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血浆睾丸酮(T)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从平原移至海拔2261m和3460m处的Wistar成年雄性大鼠进行血浆T的检测,并以平原(海拔5m)大鼠血浆T含量作对照。结果大鼠持续24h处于急性低氧环境下,其血浆T含量与平原对照组相比,在海拔2261m处增加30.36%,在海拔3460m处增加31.00%(P〈0.01)。大鼠连续30天处于慢性低氧环境下时其血浆T含量出现动态变化(P〈0.01),1—3天血浆T水平趋于上升,低氧暴露10天时,血浆T水平增至最高水平,10—15天中血浆T水平却明显降低,15—30天中平缓下降。结论急、慢性低氧环境均能影响大鼠体内T的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与高原低氧环境中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测定平原对照组、高原对照组、高原哮喘患者组血小板(platelet,PLT)数,血清PAF浓度.结果 高原哮喘患者组、高原对照组PLT数明显低于平原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意义(P<0.05).高原哮喘患者组血清PAF浓度明显高于平原、高原对照组,而高原对照组血清PAF浓度明显低于平原对照组,各组问均存在显著意义(P<0.05).PLT数和血清PAF浓度间也存在中度相关.结论 高原地区PLT数、PAF浓度均低于平原地区,提示血小板依赖性的PAF产生和释放减少可能是高原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低的原因之一.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原低氧环境下肠道微生态失调及其防治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领域,其观点不一、乱点纷呈,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1.高原低氧环境下肠道微生态失调 1.1 高原低氧环境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高原低氧环境会导致胃肠道应激反应,并伴有肠黏膜屏障损伤,进而导致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高原低氧环境导...  相似文献   

4.
高原低氧环境部队官兵精子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原低氧环境对部队成年男性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对驻守西藏3900米高原的78名官兵测定其精子浓度和活力,并检测精子凋亡和生精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驻藏部队成年男性精子浓度和活力均低于周边省市常住人群;生精细胞凋亡率(4.96±5.86)%与正常生育组(4.61±1.23)%对比元显著差异,精子凋亡率(14.92±7.47)%与正常生育组(5.32±2.48)%比较显著升高,与不育组(19.7±11.4)%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可致成年男性精子浓度下降、活力减弱,其主要影响精子凋亡,对生精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原低氧环境对于人脑的认知功能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空间及时间定向能力、注意力、计算力、心理状态、反射活动、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在高原低氧环境下,对于人脑的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是否促进认知功能减退并向阿尔茨海默病发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低氧环境对于认知功能到底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目前因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环境差异,所得结果也各不相同。本综述立足于高原低氧,论述高原低氧环境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从而对于国内外对低氧环境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进一步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选用健康Wistar大白鼠,由平原(海拔5m,上海),直接引入高原低氧环境(2260m和3460m),用放射免疫分析法9RIA)分析了大鼠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在急性低氧反应期和慢性低氧习服期,中枢中脑区内生长抑素(GHRIH)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鼠在急性低氧应激反应期,与平原对照组相比,GHRIH降低非常显著(P<0.01),在30天慢性低氧习服期,1-3d升高显著(P<0.01),3-7-15d持续性降低(P<0.01),15-30d趋于回升(P<0.05)。中脑区内GHRIH的这种动态变化可能在低氧性生理反应的调节中有重要的生物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原低氧环境对人类的挑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耸立在地球上的高山和高原,构成特殊的地理单元,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既感受到了这一极度环境的影响,又深感它存在的重要。对医学生物学来说,高原(山)是一个低氧环境,然而人类需要在此开发和生存。据WHO(1996)的统计,全世界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人数为1.4亿,加之全世界每年有4000万人去到高山和高原地区,即总计有1.8亿人蒙受高原低氧的影响。探讨最佳的高原生物学适应模式及阐明其生理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初次由平原进入高原的30名健康青年男性的睡眠状况,分析高原睡眠紊乱与急性高山病的关系。方法:通过自身对照研究,30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平原及高原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填写急性高山病(AMS)评分表。结果:高原睡眠时间显著减少(355.22±56.02minvs401.48±68.87min,P<0.01);睡眠期转换次数增加显著(71.51±12..60次vs53.17±15.47次,P<0.01);浅睡眠及觉醒显著增加(52.65±10.65%vs41.92±12.45%,P<0.01),(11.38±8.43次/hvs9.10±11.30次/h,P<0.01);深睡眠减少及快动眼睡眠显著减少(3.14±4.70%vs11.24±7.46%,P<0.01);出现周期性呼吸,夜间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CO2显著下降(96.44±0.98%vs85.32±0.17%,P<0.01),(22.61±7.69mmHgvs33.13±7.85mmHg,P<0.01);觉醒指数、SaO2与AMS评分呈明显相关。结论:健康青年男性在初进高原时出现表浅、片断状睡眠,频繁周期性呼吸及严重的去氧饱和,睡眠质量下降,影响日间工作效率,睡眠紊乱与AMS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C57BL/6J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及红景天苷小剂量(5 mg/kg)、中剂量(10 mg/kg)、大剂量(20 mg/kg),每组15只。