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8,(4):459-464
目的探讨太白楤木皂苷中的重要成分竹节参皂苷Ⅳa(CHS)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方法取5~8代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使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细胞氧化应激以及细胞衰老模型。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CHS及H2O2对细胞活力的影响;DCFH-DA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总活性氧(ROS)水平;Mito SOX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ROS水平;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状态;Western blot法检测衰老标志蛋白p53、p2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关键抗氧化应激Nrf2通路(Nrf2、HO-1、GCLC、GCLM)蛋白表达。结果浓度≤160μg·m L-1的CHS对MEFs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H2O2能够显著提高细胞总ROS和线粒体ROS水平,诱导细胞衰老指标SA-β-gal活性增加,提高p53、p21表达水平,提高抗氧化信号通路Nrf2通路表达水平。CHS能够剂量依赖地降低H2O2诱导的细胞总ROS和线粒体ROS水平,减轻H2O2诱导的SA-β-gal活性升高,抑制p53、p21以及Nrf2、HO-1、GCLC、GCLM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 CHS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应激和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力达霉素导致DNA损伤后所诱导的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活力的影响;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观察细胞衰老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以及γ-H2AX蛋白表达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技术观察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较低浓度(低于0.1 nmol.L-1)力达霉素能够抑制2BS细胞增殖,诱导β-半乳糖苷酶染色率显著升高和G2/M期阻滞,并使DNA损伤相关的γ-H2AX蛋白以及p53和p21蛋白表达升高。红景天苷能够显著干预力达霉素诱导的上述细胞衰老样表型及相关分子信号变化。结论:红景天苷能够抑制基因毒药物所致DNA损伤及其诱导的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3.
枸杞多糖、牛膝多糖对H2O2诱导2BS细胞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和牛膝多糖(ABP)对H2O2诱导2BS细胞衰老模型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检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情况,采用硫巴比妥酸(TBA)反应比色法测定细胞的丙二醛(MDA)水平,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的单胺氧化酶-B(MAO-B)活性,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经H2O2处理后细胞形态出现衰老样改变,LBP和ABP均能提高经100μmol·L-1H2O2处理的2BS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以及MDA水平,抑制细胞的MAO-B活性,增强SOD活力.结论:以亚致死量H2O2处理年轻2BS细胞可以建立细胞衰老模型.LBP和ABP能够改善H2O2诱导的衰老模型细胞的某些表型,这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小鼠心脏衰老过程中长链非编码(lnc)RNA Gm44981的表达水平,探索其抑制心脏衰老的机制。方法 选取3月龄年轻和24月龄年老小鼠各5只,提取心肌组织RNA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Gm44981的表达水平。另选取4月龄快速老化小鼠10只,分为对照组和Gm44981过表达组(构建Gm44981过表达快速老化小鼠模型),各5只。采用qRT-PCR检测对照组和Gm44981过表达组小鼠Gm44981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表达水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SA-β-gal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p53和Sirt1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检测miRNA-34a表达水平。结果 Gm44981在年老小鼠的心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年轻小鼠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Gm44981过表达组小鼠Gm44981表达上调,白细胞介素(IL)-1α和IL-6等SASP和SA-β-gal表达下调,p53表达下调,Sirt1表达上调,miRNA-34a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γH2AX:DNA双链断裂的标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γH2AX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细胞DNA损伤应激反应的热点之一。细胞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直接诱导或是通过复制压力诱导形成的双链断裂(DSBs) ,以及细胞自身调控的程序性DSBs和逆转录病毒转染细胞过程中产生的DSBs均可诱导H2AX的磷酸化(γH2AX)和簇集。