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筠  周莉  孙梦娇 《临床儿科杂志》2021,39(10):775-778
目的分析X连锁多内分泌腺病肠病伴免疫失调(IPEX)综合征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IPEX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儿14月龄时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起病,反复之后呼吸道感染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肝炎,伴脾肿大和淋巴结病。基因检测发现患儿FOXP3基因存在半合子变异,767号核苷酸由胸腺嘧啶T变为胞嘧啶C(c.767TC),导致第256号氨基酸由甲硫氨酸变为苏氨酸(p.M256T)。家系验证,父亲该位点无变异,母亲该位点杂合变异。予雷帕霉素治疗1个月后,患儿血小板水平明显回升,肝功能降至正常水平,但最终于3个月后因重症感染而死亡。结论 IPEX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死亡率高,免疫抑制治疗控制病情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的同胞骨髓移植成功治疗1例,特此总结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WAS蛋白(WASP)表达和基因分析确诊WAS.患儿姐姐为人类白细胞抗原全相合骨髓供者,所采集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为4.38×108/kg,CD34+细胞3.78×106/kg患儿体重.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全清髓的预处理方案,环孢菌素单用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检测WASP表达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作为植入证据.结果 患儿诊断:WAS,WASP(-IVS9+2T>C,WASP阴性).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后骨髓回输;移植13 d中性粒细胞(ANC)绝对值0.8×109/L,移植15 d起血小板>50×109/L,1个月后正常.移植50 d起患儿WASP表达阳性,STR显示为供者DNA完全嵌合;随访至移植后510 d,患儿健康,WASP稳定表达.结论 结合病例和文献复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骨髓移植治疗典型WAS近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相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CLS)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预后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分析3例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相关CLS患者的诱因、发病情况、诊断、治疗、预后等情况。结果该研究中移植相关CLS发病率为6.38%,其发生多与预处理过程中大剂量化疗、全身放疗及某些药物的使用导致内皮细胞损伤有关。3例移植相关CLS均发生于移植预处理过程中,以体重增加、全身浮肿为初发表现,后出现严重水肿及低血压,甚至休克,均伴肝功能和胆红素异常、白蛋白快速下降。1例为顽固性低血压,1例血压升高,1例血压下降但纠正后很快维持平稳;2例存在肺水肿;2例存在脏器水肿(腹腔、心包);1例进展为肾功能不全;3例均存在血液浓缩表现。在监测中心静脉压( CVP)及体重变化、维持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进行补液,以补充胶体液为主,维持各脏器血流灌注。经以上治疗后1例因顽固性低血压伴多脏器衰竭死亡,1例予适当减低预处理强度后好转,1例病情很快控制并较好耐受预处理,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全过程。结论 HSCT相关CLS发生的早期是可逆的,早诊断、早治疗是决定CLS疗效和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的疗效、早期并发症、预后影响因素及脐血作为WAS移植供体选择的可行性。方法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6年11月-2018年9月接受allo-HSCT的29例确诊WA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WAS患儿接受allo-HSCT治疗,其中13例接受脐血(UCB)移植,16例接受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其中同胞全相合供体(MSD)移植2例,全相合无关供体(MUD)移植8例,不全相合无关供体(MMUD)4例,亲缘不全相合供体(MMSD)移植2例。经环磷酰胺+白消安+抗人胸腺球蛋白清髓性预处理后,所有患儿均获得完全植入。总体2年无病生存率为93%(27/29)。UCB和PBSC移植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2d vs.11d(P=0.215)和47d vs.26d(P=0.133)。69%患者发生aGVHD,均为2~3度皮肤GVHD,UCB移植患者与PBSC移植患者相比aGVHD发生程度及持续时间无差异(P值分别为0.445和0.345)。不全相合较全相合供体移植aGVHD持续时间更长(P=0.001),但两者间aGVHD发生程度及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875)。导管相关血行感染主要发生于围移植期,发生率26.1%。结论 allo-HSCT治疗WAS总体预后好,脐血是WAS患儿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范可尼贫血(FA)的疗效,为探索更加优化移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5例FA患儿进行HSC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5例患儿中2例行非血缘相合HSCT治疗,3例行单倍体HSCT治疗。预处理方案以氟达拉滨(Flu)、低剂量环磷酰胺(CTX)、抗人胸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G/F)为主干,根据移植前输血总量、是否合并白血病,在主干基础上±白消安(Bu)或±全身照射(TBI)。5例患儿回输CD34~+细胞中位计数为8.46(5.46~15.29)×10~6/kg,单个核细胞(MNC)中位计数为13.07(8.33~14.26)×10~8/kg。采用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随访中位时间40.7(15~42)个月。