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书高  赵长春 《河北医药》1991,13(5):303-303
乙肝病毒前S_2基因蛋白(HBV-Pre-S_2)的研究国内已有报道,检测Pre-S_2对诊断、鉴别乙肝的传染性及判断预后均有特异性、敏感性。现将250例(100例正常对照除外)肝脏疾患Pre-S_2检测结果以及与HBsAg、HBeAg检测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60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PCR方法HBV DNA的检出率在HBeAg阳性、PreS_2Ag阳性和PHSA-R阳性者分别为95.7%、98.3%和92.2%。在HBeAg和(或)Pre-S_2Ag阴性血清中,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患者PCR的检出率依次为:HBsAg阳性组(64.3%,84.6%)、抗HBc并抗HBs阳性组(22.2%,52.2%),单项抗HBc阳性组(25.0%。61.5%)。慢迁肝HBsAg阳性组的PCR检出率高于阴性组;而慢活肝,三组间的PCR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82例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无症状 HBsAg携带者的血清进行前 S_2蛋白(Pre-S_2)检测(ELISA法),同时对部分患者进行动态观察。82例检测对象包括急性乙型肝炎(AH)4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7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4例和无症状 HBsAg携带者6例,同时设甲肝及健康人15例为对照组。各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1988年以来,检测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的 HBsAg 前 S_230例。其结果与 HBsAg、抗-HBc,HBeAg 呈正相关,与肝组织的病变活动也呈正相关,从而反映出 Pre-S_2阳性,说明 HBV 复制程度高,传染性强的指标之一,对于临床的诊断、治疗、预后有一定辅助意义。观察对象检测结果:检测1988年以来相继治疗的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30例,诊断均符合1983年第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HBsAg滴度与乙肝系列五项指标的关系,笔者对782例HBsAg阳性血清用反向间接血凝(RPHA)方法测定HBsAg滴度,并根据乙肝“两对半”阳性模式的不同归纳出6个类组。第1组(①HBsAg)26例,第2组(①HBsAg③HBsAg)43例,第3组(①HB-sAg③HBsAg⑤抗-HBc)310例,第4组(①HBsAg⑤抗-HBc)94例,第5组(①HBsAg④抗-HBe)48例,第6组(①HBsAg④抗-HBe⑤抗-HBc)261例。实验方法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每批均设试剂及阳性、阴性对照。RPHA作倍比稀释至第7孔,第8孔为空白对照,滴度大于1:128时,继续稀释至第12孔,同时作阳性、阴性及诊断血球对照。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HBsAg阴性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无或低免疫应答情况及两者的加强剂量再免疫效果,初步探讨原因及相应的优化免疫方案.方法 婴儿乙肝疫苗标准程序初免后6个月,经血清检测证实为无或低免疫应答者155例,检测再免前使用20 μg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再免三针后1个月时的HBsAg、HBsAb、乙肝DNA水平.结果 初免后母亲HBsAg阴性组低应答率30.6%,无应答率69.4%;初免后母亲HBsAg阳性组低应答率49.1%,无应答率50.9%,HBsAg及乙肝DNA阳性率分别为10.5%、15.8%;两组无或低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7,P=0.02).再免后6个月母亲HBsAg阴性组无应答率18.4%,低应答率30.6%;而母亲HBsAg阳性组无应答率33.3%,低应答率47.4%,HBsAg及乙肝DNA阳性率分别为12.3%、17.5%,再免后两组无或低应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5,P<0.01);再免后1个月母亲HBsAg阴性组与婴阻断成功组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P>0.05),母婴阻断失败组婴儿中HBsAg及乙肝DNA阳性率有所上升.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次数、剂量是无或低应答的原因之一,乙肝阻断失败是母亲HBsAg阳性婴儿无或低应答一种主要因素,HBsAg及乙肝DNA的阳性率随时间有上升趋势,对乙肝感染指标的追踪检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勤  李红屏  商国强 《天津医药》2006,34(11):781-782
目的:探讨4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中,HER-2/neu基因、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ER-2/neu、HBsAg在肝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x^2分别为22.77和15.65,P〈0.01),HBcAg在肝癌及癌旁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0,P〉0.05)。HER-2/neu基因癌组织阳性率与HBsAg.HBcAg均存在关联性(x^2分别为17178和8.46,r分别为0.532和0.398)。而癌旁组织阳性率与HBsAg有关联性(x^2=15.33,r=0.254),与HBcAg不存在关联性(x^2=0.1267,P〉0.05)。HER-2/neu基因癌组织阳性组(7例)中HBsAg阳性率高于阴性组(x^2=12.69,P〈0.01),HBcAg阳性率也高于阴性组(x^2=5.08,P〈0.05)。HER-2/neu基因癌旁组织阳性组(39例),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x^2=11.84,P〈0.05)。