本文对H2AX及其组蛋白家族,以及γH2AX与DSBs之间的关系及可能作为一个探测DNA损伤的新分子探针来利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2-乙酰氨基芴诱导γH2AX焦点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NA损伤剂2-乙酰氨基芴(2-AAF)是否可诱导γH2AX焦点的形成及γH2AX作为检测DNA损伤的一个新的特异指标的可能性。方法用2-AAF处理中国仓鼠CHL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γH2AX焦点的形成,并通过中性彗星实验验证DNA损伤的程度。结果0.1,1,5和20mg·L-1的2-AAF都可使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数量及有γH2AX焦点生成的细胞数量增加,但只有20mg·L-12-AAF处理的细胞才出现明显的彗尾增长及有彗尾的细胞数量增加。另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家族抑制物渥曼青霉素可抑制2-AAF诱导的γH2AX焦点形成。结论2-AAF可通过激活PI3K家族成员使H2AX磷酸化,进而诱导γH2AX焦点的形成。γH2AX检测DNA损伤的敏感性优于彗星实验,因此,γH2AX有可能成为衡量DNA损伤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紫斑牡丹花粉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力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紫斑牡丹花粉组(750、1 500、3 000 mg·kg-1),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 mg·kg-1),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学习记忆力;HE、DAPI染色评估肝、脑组织细胞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肝脑组织内MDA、T-AOC、GSH-Px、SOD、CAT及γ-H2AX、SA-β-Gal水平。结果 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紫斑牡丹花粉能明显提高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力。组织染色结果表明,紫斑牡丹花粉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脑组织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紫斑牡丹花粉各剂量组的MDA、γ-H2AX、SA-β-Gal水平降低,T-AOC、GSH-Px、SOD、CAT水平升高。结论 紫斑牡丹花粉能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力,提高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清除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的能力,保护肝脑脏器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蛹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CME)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影响。方法:用高糖(40mmol/L)诱导建立HUVECs衰老体外模型,以冬虫夏草提取物(CSE)(50μg/mL)为阳性对照,观察CME(12.5~100μg/mL)对内皮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SA—β-半乳糖酐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特异性的SA—β—gal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经高糖干预24、48、72h后,HUVECs增殖活性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在高糖孵育96h后,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加;孵育48h后,处于G0/G1期细胞的百分率和ROS相对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高糖组相比,CME(25~50μg/mL)孵育48和72h后细胞OD值显著提高(P〈0.05);CME(12.5~100μg/mL)孵育96h后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1);孵育48h后Go/G1期的细胞百分率(P〈0.01)、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CME25、50/μg/mL效果优于CME12.5、100〉g/mL(P〈0.05),且与CSE50ptg/mL作用相近(P〉0.05)。结论:蛹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增殖,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关,从而减轻内皮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DNA损伤应答角度探讨南蛇藤多萜(the total terpenoids of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TTC)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CCK-8实验考察不同浓度(0、20、40、80、160、320 mg·L-1)的南蛇藤多萜对胃癌细胞的毒性影响;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TTC对胃癌细胞的克隆形成的影响;彗星实验分析南蛇藤多萜对胃癌细胞DNA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DNA损伤相关蛋白γH2AX、Poly-PAR、p-Chk1以及cleaved-PARP1的影响。结果TTC在24 h,48 h,72 h对AGS和MKN-45细胞的IC 50分别是421.1、99.68、58.57 mg·L-1和308.2、124.1、68.21 mg·L-1;克隆形成实验表明5、10 mg·L-1的TTC对AGS和MKN-45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29.67%、61.46%和42.73%、64.39%;TTC能够加重胃癌细胞DNA损伤而同等剂量对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DNA几乎无损伤;TTC能够增加DNA单双链断裂Poly-PAR、γH2AX蛋白的表达;抑制Chk1的磷酸化水平表达,并增加cleaved-PARP1的蛋白表达。