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在应激性高血糖以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中测得高血糖者以及糖尿病患者进行GSP测定,并追踪血糖状态最终诊断,对于GSP低于正常者加测多时间段血糖,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糖尿病高血糖者GSP(3.52±0.26)mmol/L,应激性高血糖者GSP(2.36±0.32)mmol/L,糖尿病低血糖者GSP(0.96±0.36)mmol/L,经t检验,应激性高血糖者与糖尿病高血糖GSP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SP可以做为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高血糖鉴别诊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推广应用。GSP检测有利于发现夜间及无症状低血糖,有利于糖尿病持续、稳定、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在应激性高血糖以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在伯乐BIO-RADD-10糖化血红蛋白系统上使用高压液相层析法(HPLC)对我院住院患者中测得高血糖者以及糖尿病患者进行HbAlc测定,并追踪血糖状态最终诊断,对于HbAlc低于正常者加测多时间段血糖,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糖尿病高血糖者HbAlc9.85±1.22%,应激性高血糖者HbAlc7.64±1.25%,糖尿病低血糖者HbAlc3.56±1.11%。经t检验,应激性高血糖者与糖尿病高血糖HbAlc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Alc可以作为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高血糖鉴别诊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推广应用。HbAlc检测有利于发现夜间及无症状低血糖,有利于监测和诊断糖尿病持续、稳定、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3.
吕德纯 《当代医学》2008,(18):42-43
目的 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在应激性商血耱以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住院患者中测得高血糖者以及糖尿病患者进行OSP测定,并追踪血糖状态最终诊断,对于GsP低于正常者加测多时间段血糖,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糖尿病高血糖者GSP(3.52±0.26)mmol/L,应激性高血糖者GSP(2.36±0.32)mmol/L,糖尿病低血糖者GSP(0.96±0.36)mmol/L,经t检验,应激性高血糖者与耱尿病高血糖GSP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GSP可以做为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高血糖鉴别诊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推广应用.GSP检测有利于发现夜间及无症状低血糖,有利于糖尿病持续,稳定、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联合那格列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8小时1次皮下注射,调整剂量(12~26u)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6.5mmol/L。同时联合那格列奈,调整剂量是使餐后血糖控制在6.0—8.0mmol/L,那格列奈每餐30—60mg,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HbAlc及BMI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5.1&#177;1.3)mmol/Lvs(12.3&#177;4.2)mmol/L]。餐后2h血糖[(8.2&#177;3.8)mmol/Lvs(17.5&#177;6.1)mmol/L],HbAlc[(7.3&#177;1.1)%vs(11.6&#177;1.3)%],均明显下降(P〈0.01)。BMI[(25.8&#177;4.1)ks/m^2 vs (25.6&#177;3.5)kg/m^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对控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混人胰岛素30R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4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HbAlc〉9.0%),按1:1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B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进行治疗。以空腹及餐后2h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分别小于7.0mmol/L和10.0mmol/L为目标,用动态血糖检测仪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计算全天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BG)作为反映血糖波动指数。结果治疗后B组SDBG、MAGE和CV—FBG三个指标均低于A组[SDBG:(1.48&#177;0.41)vs(1.75&#177;0.43)mmol/L;MAGE:(3.24&#177;0.75)vs(3.86&#177;1.02)mmol/L;CV—FBG:(16.35&#177;2.34)vs(19.43&#177;3.25),均P〈0.05],同时B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也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诺和灵30R相比,联合应用门冬胰岛索和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更有利于血糖平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诺和锐组(CSII组)和每日常规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MSII组患者每天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共治疗4周;CSII组给予CSII治疗,输注的胰岛素为诺和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凌晨2:00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CSII组患者三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177;1.2)mmol/L、(0.58&#177;0.14)u&#183;kg^-1&#183;d^-1、(3.2&#177;1.9)d和(10.4&#177;2.6)d,MSII组分另4为(9.0&#177;1.4)mmol/L、(0.74&#177;0.17)u&#183;kg^-1&#183;d^-1、(7.7&#177;2.9)d和(12.9&#177;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CSII组无低血糖发生,MSII组有4例发生低血糖。结论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MSII。  相似文献   

7.
