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成像(CEUS)联合灰阶中位数(GSM)技术,感兴趣区(ROI)定位跟踪,分析斑块的超声造影视觉评分、造影参数、GSM值,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为无创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常规超声上获得64个斑块的GSM值并将斑块分成均质低回声、不均质低回声、不均质高回声、均质高回声四组。超声造影获得斑块的造影增强强度视觉评分、造影参数,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造影参数与GSM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组斑块的GSM值之间(F=29.365,P0.001)、超声造影视觉评分增强分级中的增强强度值之间(χ~2=17.95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斑块的回声越低超声造影视觉评分增强越明显。四组斑块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χ~2=29.025,P0.001)、增强密度值(χ~2=30.871,P0.001)、不同分值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χ~2=23.709,P0.001)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斑块的增强强度(r=-0.376,P=0.000)、增强密度(r=-0.252,P=0.000)均与斑块的GSM值呈负相关,相关性显著。斑块的回声越低,GSM值越低,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及增强密度值则越高,间接提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生成越多,斑块稳定性就越差,可能越容易发生脑血管事件。结论 CEUS联合GSM技术能更加客观地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为无创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供影像学依据,进而有助于临床的诊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超声造影检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IPN)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并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2例。根据是否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将患者分为无症状组和症状组。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责任斑块超声造影特征(斑块厚度、斑块长度及回声特征)的差异性,以及IPN、溃疡性斑块、动脉狭窄程度(狭窄率≥70%为重度狭窄)等因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22例患者中,无症状组47例,症状组75例。症状组MRI缺血性病灶患者比例、血管重度狭窄比例、IPN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分别为80.0%(60/75)比46.8%(22/47),χ2=14.44,P<0.01;84.0%(63/75)比51.1%(24/47),χ2=15.32,P<0.01;78.7%(59/75)比34.0%(16/47),χ2=8.74,P<0.01],症状组斑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分析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布及其声学组织定征特点,探讨预测脑梗塞发生的超声提示性诊断指标。方法:对76例经CT或MRI诊断的单一血管供血区梗塞的脑梗塞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受检者进行对比研究, 观察颈动脉斑块分布、回声性质、背向散射积分(IBS)值、斑块引起狭窄动脉病例数。结果:脑梗塞组颈动脉狭窄病例数显著增多(P<0.01)。脑梗塞组颈动脉斑块混合回声、弱回声、低回声、强回声的发生率分别为45%、36%、 10%、9%,与对照组的发生率15%、8%、26%、51%相比,差别均显著(P<0.01)。强回声IBS值(42.60± 5.76)dB;低回声IBS值(33.01±4.51)dB,弱回声IBS值(28.13±4.46)dB,两两比较P均<0.01。结论:超声组织定征技术能够定量分析颈动脉斑块的组织成分,对脑梗塞发生有提示性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收治的50例有症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SMI以及常规超声检查,分别记录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经SMI诊断后,共发现斑块105个,其中低回声斑块62个,混合回声斑块(低回声为主)43个,显示血流信号的斑块有42个,其中34个斑块内发现微小信号,阳性诊断率为32.38%。常规超声检查共发现斑块75个,其中低回声斑块40个,混合回声斑块(低回声为主)35个;在4个斑块内发现微小信号,阳性诊断率为5.33%。与常规超声检查比较,SMI对斑块微小信号的阳性诊断率(5.33%比32.38%)显著升高,P0.01。结论:超微血流成像技术比常规超声检查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有更高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新生血管增强程度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有颈动脉斑块病变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缺血症状组(63例),另一组为无缺血症状组(27例),对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重点观察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比较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组与无脑缺血症状患者组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及造影增强程度的组间差异。结果有脑缺血症状患者组斑块的造影后增强强度(EI)及ratio值(误差比率值)明显高于无临床症状患者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显示斑块内新生毛细血管的再生情况,可以依据斑块内造影剂增强强度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风险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逄涛 《山东医药》2006,46(1):32-33
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及6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64.2%,以不规则、不均质回声斑块多见;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19.2%,以中、重度为主。非脑血管病组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11.7%,以等回声、强回声斑块多见;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3%。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颈动脉狭窄可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升高,超声显示不均质回声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判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102例,对其进行双侧颈动脉SMI评估,并记录发病24 h内相关临床数据。