结论TTC能够抑制DNA损伤应答激酶Chk1的激活,从而诱导胃癌细胞DNA单双链断裂加剧最终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衰老心房成纤维细胞中新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的基因表达明显升高,观察其是否通过激活β-catenin参与心房成纤维细胞的衰老进程。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3~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原代心房成纤维细胞,给予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刺激建立衰老模型,检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性。Western blot检测TBHP(100μmol·L^(-1))处理的细胞中Piezo1、β-catenin/p-β-catenin及衰老相关蛋白p53和p21的表达水平。衰老的小鼠心房成纤维细胞(MAFs)分别给予Piezo1通道抑制剂GsMTx4(3、10μmol·L^(-1))或Piezo1 siRNA,以及β-catenin抑制剂XAV939(3、10μmol·L^(-1));年轻的MAFs给予Piezo1特异性激动剂Yoda1(1、10μmol·L^(-1)),观察对细胞中β-catenin和衰老相关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结果 TBHP处理后,MAFs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明显增加,提示细胞发生衰老;且细胞中Piezo1、β-catenin/p-β-catenin和p53/p2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分别抑制Piezo1(GsMTx4/Piezo1 siRNA)或β-catenin(XAV939),可明显降低TBHP诱导的MAFs衰老率,以及减少β-catenin/p-β-catenin,p53/p21等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增加(P<0.05)。而Yoda1可促进年轻细胞衰老,且β-catenin活性和衰老相关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通过激活β-catenin诱导心房成纤维细胞衰老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大花红景天中杞柳苷(salipurposide,Sali)、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异柳糖苷(isotachioside,Isota)对人胚肺成纤维二倍体细胞(2BS)衰老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显微镜下观察并选取年轻28代龄2BS (28PD)细胞和衰老50代龄2BS (50PD)细胞。MTT试验测定1.25,2.5,5.0,7.5,10.0 μmol·L–1 Sal,2.5,5.0,7.5,10.0,12.5 μmol·L–1 Sali以及Isota对50PD细胞活性的影响。根据MTT结果,5.0 μmol·L–1 Sal和10.0 μmol·L–1 Sali、Isota用于进行后续实验。28PD和50PD细胞分为28PD组、50PD组、50PD+Sali组、50PD+Sal组、50PD+Isota组,各组相应药物干预24 h。测定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associated-beta-galactosidae,SA-β-gal)表达情况,细胞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测定细胞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 (AK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的mRNA表达以及PI3K、磷酸AKT (p-AKT)、HDAC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28PD组比较,50PD组细胞SA-β-gal表达增加,MDA、ROS含量增加,SOD、GSH-PX活性降低,PI3K、AKT、HDAC2的mRNA以及相应蛋白表达降低(P<0.01)。50PD细胞经Sali、Sal、Isota干预后,SA-β-gal表达显著降低(P<0.01),MDA、ROS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1),PI3K、AKT、HDAC2的mRNA以及相应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大花红景天中Sali、Sal、Isota能降低50PD细胞SA-β-gal表达,其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调控PI3K/AKT-HDAC2轴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金春  吴逢婧  冯丁丁  周杰 《江苏医药》2024,(2):109-113+120+104
目的 探讨莪术醇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莪术醇5、10、15、20、30、45、60、80和100μmol/L培养人肝星状细胞株HSC-LX2 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选择三个浓度的莪术醇10、20、30μmol/L用于后续实验。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肝纤维化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1(Ⅰ)胶原及纤连蛋白的表达;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衰老标志物p16、p21、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与莪术醇0μmol/L比较,莪术醇20、30μmol/L处理后,α-SMA、α1(Ⅰ)胶原及纤连蛋白的表达下调,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增加,p16、p21、HMGA1 mRNA表达和p53蛋白表达增加,TERT mRNA表达和Sirt1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加入Sirt1激动剂S...  相似文献   

13.
