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94例冠心病(CHD)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AEG)监测。结果显示,有缺血型ST段改变者60例,共发作194例次;其中75.3%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心肌梗塞(MI)组中SMI125例次,占81.7%;心绞痛组(AP)中SMI21例次,占51.2%,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MI发作有昼夜规律。SMI伴心律失常在MI组(72.1%)较AP组(35.5%)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本文还就SMI的可能机理并就此指导治疗及判断CHD预后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方法:将212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0例和纯西药治疗组62例,分别采用自制中药心力康口服液加心力衰竭常规西药疗法(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等)和心力衰竭常规西药疗法,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心功能级别(NYH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晚期/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A/E)比值和血浆神经肽Y(NPY)、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67%和 72.58%,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 NPY、ET和 A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治疗组血浆NPY、ET和ANP水平下降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P<0.05,P<0.01)。结论:中药心力康口服液配合心力衰竭常规西药疗法是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CSF)中髓鞘碱蛋白(MB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4例急性颅脑损伤组患者CSF中MBP。结果:CSF中MBP在急性颅脑损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ADCI患者明显高于ALCI患者(P<0.01);ADCI患者入院时GCS明显低于ALCI患者,而GOS明显差于ALCI患者(P<0.01);MBP与GCS和GOS均呈明显负相关(r=-0.612,r=-0.598,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SF中MBP升高,测定CSF中MBP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助于ADCI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与冠心病(CHD) 之间的关系以及SF、SI与CHD有关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测定43 例心肌梗塞(MI),44 例心绞痛(AP) 患者的SF、SI、血脂、血糖(BG)、血压、腰臀比(WHR) 、体重指数(BWI)水平,与40 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AP组、MI组男、女、总体SF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0.001),但女性升高不如男性明显;SF水平与WHR、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r= 0.46,0.34,0.44),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r= - 0.33)。结论:体内SF增加是AP、MI的主要易发因素之一;SF水平受营养因素特别是某些脂代谢及腹部脂肪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中药益气活血利水剂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60例,并与强心利尿西药组进行对照,结果显效20例,占33.3%,有效34例,占56.7%,无效6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益气活血利水的治疗方法,既有标本同治和扶正祛邪的作用,又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微循环,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肺动脉压,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用美托洛尔降压治疗2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结构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1)服药2月后血压明显降低(P<0001),显效率80%,69%的病人血压完全降至正常;2)服药后IVST和PWT均显著降低,各平均降低124%(P<0001)和41%(P<005).LVMI降低106%(P<0001).AOD,LAD,LVESD及LVEDD无显著改变.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VMI下降值与血压下降无关.3)服药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p,Ep/Ap及Eaf显著增加,而Aaf和Aa/Ea显著降低(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改善主要受血压下降,室壁减薄及LVMI降低影响,HR下降也起一定作用.左室收缩功能指标EF,FS及PEP/ET无显著改变,CO下降108%(P<002).表明:美托洛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降压时对LVH有消退作用,同时对异常的舒张功能有改善作用,对收缩功能没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总结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期间死亡并行尸体解剖检查63例,就其尸解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助于减少AMI的并发症,生存率。按年龄分为3组,结果表明,从AMI发病到死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Ⅲ组心肌梗塞多见于下壁,占64%(P〈0.05)。多部位梗塞发生率高,占64%。再次酷暑塞、心力衰竭、严重心率失常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P〈0.05,P〈0.01)。溶栓治愈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在应用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剂的基础上,静滴硫酸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9例,显效率62.7%,与对照组(24.6%)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疗效出现时间较对照组为短(P〈0.05);室性及记性早搏、房颤、低钾血症及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庆。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路路通注射液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6例冠心病患者,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变形性(RCD)、血粘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1),RCD指数IF变小(P〈0.001),血粘度改善显著(P〈0.001);结论:路路通注射液在冠心病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52 例轻、中度高血压病( E H)患者和30 例正常人进行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A B P M),同时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室舒张功能( L V D F),并对两者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 H 组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 P V A)、舒张晚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 Ai)及 P V A/ P V E比值增大,舒张早期血流速度时间( Etim e) 延长、 E峰充盈分数( E F F)变小, A 峰充盈分数( A F F)增大, I V S T、 P W T、 L V M、 L V M I增加, L A D 扩大,均与对照组相差显著( P< 0.05~0.01)。其中日间、夜间 S B P及其负荷值均与 I V S T、 P W T、 L V M I、 P V A  P V E 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 0.31~0.63)。结论: E H 患者早期出现 L V D F 异常; A B P M 在评价 E H 心脏靶器官损害方面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路路通注射液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6例冠心病患者,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变形性(RCD)、血粘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1),RCD指数IF变小(P<0.001),血沾度改善显著(P<0.001);结论:路路通注射液在冠心病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抗原增殖反应与干扰素(IFN)疗效关系。方法:用3H-TdR掺入法研究11例经IFN治疗与13例未经IFN治疗病人PBMC的增殖反应以及HCV-RNA阴转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指标。结果:11例经IFN治疗与13例未经IFN治疗病人PBMC对HCV合成肽CP9、NS4增殖反应相比,前者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血清HCV-RNA阴转和ALT复常分别达到36.36%(4/11)和55.55%(5/9),明显高于未经IFN治疗组。结论:IFN治疗丙型肝炎可提高PBMC对HCV抗原的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用 P C R 技术对274 例无肾病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 N I D D M) 、102 例Ⅱ型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 R I) 、124 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无肾功能不全( N R I) 、242 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 C E) 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的检测,同时观察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 C E) 水平与 A C E 基因多态性及疾病的关系。结果: R I组 D 等位基因频率0 .52 , D D 基因型频率0 .30 ,与对照组(0 .38 ,0 .16)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5 , P< 0 .001) ; D D 基因型较 I I对 R I 的比数比为2 .91(95 % C I为1 .52 ~5 .58 , P< 0 .01) 。 N I D D M 组及 N R I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5) ;各组中 D D 基因型个体血清 A C E 水平最高 I I基因型最低, R I组及 N R I组血清 A C E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01) ,基因多态性与血清 A C E 水平呈相关性( r = 0 .65 , P< 0 .01) 。表明血清 A C E 水平升高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有重要作用, A C E 基因缺失多态性可能是中  相似文献   

