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将胃镜检查禁饮时间缩短至2 h的安全性。方法将18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饮水500.00 mL)、观察组B(饮水大于500.00 mL)和对照组C(禁饮时间大于8 h),观察组饮水后每15.00 min经腹部彩超行胃内液体容积测定至胃排空,然后行胃镜检查,用胃镜吸尽残留液体量并用量杯计量。比较3组2 h后胃内残留液体量、检查完成率和误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排空时间为15.00~75.00 min,平均排空时间39.81 min,胃镜测得胃内残留液体量5.00~50.00 mL,平均20.38 mL;观察组B排空时间为15.00~75.00 min,平均排空时间40.38 min,胃镜测得胃内残留液体量10.00~60.00 mL,平均24.81 mL;对照组C胃镜测得胃内残留液体量0.00~60.00 mL,平均25.95 mL,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志愿者均全部完成检查,均未发生误吸。结论无排空障碍受试者饮水少于1 000.00 mL,在75 min内均可排空,胃镜检查禁饮时间缩短至2 h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91-2493
选择拟行胃镜检查并并签字同意,自愿参与实验的成年病例270例,按检查前饮用5%葡萄糖溶液量(下称饮水量)分A、B、C三组,饮水量依次为A组300ml、B组200ml,C组100ml,每组90例。再按饮水后30、60、90min三个不同时段在胃镜直视下观察胃排空情况,用胃镜吸尽残余水份与胃液,放置专用量杯中,及时分别记录收集各组参数,所获数据均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饮水30min后,各组胃液量均大于空腹12h后的基础胃液(P0.05)。60、90min后的饮水量在200ml以下者镜下胃液量,均在20~45ml,而饮水300ml者,其镜下胃液量在70~200ml,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60、90min前饮水200ml,镜下胃液与基础胃液无显著差异,提示无痛胃镜及手术麻醉术前禁饮时间可缩短至60~90min。  相似文献   

3.
吕刚  宋玲玲  黄婷  万杏  侯家保 《护理学报》2019,26(10):61-63
目的 探讨成人全身麻醉患者缩短术前禁饮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名成人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按进入麻醉准备间单双数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前按常规禁食12 h,麻醉前4 h至麻醉前30 min内分次少量饮用5%葡萄糖水;对照组患者麻醉前按常规禁食12 h禁水4 h。分别评价2组患者口渴程度、麻醉前低血糖发生率、呕吐及误吸发生率。结果 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口渴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口渴程度明显低于麻醉前4 h(P<0.001)。观察组麻醉前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呕吐及误吸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全身麻醉患者缩短术前禁饮时间可降低患者口渴程度及麻醉前低血糖发生率,不增加患者呕吐及误吸发生,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缩短小儿心脏手术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将本院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禁食12 h、禁饮4~6 h;观察组于术前禁食6 h,麻醉前2 h可饮糖水或者无渣饮液100~150 mL。比较2组患儿有无口渴、饥饿、脱水,术中有无恶心、呕吐及误吸。结果观察组在缩短禁食、禁饮时间的情况下并未增加发生呕吐、误吸的危险,同时此期间患儿口唇干燥、泛白或出现哭闹不止现象,年长儿诉口渴、饥饿感低于对照组。结论适当的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梗阻和继发性肺炎。此外,酸性胃液刺激可引起支气管痉挛、肺间质水肿及肺透明膜变,而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临床上称为Mendelson氏综合征。为了避免于术麻醉期间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麻醉医师十分注重术前禁食的时限。对于成人择期于术,午夜后就开始禁食、禁饮是一种传统的习惯,起源于1946年。  相似文献   

6.
手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月芳  许文 《上海护理》2004,4(2):39-40
手术前应保持胃肠道空虚,以防麻醉时引起呕吐和手术后胃肠道胀气。术前常规楚食12h,禁饮水4h—6h。但临床上由于较长时间的禁食禁饮常常造成患者脱水及低血糖的发生。为了防止发生脱水、低血糖等并发症,我院自2000年起缩短手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采用禁食6h,禁饮2h—3h,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疼痛微创手术患者术前口服营养液缩短禁饮时间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5月在本院疼痛科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6月—10月在本院疼痛科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术前6 h禁食,术前2h口服营养液20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禁食时间、口渴、饥饿、血糖值及术中恶心、呕吐、低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全身麻醉患者缩短术前禁饮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常规接受全身麻醉手术,对照组在麻醉前常规禁食12h、禁水4h。观察组在麻醉前禁食12h、禁水30min。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口渴分级以及围术期不良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4h口渴分级1~2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口渴分级1~2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心慌乏力、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人全身麻醉患者缩短术前禁饮时间能够改善麻醉诱导前口渴情况,降低围术期心慌乏力、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择期手术患儿禁食、禁饮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亚芳 《护理研究》2003,17(11):643-644
目的 :探讨择期手术患儿 (非胃肠道手术 )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患儿机体的影响。方法 :将 3 3 5例分离麻醉下非胃肠道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禁食 12h ,禁饮4h~ 6h。实验组根据患儿的需要于手术前 2h可饮少许水或吸吮冰块、水果糖等 ,术前 6h禁食。结果 :对照组由于禁食禁饮时间长 ,患儿易出现口渴、饥饿、烦躁等不适 ,术中发生误吸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针对每位患儿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手术时间 ,实施术前 2h禁饮、6h禁食 ,可减少患儿不适 ,满足患儿机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11.