除外常氧对照组外,各组按剂量预防给药3 d后急进海拔4010 m的高原,缺氧暴露1 d后采用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小鼠力竭时间;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及肌肉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并比较各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糖原、乳酸、腺苷三磷酸(ATP)酶活性水平。结果:与常氧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力竭游泳时间缩短(P<0.05),肝及肌肉组织出现病理损伤、氧化应激水平显著提高、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升高、糖原含量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红景天胶囊组和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均P<0.05),肝、肌肉组织的病理损伤减轻,且肝、肌肉组织中MDA、H2O2、乳酸含量不同程度降低,GSH、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增加,T-SOD、ATP酶活性增强(均P<0.05)。结论:红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在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中,观察大鼠在不同时间血清胃泌素(gastrins,GAS)和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的变化,并研究应用传统藏药对血清GAS和血浆MTL的影响。方法将大鼠从兰州(海拔1800m)运到西宁(海拔2260m)后直接放入低压氧舱(模拟海拔5000m)建立急性高原应激模型,进入低压氧舱后12、24、36、48h分别麻醉大鼠,取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GAS和血浆MTL。比较应用藏药甘露洁白丸、十一味甘露丸、十五味黑药丸3个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未进入低压氧舱)及高原对照组(进入低压氧舱)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在进入低压氧舱12h后GAS水平有所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MTL水平在24、36、48h明显下降(P〈0.01)。应用藏药干预后,3种药物组血清GAS分别与正常对照组、高原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甘露洁白丸组、十一味甘露丸组血浆MTL有显著差异(P〈0.01)。与高原对照组比较,十五味黑药丸组血浆MTL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鼠血清GAS、血浆MTL水平变化与进入低压氧舱后的时间长短有明显关系。应用藏药干预后,对血清GAS水平无影响,而三种药物对血浆MTL水平,存在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血压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海拔高度对人体血压的影响,为急进高原施工作业部队的卫生防病积累资料。方法 采用DS—114型电脑数字血压表,对1030名施工官兵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血压测量,观察不同海拔高度人体血压的变化。结果 (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收缩压升高幅度大于舒张压,脉压增加,不同海拔高度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相差非常显著(p<0.01)。(2)不同海拔高度的高血压、临界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表现复杂,高血压发病率无明显规律,临界高血压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低血压发病率在进入高原后呈降低趋势。结论 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可引起血压升高,对收缩压的影响大于舒张压;急进高原低氧环境后,机体代偿以影响收缩压为主,而失代偿时表现复杂;高原锻炼有增强心缩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原低氧环境家兔睾丸间质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了家兔移饲高原四周后睾丸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间质细胞内滑面内质网极大丰富,局部略有扩张。线粒体稍有肿胀,嵴间距增宽,嵴断裂、稀少。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低。高尔基复合体增多。有的间质细胞正处于分泌过程中,还可见间质细胞核膜局部增厚,核膜间隙增宽。常见有脂褐素颗粒。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鞭炮所产生的脉冲噪声对高原环境下正常生长儿童听觉的影响。方法:选择秦岭山区71例、青海湖周边牧区50例正常发育,每年近距离接触鞭炮噪声3次以上的学龄(6~12岁)儿童,实地测试全频听力阈值,并以南京市50例儿童作为对照,对比分析听觉状况。结果:山区和高原乡村男性儿童超高频听力较差;除个别低频外,高原相对缺氧环境与平原山区之间男性儿童听力无明显差异。三地女性儿童除个别低频外听力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相对低氧环境不影响女性正常儿童的听力发育;通过听觉对比,高原相对低氧环境下接触鞭炮脉冲噪声对男性儿童听觉损害的程度并不高于平原山区。  相似文献   

19.
高原低氧环境与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玉红 《中外医疗》2008,27(31):147-148
通过探讨高原环境对胃肠道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高原环境对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以提高人体对高原环境的习服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一次由于环境氧浓度改变而导致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对氧气的利用是高等生命赖以生存的本能,并因此进化出了复杂的调节系统来应对环境中氧气浓度的变化。低氧是高原环境的典型特点之一,通过高原低氧环境的长期自然选择,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许多物种都演化出了独特的低氧适应机制。高原低氧环境中各种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实现的低氧适应过程与各种人类实体瘤中的肿瘤细胞低氧适应性状高度相似,本文从高原生物和实体瘤细胞的低氧适应性进化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与讨论,以期通过对高原低氧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进行深入解析,为低氧适应新基因的筛选和低氧实体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解析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