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 4 7岁 ,务劳。因反复咯血 2 0年 ,复发 3日于 1999年 6月 2 0日入院。入院前 2 0年患者出现周期性咯血 ,量少 ,鲜红色 ,痰中带血 ,每日约数毫升 ,全部在月经前 1~ 2日 ,月经停止后 ,咯血停止 ,多次在外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此次入院前咯血总量约 2 0 0 ml,为暗红色。 1日前来月经 ,量少 ,月经史正常 ,近 1年月经量减少 ,有痛经史 ,不甚强烈 ,平常健康 ,无慢性咳嗽 ,咯痰病史。查体 :神清 ,呼吸平稳 ,唇无绀、气管居中、胸廓对称 ,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 ,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 ,未闻及杂音。腹部软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  相似文献   

2.
岑戎  吕婵  王荟 《胃肠病学》2015,(1):62-64
病例:患者女,42岁,已婚已育。因间断性下腹痛伴黏液血便3年,加重2个月于2013年11月2日收治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可,大便1次/d,排出不畅,带黏液血便。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下腹部见纵形手术瘢痕,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肛检示距肛门口约4~5 cm处截石位12~2点可及一隆起灶,质硬、固定,表面欠光滑,结节状,局部压痛,指套染淡红色血迹和黏液。实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 ( EMT)已成为妇科常见及多发病 ,近年来 ,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卵巢是 EMT最常见的部位 ,占 84%。常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误诊率较高。我院应用二维灰阶超声并彩色多普勒诊断 EMT,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卵巢 EMT5 0例患者 ,年龄 19~ 42岁 ,平均 3 0 .5岁。因痛经、月经失调、不孕、急性腹痛、发热等就诊。患者均经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 EMT。其中单纯囊肿型 2 5例 ,囊内团块型 3例 ,多囊型 5例 ,低回声型 1例 ,合并子宫腺肌症 16例。采用 AL OKa SSD- 2 5 6型二维灰阶超声诊…  相似文献   

4.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富忠  公丽萍 《山东医药》2005,45(24):33-34
15%~20%的育龄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多局限于卵巢、子宫骶韧带等部位,侵犯输尿管者较少见。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缺乏典型症状,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现结合本院2000~2004年收治的4例,并复习近10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的60例,对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孙春凤 《山东医药》2009,49(50):71-71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腹壁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1例发生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7例发生于足月剖宫产术后,1例发生于孕中期剖宫取胎术后。8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3a,均无复发。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剖宫产术后。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较大、较深的病灶,适当扩大切除范围,达到切缘干净,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刘辉  孙彦青  苏素 《山东医药》2006,46(12):79-79
患者33岁,G1P1,入院前6个月发现下嘴唇出现一小米粒大小的结节,紫蓝色,质较硬,无触痛,持续约1周自行消失。自入院前3个月开始,结节又出现,并逐渐增大,围经期感觉疼痛明显。于2005年2月7日就诊。查体:下嘴唇偏右侧可见一绿豆大小圆形结节,表面呈紫蓝色,边界清,质较硬,无触痛,活动度小,结节周围嘴唇黏膜无破溃、皱缩。在局麻下行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追问病史,既往无痛经史,侧切分娩顺利。术后妇科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子宫附件无异常。随诊半年未见异常征象。  相似文献   

7.
秦春兰 《山东医药》2007,47(6):48-48
患者女,25岁,农民,因无月经来潮、周期性下腹胀痛5a,于2006年1月18日以阴道子宫畸形收入院。既往健康,否认有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家族成员均健康,母亲及姐姐月经规律,姐姐已生育。入院查体:T36.5℃,P75次/min,R17次/min,BP105/70mmHg。心、肺、肝、脾等器官均无异常。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8.
<正> 病例:患者女,48岁,因"反复腹泻十余年,加重2周"于2009年6月26日入院。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排便习惯和性状改变,排便次数2~3次/d,水样带黄色黏液,便前腹痛,便后缓解,无里急后重,无血便,无长期低热,无明显消瘦。平素经期规律,有痛经史十余年。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全腹未及包块。辅助检查:血常规示Hb 93 g/L,平均红细胞容积  相似文献   

