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络舒胶囊对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经络舒低剂量组、经络舒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治疗6周后,检测SD模型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两项、胰岛素敏感指数、氧化应激信号(MDA)。结果:经络舒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二甲双胍组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更明显(P0.05)。在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改善血脂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经络舒高剂量组抗氧化应激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经络舒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空腹血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干预作用及对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 方法: 建立T1DM大鼠模型,将成模后的成年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 ?灯盏花素低剂量干预组 ?灯盏花素高剂量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血糖?体重?心脏重量指数?心系数,放免法测定NPY水平,常规 HE 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脏重量指数?心系数以及血浆?心肌组织内NPY水平显著升高,HE染色显示心肌细胞存在等多种病理改变?胰岛素治疗与灯盏花素干预后均能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其中灯盏花素高剂量干预效果同胰岛素治疗组?在干预和治疗过程中血浆NPY水平降低,心肌组织NPY水平升高?结论:糖尿病大鼠血浆NPY水平增高,灯盏花素可以降低血浆NPY水平,改善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肥大现象,并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一般生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花生油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行为学和代谢的影响,探讨花生油在防治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取8周龄SD大鼠给予高脂饮食2个月后,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给予不同剂量的花生油(2 mL和5 mL)治疗,1个月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大鼠行为学改变,并检测大鼠生化指标包括血脂、胰岛素、血糖的变化。结果生化指标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存在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胰岛素血症,符合2型糖尿病的特征,证明本研究制作的2型糖尿病模型成功。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4组大鼠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花生油治疗组(5 mL组)的血脂、胰岛素、血糖这3项指标与未用花生油治疗的糖尿病大鼠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组大鼠行为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大鼠成模时间短(1个月)有关,说明2型糖尿病早期无认知功能障碍。应用花生油有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水平的作用,并有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水平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表明花生油有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针刺对链脲左菌素(sterptozotcin,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浆神经肽 Y(neurpeptideY,NPY)的影响。方法: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防治组,其余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10只。防治组于造模前1周开始针刺预防,取穴双侧“后三里”、胰俞穴,每日 1次,共治疗 14次。治疗组大鼠取穴同防治组大鼠,于造模后第 1天给予针刺治疗,每日针刺 1次,共 7次。疗程结束后用血糖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胰岛素和 NPY。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和防治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P<0.05),升高胰岛素水平(P<0.05),降低 NPY水平(P<0.05);且防治组效果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针刺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同时使胰岛素、NPY水平降低,可能是针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之一;针刺防治结合效果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采用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 ,观察加味复方血脂清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检测血清、肝脏、胰腺组织MDA水平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模型组血糖、血清及肝胰组织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血糖、血清及肝胰组织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1) ,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 .0 1) ,证实加味复方血脂清能有效降低血糖 ,同时对机体过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开发中药利糖口服液。方法:运用相关测定指标进行利糖口服液对实验性糖尿病(IDDM)大鼠和非胰岛素依赖性实验性糖尿病(NIDDM)大鼠模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本品可显著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分泌,同时可使升高的血脂(甘油三脂)降低,对老年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不受影响,但可提高糖耐量等。结论:提示本品有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模型糖代谢和脂类代谢,促进机体正常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血浆神经肽及Y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测定39例冠心病患(冠心病组)调脂治疗(阿托伐他汀,10mg/d,疗程4周)前后及27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脂、血浆神经肽Y、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分析神经肽Y与空腹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系敏感指数的相关性。结果:(1)冠心病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神经肽Y、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降低;(2)冠心病组神经肽Y与空腹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密切相关性;(3)冠心病组调脂治疗后血浆神经肽Y水平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提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降低冠心病患血浆神经肽Y水平,并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且调脂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瘦素、TNF-α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测定大鼠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测定血脂、血清瘦素、TNF-α。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方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瘦素、TNF-α,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脂代谢紊乱状况。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调控血清瘦素、TNF-α水平可能是其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增敏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稳定的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增敏方治疗组、氯沙坦对照组、罗格列酮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HOMA-IR、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变化。结果:益气增敏方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MAU水平,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TG、TC、LDL-c,升高HDL-c水平,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疗效优于氯沙坦及罗格列酮。结论:益气增敏方可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其作用机制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丹红化瘀口服液是传统中药复方,具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功效。观察丹红化瘀口服液、胰岛素及两者联合用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效果。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STZ注射后1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模型组、胰岛素组、丹红化瘀口服液组,丹红化瘀口服液联合胰岛素组,另设一正常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15周。丹红化瘀口服液联合胰岛素用药比两者单独用药能更显著降低空腹血糖、24 h饮水量、摄食量和尿量,降低血清尿素与尿素/肌酐比,改善肾脏肥大和肾组织病理损伤,同时提高血清Na+与Cl-水平。结果提示:丹红化瘀口服液可辅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1.