在临床分期(1989年日本分期)中,各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ER-2/neu基因阳性时,HBsAg、HBcAg的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在临床分期中,随着癌组织的进展,癌旁HER-2/neu基因的表达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对其所生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结果阻断组婴儿12月龄时乙肝两对半检测:全阴性者9例,HBsAb单阳性者114例,HBsAg单阳性者4例,HBsAg、HBeAg双阳性者2例,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率为95.3%;观察组婴儿12个月龄时乙肝两对半检测:全阴性者19例,HBsAb单阳性者53例,HBsAg单阳性者12例,HBsAg、HBeAg双阳性者5例,婴儿乙肝感染率为19.2%;经统计学方法分析x^2=11.65,P〈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采用HBIG与乙肝疫苗结合使用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对其所生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结果阻断组婴儿12月龄时乙肝两对半检测:全阴性者9例,HBsAb单阳性者114例,HBsAg单阳性者4例,HBsAg、HBeAg双阳性者2例,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率为95.3%;观察组婴儿12个月龄时乙肝两对半检测:全阴性者19例,HBsAb单阳性者53例,HBsAg单阳性者12例,HBsAg、HBeAg双阳性者5例,婴儿乙肝感染率为19.2%;经统计学方法分析,χ2=11.65,P〈0.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采用HBIG与乙肝疫苗结合使用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HBsAg阳性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肝脏毒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核病并HBsAg阳性患者和HBsAg阴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出现肝脏毒副反应的差异。方法:对某院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的84例HBsAg阳性患者(A组)和126例HBsAg阴性患者(B组)的肝毒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者肝毒副反应发生率44.0%,HBsAg阴性者肝毒副反应发生率1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sAg阳性的患者抗结核治疗更容易发生肝毒副反应,临床上要尽量使用肝毒副反应小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并进行预防性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83例HBsAg阳性者胃、十二指肠病变HP感染状况进行检测,并与496例HBsAg阴性患者HP感染状况对照,以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BsAg感染与胃粘膜HP感染之间的关系。一、一般资料HBsAg阳性87例,其中男63例,女24例;年龄17~64岁,平均39.3岁。HBsAg阴性者496例,其中男319例,女177例;年龄14~75岁,平均41.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胶体金试纸法在检测HBsAg、HCV抗体和HIV-1/2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的2072例急诊手术患者,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法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比较2种方法的阴性符合率。结果胶体金试纸法检出HBsAg、HCV抗体和HIV-1/2抗体阴性分别为2062例,2068例,2070例,ELISA法检出阴性分别为2066例,2070例,2068例。2种方法检测HBsAg、抗-HCV阴性符合率为100%,检测抗.HIV阴性符合率为99.9%。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试纸法和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的阴性符合率高,而胶体金试纸法操作简便、反应快速,适用于急诊手术输血前的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将500例肺结核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患者156例作为HBVM阳性组,另将HBVM阴性患者344例作为HBVM阴性组。HBVM阳性组又分为3个亚组,其中Ⅰ亚组(HBsAg、HBeAg、HBcAb阳性,余阴性)52例,Ⅱ亚组(HBsAg、HbeAb、HbcAb阳性,余阴性)56例,Ⅲ亚组(HBs-Ab外,1或2项阳性)48例。分析2组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HBVM阳性组肝功能损害率为45.5%高于HBVM阴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亚组肝功能损害率高于Ⅲ亚组(P<0.05)。HBVM阳性组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纳差、巩膜黄染、肝脾肿大发生率高于HBVM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阳性组ALT、TBIL及DBIL水平均高于HBVM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阳性组肝功能损害出现时间短于阴性组,恢复时间长于HBVM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治疗中HBVM阳性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比率明显增加,损害程度也明显增高,因此在抗结核治疗前检查HBVM及肝功能十分必要,之后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4.