李瑛  岳茂兴  郑琦涵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4):2244-2245
目的观察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在急危重病救治中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开放静脉通道的第一瓶液体分别使用果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及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输液速度均为10ml/mi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分别为(0.26&#177;0.25)mmol/L、(1.7&#177;1.7)mmol/L、(1.5&#177;1.3)mmol/L和(0.7&#177;0.5)mmoL/L,对照组分别为(0.32&#177;0.40)mmol/L、(2.7&#177;3.1)mmol/L、(2.4&#177;2.8)mmol/L和(0.7&#177;0.5)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血氯水平变化绝对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钾、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可以保持血钾及血糖水平稳定,且血钠、血氯变化值小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可为急危重患者提供能量而不引起血糖、血钾升高,是一种安全、合适的注射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在鉴别诊断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随即抽取120住院患者进行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激性高血糖GSP为(1.71±0.34)mmol/L(n=53),糖尿病患者GSP为(3.24±0.27)mmol/L(n=67)。经t检验,应激性高血糖者与糖尿病患者的GSP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P可鉴别诊断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6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62.42&#177;9.41)岁(范围35~80岁)。受检者3例为单纯高脂血症,3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5例为单纯冠心病患者,56例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观察服用阿托伐他汀10nag治疗4周、12周和24周时血脂水平及动脉僵硬度的改善状况。动脉僵硬度的评价应用脉搏波速度测定系统(pulse wave velocity,PWV)和血压脉搏测量装置。颈动脉-股动脉PWV(C—F PWV)、颈动脉-桡动脉PWV(C—R PWV)和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作为反映动脉僵硬度改变的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12周、24周相比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5.12&#177;1.18)mmol/L,(4.05&#177;0.82)mmol/L,(4.18&#177;0.80)mmol/L和(4.27&#177;1.00)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分别为(2.95&#177;0.92)mmol/L,(2.11&#177;0.64)mmol/L,(1.24&#177;0.24)mmol/L,(1.28&#177;0.29)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12周后明显增加,并持续至24周[分别为(1.33&#177;0.40)mmol/L,(1.24&#177;0.29)mmol/L,(2.22&#177;0.72)mmol/L,(2.31&#177;0.83)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F PWV治疗后显著下降[分别为(12.33&#177;2.54)m/s,(11.43&#177;2.46)m/s,(11.18&#177;2.05)m/s,(11.14&#177;1.77)m/s,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R PWV治疗12周后明显降低并持续到24周[分别为(10.07&#177;1.89)m/s,(9.71&#177;1.39)m/s,(9.62&#177;1.41)m/s,(9.52&#177;1.33)m/s,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AVI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对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僵硬度有益,对动脉结构的改变需更长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血清果糖胺测定在糖尿病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立  吕德纯 《当代医学》2009,15(31):46-46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果糖胺(GSP)水平,评价该指标在糖尿病诊断及诊疗随访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60例糖尿病患者及8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尿病患者6个月测HbA1c,低GSP者加测夜间及餐前血糖。结果GSP:正常对照组(2.40±0.22)mmol/L,糖尿病高血糖患者组(3.48±0.24)mmol/L,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组(0.96±0.40)mmol/L。经t检验糖尿病者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GSP可以做为糖尿病诊断及随访简单、有效的辅助指标。有利于发现夜间及无症状低血糖,有利于糖尿病持续、稳定、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9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3组,分别以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空腹血脂(三酰甘油)。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喹硫平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水平[(1.46&#177;0.72)mmol/L,(1.40&#177;0.65)mmol/L]高于治疗前[(0.87&#177;0.37)mmol/L,(1.24&#177;0.7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血糖、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利培酮、喹硫平可影响脂代谢,阿立哌唑对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在社区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2005年4月_2006年4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干预,观察并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状况、生活行为(包括食用食物种类、食用量)、膳食知识知晓情况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干预后,患者对疲劳的自我感觉改善,食用食物种类显著多于干预前[(5.6&#177;1.7)种与(4.2&#177;1.7)种,t=-6.03,P=0.003,膳食知识了解率显著高于干预前(79.41%与42.16%,x2=29.70,P=0.00);禽蛋类食物、水果的月均食用量较干预前显著增加[(14&#177;13)g与(11&#177;13)g,Z=2.49,P=0.01;(2.7&#177;1.2)g与(2.3&#177;1.0)g,Z=2.27,P=0.02],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较干预前显著下降[(6.6&#177;1.8)%与(7.0&#177;0.7)%,t=2.39,P=0.02;(1.8&#177;1.4)mmol/L与(2.0&#177;2.0)mmoL/L,t=2.06,P:0.0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增加[(1.27&#177;0.38)mmol/L与(1.18&#177;0.16)mmol/L,t=2.06,P=0.04]。结论在社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行为方式和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的膳食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oux—en—Y胃转流术(GBP)对2型非肥胖型糖尿病鼠的降糖作用及Roux—en—Y胃转流术(GBP)对正常鼠血糖有无影响。方法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1组)、手术组(2组)、造模组(3组)、造模+手术组(4组),每组10只,测定术前,术后48小时,一周,八周的空腹血糖值,胰岛素值的变化。