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0):23-30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6例伴ALI脓毒症患者和70例不伴ALI脓毒症患者,比较二者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及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并将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按APACHEⅡ评分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组间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外周血Th17细胞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ALI组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外周血Th17细胞均显著高于非ALI组(P0.05)。高危组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危组、中危组(P0.05)。死亡组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外周血Th17细胞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伴ALI脓毒症患者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与外周血Th17细胞呈一致性,并与APACHEⅡ评分高度相关。结论肺泡灌洗液Th17细胞的表达对脓毒症ALI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SAP合并ALI/ARDS患者,总结他们的临床特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胰腺炎病因以胆源性、高脂血症为主,ALI 81例,ARDS 47例。以确诊ALI/ARDS后30 d为截点,80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预后与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脓毒血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早期肠内营养、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肺外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氧合指数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CI评分≥3分、脓毒血症、APACHEⅡ评分≥20分、腹腔、肺外器官衰竭数目≥2、机械通气治疗时间≥5 d和氧合指数<200 mmHg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SAP合并ALI/ARDS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对于合并症较多、感染严重、合并有ACS或ARDS患者、肺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加强综合化和个体化治疗,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损伤预测评分(lung injury prediction score,LIPS)联合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对重症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合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75例sTBI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LI,将其分为ALI组(n=24)和非ALI组(n=51)。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APACHEⅡ评分、LIP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BI患者合并ALI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指标对sTBI合并ALI的预测价值。结果 ALI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LIP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ALI组,GCS评分、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著低于非AL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和LIPS评分升高及GCS评分降低均是sTBI合并A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IPS评分、APACHEⅡ评分诊断sTBI合并AL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69和0.754;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16(95%CI:0.855~0.976),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3.4%和84.3%。结论 LIPS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可有效预测sTBI合并ALI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88例AP患者资料,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MAP)组40例,中度(MSAP)组38例、重度(SAP)组10例,比较三组AP患者的MPV、CRP和FIB水平差异,并分析MPV、CRP、FIB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Ranson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评估入院即刻MPV、CRP、FIB及其联合检测对AP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三组MPV、CRP水平比较,均为SAP组>MSAP组>MAP组(P<0.05),MSAP组和SAP组FIB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但MSAP组和SAP组FI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即刻MPV、CRP、FIB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及BISAP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即刻MPV、CRP、FIB对AP预后均具有较高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科收治的25例确诊SAP合并ALI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辅以无创机械通气,记录患者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等资料.结果 25例均成功脱机,器官功能改善,氧合指数上升,APACHE Ⅱ评分下降,无1例死亡,无1例进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提供了气道正压通气且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较有创正压通气更易早期实施,能在早期改善患者低氧血症以及由低氧血症带来的一系列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早期评估指标。方法将创伤合并ALI患者115例按预后分为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88例),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pH值、血肌酐、血清清蛋白(ALB)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是WBC、血肌酐、ALB,其OR值分别为7.704、14.482和3.353。结论 WBC、ALB、血肌酐均能够早期预测创伤合并ALI的患者死亡,WBC≥13×109/L、血肌酐≥110 mmmol/L、ALB≤30 g/L均能够增加创伤合并ALI患者死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期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联合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估急性胰腺炎(AP)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124例AP病人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MAP组(38例)、MSAP组(46例)、SAP组(40例),根据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110例)、死亡组(14例)。比较各组AP病人血清AT-Ⅲ水平及MCTSI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AT-Ⅲ联合MCTSI评分诊断SAP和预测AP病人死亡的价值。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P病人血清AT-Ⅲ水平及MCTS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P病人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AT-Ⅲ水平降低,而MCTSI评分增加(P < 0.01);死亡组病人血清AT-Ⅲ水平低于存活组,而MCTSI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血清AT-Ⅲ联合MCTSI评分评估AP严重程度和预测AP病人死亡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检测。结论血清AT-Ⅲ联合MCTSI在评估AP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呈祥  侯明  鲍海咏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46-124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胰腺炎(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52例AP患者分为急性水肿型(轻型)(MAP)30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重型)(SAP)22例。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8 h抽血检测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标准Ⅱ(APACHEⅡ)进行评分,判断早期PCT水平变化对AP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两组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8 h SAP组较MAP组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8 h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PCT、CRP与APACHEⅡ评分对判断SAP的敏感率分别为56%、69%和46%,入院后48 h PCT、CRP与APACHEⅡ评分对判断SAP的敏感率分别为67%、100%和49%。结论虽然PCT与CRP可作为AP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但要在入院后48 h才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损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检测患者诊断为ARDS后第1 d和第3 d APACHEⅡ评分和血浆v WF水平,将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APACHEⅡ评分和血浆VWF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计算患者肺损伤评分,并与APACHEⅡ评分和血浆v W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对APACHEⅡ评分和v WF诊断ARDS死亡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ARDS患者112例。在诊断ARDS后第1 d,存活组患者v W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在第3 d,存活组患者v WF水平升高,而APACHEⅡ评分下降,较第1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水平仍显著低于死亡组第3 d(P0.05)。存活组第1 d肺损伤评分为(1.7±0.4)分,显著低于死亡组的(2.5±0.6)分,第3 d,存活组肺损伤评分有所下降,而死亡组肺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5)。第1 d的APACHEⅡ评分和v WF与肺损伤评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75,P0.05;r=0.79,P0.05)。第1 d的APACHEⅡ评分和v WF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和0.87(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和血浆v WF水平对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47-50
