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丹蒌片合用氟桂利嗪。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候、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4.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佛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西医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临床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天麻素注射液和氟桂利嗪联合应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来群  辛丽  孙凤敏  华勇 《光明中医》2008,23(10):1560-1560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和氟桂利嗪联合应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天麻素注射液和氟桂利嗪联合应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6.07%、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治愈率11.11%、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和氟桂利嗪联合应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风池、太冲、足三里、关元、百会)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姜半夏、天麻、炒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川芎、葛根、丹参、当归)口服治疗。两组均于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8.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由于后循环缺血而引起的眩晕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除给予相应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和活血定眩汤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TCD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及TCD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阻络型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阻络型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两组均予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加用升阳活血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头晕、目眩、头身困重都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80.88%、治疗组92.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按摩足三里穴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湿中阻型眩晕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耳穴埋豆,按摩足三里穴治疗;对照组42例,予氟桂利嗪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有效率为59.52%,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按摩足三里穴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比氟桂利嗪片口服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刺与氟桂利嗪对偏头痛疗效的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全面搜集针刺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 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evMan 5.2 软件对符合要求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0 篇,总样本量893 例。Meta 分析显示: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RR=1.27,95%CI(1.11,1.45),P<0.000 4];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RR=1.76,95%CI(1.05,2.94),P=0.03];治疗组对头痛程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MD=-2.00,95%CI(-3.01,-0.99),P=0.000 1]。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氟桂利嗪,但是本研究纳入文献总体样本量偏少,文献质量评价不高,漏斗图分析显示左右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本文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明显增快(P〈0.01);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胶囊配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止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要求的病例进行收集,数量为60例。治疗组30例,给予止眩汤和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30例服氟桂利嗪。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是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止眩汤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定眩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评价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老年患者共计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DARS和DHI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疗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后循环血液流动速度变化进行评估,观察组基底动脉和左椎动脉血流改变较显著(P0.05),右椎动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陆小青 《陕西中医》2011,32(10):1299-1301
目的:观察眩得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口服眩得宁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3.3%,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治愈率33.3%,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粘度及收缩期脑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得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与西药盐酸氟桂利嗪治愈率相同,但对降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粘度均优于西药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自拟清眩汤联合氟桂利嗪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大脑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禹州市中医院就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72例。常规组予口服氟桂利嗪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清眩汤。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末期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炎性递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舒缩因子[神经肽(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常规组的79.17%(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眩晕持续时间缩短,眩晕发作次数减少,眩晕程度减轻(P<0.05);两组患者Vd、Vs比较,联合组快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IL-1β、TNF-α、NPY水平低于常规组,CGRP水平高于常规组(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对比单用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搜集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对比单用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治疗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治疗总有效率、头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 logue Score,VAS)及不良反应反生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共计8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RR=1.20,95%CI(1.13,1.28),P<0.001]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头痛程度(VAS)评分[MD=-1.41,95%CI(-2.02,-0.81),P<0.001]低于单用氟桂利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OR=0.84,95%CI(0.28,2.56),P=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氟桂利嗪,在安全性方面二者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老年高血压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以眩晕、躯体平衡障碍为主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片,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老年高血压性眩晕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定眩汤治疗,观察2组中医症候积分、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舌脉象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配四关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07名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55例和药物组52例。针刺组采取针刺风池配四关穴为主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连续治疗1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动脉血流,并随访3个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9.1%,药物组总有效率为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椎动脉血流改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针刺组复发率亦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风池配四关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2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眩晕程度、中医眩晕症状积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