结果 5例患儿HSCT预处理过程中,除1例合并严重消化道黏膜反应,其余耐受性尚可;中性粒细胞恢复中位时间10(8~13)d,血小板恢复中位时间16(12~61)d,无原发性植入失败发生;移植后3例发生移植物排斥,分别通过停用全部免疫抑制剂、回输供者干细胞后恢复为完全供者型;4例发生不同程度急性GVHD,3例需升级为二线免疫抑制治疗控制病情,2例发展为慢性GVHD;随访至2016年12月,2例无事件存活,2例存在慢性GVHD,目前病情控制理想,1例死亡。4例存活患儿移植后血细胞未再检测出FA相关基因突变,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童,目前尚未发现合并实体肿瘤。结论对于缺乏同胞相合供者的FA患者,其他类型HSCT治疗采用"Flu+低剂量CTX+ATG±Bu或±TBI"预处理方案耐受性尚可,无原发性植入失败发生,但加用Bu或TBI对预处理相关毒性及远期预后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移植物排斥和GVHD仍是影响患儿生存主要因素,探索个体化、优化HSCT方案治疗FA的临床研究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增殖性疾病(CNS-PTL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例行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13岁,男性,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 5型(TLS-ERG融合基因阳性),缓解化疗达完全缓解,TLS-ERG转为阴性,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R-UCBT)治疗X连锁慢性肉芽肿(X-CG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5年5月海军总医院收治7例X-CGD患儿进行UR-UCB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给7例X-CGD患儿进行UR-UCBT,6例为单份脐血,1例为双份脐血。HLA配型4例全相合,2例5个位点相合,1例4个位点相合。预处理选用白消安/环磷酰胺/兔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其中6例在其基础上加氟达拉滨(Flu)。于0 d回输脐血,有核细胞中位数为8.51×10~7/kg,CD34~+细胞中位数为3.81×10~5/k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霉素A/吗替麦考酚酯,其中1例在其基础上加甲基泼尼松龙。结果 ANC≥0.5×10~9/L和PLT≥20×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是+14 d和+30 d。4例出现Ⅰ~Ⅲ度急性GVHD,给予激素后均控制。在+30 d所有患儿通过PCR-SSO/FISH检测均为供者型完全嵌合。ECGD酶活力均于+1个月恢复正常。CYBB基因异常者+2个月未检测出突变基因。随访中位时间10(5~101)个月,未发生慢性GVHD,1例+3个月死于心功能衰竭,现存活6例酶活力均恢复正常,为无病存活。结论非血缘脐血能快速有效的提供造血干细胞,能耐受HLA多个位点不相合,UR-UCBT可对X-CGD起到根治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1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根治儿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病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等疾病。自1988年Gluckman等首先应用脐血移植(CBT)成功治疗1例儿童Fanconi贫血以来,CBT发展迅速。由于脐血来源广、采集方便、对供者无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低而得到广泛应用。我们采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4例儿童血液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炎症性肠病 (IBD)病例,进一步深化认识极早发型IBD (VEO-IBD)的特点。方法 报告1例VEO-IBD临床诊断(症状、体征和肠镜),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明确病因,脐血干细胞移植精准治疗的过程。结果患儿,女,44 d,足月,生后8 d始腹泻呈进行性加重(多至每天10~20次),持续间断发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姐姐1月龄反复发热、腹泻和鹅口疮,5月龄时疑尿道瘘不治死亡。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4 d外阴皮肤红肿,渐形成肛瘘,体重2.6 kg。肠镜示直肠黏膜增生性病变,乙状结肠、降结肠可见纵行溃疡和鹅卵石样增生。予抗感染、沙利度胺6 mg·d-1和美沙拉秦150 mg·d-1控制肠道炎症反应,肠道内外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行WES明确为IL-10RA基因缺陷,获得同性别无关供者HLA基因位点8/10的脐血行干细胞移植。移植后12周嵌合体率95.7%,Sanger测序及蛋白功能验证IL-10RA基因突变点被修复,IL-10信号通路轴功能恢复正常。患儿大便逐渐成型,体重5.2 kg,结肠镜显示肠黏膜愈合,仅见少量增生和疤痕,移植后10个月大便钙卫蛋白72 μg·g-1。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VEO-IBD方法,值得积累更多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无关脐血移植治疗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血移植对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一例16月龄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幼儿,经HLH-2004推荐方案进行化疗及免疫治疗7个月后,病情未缓解,行HLA基因位点5/6相合无关脐血移植。预处理采用BU/CY+VP16方案:马利兰(BU)1mg/kg,第6h一次,用4d共16次(-8~-5d);足叶乙甙(VP16)30mg/kg,用1天(-4d);环磷酰胺(CY)60mg/kg,用2d(-3~-2d)。输入脐血有核细胞(NC)5·66×107/kg,CD3+4细胞1·21×105/kg。GVHD预防采用环胞菌素A(CsA)+骁悉(MMF)+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移植后应用G-CSF加速造血重建。结果脐血造血干细胞未植入,自体造血恢复。移植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随访至移植后14个月,病情持续完全缓解。