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栓塞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1-05收治的6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65例肺栓塞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占86.1%,肺增强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为肺栓塞确诊的重要手段。治疗以抗凝及溶栓治疗为主。结论提高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及时抗凝及溶栓等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诊治的35例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35例;9例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其中3例肺栓塞发生于癌症确诊前2~6个月;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和胸痛最为常见,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敏感性高,可作为筛选检查,结合CT肺动脉造影和心脏彩超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肺栓塞.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肺动脉栓塞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合并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高,肿瘤专科医生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5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肺部增强CT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充盈缺损.15例患者行血清D-二聚体检查均为阳性.1例猝死,未行治疗死亡.13例行持续吸氧、抗凝、溶栓等治疗后治愈出院;1例溶栓后出现急性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D-二聚体检查结合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溶栓抗凝治疗能减轻肺血管阻塞,是挽救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栓塞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及临床表现,选择正确的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确诊的20例急性肺栓塞住院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50~60岁肺栓塞患者所占比例最高。20例肺栓塞患者中,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占60%,D-二聚体>500μg/L占100%,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70%,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提示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并与通气不匹配者占100%,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敏感性为100%。接受溶栓治疗8例,抗凝治疗12例,死亡1例,退出1例,14例患者已随访3个月,1例复发,国际化标准率(INR)均达有效抗凝水平(2~3之间)。结论:肺栓塞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无创检查可快速确立诊断并指导治疗;溶栓及抗凝治疗均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肺栓塞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对肺栓塞进行临床分析,评价肺栓塞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8月~2008年8月入院并确诊的34例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肺栓塞检测D-二聚体均>500 μg/L,超声心动图示均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平均54.9 mmHg),血气分析均为低氧血症,心电图表现为SⅠTⅢQⅢ者8例(23.53%),合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4例(11.76%).本组17例误诊,误诊率50%.结论: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误诊率高,发病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需结合医技检查进行诊断,溶栓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而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0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旱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年8月至2007年12月住院30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疗效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具有明确的易患因素.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出现频率最高(73.3%),晕厥出现频率为20.0%.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出现率为6.7%.低氧血症、D-二聚体的阳性率分别是50.0%、95.8%.心电图典型SⅠQⅢTⅢ>的频率为24.1%.超声心动图中右室增大的频率为69.6%、肺动脉高压69.6%、三尖瓣返流82.6%.18例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发现肺动脉充盈缺损16例(88.9%).结论: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多样.CT-PA可作为确诊手段.小剂量的溶栓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症的早期确诊率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2006-01-2011-05确诊的94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有多种高危因素存在,CT肺动脉造影(CTPA)可用于该症确诊手段.本组误诊16例,94例患者中有92例康复出院,2例溶栓后并发脑出血死亡.结论 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需重视高危因素,必要时行CTPA以明确诊断,及时规范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前瞻性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二维或三维重建,所有患者经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和/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SCTA扫描参数取层厚3.0,螺距(pitch)1.5,用SmartPrep软件对比剂智能触发技术获得最佳延迟扫描时间。结果3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中,21例肺栓塞共累及肺动脉105支;SCTA确诊了19例,2例5个亚段肺动脉的栓子漏诊。在11例肺栓塞阴性中,SCTA对10例作出了正确诊断:2例肺癌,4例肺炎,1例夹层动脉瘤,3例未见明显异常;另外1例肺动脉肉瘤,SCTA误诊为肺栓塞。SCTA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90.9%,敏感性90.5%,准确性90.6,阳性预测值95.0%,阴性预测值83.3%。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比肺血栓栓塞症(PTE)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检查表现的变化,探讨溶栓和抗凝治疗的疗效,以及在PTE治疗过程中复查CTPA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6例确诊PTE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及CTP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愈24例(66.67%),好转9例(25.00%),总有效率为91.67%,死亡3例(8.33%)。溶栓或抗凝治疗1周、2周、1个月、3个月栓子个数进行性减少,两两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溶栓或抗凝治疗6个月后栓子个数进一步减少,但与治疗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诊断并积极溶栓、抗凝治疗疗效好,CTPA是PTE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对PTE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A 组)和抗凝治疗组(B 组),每组36例患者。A 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序贯为抗凝治疗;B 组给予单纯抗凝治疗(方法同 A 组后续抗凝方案),治疗1周后复查两组肺动脉压力、心脏彩色超声、CT 肺动脉造影(CTPA)、血气分析、脑钠肽、肌钙蛋白等指标,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效,观察两组治疗1周后鼻腔、阴道、内脏出血及死亡情况,以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 A 组总有效率达88.9%(32/36),明显高于 B 组的总有效率75.0%(27/36)(P <0.05);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中 PaO2的升高及肺动脉收缩压的降低,A 组明显优于 B 组(P <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