郑金菊  刘珊  王荣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96-97,10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与乙型肝炎五项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45例患者的乙型肝炎五项和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组的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和DNA定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BeAg阳性组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93.4%,HBeAg阴性组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42.8%;HBsAg阳性组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65.3%,HBsAg阴性组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7.4%。结论乙型肝炎病毒DNA与HBeAg呈正相关,部分HBsAg阴性患者也能检出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病毒DNA与乙型肝炎五项联合检测能更好地监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对监测疗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HBsAg阳性患者肝功能和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1121例HBsAg阳性患者及112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HBsAg阴性健康对照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HBsAg阳性患者ALT、AST、TBIL、DBIL分别为(48±162)U/L、(40±136)U/L、(14.8±15.5)μmol/L、(5.9±13.7)μmol/L,明显比HBsAg阴性对照组高(P〈0.001);而HBsAg阳性患者TC、TG却明显比HBsAg阴性对照组低(P〈0.001),TC分别为(4.55±1.07)、(5.13±1.32)mmol]L,TG分别为(1.16±1.14)、(1.52±1.36)mmol/L。HBsAg阳性患者ALT、AST均以31-40岁组最高,41—50岁组次高;TP、ALB均以≥61岁组最低;TC以41~50岁组最低.≥61岁组次低,31~40岁组稍低。结论:HBsAg阳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和脂代谢障碍.31~50岁青壮年HBsAg阳性患者肝细胞损伤较重,〉61岁老年HBsAg阳性患者肝细胞合成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341例HBsAg阳性患者前S2抗原(PreS2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纤维结合蛋白(Fn)血清水平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41例HBsAg阳性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RBP和Fn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比较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41例HBsAg阳性患者及100健康对照的PreS2Ag水平。结果 341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2Ag阳性135例,阴性206例,血清RBP和Fn水平显著降低;PreS2Ag阳性者比阴性者血清RBP和Fn水平低(P<0.01),PreS2Ag阳性者和阴性者血清RBP和Fn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PreS2抗原是判断HBV感染的慢性化和严重程度及病毒复制的指标,血清RBP和Fn的水平与肝脏功能的损害相关,随着肝病的加重二者水平逐渐下降,可以作为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87年11月至1988年2月,对南京市三所医院在产前检查中经HBsAg检测的住院产妇4813例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HBsAg阳性组产妇分娩男婴率为54.6%(290/531),HBsAg阴性组产妇为49.8%(2132/4282),两者有显著性差别(X~2=4.4,p<0.05,RR=1.2倍),表明HBsAg阳性产妇分娩子女中以男婴较多,与国外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18.
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了解HBsAg阳性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81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及其中14例急性、亚急性暴发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阳性率,比较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组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在结核病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HBsAg阳性者占48%(39/81);急性、亚急性暴发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阳性者占64%(9/14)。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较,HBsAg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结论HBV感染或携带者肝脏更易受到抗结核药物的损害,甚至可引发致死性肝衰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48周,观察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血清表面抗原(HBsAg)的含量及血清乙肝病毒(HBV)DNA转阴率。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和HBsAg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的ALT,AST和HBsAg含量降低的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更加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标本久置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的影响。方法筛选HBsAg强阳性45例、弱阳性45例及阴性标本30例,用ELISA法对同一标本进行当天和隔日检测,并进行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HBsAg阴性标本和HBsAg强阳性标本,当天和隔日血清检测结果(阴性或阳性)全部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BsAg弱阳性标本,隔日检测出现2例假阴性,当天和隔日血清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久置会使HBsAg的免疫活性减弱,从而遗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