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经化疗和免疫治疗不能缓解者,应及时进行移植治疗;供体细胞植入失败的移植,也有可能暂时或长期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粘多糖病I型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粘多糖病I型是一种进行性多器官受累的遗传代谢性疾病,Hurler综合征是粘多糖病I型的最严重类型,常导致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和早期死亡。该研究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该病的初步尝试,探讨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疗粘多糖病的疗效。方法:1例男性粘多糖病I型Hurler综合征患者,2岁1个月,供者为其胞姐,HLA配型一个HLA-B位点不合。预处理方案为减低预处理剂量的BuCy方案马利兰(BU)每日3.7mg/kg,-9~-6d;环磷酰胺(Cy)每日42.8mg/kg,-5~-2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每日3.5mg/kg,-7,-5,-3,-1d。输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供者CD34+细胞(12.8×106/kg),以环孢素A、骁悉、赛呢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氨甲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移植后14d,短串联重复序列结合聚合酶链反应(STR-PCR)检测显示为完全供者型嵌合,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时间分别为+11d和+19d。仅出现肝、胃肠Ⅰ级预处理相关毒性,无严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未发生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衰竭,移植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认知能力持续增加。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粘多糖病I型疗效肯定,减低剂量的预处理方案有利于降低预处理相关毒性;移植前后加强免疫抑制治疗,适当增加供者造血干细胞输注数量,有利于促进植入,减少移植物衰竭以及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A-TMA)的临床特征、疗效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接受allo-HSCT后发生TA-TMA的9例患儿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纳入研究的283例行allo-HSCT患儿,9例(3.2%)发生TA-TMA。9例患儿中,男5例,女4例,中位年龄94个月(39-129个月),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63 d(6-342 d),血小板中位数为44×10^9/L[(7-75)×10^9/L],血红蛋白中位数为76 g/L(40-105 g/L),乳酸脱氢酶(LDH)中位水平为594 U/L(445-1 386 U/L)。所有患儿中5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4例出现肾脏受累,6例出现胃肠道受累表现。TA-TMA确诊后的主要治疗措施为减停钙调磷酸酶体抑制剂,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及去纤苷。4例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治疗有效,5例患儿治疗无效死亡。结论TA-TMA是allo-HSCT后的致死性并发症,可导致全身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累及〉2个系统提示预后不良,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药治疗,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减缓TA-TMA病情进展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加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中HBV感染的重视,注重早期干预,提高移植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对2例HBV感染的诊治体会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001年5月至2008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7例患儿中,2例分别在移植后41 d(病例1)、15个月(病例2)发生HBV感染。病例1移植前肝功能正常,乙肝二对半检查阴性,回顾性分析发现该患儿移植时HBV正处于潜伏状态(HBV DNA 1.17×106 copies·mL-1)。该患儿乙肝来势凶猛,移植后41~43 d出现巩膜明显黄染并伴大量腹水,移植后46 d迅速发展至肝、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凝血酶原时间38.4 s,部分凝血酶原时间>120 s,凝血酶时间>100 s,Cr 251 μmol·L-1,ALT 3 195 U·L-1,血清总胆红素7 mg·L-1,直接胆红素2.8 mg·L-1,HBV DNA 1.08×108 copies·mL-1,经拉米夫定等积极治疗2周后好转。移植后130 d 随着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复燃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加强应用,HBV再度活跃,HBV DNA从原已控制的3.50×104 copies·mL-1逐升至2.05×106 copies·mL-1,移植后315 d出现HBV YMDD(+)变异株,遂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至今(移植后3.5年),目前肝、肾功能正常。病例2白血病起病初及干细胞移植前均示HBs Ab(+)、HBc Ab(+)、HBe Ab(+),ALT和HBV DNA正常,移植后12个月发生慢性广泛性GVHD,加强抗排异治疗后于移植后15个月复查发现:ALT 168 U·L-1,HBV DNA升至5×108 copies·mL-1,出现HBs Ag(+)和HBe Ag(+)。予拉米夫定治疗至移植后4.5年,目前ALT 40~80 U·L-1,HBV DNA 1×103~1×104 copies·mL-1。