9.
病例报告:患者38岁,女,住院号15144801,2004年8月30日入院。自诉4年前开始经常出现左下腹疼痛,伴恶心,大便稀溏,无呕吐、腹泻,腹泻便秘交替、发热、盗汗等,疼痛持续半小时左右,可自行缓解。似乎在月经期疼明显。2年前曾行钡灌肠检查未成功,大肠镜检查,插镜达20cm病人疼痛难忍,进镜困难,停止检查。2004年7月左下腹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加剧伴腹胀,无排气排便停止,再次行大肠镜检查仍未成功。做下消化道钡灌检查,提示乙状结肠狭窄,CT仿真内镜提示距肛门32cm处管壁增厚、狭窄、迂曲,病变长约10cm。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尚可,小便无异常,体重无变化。既往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中的运用价值,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诊断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2年6月24例手术、病理及超声影像资料较完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内在性子宫腺肌症21例,卵巢异位2例,腹壁切口异位1例。经超声明确诊断20例,占83.3%;提出可疑性诊断2例,占12.5%;误诊1例,占4.2%。结论超声分辨率较高,能全方位较多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形态变化,诊断准确率高,是本病较理想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黄任翔  丛燕 《胃肠病学》2011,16(9):575-576
病例:患者男,25岁,因"呕吐、腹痛、腹泻伴发热4d"于2011年5月27日至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4d前着凉后自觉乏力、头晕,呕吐2次,量较多,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喛气,随后出现阵发性腹痛,以左上腹为主,呈痉挛样,腹泻5-6次/d,水样便,色黄,伴发热,体温最高40 ℃,无畏寒、寒战,无反酸,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呕血、黑便,无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传统影像学检查如X线透视和腹部平片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有限,近年多层螺旋CT(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目的:探讨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MSCT资料。15例患者仅行MSCT,31例于MSCT后行多平面重建(MPR)或曲面重建(CPR),其中8例加行表面遮盖(SSD)重建、透明重建(ray sum)、CT仿真结肠镜(CTVC)。分析MSCT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准确率。结果: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主要为肿瘤和肠黏连。MSCT的诊断敏感性为97.8%(45/46),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均为95.7%(44/46)。结论:MSCT轴位图像结合多种重建图像能有效判断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和并发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病例:患者女,86岁,因"间断腹痛、呕吐5 d"于2010年12月23日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2次/d,约50 ml/次。患者发病期间无排便、排气,无发热、呕血,小便正常。门诊行腹部立位平片示,肠梗阻(见图1)。患者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20余年,曾于2010年9月28日行上腹部CT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见图2)。遂以肠梗阻、慢性胆囊炎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14.
病例:患者男。69岁,因“肋骨渐突出20年,面容渐变10年伴间歇性大便带血1年余”于2008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20年前无诱因下出现两侧肋缘肋骨逐渐突出.10年前始发现面容逐渐改变,双手、双足肢端粗大.舌体肥厚.下唇外翻,声音变粗。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便血,量少,伴有黏液,色鲜红,血与粪便不相混合,便血可自行缓解。既往有糖尿病史7年,平素不规则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  相似文献   

15.
《Gastroenterology》2023,164(2):e7-e9
  相似文献   

16.
A series of 27 patients subjected to Noble plication for obstruction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s presented. The follow-up time has ranged from 2 to 20 years, with a mean of 12.9 years. Four recurrences occurred in the series (14.8%). The mortality was 1 patient (3.7%).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e series are that single silk sutures should be used, the sutures should be placed at the mesenteric border of the intestine, and that the pockets of the mesenteric root should be closed unconditionally. Three of the four recurrences were due to lack of observance of these rules. The indication for the Noble plication method should be a recurrent intestinal obstruction due to adhesions, and possibly extensive serosal lesions.  相似文献   

17.
The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is a novel noninvasive therapeutic procedure for the early stage colorectal neoplasm.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has an advantage ov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by en bloc resection of the mucosal lesion regardless of the size. As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becomes popular,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Although uncommon, complication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have been reported including hemorrhage and perforation. Acute colon obstruction is a very rare complication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but can be potentially lethal if the diagnosis is delayed. We report a case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fter ESD of early colon cancer located in the cecal base.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