陈艳  蒋伶俐  伍芝 《全科护理》2021,19(12):1600-1603
目的:探讨首次无痛胃镜检查病人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明确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首次无痛胃镜检查病人140例为研究对象,借助回顾性分析法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计算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确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我院首次无痛胃镜检查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无痛胃镜检查并发症发生因素有年龄、异常气道、自我效能水平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史、禁食禁水时间、焦虑情绪(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痛胃镜检查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有异常气道、心血管系统疾病史、禁食禁水>3 h、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自我效能水平低(P<0.05)。结论:首次无痛胃镜检查病人易发生相关并发症,且异常气道、心血管系统疾病史、禁食禁水>3 h、SAS评分≥50分、自我效能水平低为检查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需结合危险因素开展护理工作,缓解病人焦虑情绪,提升其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在无痛胃镜患者检查前不同时间口服及服用后体位不同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740例,随机分成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n = 300)、西甲硅油组(n = 240)和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n = 200)。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前5、10、15、20、25、30、45和60 min口服上述药物及服药后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坐位、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胃镜操作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 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内镜操作时间和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明显优于西甲硅油组和对照组(P < 0.01),而西甲硅油组又优于对照组(P < 0.01);3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在无痛胃镜检查前20和25 min口服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后,胃镜视野清晰度更佳(P < 0.05),但这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优于坐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 14.56,P1 = 0.000;χ22 = 16.61,P2 = 0.000);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 0.12,P3 = 0.733)。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前应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可有效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少丙泊酚使用剂量、提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胃镜前20和25 min服药及服药后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及卧位(间断左右侧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降低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中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各60例。比较2组患者情绪状态(焦虑抑郁评分)、检查过程中的配合情况、并发症情况,检查结束后留观期间恢复情况,患者检查期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检查前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度得分、对检查期间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李燕如 《全科护理》2012,10(17):1543-1544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饮食的最佳时间及长时间禁饮食对婴幼儿机体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术前采用新的禁饮食方法,即母乳喂养的患儿术前禁食4h,其他患儿术前禁食6h,术前禁饮2h,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术前禁饮食方法,即术前禁食12h,禁饮4h~6h,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呕吐或误吸,术后呕吐、饥饿、口渴、脱水哭闹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术后饥饿、口渴、脱水及哭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婴幼儿择期手术在术前禁食4h~6h,禁饮2h可减轻患儿不适,满足其机体需要;禁饮食时间过长可导致患儿脱水及低血糖、哭闹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择期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机对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住院实施择期无痛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21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观察组105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禁食8~12 h及禁饮4 h,观察组患者术前禁食固体食物6 h及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碳酸氢钠溶液配制后放置不同时间口服对胃镜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月-2019年4月行无痛胃镜的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4组,A组(n=300):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碳酸氢钠溶液配置后立即口服;B组(n=300):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碳酸氢钠溶液配置后放置1 h口服;C组(n=300):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碳酸氢钠溶液配置后放置2 h口服;D组(n=300):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碳酸氢钠溶液配置后放置3 h口服。4组患者均口服混合液60 mL,20 min后行无痛胃镜检查,对比分析4组患者胃镜视野清晰度及微小病灶发现率。结果A组和B组胃镜视野清晰度及病灶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胃镜视野清晰度及病灶发现率明显优于C组和D组(P<0.05);C组和D组胃镜视野清晰度均较差,病灶发现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碳酸氢钠溶液配置后放置1 h内口服效果最佳,可以明显改善胃镜视野及提高微小病灶发现率,溶液放置2 h后口服,胃镜视野清晰度明显变差,微小病灶发现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院前急救出车流程进行改进,以缩短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科室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小组,绘制院前急救出车流程,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结果: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指接受呼叫至救护车出诊时间)超过3 min的比例由实施FMEA模式管理前的33.2%下降到实施后的6.2%(P<0.05),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潜在失效因素的风险优先指数(RPN值)由696.7降至49.4(P<0.05)。结论:将FMEA模式应用于院前急救出车流程管理,可缩短院前急救出车时间,提高院前急救出车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缩短接台手术送病人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开展以“缩短接台手术送病人时间”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76例接台手术送病人耗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对策。结果:接台手术送病人所需时间从原来的11.3min缩短到7.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接台手术送病人时间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320排CT冠脉成像图像质量与重建时相及心率的关系,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缩窄采集时间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心率65~95bpm的90例患者261支冠脉血管,按血管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确定血管和患者的最佳时相;分析患者最佳时相与心率的关系,找出最佳时相转移的临界心率;根据临界心率和患者最佳时相,分别分析并确定采集时间窗能够缩窄的范围。对比分析缩窄采集时间窗前后的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结果:患者最佳时相转移的临界心率为70bpm。心率65~70bpm时采集时间窗可缩窄为R-R间期的72%~80%;心率70~95bpm时则可缩窄为40%~50%。缩窄采集时间窗后的最佳时相与预设时相的图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图像质量明显提高。缩窄采集时间窗前后的有效辐射剂量(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根据不同心率进一步缩窄采集时间窗,既可提高图像质量,又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