JNK信号通路参与Aβ毒性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毒性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以及JNK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Aβ1-40注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建立毒性损伤模型,通过HE染色、Nissl染色、TUNEL染色、免疫组化法、透射电镜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研究海马的病理学变化以及神经元的存活与凋亡、超微结构及p-JNK阳性细胞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注射Aβ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松散,数目减少,神经元固缩、浓染,胶质细胞明显增生,超微结构可见明显凋亡特征,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p-JNK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结论 Aβ可明显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JN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Aβ的神经毒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阿若  赖延东  蒋义国 《安徽医药》2014,(11):2036-2039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B56ε亚基(PP2A B56ε,由PPP2R5E基因编码)的表达在苯并芘诱导细胞转化过程中对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EAS-2B细胞(人正常肺上皮细胞)、和BEAS-2BT细胞(苯并芘诱导恶变的人肺上皮细胞)中PPP2R5E的mRNA转录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 B56ε编码蛋白的水平;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彗星实验,SCGE)检测喜树碱( camptothecin,CPT)处理的细胞DNA断裂损伤及修复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 CPT 处理诱导γH2AX(磷酸化组蛋白 H2AX)水平。结果与 BEAS-2B 细胞相比较,BEAS-2BT 细胞中PPP2R5E其mRNA水平及B56ε蛋白水平均显著高表达(P〈0.05)。与BEAS-2B细胞相比,经CPT处理恢复后,BEAS-2BT细胞尾距显著降低(P〈0.05)。表明BEAS-2BT细胞中H2AX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在苯并芘诱导细胞转化过程中PP2A B56ε通过介导γH2AX去磷酸化影响DNA损伤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PTEN抑制剂对高糖诱导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原代内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CCK8检测细胞生存率,实验分为正常组(C)、高糖组(HG),PIC处理组(PIC)。C组糖浓度为5.6 mmol·L~(-1)(C组),HG浓度为30 mmol·L~(-1)(HG),PIC组过氧钒(PIC)浓度为10、100 nmol·L~(-1),预培养半小时后加高糖。流式细胞测定细胞凋亡,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SA-β-Gal)染色测定阳性细胞数,实时定量PCR测定p16、PTEN基因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总PTEN p1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糖降低内皮细胞生存率,高糖诱导内皮细胞PTEN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加,增加β-半乳糖苷酶染色性阳性细胞数,p16、PTEN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加。PIC增加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生存率,降低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p16、PTE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高糖可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PIC降低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结论适当浓度PTEN抑制剂降低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高糖作用时间6 d可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PIC降低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对D-半乳糖构建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睾丸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次月予以Met溶液灌胃治疗,每周监测大鼠的体重,测定大鼠睾丸重量、睾丸指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睾酮(testosterone, 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HE染色法观察睾丸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衰老相关蛋白[β-半乳糖苷酶(β-gal)、p16和p21]、睾丸自噬相关蛋白[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激酶1(PINK1)、Parkin、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和睾酮合成关键酶[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侧链裂解酶(CYP11A1)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HSD17β3)]的表达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检测上述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和Met组大鼠体重整体呈下降趋势;衰老模型组睾丸重量及指数下降(P<0.01),Met干预后显著上升(P<0.001)。衰老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SIRT1全长(SIRT1-FL)及缺失第8外显子的SIRT1选择性剪接变异体(SIRT1-ΔExon8)在D-半乳糖诱导的293T细胞衰老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SIRT1全长及SIRT1-ΔExon8对细胞衰老进程的影响。方法 1细胞计数kit-8(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D-半乳糖(0,5,10,15,20 g/L)对293T细胞活力的影响。