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234-239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中医认为心气虚证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近年来诸多研究证实益气活血类中药能从多靶点、多途径改善心功能、缓解心肌损伤、减缓心肌纤维化进程,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调节细胞自噬、炎症免疫、调节内质网应激、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等。本文通过总结益气活血类中药改善心功能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慢性心衰心气虚证治疗及其预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能量变化的感受器,参与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中医药可通过激活AMPK,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抗炎,保护内皮细胞;抗氧化,保护线粒体;抗凋亡,保护心肌;调节自噬,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防治心衰。  相似文献   

3.
黄芪有效成分多样,包括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及氨基酸类物质等,具有改善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免疫、保护心肌超微结构等功能。本文主要从改善糖脂及能量代谢、抗应激与炎症、改善心肌纤维化、调控细胞自噬与调亡等方面对黄芪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变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发现黄芪及其提取物从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整心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机制,改善线粒体功能,影响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肠促胰岛素等来改善糖脂及能量代谢障碍。此外,黄芪还可以通过调控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来抗氧化应激,抑制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因子及调节细胞内钙浓度变化来抑制内质网应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抑制炎症信号通路来抗炎;抑制促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蛋白的表达,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减少心肌纤维化;调控自噬蛋白来上调心肌细胞自噬、调控凋亡因子水平及凋亡通路来减少细胞凋亡等方面保护心肌细胞,延缓糖尿病心肌病变。目前黄芪及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成分集中在多糖类和皂苷类,其他类成分治疗作用研究较少,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为黄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发展至后期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的慢性并发症,存在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神经炎症、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凋亡等多种病理变化,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下肢残疾或截肢的主要因素,发病率较高,病程长且预后差。目前,现代医学对DPN的治疗以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为主,但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能从根本上逆转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自噬是一种自我清除机制,通过清除多余的代谢物从而维持细胞内稳态。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结合中医理论,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具有多靶点、多通路、范围广的特点,在治疗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研究表明,DPN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病理改变相关,而自噬是近几年发现的与DPN密切相关的机制之一,持续的高糖环境使得周围神经细胞自噬被抑制或过度激活,造成神经细胞的不可逆损伤,从而参与DPN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恢复自噬平衡,减轻神经损伤是治疗DPN的关键途径之一。近几年,部分研究已经证实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可以通过调控自噬通路,抑制DPN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内质网应激的激活、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的发生及SCs的凋亡,从而发挥防治DPN的作用,但目前缺乏对该领域的系统性整理和归纳。基于此,该文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分析阐释中医药通过调控自噬防治DPN的作用机制,探讨中医药干预自噬治疗DPN的潜在靶点,以期为临床研究与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指大脑血流供应中断后再次恢复血流供应致使大脑组织正常生理结构遭到破坏,神经功能代谢损伤加重的现象。CIRI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自噬、内质网应激等生物学过程。现阶段,西医治疗CIRI手段有限,但中医药在防治CIRI方面却有着独特优势,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进行干预,从而降低病死率及改善功能障碍。PERK及其下游蛋白是内质网应激中一条诱发细胞凋亡、调控细胞自噬的信号通路,与CIRI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在中医药防治CIRI中PERK是重要靶点之一,且取得一定成果。因此,本文对PERK信号通路在CIRI中的防治作用及中医药干预作用进行综述,为中医药在CIRI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又一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6.
刘蓉  唐方  凌海慧  梁棻 《天津中医药》2020,37(1):116-120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质网应激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调节相关基因表达以维持内质网稳态或在内质网应激不缓解时介导凋亡。自噬可能作为对持续的内质网应激的一个代偿机制,对维持细胞稳态非常重要。文章综述了近5年中药单体、复方及其他中医治疗方法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影响细胞凋亡和/或自噬,治疗疾病的研究成果,发现中医药方法干预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均有成效,其作用主要包括:抗肿瘤、保护神经、保护心肌、保护肝细胞、抗结核、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KD)是作为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出现特定肾脏病理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慢性肾脏病(CKD)。大多数学者认为,DKD发病机制与糖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细胞自噬、脂代谢紊乱及外泌体调控等因素有关。现代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相关信号通路在DKD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维持肾小球足细胞稳态,参与DKD细胞自噬、肾纤维化、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过程,是当代治疗DKD的新型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通过调节mTOR信号通路抑制DKD肾组织损伤,延缓DKD进一步恶化,改善疾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水平。该文通过总结mTOR相关信号通路结构与机制,详述其在DKD中的作用,并对近年来中药单体、中药相关提取物及中药复方通过该信号通路防治DKD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DKD提供新思路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是心血管事件链中的关键环节,以中医脉络学说为指导研发的创新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具有良好疗效,研究表明该药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利尿,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抑制炎症反应、心肌纤维化、细胞凋亡和自噬,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内皮功能,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延缓慢性心衰进程。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及机制,有利于从多靶点、多通道发挥该药治疗作用,同时为心血管事件链中其他难治性疾病提供更广阔的治疗思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大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质网作为细胞内的一种膜质细胞器,通过参与分泌蛋白和跨膜蛋白的合成、折叠、成熟和翻译后修饰以维持细胞内稳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内质网环境受到干扰后蛋白质将发生折叠或错误折叠,此时内质网应激被激活,可对神经元的凋亡与自噬进行调控,在缺血性脑卒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内质网应激的信号通路入手,探讨内质网应激与神经元凋亡和自噬的关系,介绍中医药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调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凋亡与自噬的研究概况,为研究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现代医学的理论支持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0.
