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析早期干预对大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把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2月~2015年3月确诊的87例35岁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在出现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和围产儿死亡、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大龄孕妇实施早期干预,可有效地改善妊娠结局和减少围产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治疗的2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及运动指导,观察组使用规范化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孕妇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妊娠期孕妇血糖,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早期筛查与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取并予以检查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实验组),同期选择60名正常产妇(对照组),于相同条件下进行早期筛查与诊断,同时观察2组孕妇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入选孕妇接受检查后,发现8例糖尿病病患,对照组中发现3例糖尿病病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而言,予以早期筛查与诊断有助于及早发现确诊病例,是提升孕妇以及围产儿预后质量的关键性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与分析运动干预结合饮食控制对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内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2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干预和饮食控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情况、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运动干预结合饮食控制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脂及脂肪因子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结合饮食控制对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院于2018年1—12月收治的10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患者进行门诊规范性管理,其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治疗,即对孕妇定期进行血糖检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围产保健门诊综合管理治疗。对研究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主要是对饮食的品种、频率以及用量进行监测;对患者摄取的营养进行评估与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如何正确自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对孕妇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两组孕妇在饮食、血糖控制率及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的对比情况中,观察组其相关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时,临床上采用围产保健门诊规范统一管理,能够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效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1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1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糖尿病基本知识、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常见并发症等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妊娠期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进行早期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1例观察组,选择同期未进行早期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1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产后大出血、剖宫产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早期干预,积极控制血糖,对于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生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3—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孕产妇的就诊顺序以及就诊日期的奇偶性为参考,将其划分为观察组(39例)以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对照组孕产妇的治疗、护理方案为基础上,接受围生期管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出现孕期感染、羊水过多、急性并发症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等不良结局的数据,与对照组孕产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85,P 0.05);而观察组围生儿出现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等不良结局的概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围生儿的25.64%,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4,P 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行围生期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以及围生儿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为母婴的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入本院营养门诊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孕期营养指导,规律服用维生素D,评价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妇的血清维生素D、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营养指导,可显著改善维生素D的吸收,从而提高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进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可以进一步降低母婴并发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4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抢救后,均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整体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围产儿的意外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患者的整体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施以抢救护理干预后,围产儿的健康状况有所提高,同时患者的治疗情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105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选取同时期我院正常妊娠的10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并且将患者情况与正常产妇情况比较。观察指标主要为患者妊娠期和生产时的并发症产生,主要包括早产、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和新生儿情况等。结果在对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后,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新生儿情况等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来说,对于患者的妊娠、分娩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在经过科学及时的临床治疗后,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与正常产妇在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的比较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规范方案治疗妊高症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7例纳入本研究,以其中未接受规范方案治疗者为对照组,接受规范方案治疗者为实验组。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孕产妇并发症较低,围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时采取规范方案治疗有助于减少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治疗,观察组给予规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治疗,能够有效地保障其妊娠安全,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孕妇常规产前检查时确诊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孕期监测血糖及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的管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管理,比较两组母婴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经过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在妊娠结局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孕妇共68例,将其依据孕妇自身情况分组,每组17例孕妇,分别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并亚临床甲减孕妇和正常孕妇,依次设定为糖尿病组、亚甲减组、合并组和对照组,对4组不同情况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探讨。结果糖尿病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亚甲减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23.52%,合并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35.28%,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数据比较,合并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他三组相比,均偏高(P 0.05)。妊娠结局方面:合并组的流产率23.53%、早产率17.65%、剖宫产率29.41%,分别高于其他三组(P 0.05)。而合并组的顺产率29.41%分别低于其他三组(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并亚临床甲减对妊娠结局有直接的影响,降低了顺产率,而且增加了剖宫产率、流产率及早产率,因此,临床医师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确保新生儿顺利出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与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不同时期终止妊娠对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90例,按照产妇终止妊娠的时期将本组的产妇分为A组(妊娠周期为28~36周)、B组(妊娠周期为37~39周)和C组(妊娠周期为≥40周)。对三组不同时期终止妊娠的产妇及围产儿结局进行观察和对比,同时分析和研究血糖控制水平对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B组产妇及围产儿结局优于A组和C组(P0.05);血糖控制理想的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控制血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妊娠周期为37~39周时终止妊娠临床价值及预后最后理想,有效降低了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与足月分娩临床特征差异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产科收治的住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两组孕妇临床指标及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收缩压、产次、双胎高于足月对照组(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并发症情况的比较,研究组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及足月分娩孕妇在临床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发生率等妊娠期并发症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的危险因素。早产病史、胎膜早破及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及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均采取综合治疗,包括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另选取同期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4.75±0.23)mmol/L、餐后2 h血糖(7.10±1.02)mmol/L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围生儿结局,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运用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增加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护理,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能够在帮助患者更好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合并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研究时段内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2017年9月—2018年11月,回顾100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增加黄体酮治疗,对比2组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围产儿结局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不仅可以减少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还可预防与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