将符合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组相关诊断标准者分为进展组(18例),其余为非进展组(84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颈动脉超声特征及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发生率:66.7%(12例)比27.4%(23例),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61.1%(11例)比40.5%(34例),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3.0±1.0)分比(0.8±0.3)分;均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OR=1.09,95%CI:1.00~1.55,P=0.04)、不稳定颈动脉斑块(OR=1.86,95%CI:1.15~4.25,P=0.02)、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OR=4.24,95%CI:1.93~9.77,P0.01)均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MI可通过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估有效地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进展,并且斑块内新生血管越多,缺血性卒中发生进展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观察斑块内血管新生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生发规律及分布特点。方法将48只日本大耳白兔分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24只)。正常组由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予以假手术+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球囊拉伤。每周超声检查颈动脉,每两周行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超声检查确认造模成功后,目标血管取材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第4周模型组造模成功,8周时70%以上动物出现明显的颈动脉硬化斑块;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内增强信号较动脉外膜上增强信号密度大,主要集中于斑块的肩部,强回声斑块内部及管壁附着处未见明显增强信号。结论内膜损伤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始动环节,斑块内新生血及外膜滋养血管随斑块的生长而增多,外膜上滋养血管增生与斑块内血管新生具有一致性,斑块内新生血管可能主要由外膜滋养血管衍生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8例,分为脑梗死组(CI组)43例和短暂性脑缺血组(TIA组)25例,另选同期门诊及病房非脑血管病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比较。结果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48例(70.6%)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照组5例(15.6%)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两组患者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无症状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症状侧斑块检出率。CI、TIA两组患者无症状侧斑块检出率与症状侧斑块检出率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除常规检查颅脑影像学外,还应重视检查颈部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颈动脉次全或完全闭塞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前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DSA确诊为颈动脉次全闭塞(狭窄率95%~99%)或完全闭塞,并接受CEA治疗的患者共107例,平均年龄(61±9)岁。根据DSA结果,将107例患者分为颈动脉次全性闭塞组63例和颈动脉完全性闭塞组4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病变各段血管内径、病变的位置(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管腔内回声特征及颈内-外动脉侧支循环是否开放、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完全性闭塞组患者远心段血管内径较次全性闭塞组明显增宽[(4.1±1.1)、(3.2±0.8)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塞位置与手术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0);血管腔内均质回声(低回声与等回声)充填者的再通率[94.1%(16/17)和86.7%(13/15)]均明显高于不均质回声患者的再通率[0(0/12),P0.01]。在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中,颈内-外侧支动脉开放时CEA的再通率增加[70.0%(14/20)比0%(0/3)]。总体比较,颈动脉次全性闭塞组较完全性闭塞组的再通比率明显升高[90.5%(57/63)比65.9%(29/44),P0.01]。结论颈动脉管径正常或增宽、闭塞管腔内均质回声及颈内-外动脉侧支开放与血管再通密切相关。术前超声检查对颈动脉闭塞性病变CEA实施后再通性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颈动脉重构指数(CRI)、斑块声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其发生临床缺血症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因单侧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拟接受手术治疗并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85例。根据有无临床缺血症状,将185例患者分为症状组(104例)和无症状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CRI、斑块声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排除参数共线性后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拟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RI用于预测发生临床缺血事件的诊断价值。结果 (1)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患者年龄及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症状组男性比例高于无症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 3%(96/104)比80. 2%(65/81),P 0. 05]。(2)症状组颈动脉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50. 0 (28. 3,62. 8) cm/s比60. 0 (44. 5,74. 5) cm/s]、舒张期末流速[23. 0(14. 0,30. 0) cm/s比29. 0(21. 5,33. 5) cm/s]、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74±21) cm/s比(85±21) cm/s]、大脑中动脉舒张期末流速[(39±11) cm/s比(42±10) cm/s]均低于无症状组,症状组颈动脉狭窄段与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的比值[10. 3(6. 1,16. 6)比7. 2(5. 0,11. 8)]、CRI[1. 82(1. 65,2. 08)比1. 64(1. 51,1. 80)]、低回声斑块发生率[83. 7%(87/104)比37. 0%(30/81)]及溃疡型斑块发生率[27. 9%(29/104)比7. 4%(6/81)]均高于无症状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I越大(OR=12. 43,95%CI:2. 85~54. 25,P 0. 01)、溃疡型斑块(OR=4. 04,95%CI:1. 40~11. 62,P 0. 05)及低回声斑块(OR=5. 54,95%CI:2. 65~11. 58,P 0. 