61例,Ⅳ型3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3~16 d,平均5.1d。结果本组96例患者术中出血100~300ml,平均120ml;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51.0min。2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合并脑血管疾病死亡,剩余9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1.2周。术后肺部感染4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55例,良3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1.5%。随访期间无手术部位感染、无髋内翻、内固定折断及骨折再移位,无螺旋刀片断裂、拔出和切出等并发症。结论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4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43例;年龄75~96岁,平均(81.9士5.2)岁;AO分型:31-A2.2型31例,31-A2.3型23例,31-A3.3型10例.根据复位方式,分为有限切开或器械辅助复位组(n=19)和直接闭合复位组(n=45).所有患者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成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65.8士81.2)mL]多于直接闭合复位组[(238.9士56.7)mL],手术时间[(93.4±10.4) vs (79.4±12.7) min]也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7.4±3.1) vs (16.7士2.2)周]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4.7±8.3 vs 86.4±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深部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内翻畸形、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失效、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在高龄患者中并不少见,闭合复位困难时需要采用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以提高复位质量.虽然这会明显增加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耗时,但并不影响临床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股骨近端髓内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评估股骨近端髓内针特别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2006年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类31-A1型8例,31-A2型33例,31-A3型21例.使用MFN,PFN及PFN-A治疗,统计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100 ml,平均手术时间1 h.术后随访4~24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1例术后髋螺钉退出,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功能评价总优良率为95.2%,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针,特别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105-107
目的 评价Gamma3 髓内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6 年8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106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手术治疗指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Gamma3 髓内钉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53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通过术后随访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7%,略高于对照组的86.8%,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mma3 髓内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7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三组:Ⅰ组行近端内钉(PFNA);Ⅱ组行动力髋螺钉(DHS);Ⅲ组行Gamma钉,比较三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后对患者随访3-1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三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具有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住院天数少等优点,较其他两种方法好,在临床治疗中应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和易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 年2 月—2015 年7 月在天津市北辰医院接受髓内钉治疗的6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类型分为难复组和易复组。难复组患者28 例,利用骨膜剥离器辅助复位后行髓内固定;易复组患者32 例,常规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复位优良率及并发症等指标。患者术后3 个月、1 及2 年进行定期随访,采用ZUCKERMAN 髋部骨折恢复量表(F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髋部疼痛程度。结果 易复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难复组(P <0.05),围术期总体出血量少于难复组(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日、复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无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易复组患者关节功能优于难复组(P <0.05);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独立行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易复性骨折比较,难复性骨折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整体疗效略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