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当归与环磷酰胺(CTX)对抑瘤增效作用。方法:对40只移植瘤鼠用不同药物治疗,检测其抑瘤效果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当归组肿瘤抑制率23.39%,血清 SOD 活性升高(P<0.05)。CTX 组肿瘤抑制率为78.23%.血清 SOD 活性无显著变化。当归加 CTX 组肿瘤抑制率为88.70%,血清 SOD 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当归对 CTX 有增效作用两药合用抑瘤效果优于单用 CTX  相似文献   

2.
100例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例行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口服中药、口服中药加灌肠及口服中药加通液术处理,治疗六个月后,口服中药组受孕率为20.69%,口服中药加灌肠组受孕率为55.26%,口服中药加通液组受孕率为45.45%。观察结果提示:口服中药加灌肠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口服药,亦不低于口服中药加通液组(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变化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桃红通管胶囊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9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双盲双模拟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93例均作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服桃红通管胶囊,对照组服复方丹参片,疗程均为6个月经周期。从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IL-6、TNF-α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结果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血液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P<0.01);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液IL-6、TNF-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28例(50只眼),将其分成实验组(26只眼)和对照组(24只眼),各14例,实验组采取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维脑路通和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X2=7.18,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视网膜出血吸收效果差异显著,X2=6.38,P0.05,实验组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经理气散配合痛经宝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口服痛经宝颗粒,治疗组加用温经理气散敷于神阙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理气散穴位贴敷加痛经宝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桃红通管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桃红通管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通管胶囊,对照组45例加用复方丹参片.2组均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量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中医单项症状中胸胁不适、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经前乳房胀痛、经行腹痛或素有腹痛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桃红通管胶囊能明显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输卵管局部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进而有利于输卵管功能的恢复,说明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预后影响与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痹证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0例口服自拟通痹汤(青风藤、络石藤、羌活、独活等),加外敷自拟痹痛消散剂(雷公藤、乳香、没药);对照组41例仅口服通痹汤.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3.1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结论 中药内服加外敷法治疗痹证,其疗效优于单用中药内服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益脉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的64例(67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应用常规治疗药物外,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益脉康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药物(复方丹参20mL/d静点),治疗周期30 d。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明显优于对照组(6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见效快。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益脉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安全简便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管助孕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用通管助孕汤口服加灌肠配合通液术治疗,对照组:66例用妇科千金胶囊口服加康妇消炎栓肛塞配合通液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18%、对照组75.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管助孕汤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两组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和血明目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6.97%、常规组84.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以及黄斑中心凹的平均厚度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通液术联合中西药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宫腔镜通液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和灌肠保留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观察输卵管复畅情况。结果:双侧输卵管阻塞复畅情况:治疗组复通率63.33%,对照组复通率3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输卵管阻塞复畅情况:治疗组复通率65.71%,对照组复通率4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受孕率为48%,对照组受孕率为35%。结论:宫腔镜通液术中、术后应用药物联合治疗,大大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愈率,缩短了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12.
中药辨证分型内服结合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内服与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分型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58%,对照组治愈率为3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辨证分型内服结合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以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活血化瘀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输卵管性不孕症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同时配合口服活血化瘀中药、灌肠及外敷联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西药通管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情况,随访并记录患者3个月、6个月、1a、2a内的妊娠率。结果输卵管改善情况治疗组6个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妊娠率65%,对照组妊娠率3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腹痛、经量、经色、舌苔、脉象等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良好疗效,能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几丁糖联合中药保留灌肠防治介入治疗榆卵管复通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输卵管近端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月经干净后3-5d介入治疗实施复通术,复通成功者可经导管向输卵管腔内缓慢注药(庆大霉素8万U、2%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α-糜蛋白酶4000U、生理盐水5mL后再注入几丁糖15mL)防治粘连。治疗组患者术后除经期外每日行中药保留灌肠(方药组成:紫花地丁、红藤、蒲公英、败酱草各30g,路路通、王不留行子、皂角刺、丝瓜络各20g,三棱、莪术各15g,黄柏15g,昆布、海藻、浙贝母各15g)。结果:对照组再粘连率为30.0%,宫内妊娠率为8.33%;治疗组再粘连率为11.11%,妊娠率为1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几丁糖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减少介入治疗输卵管复通术后再粘连,提高复通术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冯艳奇 《河南中医》2020,40(1):104-107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择期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经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有效率为92.5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6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通络汤辅助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改善患者机体的炎性状态,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取宫腔镜下输卵管介入配合中药灌肠、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探讨综合治疗榆卵管阻塞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证实输卵管阻塞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统一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介入术,治疗组术后2d行中药灌肠结合理疗治疗1疗程,对照组不做治疗。两组均于下次月经净后3-7天,行HSG复查,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输卵管再通率:手术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4.56%、94.38%,无显著差异(P〉0.05);下次月经净后HSG复查输卵管通畅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88.04%,69.66%,有显著差异(P〈0.05);再粘连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6.89%、26.19%,有极显著差异(P〈0.01);妊娠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32%、12.5%,有显著差异(P〈0.05);异位妊娠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是0、33.3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介入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直接手段,中药灌肠结合理疗能有效防止已疏通输卵管再粘连,使输卵管尽快恢复畅通、蠕动、拾卵功能,是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后结合补肾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以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加用补肾通管汤治疗,对照组34例单纯采用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 .1% ,对照组总有效率79.4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结合补肾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有效而且实用的方法。方法12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随机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组)、单纯中药(中药组)、单纯西药(西药组)3种不同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中西医组输卵管双侧通畅率86.7%,妊娠率85.0%;中药组分别为66.7%和63.3%;西药组分别为53.3%和50.0%。3组比较,中西医组效果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治疗3个疗程后,3组CRP和IL-1β均下降(P<0.0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效果好,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在介入再通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以我院自2000~2004年间在妇科诊治的38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DSA下经导管输卵管造影、再通和灌注术,试验组注入丹参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输卵管妊娠率。结果术后12个月,试验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3.72%,对照组为88.11%;术后24个月,试验组宫内妊娠率为46.04%,对照组宫内妊娠率为35.33%。试验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输卵管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对介入再通术后保持输卵管通畅,提高妊娠率有一定促进或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剑美 《新中医》2004,36(7):41-42
目的:观察中药贴穴配合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行中药贴神阙穴配合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治疗; 对照组30例仅用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穴配合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