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彦  张超超  王付启 《河北中医》2023,(2):245-248+252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方法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丹参川芎嗪方法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34/36),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27/3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EDd、LVESd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C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53例加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联合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芪苈强心胶囊,均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NT-proBNP、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变化。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NT-proBNP、hs-CRP、TNF-α、IL-6、IL-1水平均降低(P<0.05),6MWD和LVEF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NT-proBNP、hs-CRP、TNF-α、IL-6、IL-1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6MWD、LVEF更高(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84.91%(45/53),对照组总有效率6...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辅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而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辅治AMI可提高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脂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主要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G、TC、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而HDL-C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TG、TC、LDL-C,HDL-C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hs-CRP、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hsCRP、IL-1β、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ET-1水平均显著降低而VEGF、NO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ET-1、VEGF、NO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脑舒通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改善高血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王志甫  王心东 《新中医》2020,52(2):30-33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丸合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CHF心肾阳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合真武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检测心功能、脑尿钠肽(BNP)、一氧化氮(NO)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64.62%(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D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LVEF、6MW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F、6MW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NP、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hs-CRP、BNP、NO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TNF-α、BNP、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合真武汤能够改善CHF心肾阳虚证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和NO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倩 《陕西中医》2022,43(1):114-117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6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8例,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和对照组(68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EDHF)]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7.06%与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NF-α、IL-6水平更低,IL-10水平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ET、NO、EDHF水平比较差异均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O、EDH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ET水平更低,NO、EDHF水平更高(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降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气化瘀汤联合针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ACS伴心绞痛患者,入院后抽签随机分为2组。在抗血小板、抗凝等基础治疗上,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药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益气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变化和临床疗效,并观察自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治疗,治疗后炎性因子hs-CRP、TNF-α、IL-8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hs-CRP、TNF-α、IL-8分别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绞痛、胸闷症状缓解效果较好,治疗总有效率91.43%较对照组71.43%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LVEDD、LVESD较对照组低,LVEF较对照组高,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化瘀汤联合针刺能有效减轻ACS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心绞痛、胸闷症状,对心功能改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刺血醒脑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指南规范化的西医治疗与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血醒脑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ACI患者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结论刺血醒脑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hs-CRP、TNF-α水平,抑制血管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治疗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内关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运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记录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6%(44/47),对照组为78.7%(37/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RP、TNF-α、IL-17、ET-1、An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17、ET-1、An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的LVEF、E/A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LVEDD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LVEF、LVEDD、E/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内关及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更好,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辛伐他汀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0例。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40mg/qd,对照组只作内科常规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心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O明显增高,IL-6、TNF-α、AngⅡ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评级好转者观察组36例,对照组20例,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对AMI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宽胸通阳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M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0月89例AMI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在口服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口服宽胸通阳汤。结果:观察组治疗AMI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1.82%,观察组治疗AMI患者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IL-6、hs-CRP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患者TC、TG、LDL、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栓素B_2(TXB_2)、内皮素(ET)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SOD水平均增高,TXB_2、ET均下降;观察组患者NO、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XB_2、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口服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口服宽胸通阳汤治疗AMI患者的疗效较为满意,显著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温针灸治疗对卒中患者肢体痉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对照组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予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的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7(IL-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下肢和上肢FMA评分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AS、PSQI和SR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7、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热疏风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疏风通络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L-6、TNF-α、hs-CR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前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热疏风通络方加减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血清IL-6、TNF-α、hs-CR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6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阿魏酸钠冻干粉联合肾复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TNF-α、IL-6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s-CRP、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33/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可显著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降低血清hs-CRP、TNF-α及IL-6等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剑 《新中医》2022,54(6):114-11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风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祛风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液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RBC)]及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UN、SCr水平及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BUN、SCr水平及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24 h...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祛湿清热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GA患者9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祛湿清热法治疗,对照组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对两组关节疼痛、肿胀症状进行量化评价,并检测两组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期间,统计两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的78.26%相比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减小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相关炎性因子(IL-1β、TNF-α、CRP)及疼痛介质(PGE2、5-HT、NO)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IL-1β、TNF-α、CRP、PGE2、5-HT、NO)血清水平较对照组同期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与对照组的21.74%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祛湿清热法治疗GA的整体疗效切实,能有效缓解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周萍  蒋为 《新中医》2019,51(6):181-183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分析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微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对照组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CCr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微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配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轻中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Ⅰ级或Ⅱ级)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选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炎症介质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再通率和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更高、出血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血脂水平、hs-CRP、TNF-α、IL-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高峰充盈率(LVPFR)、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化瘀通络方治疗移植肾功能延迟的效果及对TNF-α、IL-6、hs-CRP等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免疫抑制方案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肾化瘀通络方治疗。比较2组肾功能指标(Scr、BUN、Ccr)、炎性反应因子(TNF-α、IL-6、hs-CRP)、肾功能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Scr、BUN、TNF-α、IL-6、hs-CRP水平均降低,Ccr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BUN、TNF-α、IL-6、hs-CRP水平均降低幅度及Ccr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6.67%:对照组90.00%)(P>0.05)。结论:健脾益肾化瘀通络方可显著改善移植肾功能水平,缩短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时间,降低血清TNF-α、IL-6、hs-CRP等炎性反应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温脾补肾法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7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脾补肾法中药治疗。治疗6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管舒张功能(FMD)、血清内皮缩血管肽(ET-1)、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并计算ET-1/NO比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5个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仅胸痛、胸闷2个症状有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心悸、乏力、气短3个症状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NF-α指标水平下降显著(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FMD、ET-1、NO、ET-1/NO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温脾补肾法中药处方能明显地改善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和中医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