01)是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发生临床缺血性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4)经ROC曲线分析,CRI=1. 74是预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发生临床缺血症状的最佳截断值(AUC=0. 714,95%CI:0. 64~0. 79,P 0. 05),其特异度为69. 1%,敏感度为65. 4%。结论 CRI、溃疡型斑块及低回声斑块可增加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发生临床缺血事件的风险,可尝试用CRI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发生临床缺血事件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硬化与无症状性脑梗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航  林敏 《高血压杂志》2006,14(6):439-44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无症状性脑梗死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50)和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114)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管腔直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程度。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发生率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92.0%和82.0%,显著高于没有无症状性脑梗死组(64.9%和58.8%;P=0.000和P=0.004);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38.0%,亦显著高于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7.0%,P=0.000)。与脑梗死病灶同侧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为69.8%,显著高于非梗死侧(35.1%,P=0.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有较高的发生率;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颅内梗死病灶有同侧相关性。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定期进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及早期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间充质上皮转换因子(MET)mRNA表达与新生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32例,根据有无斑块同侧脑缺血症状分为症状组21例和无症状组11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明确2组斑块的病理特点。qRT-PCR法检测2组斑块中HGF mRNA及MET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症状组斑块内新生微血管密度及HGF表达。结果 症状组斑块中血管密度较多,纤维帽较薄,胶原纤维较少。无症状组斑块中血管密度较少,基质较多。qRT-PCR显示,症状组斑块中HGF mRNA及MET 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症状组(0.76±0.02 vs 0.51±0.04,0.68±0.03 vs 0.57±0.03,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颈动脉斑块中HGF和新生血管标志物CD31表达相一致。与无症状组比较,症状组斑块中HGF吸光度值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组斑块中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及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急性梗死病人(n=31)及年龄相近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病人(n=42)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同时测定血清的 hsCRP、MMP-9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及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 IMT 均明显增厚,两组颈动脉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组斑块以软斑为主,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以硬斑为主。急性脑梗死组各亚组 hsCRP 水平均高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相应的亚组[急性脑梗死组狭窄率≥50%亚组:(12.0±4.6)mg/L 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9.3±4.4)mg/L,P<0.05;急性脑梗死组狭窄率<50%亚组(7.8±4.6)mg/L 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4.2±2.4)mg/L,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高,血清 hsCRP 水平越高;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9.3±4.4)mg/L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4.2±2.4)mg/L,P<0.05];急性脑梗死组 MMP-9水平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显像(SMI)技术在评价存在局限性极低回声区(JBA)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存在JBA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段的低回声或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斑块进行SMI和超声造影(CEUS)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这些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状况。结果:SMI和CEUS检查显示38例存在JBA的斑块内均可见新生血管。斑块厚度0.21~0.63cm,平均(0.38±0.10)cm;斑块长度0.90~5.2cm,平均(2.21±1.06)cm;SMI及CEUS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为1~2级,但在JBA区域未见明显新生血管。结论:有JBA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比率高,但新生血管并不在JBA区域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无症状性脑梗死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检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50)和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n=114)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血管管腔直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及狭窄程度.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发生率及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92.0%和82.0%,显著高于没有无症状性脑梗死组(64.9%和58.8%;P=0.000和P=0.004);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38.0%,亦显著高于无无症状性脑梗死组(7.0%,P=0.000).