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进行消化降解的过程,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是治疗心衰的新靶点,中医药对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可以通过干预自噬途径实现。本文重点讨论心肌细胞自噬在心衰中的作用,自噬的调控机制,中医药干预心肌自噬的机制和应用前景,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近几年中医药在干预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对正常心肌及心衰心肌能量代谢予以介绍,并从调节心脏底物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改善心肌能量转移和利用三方面对近几年中医药干预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机制的研究予以总结。结果中医药可多组分、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干预心衰心肌的能量代谢重构,对于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治疗与控制进展上有一定疗效。结论中医药通过干预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从而优化和改善能量代谢或将成为中医治疗心力衰竭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xercise-induced skeletal muscle damage, EIMD)是骨骼肌损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周期长且恢复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医药疗法具有方法多样、价格低廉、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EIMD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医药疗法对促进受损骨骼肌组织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线粒体自噬、调控内质网应激与自噬、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相关信号通路6个方面对中医药疗法治疗EIMD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DKD的发病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医学虽主要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为主,但仍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线粒体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的自我更新和能量代谢过程,通过选择性地降解受损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在减少炎症反应、抑制活性氧积累、维持细胞能量代谢、调节线粒体动力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参与DKD的发生发展,通过上调线粒体自噬活性而延缓DKD进展。中医药可多效应、多靶点、多途径调控线粒体自噬紊乱。文章围绕线粒体自噬在DKD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探讨中医药干预线粒体自噬与DKD的关系,以期为中医药治疗DKD的药物研发、基础科研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冉冉  周乐  韩聪  李伟 《中草药》2023,54(24):8273-8281
环孢素A长期使用所致慢性肾毒性限制其临床应用。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发病机制涉及内质网和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自噬、细胞凋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方面,中医病机以气虚为本,湿、热、浊毒、血瘀等病理实邪为标。现代西医传统治疗手段难以有效抑制其进展,中医药防治多以益气、活血、清泄为治则,多靶点抑制炎症、凋亡、自噬、抗氧化、改善血流动力学等。通过对近年来在益气活血清泄治则指导下中医药治疗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的研究综述,结合西医病理及相关通路,深入探讨不同病理阶段的病因病机及中西医结合遣方用药的思路与方法,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为环孢素A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自噬是一条溶酶体代谢途径,在饥饿、缺氧、营养缺乏等应激条件下被激活,可以清除受损细胞内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对细胞生存、分化、发育及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电针预处理主要通过调节自噬的相关通路和蛋白来改善缺血乏氧状态、抗氧化应激、清除线粒体损伤、抗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该文回顾了CI/RI中激活自噬的病理因素及自噬对CI/RI的双向调节作用,总结了电针预处理调节自噬干预CI/RI的国内外研究及电针预处理的相关参数,以期为临床推广运用电针预处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主要与血流动力学效应、遗传因素、肾脏炎性损伤、氧化应激、自噬失调、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因其发生机制复杂,临床上尚无特异性防治措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是参与自噬调节的一个经典通路,可通过激活自噬途径达到治疗DKD的效果。近年来,中药单体因其能够直接作用于靶向细胞,自噬靶点等优势在DKD的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对DKD的发生发展及药物干预治疗DKD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AMPK/mTOR通路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单体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影响自噬途径,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聚集,促进自噬小体的生成,从而改善肾脏的损伤。该文将主要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与DKD的关系及中药单体通过AMPK/mTOR通路介导自噬治疗DKD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DKD提供丰富地理论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17.
心肌代谢障碍是心力衰竭(HF)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在调节心肌组织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相关中药的有效成分调节心肌细胞ATP酶活性、激活AMPK信号通路、刺激肌酸激酶(CK)反应、提高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保护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等途径,保证ATP的供应及传递,改善心脏的能量代谢,纠正HF。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HF的优势逐渐突出,并取得良好成果,研究中医药对HF时心肌组织ATP的供应机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噬作为临床药物研发的新靶点,一直存在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中适度自噬具有维持心肌细胞形态、抑制心肌重构,进而延缓心衰发生的作用;而自噬不足或自噬过度则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引发自噬性死亡,进而加速心衰形成和发展。由于中医药防治心衰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干预优势,那么中医药就有可能通过调控自噬来保护心肌细胞,从而防治心衰。所以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简述其近期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是当前主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是一种因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导致射血功能受损或心室充盈的临床综合征,已成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心血管病症,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极低。中医药在防治心力衰竭方面有着丰富经验,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药有效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多靶点多通路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方面有独特优势。中药黄芪作为一种益气活血类药物,有益气活血、扶正祛邪的功效,具有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心肌、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临床中以黄芪治疗各类心力衰竭患者,常获良效。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芪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黄芪多糖、槲皮素、毛蕊异黄酮等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等多种途径改善心功能治疗心力衰竭。该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黄芪活性成分在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在防治心力衰竭中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循环系统疾病的终末期,是当前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随着研究的进展,能量代谢疗法已成为治疗心衰的新靶点,而中医药已经证实可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延缓心衰的进展。文章就中医药通过多途径改善葡萄糖代谢,优化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