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痛住院患者病例,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方法,对120例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收集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分型、治疗方式及胰岛素治疗年限、合并其他非降糖类药物等数据,对收集的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结果与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病程、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分型、治疗方式及胰岛素治疗年限,以及合并使用拜阿司匹林。结论病程长、高龄、低体质量、低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异常、磺脲类药物及胰岛素治疗超过5年、合并使用拜阿司匹林等其他非降糖类药物、低文化及性别是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原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的相关关系,了解HbA1c的影响因素及血红蛋白变化对血糖和HbA1c的影响.方法 选择居住在丽江市(海拔2420 m)5年以上且用药治疗3个月以上未做调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同时测定HbA1c和血红蛋白,对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进行散点图、Pearso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对高血红蛋白组和正常血红蛋白组之间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进行比较.结果 HbA1c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P <0.001)和0.29 (P=0.003),HbA1c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回归方程为Y=2.674+0.52X1 +0.018X2;HbA1c与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r=-0.06,P=0.551).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组之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影响HbA1c的主要因素是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对空腹、餐后2h血糖和HbA1c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10月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男73例,女3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及常规健康教育组,常规健康教育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在传统的健康教育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研究前后监测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随访期6个月,记录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教育组比较,个体化教育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肺功能改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肇发  周明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70-3372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肺通气功能以及换气功能的改变情况,分析患者不同病程、不同并发症以及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肺弥散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的测定.并分析不同病程、并发症以及HbA1C水平对肺弥散功能的影响。结果:除用力肺活量外.糖尿病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均在正常预测值范围内,而肺弥散功能指标则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随着病程的增长、并发症的增加以及HbA1C水平的升高,2型糖尿病人肺弥散功能明显下降。结论:肺也是糖尿病损伤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检测其肺功能尤其是弥散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一些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充分肯定了强化降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是随着血糖控制达标,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了,低血糖不仅严重阻碍了良好血糖控制,而且严重低血糖还是2型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所以糖尿病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同时还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本文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类型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HbA1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对DN临床分期:正常清蛋白尿组(<30mg/g),微量清蛋白尿组(30~300mg/g),临床蛋白尿组(>300mg/g),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HbA1c水平随着糖尿病肾病分期依次升高(P<0.05),临床蛋白尿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HbA1c分别为(57±15)岁、(11.2±6.2)年、(134±23)mm Hg、11.1%±1.9%。而体质量指数(BMI)在微量蛋白尿组与临床蛋白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收缩压、HbA1c均与DN发生有关,是D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高血糖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DN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将364名经住院治疗血糖控制平稳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普通的门诊随诊,试验组除随诊外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1次/2W。观察两组病人1年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两组病人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更多的病人形成了饮食、运动和定期监测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结论 护理干预治疗能够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从而达到延缓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选取60例同期住院治疗的无低血糖昏迷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8例低血糖患者中,年龄、应用降糖中药、治疗方案改变、合并肾功能不全、不规律饮食及缺乏糖尿病教育经历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的病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治疗过程中,老龄、不合理用药、肾功能不全、食物摄取不足及缺乏糖尿病教育经历等是低血糖昏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方法回顾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低血糖发生时间、相关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症状以饥饿、心悸、乏力、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50%)和无症状低血糖(22.6%)比例为主。治疗方案中以注射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比例高(53.9%);以凌晨2-6点多见(53.9%);强化胰岛素治疗和进餐与用药时间差错是影响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有利于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侯春兰  刘静  常丹 《临床医学》2006,26(11):8-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及血糖浓度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9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将病人分为血糖控制良好、控制较差和控制差三组,采用方差分析法观察血糖浓度对血脂的影响。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P〈0.05);随着HbAle水平升高,TG、TC、LDL呈逐渐增高趋势,HDL呈下降趋势。结论 血糖浓度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血糖浓度的同时应注意其对血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85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3例,女112例。按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和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MAU组),分别观察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的组间差异及其与ACR关系。结果新诊断的T2DM患者MAU的患病率为26.7%。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4.85%和29.46%,不同性别ACR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2组比较,DM+UAER组BMI、WHR、HbA1c、FPG、SBP、DBP、TC、TG、HOMA-IR均高于DM组;相关分析显示,ACR与WHR、BMI、HOMA-IR、SBP、HbA1c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HR、SBP和HbA1c是影响ACR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重视T2DM患者尿白蛋白的早期筛查,早期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减轻腹型肥胖,有助于延缓和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C 肽(CP)、尿微量清蛋白(m-Alb)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该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按照 HbA1c 水平分为轻度糖尿病组45例;重度糖尿病组44例。