14.
异环磷酰胺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异环磷酰胺(IFO)联合化疗对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62例晚期恶性肿瘤中,肺癌35例用IFO+DDP或(CBP)方案,恶性淋巴瘤13例用IFO+MTX+VP-16方案;乳腺癌6例用IFO+DDP+ADM或IFO+DDP+VP+16方案;食道癌4例用IFO+5-FU+DDP或(CBP)方案;卵巢癌、软组织肉瘤4例用IFO+ADM+DDP或(CBP)方案,静脉化疗。结果:总有效率56.5  相似文献   

15.
本文检测60例轮状病毒(HRV)肠炎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采用小剂量干扰素(IFN-α)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期患儿血清IgA、IgG、IgM及CD4、CD4/CD8均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P均<0.01)。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P<0.01),且治疗组IgA、IgG、IgM及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均<0.01),提示HRV肠炎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小剂量干扰素有助于患儿病程缩短,增强恢复期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分析血液中循环活化血小板(CA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0、P-选择素(CD62P)作为分子标志物,FCM三色免疫荧光分析CAP。结果 正常人静止血小板膜表面FIB-R和CD62P表达极低(阳性百分离的中位数分别为1.4%和0.7%)。0.1μmol/L ADP可使血小板明显活化,10μmol/L ADP使活化血小板膜表面  相似文献   

17.
给38例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在充分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两周以上的基础上加用了小剂量阿替洛尔(Atenolol)4~6周。结果显示,34例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得到改善,总有效率89.5%,其中伴有心动过速(Ⅰ组)28例的心功能改善显效率为64.3%,不伴有心动过速(Ⅱ组)10例的心功能改善显效率仅20.0%(2/10);左室射血分数增加,Ⅰ组从0.26±0.05增至0.40±0.06,Ⅱ组从0.32±0.04增至0.38±0.05。小剂量Atenolol治疗CHF安全有效,对伴有心动过速的严重CHF尤其能产生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1.0Tesla超导MR仪,体外圈技术,对46例志愿者进行2DturboFLASH和/或3DFISP肺释MRA成像共113次,分4组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Gd-DTPA增强后的2D和3D-TOF MRA信噪比明显高于未使用Cd-DT-PA的MRA信噪比(P〈0.01);2D-TOF MRA增强后所显示的左、右肺动脉分支数量(险左叶舌段)明显多于增强前(P〈0.05);3D-TOP MRA增强后  相似文献   

19.
砂普钠对不同病因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附8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华山 《广西医学》2000,22(4):734-735
目的:探讨硝普钠对不同病因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硝普钠治疗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患者82例,分为A组,35例,为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患者;B组47例,其中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者38例,扩张型心肌病9例。结果:A组显效31例(88.5%),有效4例(11.5%),总有效率100%,B组显效33例(70.2%),有效6例(12.7%),总有效率82.9%。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4例老年人AMI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42例60岁以下(非老年组)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女性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AMI患者胸痛与非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老年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P〈0.005);老年组病死率为24.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