与脑梗死病灶同侧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为69.8%,显著高于非梗死侧(35.1%,P=0.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有较高的发生率;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颅内梗死病灶有同侧相关性.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定期进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及早期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重度狭窄(SCAS)病变处责任斑块声学特征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伯努利效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因单纯SCAS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38例。根据术前责任病变斑块的超声声学特征,将138例患者分为低回声组(80例)及非低回声组(58例),比较两组间临床症状、斑块形态、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伯努利效应产生的压力梯度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低回声斑块与压力梯度的相关性。结果低回声组与非低回声组的年龄、性别及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低回声组症状性SCAS[63. 8%(51/80)比29. 3%(17/58),χ~2=15. 955]及主要责任病变是溃疡型斑块[21. 2%(17/80)比5. 2%(3/58),χ~2=7. 013]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低回声组(均P 0. 05)。低回声组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_1,510±16 cm/s比457±16 cm/s,t=2. 286)、狭窄处舒张末期流速(EDV_1,226±10 cm/s比184±9 cm/s,t=3. 054)、狭窄处平均流速(MV_1,317±12 cm/s比275±11 cm/s,t=2. 524)及PSV_1与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_2)比值(PSV_1/PSV_2,12. 4±1. 0比8. 5±0. 5,t=3. 121)均高于非低回声组(均P 0. 05),且压力梯度显著升高(110±7 mm Hg比89±7 mm Hg,t=2. 123,P 0. 05),但两组间PSV2(55±4 cm/s比60±2 cm/s,t=-1. 068)、狭窄远段舒张末期流速(EDV_2,26±1 cm/s比27±1 cm/s,t=-0. 843)及狭窄远段平均流速(MV_2,36±2 cm/s比38±1 cm/s,t=-1. 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低回声组,低回声面积(0. 25±0. 01 mm~2,r=0. 32,P 0. 05)及其所占斑块总面积比(47. 5%±1. 9%,r=0. 28,P 0. 05)与伯努利压力梯度可能存在相关性。结论 SCAS责任斑块不同声学特征的血流动力学存在差异;伯努利效应在颈动脉狭窄进展及易损斑块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急性梗死病人(n=31)及年龄相近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病人(n=42)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同时测定血清的hsCRP、MMP=9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及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IMT均明显增厚,两组颈动脉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组斑块以软斑为主,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以硬斑为主.急性脑梗死组各亚组hsCRP水平均高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相应的亚组[急性脑梗死组狭窄率≥50%亚组:(12.0±4.6)mg/L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9.3±4.4)mg/L,P<0.05;急性脑梗死组狭窄率<50%亚组(7.8±4.6)mg/L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4.2±2.4)mg/L,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高,血清hsCRP水平越高;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9.3±4.4)mg/L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狭窄率<50%亚组:(4.2±2.4)mg/L,P<0.05];急性脑梗死组MMP-9水平均高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急性脑梗死组两个亚组(256.4±87.6)和(243.8±31.3)μg/L比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组两个亚组(158.6±76.4)和(147.4±26.4)μg/L,P<0.05];软斑病人hs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非软斑组[hsCRP,软斑组(12.2±3.1)比非软斑组(5.0±3.4)mg/L,P<0.01;MMP-9,软斑组(263.4±39.5)比非软斑组(152.6±51.7)μg/L,P<0.01].且软斑组hsCRP与MMP-9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 软斑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hsCRP与MMP-9增高,提示斑块软化破裂以及炎症因素是急性脑梗死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内钙化分布特征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49例,且术前通过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颈动脉斑块回声类型及斑块内造影剂分布情况,记录斑块回声类型、钙化部位、形态、数量及钙化旁有无新生血管,并进行分组,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组内不同钙化特征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不同部位各钙化组、不同形态各钙化组及钙化旁有无新生血管的斑块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415,P=0. 813;χ~2=2. 164,P=0. 339;χ~2=3. 352,P=0. 095);不同数量各钙化组的斑块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555,P=0. 029)。结论钙化数量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多发钙化可导致斑块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对颈动脉斑块内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以CEUS的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分别使用SMI和CEUS进行斑块处血管检测,分析不同回声斑块SMI评分,并对比SMI和CEUS对颈动脉斑块内血管的显示能力。结果 SMI检查50例患者共有70个斑块,其中13个低回声、41个等回声和16个混合回声;颈总动脉分叉处41个、颈总动脉中段17个、颈内动脉12个。使用SMI和CEUS对斑块内强回声进行评级,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SMI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结论 SMI技术可以清晰呈现颈动脉斑块内血管的新生和分布情况,可以对斑块的稳定性做出准确评价,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