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2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被试 HbA1c、FPG、Ins、CP 和尿 m-Alb水平,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组被试在 HbA1c、FPG、尿 m-Alb、CP 的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前3项指标的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健康对照组、轻度糖尿病组、重度糖尿病组。重度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 Ins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轻度糖尿病组 Ins 水平高于重度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糖尿病组 CP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与 HbA1c 水平呈正相关(r =0.427,P <0.05),重度糖尿病组 CP 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与 HbA1c 水平呈负相关(r =-0.415,P <0.05)。结论HbA1c、FPG、Ins、CP 和尿 m-Alb 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胰岛功能的保护以及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CP 对胰岛分泌功能的评估优于 Ins,且 CP 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CP)和肝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处理,对伴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发生率37.82%;B组(HbA1c>9%)患者的血糖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A组(HbA1c≤9%),P<0.01;而B组(HbA1c>9%)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HbA1c≤9%).结论 HbA1c可反映糖尿病控制好坏与否,较好地控制血糖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及其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及健康人各60例,测定血浆MBL、空腹血糖(FPG)和HbA1c水平,观察MBL水平变化及与FPG、HbA1c的关系。结果 T2DM患者血浆MBL、FPG、HbA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MBL水平与HbA1c呈明显正相关(r=0.257,P=0.047)。结论 MBL在T2DM患者血浆中明显增高,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病过程,检测MBL对T2DM的诊断和预后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定适合国内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的低血糖恐惧-行为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知信行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行为访谈结果,并参照国外量表内容、文献资料及专家意见构建条目池,经研究小组讨论、收集患者意见、专家函询形成初版量表。以多中心便利抽样法选取351名过去6个月内有过低血糖经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所编制的低血糖恐惧-行为量表由19个条目组成。量表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00,量表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7;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回避、谨慎、维持高血糖,累积方差贡献率46%;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4,Cronbach’s α系数为0.845。结论:研究编制的低血糖恐惧-行为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行为的测评工具,为开展和实施低血糖恐惧患者的临床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炎症控制、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及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伴2型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口腔卫生宣教,治疗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每次复诊时接受口腔卫生宣教和龈上下刮治。在基线、1.5、3、6、12个月的观察期间检测患者全口(六个位点)牙周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糖蛋白(Hb Alc)、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 2组在牙周平均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和探诊出血指数(BOP)在观察期中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各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从3个月起FPG显著下降,6、12个月时Hb Alc显著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仅在3个月时Hb Alc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治疗组在3、6、12个月时血清CRP水平比基线降低(P0.05),对照组在1.5、3个月时血清CRP水平比基线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TC在3、6、12个月时均比基线有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6、12个月时血清TC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临床参数、FPG、Hb Alc和CRP的控制有显著改善作用,但对的血脂代谢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对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以在我院新诊断的90例女性被动吸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被动吸烟组,以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运动控制及糖尿病并发症伴发情况等为配比条件选取新诊断的90例不被动吸烟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非被动吸烟组,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进行1∶1的配对研究.结果 被动吸烟组的FBG、2 hPBG、HbA1c水平及反映胰岛素抵抗程度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非被动吸烟组,(8.24±2.10) mmol/L vs (7.56±2.06) mmol/L,(13.92±2.65) mmol/L vs (13.06±2.60) mmol/L,(7.94±1.41)% vs (7.52±1.36)%和(3.49 vs 3.14)(P<0.05).被动吸烟组的HbA1c≥8.0%的比例亦明显大于非被动吸烟组27.8% vs 15.6%(P<0.05).HbA1c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217,P<0.01).结论 被动吸烟可显著干扰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其机制可能与其加重胰岛素抵抗有关,被动吸烟的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可能远远高于不被动吸烟的T2DM患者.  相似文献   

18.
张彦彬  张耀芬 《临床荟萃》2011,26(24):2130-2131,2136
目的比较口服降糖药(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1天1次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后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共入选40例T2DM患者,随机给予睡前注射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结果治疗1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的HbA1c和FPG均有明显下降(P〈0.01),FPG分别由11.41mmol/L和11.36mmol/L降至6.31mmol/L和6.54mmol/L,HbA1c分别由8.75%和9.17%降至7.41%和7.76%;治疗前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的体质量增加分别为(-1.30±1.82)kg和(2.20±2.84)kg(P〈0.05)。两组各发生1例低血糖,发生率均为5.0%。结论OAD治疗不佳的T2DM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具有相似的血糖控制,但地特胰岛素组体质量增加少。  相似文献   

19.
赵小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92-1493,149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思路。方法 检测110例T2DM患者和104例体检健康者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根据HbA1c的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血脂的差异以及HbA1c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T2DM 组与健康对照组各项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与 TC、TG、LDL-C、Apo-B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Apo-A1无相关性。结论 HbA1c及血脂水平可作为监测T2DM 患者状况的指标;联合检测HbA1c和血脂对于制订T2DM患者诊疗方案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U)以及血中肌酐(SCr)和胱抑素C(SCysC)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IMMAEG测定已确诊的2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MA、α1M、TRf、IGU以及血中SCr和SCysC,对按尿MA含量分成5个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尿MA19mg/L组,尿α1M含量均值(13.3mg/L)和异常率(22%)高于对照组,SCysC异常率(1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A21~55mg/L组中MA、α1M、TRf的含量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率从大到小分别为MA(100%)α1M(72%)SCysC(55%)TRf(26%)IGU(18%)SCr(0%),除SCr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69~150mg/L组MA、α1M、SCysC的异常率均达到100%,高于SCr异常率(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MA、α1M、TRf、IGU以及血中SCr和SCysC均可反映出不同进程的肾损伤。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时,部分患者肾小管损伤要早于肾小球损伤。尿MA、α1M、SCysC分别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肾小球、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