龚茜芬  邹彦君  杨晶  韦富珍 《重庆医学》2006,35(23):2134-2136
目的研究自配糖尿病营养液时糖尿病大鼠的饮食治疗作用,探讨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为采用饮食营养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饮食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饮食治疗组喂食添加高铬、硒及高纤维的糖尿病营养液.其他组喂食普通营养液;药物治疗组灌喂二甲双胍,疗程8周。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胆固醇厦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饮食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糖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胰岛素升高(P<0.01),总胆固醇厦甘油三酯基本维持正常水平(P>0.05)。结论所配制的糖尿病营养液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改善其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芪明颗粒对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治疗组)45例和观察组(常规糖尿病治疗加芪明颗粒组)45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及血流变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及12周的血脂水平均好于对照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及血流变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明颗粒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且对于糖尿病患者其他疾病相关指标也发挥着较佳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化消饮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化消饮对DM大鼠血脂、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β-cytotoxina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胰岛素组、胰岛素加化消饮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在胰岛素控制血糖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化消饮治疗8周对血脂、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与胰岛素组相比,化消饮各剂量组在降低Tch、TG及ET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升高HDL-c方面仅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消饮能不同程度地升高HDL-c,降低TG、Tch、LDL-c、ET,改善DM大鼠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格列齐特对 2 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 建立 T2DM 大鼠模型后,分别给予格列齐特、厄贝沙坦联合格列齐特灌胃治疗,定期检测大鼠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肌酐、尿素氮、尾动脉血压、肾脏肥大指数和肾皮质钠泵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8 w 和 16 w 时模型大鼠 ISI 和肾皮质钠泵活性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血压、血肌酐和尿素氮都显著升高(P〈0.01),16 w时肾脏肥大指数显著升高(P〈0.01)。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格列齐特治疗组和厄贝沙坦联合格列齐特治疗组大鼠血糖、血脂、血肌酐和尿素都显著降低,ISI 和肾皮质钠泵活性都显著升高,16 w 时肾脏肥大指数也显著降低(P〈0.01)。③与格列齐特治疗组比较,厄贝沙坦联合格列齐特治疗组大鼠尾动脉血压、血肌酐和尿素都显著降低,ISI 和肾皮质钠泵活性显著升高,16 w 时大鼠的肾脏肥大指数也显著降低(P〈0.01),其余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厄贝沙坦联合格列齐特治疗 8 w 和 16 w 组间比较,除 16 w 时血尿素氮显著降低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格列齐特比单独使用格列齐特治疗 T2DM 大鼠,能更有效保护大鼠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格列齐特降低大鼠血糖、血脂,同时厄贝沙坦抑制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金雀异黄素对糖尿病大鼠代谢紊乱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糖尿病(DM)大鼠血糖、胰岛素敏感性、血脂、肾功能等代谢指标以及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50g左右)4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普通鼠饲料自由饮食)、DM组(4周组:9只;8周组:8只;普通鼠饲料自由饮食)、DM+GEN灌胃组(4周组:10只;8周组:8只;普通鼠饲料自由饮食+Gen30mg/kg/d)。DM组及DM+GEN灌胃组均按60mg/kg的剂量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模型。于实验4周、8周末将大鼠禁食12h,处死部分大鼠取动脉血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及尿素氮、肌酐;取肾脏制作组织切片行HE染色病理观察。结果金雀异黄素灌胃能降低DM大鼠血糖、血清胆固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减轻肾小球肥大、肾小管扩张。结论 金雀异黄素可以改善DM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葛牌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TNF-α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造模,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造模组、二甲双胍组及葛脾煎剂组。治疗8w,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血脂、胰岛素、TNF-α、IL-6、MCP-1、24h尿蛋白变化,计算ISI。结果葛脾煎剂组糖尿病大鼠的基本状况得以改善,血糖、血脂、24h尿蛋白定量、TNF-α、IL-6、MCP—1均较单纯造模组降低,ISI明显提高;24h尿白蛋白低于二甲双胍组,血脂、胰岛素、TNF-α、IL-6、MCP—1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葛脾煎剂有降糖作用,可降低TNF-α及MCP-1,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及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回顾性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性,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较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GLP-1 类似物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 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 疗效。方法 连续入选2014 年9 月-2016 年1 月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132 例, 将患者随机分成门冬胰岛素30 治疗组(对照组,66 例)和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 治疗组(实验组,66 例),治疗1 年后随访结果,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 年后随访,实验组的血糖、体重指数较对照组改善,认知功能量表MMSE、MoCA、CMS 总分均高于 对照组(P <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 在控制血糖、降血脂、改善体重指数方面的临床疗效 优于单纯的门冬胰岛素30,且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牙槽骨中OPG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牙槽骨中骨保护素(OPG)mRNA水平的影响,探讨血糖水平的变化在牙槽骨改建中的意义。方法:将12只大鼠采用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照组未作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提取其左下磨牙区牙槽骨组织总mRNA,应用RT-PCR检测OPGmRNA表达水平。结果:胰岛素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糖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OPG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治疗在使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的同时,可使牙槽骨OPGmRNA表达水平升高,提示良好地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大鼠的牙槽骨吸收减慢。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中药复方"益糖康"对STZ-DM型大鼠血糖、血脂及抗DNA损伤的影响,评价其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疗效。方法:连续给药8周,通过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及荧光显像的方法测量其拖尾的长度,来确定益糖康的药效作用。结果:正常组大鼠荧光显像无拖尾现象,实验各组均有拖尾现象,且益糖康治疗组与达美康对照组及造模对照组拖尾长度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益糖康治疗组与造模对照组血糖、血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益糖康治疗组与达美康对照组相比较,血糖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血脂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复方"益糖康"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对糖尿病的DNA损伤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