2用含10 g/L的D-半乳糖达氏修正伊氏培养基作用于第3代293T细胞,继续培养至第6代,建立细胞衰老模型,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衰老细胞阳性率。3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诱导组与对照组细胞中SIRT1-FL及SIRT1-ΔExon8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CCK-8结果显示10 g/L的D-半乳糖能诱导细胞衰老且不引起细胞过度损伤。2诱导组衰老细胞阳性率(74.2±3.6)%高于对照组(7.7±1.4)%(P<0.05)。3RT-PCR结果显示诱导组SIRT1-FL和SIRT1-ΔExon8 m RNA表达水平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78.26±0.05)%和(88.03±0.03)%(P<0.05)。结论 1SA-β-gal染色结果提示D-半乳糖诱导293T细胞衰老模型建立成功。2衰老细胞组的SIRT1-FL和SIRT1-ΔExon8m 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提示SIRT1-FL及SIRT1-ΔExon8可能参与调控细胞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对外周血内皮干细胞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外周血内皮干细胞(ESC)衰老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4d后,收集贴壁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及SDF-1α1,10,50和100μg.L-1组。采用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检测衰老细胞;MTT比色法和集落生成能力测定实验检测ESC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ELISA定量检测端粒酶(端粒末端转移酶)活性;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ESCAktSer473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DF-1α能显著减少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SDF-1α100μg.L-1最为明显(40.8±7.1vs17.5±3.0;P<0.01);SDF-1α100μg.L-1也能显著促进ESC增殖能力(0.22±0.02vs0.39±0.04;P<0.01),集落形成能力(7.8±2.2vs22.4±3.4;P<0.01);SDF-1α100μg.L-1增加ESC端粒酶活性(0.34±0.05vs0.57±0.09;P<0.01);SDF-1α能促进ESCAkt磷酸化。结论SDF-1α能减缓ESC衰老,伴随ESC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的改善,提示细胞衰老可能是SDF-1α影响ESC功能的机制之一;SDF-1α减缓ESC衰老可能与增加ESC端粒酶活性及Akt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神经干细胞(NSC)体外衰老模型,探讨蛇床子素(Ost)延缓NSC衰老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SC,在增殖培养基中传代纯化培养至第3代,用于细胞实验。利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50,100和150μmol·L-1分别与NSC孵育1,2和3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t-BHP 100μmol·L-1与NSC孵育2 h为制备细胞衰老模型的最佳条件。再加入Ost 50,100和150μmol·L-1作用1,2和3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选择Ost促进细胞存活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实验分为细胞对照组、衰老模型组(NSC与t-BHP 100μmol·L-1作用2 h)和模型+Ost组(NSC与t-BHP 100μmol·L-1作用2 h后,再与Ost 100μmol·L-1作用2 h),用Ki67染色法检测NSC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NSC分化能力,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法检测衰老细胞百分率,RT-PCR法检测p53,p21,p19和p16基因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P16、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D1(CDKD1)和磷酸化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p Rb)蛋白表达。结果 Ost 100μmol·L-1作用2 h可明显促进NSC存活(P<0.01)。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SC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亦明显下降(P<0.05),Sa-β-gal阳性衰老细胞百分率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Ost 100μmol·L-1组NSC增殖能力升高(P<0.05),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亦明显提高(P<0.05),Sa-β-gal阳性衰老细胞百分率下降(P<0.01)。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模型+Ost100μmol·L-1组p16和p53 m 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19和p21 m RNA表达无显著性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模型+Ost 100μmol·L-1组P16蛋白表达降低,同时CDKD1和p R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Ost具有延缓t-BHP造成NSC衰老的作用,其延缓NSC衰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16-p R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铀矿尘所致人支气管细胞BEAS-2B细胞DNA损伤以及茶多酚二甲亚砜合剂对细胞的防护作用。方法 BEAS-2B细胞中加入铀矿尘、铀矿尘+茶多酚、铀矿尘+二甲亚砜、铀矿尘+茶多酚二甲亚砜合剂染毒24 h后,通过检测微核和多核细胞观察染色体损伤,彗星实验及H2AX蛋白磷酸化检测DNA的损伤,多核细胞法检测细胞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突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EAS-2B细胞经铀矿尘染毒后,细胞的微核率、多核率和拖尾率明显升高,H2AX蛋白磷酸化表达增高,HPRT突变率明显增高(P<0.05),铀矿尘+茶多酚、铀矿尘+二甲亚砜和铀矿尘+茶多酚二甲亚砜合剂保护能有效降低上述变化(P<0.05),其中茶多酚二甲亚砜合剂的保护效果最好。结论铀矿尘对BEAS-2B细胞DNA具有损伤作用,茶多酚二甲亚砜合剂有较强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