结论 乙肝在移植患儿中并不少见,长期的免疫抑制治疗常使病情反复,加强病毒监测、重视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移植前HBV DNA 检测有助于发现潜伏期患儿;HBs Ab(+)、HBe Ab(+)和HBc Ab(+)患儿在强烈免疫抑制下仍有HBV复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对于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FHL)和难治性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鉴别诊断尤为困难,移植后多种并发症以及高病死率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FHL和难治性EBV-HLH在诊断、预处理方案、移植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分析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范可尼贫血(FA)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分析1例.FA患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此种治疗方法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患儿于移植+13 d中性粒细胞植活,+15 d血小板植活,移植后供受者基因嵌合率为99.83%。移植后1.5个月血清CMV-DNA、EBV-DNA阳性,经免疫抑制剂减量及抗病毒治疗后转阴。移植后2个月出现皮肤GVHD(I度),未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行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4次后GVHD消失。移植后6个月,患儿出现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复查供受者基因嵌合率为57.8%,考虑出现移植物排斥,逐渐减停免疫抑制剂,供受者基因嵌合率复升至81.83%,血象恢复正常,无GVHD表现。现为移植后1.5年,患儿血象持续正常,供受者基因嵌合率维持在95%以上,FA相关基因检测持续转阴。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FA的重要治疗手段,健康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于本例患儿造血干细胞植入、GVHD控制可能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女孩,13岁6个月。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型,Ⅲ期),经化疗后缓解4个月,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采用BEAM方案:卡氮芥(BCNU)300mg/M2,-7d;足叶乙甙(VP16)400mg/M2.d,-6d~-3d;阿糖胞苷(Ara-C)400mg/M2.d,-6d~-3d;马法兰(Me1)140mg/M2,-2d。0d(移植当日为0d,移植前为负,移植后为正)回输自体干细胞,输入活性干细胞数量如下:MNC3.06×108/kg;CD34+细胞数5.66×106/kg。+2d出现发热,给予抗生素治疗;+4天仍高热且出现寒战,腹痛腹泻,腹肌紧张,腹部明显压痛反跳痛,肠呜音明显减弱,普外科会诊,诊断急性腹膜炎…  相似文献   

17.
报道1例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提高国内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2009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患儿,回顾分析该患儿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1岁11个月,以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有肾小球肾炎、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CD3+且CD4、CD8双阴性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伴PaIgG、ANA、ANCA、胰岛素自身抗体等抗体阳性。Fas、FasL及Casp10基因检测未发现基因突变。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短期效果明显,但激素减量时易反复。结论 本病例在临床上诊断自身免疫性淋巴增殖综合征可成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高IgM综合征(hyper IgM syndrome,HIGM)是一组由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PID)。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探讨移植中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治疗及其对长期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患儿,男,12岁,供者为其胞姐,HLA配型完全相合。动员方案:G_CSF5μg/(kg·d)×6d。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TX)50mg/(kg·d)×4d,抗胸腺球蛋白3mg/(kg·d)×3d,氟达拉滨50mg/(kg·d)×3d。移植有核细胞数5.26×108/kg,CD34 细胞6.25×106/kg,CFU_GM10.21×105/kg。观察监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更昔洛韦(GCV)与可耐联合应用。结果移植后28d造血重建,移植后84d血型转为供者型(B型),染色体检测转为供者46XX移植后81d曾发生CMV感染,经早期、联合治疗后感染控制。未发生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后骨髓象、血象正常。结论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治疗重型再障,抗CMV感染治疗应早期、足量、联合、长期。  相似文献   

20.
1例6岁9月龄地中海贫血患儿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2年10个月,浮肿2个月余、蛋白尿、血尿1个月余”于2020年9月收治于江西省儿童医院,后在医院完善检查提示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肾活检病理提示为II期膜性肾病,诊断为继发性膜性肾病,经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后尿蛋白达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