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自强  添远星 《江西医药》2000,35(6):330-330,376
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至1999年治疗的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4例,全部由CT或MRI作出诊断,并施行了钻孔引流术。结果 97%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14例术后3周内复查了CT,全部在原血肿部位有不同量的残余积液,未再次手术而痊愈。结论 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预后良好,但容易误诊为老年性痴呆,应及早作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2.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在神经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CT使该病的诊断变得容易。在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中约占25%。我科自1997~2004年共收治了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0例,全部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敏 《江西医药》2008,43(11):1197-1198
目的总结微创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应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针对32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穿刺引流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应用YL-I型微创穿刺治疗硬脑膜下血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外伤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一例外伤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损伤程度和过程鉴定,发现了渐进性脑膜下出血并评定为重伤,认为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对正确鉴定外伤所致急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损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在神经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CT使该病的诊断变得容易。在外伤性硬膜下血肿中约占25%,我科1997~2004年共收治了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0例,全部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硬膜下血肿是外伤性血肿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是具有包膜的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s,CSDH)在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占颅内血肿的9.39%,占硬脑膜下血肿的15.6%,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老年人约16.5/10万。慢性硬膜下血肿由于起病隐袭,加之患者常易忽略外伤史,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现收集我院慢性硬膜下血肿35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选取2012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3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活动能力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中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老年患者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特点与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和结果。结果58例患者均采用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仅2例复发后需再次手术处理。结论CT扫描或MRI检查可及时诊断老年人CSDH。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老年人CSDH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麦名裕  王崇谦 《云南医药》1994,15(4):243-244
本文报告20例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其发病机理可能与伤后蛛网膜下腔积液发展有关,临床表现难以与单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鉴别,但更多病人有外伤史。CT是该病无损可靠的诊断方法,强调一经明确诊断应同时行双侧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
高书建  郭瑞  王杰 《河北医药》2007,29(9):1024-1024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在神经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CT使该病的诊断变得容易.本文收集伤性硬脑膜下血肿30例,全部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常见.多为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随血肿体积的缓慢增大,逐步引起脑受压而出现症状,治疗以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主。我院1999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其中,钻孔引流30例,开颅血肿清除1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8年至2005年间我科共收治34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其中有 5例因为是入院时没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而采取临床观察和动态CT检查,发现患者血肿自发性吸收,其他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者采取了手术治疗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血肿。我院于2002年4月~2005年4月采用局麻下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21例临床分析李燕冯传玉1王文霞(河南省人民医院二内科郑州市450003)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系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腔内含有液体或混有凝血块的颅内占位病变,约占颅脑损伤的1%,颅内血肿的10%,从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5.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65例诊疗体会福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薛少华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王丽芝,邓秀芳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为神经外科常见病,我院于1982~1994年共收治65例,均经外科治疗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65例中,男54例,女11例;年...  相似文献   

16.
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较常见,是指伤后3周以上出现在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大多数硬膜下血肿CT容易诊断,但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CT上表现与邻近脑组织密度相似,边界不清,往往因临床上病史不明确,患者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7.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液中高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 钻孔手术时抽取血肿原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其结果与患者病程、血肿大小及CT表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程超过80d的病例血肿液中嗜酸细胞比例的均数显著高于未超过80d的病例组(P<0.01).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超过60%组与低于50%组血肿液白细胞总数的均数比较(P<0.01).血肿液嗜酸细胞的比例与新生膜嗜酸细胞浸润的程度一致,但它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大小无关.高嗜酸细胞比例的血肿,CT表现存在多样性.结论 血肿存在时间越长,血肿液中嗜酸细胞比例越高;后期浸入血肿的炎症细胞大多是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处理原则,基本上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仅少数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有非手术治疗的报道。我院脑外科1982年12月,收治1例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应用非手术疗法治  相似文献   

19.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伤后3周出现症状者,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问.具有包膜,是老人和小儿颅内血肿最常见一种,约占硬膜下血肿25%。我院于2002年10月开始应用贾保祥教授研制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临床常见,回顾性研究60例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60例病人中,35例进行了钻孔引流术,15例经历了开颅清除血肿。结果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