结果4组手术后一周空腹血糖值由(17.50&#177;0.82)mmol/L下降到(11.08&#177;0.60)mmol/L(P值〈0.01)。空腹胰岛素值由(28.95&#177;3.99)mIU/L升高到(33.83&#177;5.61)mIU/L(P〈0.05)至实验结束血糖无反弹。2组手术前后血糖值无明显变化。结论GBP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对正常鼠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与血尿酸、尿素氮之间的关系。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尿酸和尿素氮并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尿酸(415&#177;112)μmol/L、(486&#177;123)μmol/L,尿素氮(5.7&#177;3.7)mmoL/L、(7.8&#177;4.7)mmol/L。治疗后尿酸(335&#177;82)μmol/L、(367&#177;68)μmol/L,尿素氮(4.3&#177;2.8)mmol/L、(5.6&#177;3.5)mmol/L。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0.01)。结论:检测尿酸和尿素氮有助于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雯雯  王立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3):2119-2120,21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其与空腹血浆胰岛素(FPI)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双光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46例健康者(对照组)腰椎L1-L4、股骨近端及全身骨密度,用化学发光法测定FPI水平。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FPI水平分别为(1.05&#177;0.40)μU/ml和(0.91&#177;0.25)μ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受检者腰椎、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分别为(1.12&#177;0.20)g/cm^2与(1.09&#177;0.19)g/cm^2、(0.89&#177;0.16)g/cm^2与(0.90&#177;0.12)g/cm^2、(0.95&#177;0.16)g/cm^2与(0.92&#177;0.30)g/c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14.4%(15/104)和6.5%(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骨量正常组(NBMD组)和2型糖尿病骨量低下组(IBMD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FPI水平及使用胰岛素达1年以上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6.5&#177;12.5)岁与(62.4&#177;9.8)岁、(1.12&#177;0.39)μU/ml与(0.91&#177;0.38)μU/ml、35.8%与8.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健康者相当;高水平的FPI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高血糖的老年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一组血糖在70mmol/L以上的老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病历情况,并与血糖在33.3~66.6mmol/L的老年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对照。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及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48h后血糖下降无显著性(P〉0.05),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为(250±18)u,对照组为(82±7)u,P〈0.01,病死率为91.3%(对照组为23.4%),P〈0.01。结论入院时血糖严重升高的老年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患者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血糖监测组(CGMS组)和常规血糖监测组(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组)。CGMS组患者行3 d CGMS监测,SMBG组采用八点法测定血糖值,分别根据各自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2周后两组患者均佩戴3 d CGMS。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同时比较CGMS组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血清糖化清蛋白(GA)、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分别为(17.0&#177;2.9)%、(7.5&#177;3.2)mmol/L、(3.2&#177;1.0)〕显著低于SMBG组〔分别为(18.5&#177;4.1)%、(9.9&#177;3.0)mmol/L、(5.6&#177;2.1)〕。CGMS组调整治疗后GA、MBG、MAGE较治疗前〔分别为(21.8&#177;5.0)%、(11.6&#177;3.6)mmol/L和(5.5&#177;1.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监测血糖调整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监测的患者;根据CGMS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明显改善,CGMS是改善血糖控制效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t)在判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血清胱抑素C在对照组、非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的值分别为(0.68&#177;0.24)ms/L、(1.23&#177;0.21)mg/L、(1.94&#177;0.47)mg/L。血清胱抑素C作为检测标准对病人的检出率明显大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反应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可替代操作繁琐的内生Ccr作为早期肾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泵治疗应激高血糖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德宽 《中原医刊》2007,34(22):51-51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应激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病人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II)组25例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II)组25例,应用诺和灵R、诺和灵N和成人胰岛素,由诺和公司提供,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剂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CSII组治疗后空腹血糖(6.0±0.6)mmol/L,餐后2 h血糖(8.0±1.5)mmol/L,血糖达标天数(4.2±1.8)d,胰岛素用量(26.0±1.3)IU/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是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使应激高血糖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杨志英  蔡云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61-161
目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增高水平的差别用作鉴别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方法:在治疗前采集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标本10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标本35例,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腺苷脱氨酶,用长征试剂测定ADA、氯化物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ADA、氯离子水平分别为52.2&#177;15.8μ/L、9.5&#177;1.3Iμ/ml、70.9&#177;25.1mmol/L、100.6&#177;26.3mmol/L。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P〈0.01)。结论:对血液进行ADA、氯离子水平检测,有助于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