目的探讨脓毒症引发急性肺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256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引发急性肺损伤(ALI)组(n=89)和脓毒症不引发ALI组(n=167),统计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感染部位,感染病原等,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之后选择有意义的指标(P0.05)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BMI、吸烟、酗酒、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引发ALI组的指标:基础病、氧合指数、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鲍曼不动杆菌及真菌的发生率、肺部及腹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脓毒症不引发A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感染、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氧合指数是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部感染、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氧合指数是脓毒症引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综合ICU 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的危重病患者72例按照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43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APACHEⅡ评分与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关系.结果 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72,P<0.05),且APACHEⅡ评分>30分组与21~30分组,21~30分组与11~20分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62和9.84,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为(7.12±0.95) 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4.56±0.7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而升高,是危重病严重程度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97-100
目的 观察ICU急性肾损伤患者120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将我院ICU 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ICU急性肾损伤者120例,依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73例与死亡组47例,分析其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存活组患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史与糖尿病史的基础疾病比例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而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RP、GFR指标水平低于死亡组患者,而SPO2、血pH值指标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而存活组患者脓毒血症休克、有创血液检测、ICU内感染率与机械通气时间低于死亡组,而成功撤机率则高于死亡组患者(P0.05)。存活、死亡分别作为因变量,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CRP、GFR、SPO2、血pH值、脓毒血症休克、有创血液检测、ICU内感染、成功撤机作为自变量,进行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发现,APACHEⅡ评分、脓毒血症休克、是否成功撤机为影响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影响ICU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中,患有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CRP、GFR、SPO2、血pH值、脓毒血症休克、有创血液检测、ICU内感染、成功撤机均为影响因素,其中以APACHEⅡ评分、脓毒血症休克、是否成功撤机为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指导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59例资料完整的危重病患者,按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17例)和存活组(42例),比较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不同分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PACHEⅡ评分11~2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0分组(P<0.05);APACHEⅡ评分21~30分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1~20分组(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r=2.283,P=0.000)。结论:血乳酸水平随APACHEⅡ评分的增高相应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Gasdermin家族蛋白D-N端(GSDMD-N)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78例,根据KDIGO标准分为AKI组和非AKI组,AKI组又分为重症AKI亚组和轻症AKI亚组,根据AKI组的治疗结局分为死亡亚组和存活亚组。比较各组间血清GSDMD-N、APACHEⅡ评分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SDMD-N、APACHEⅡ及两者联合对脓毒症合并AKI的诊断效能。结果 (1)178例脓毒症患者中AKI组92例,AKI发生率51.69%,AKI组血清GSDMD-N、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AKI组(均P<0.05),GSDMD-N、APACHEⅡ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OR=1.502、1.314,均P<0.05)。(2)AKI组中重症AKI亚组38例,重症率41.30%,重症AKI亚组血清GSDMD-N、APACHEⅡ评分均高于轻症AKI亚组(均P<0.05)。(3)AK...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6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连续观察7天急性时相蛋白,记录1~7 d APACHEⅡ评分.结果 根据脓毒症60天预后分为死亡组20例,存活组49例.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P<0.05),转铁蛋白(TF)和清蛋白(ALB)明显减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APACHEⅡ评分、ALB、TF、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CRP)、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急性时相蛋白与高APACHEⅡ评分是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晨  许静  任静  王蓉 《中国医药导报》2023,(34):115-119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异常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异常患者236例,分析在住院期间不同预后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和乳酸脱氢酶(LDH)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MCTSI评分和LDH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OR>1,P<0.05)。Logit(P)=-12.321+0.519×年龄+0.722×糖尿病+1.054×APACHEⅡ评分+1.544×BISAP评分+1.201×MCTSI评分+0.822×LDH方程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P<0.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8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急性期血浆乳酸水平与炎症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34例符合ALI诊断标准的患者于入院时、入院后第2天和第5天早晨抽取桡动脉血和肘静脉血各8 ml,测定血浆乳酸、CRP,并设健康对照组。结果:血浆乳酸水平、CRP水平在实相监测点均同步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浆乳酸水平与CRP呈正相关(P<0.01);器官功能不全组患者血浆乳酸水平、CRP水平高于器官功能正常患者(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ALI病情进展及预后与血浆乳酸水平、炎症反应密切相关,ALI患者监测血浆乳酸水平,能反映炎症反应的程度,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血乳酸值及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①对照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死亡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0.63±0.33)mmol/L,(2.88±0.35)mmol/L,(7.54±0.66)mmol/L,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血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5)。②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组血乳酸在48 h内达到正常,而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血乳酸浓度的下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严重程度降低,生存率显著提高。③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显著正相关(r=0.674)。结论:血乳酸测定对于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对评估重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集入住ICU室的资料完整的重症患者85例相关数据,计算24小时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 Ⅱ评分,比较不同APACHE Ⅱ评分段与乳酸清除率的关系及对预后评估价值。结果:(1)不同APACHE Ⅱ评分段与乳酸清除率比较:≤10分值组与11~20分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0分值组乳酸清除率低于11~20分值组;>30分值组乳酸清除率低于21~30分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酸清除率与病情危重程度及病死率呈负相关,对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着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罗祈康 《右江医学》2009,37(2):130-132
目的观察小儿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ALI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明确诊断后第1,3,5,7天清晨7:00空腹肘正中静脉取血检测hsCRP和TNF-α浓度,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观察hsCRP和TNF-α浓度及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第1,3,5,7天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非MODS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hsCRP测定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MODS血清hsCRP高于非MODS(P<0.05);APACHEⅡ≥20分患者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APACHEⅡ<20分患者(P<0.01)。血清hsCRP、TNF-α与APACHE Ⅱ评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TNF-α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血清中hsCRP、TNF-α可作为ALI患者的病情监测和评估有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