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115-118
目的 探讨针对重症患者实施血浆瓜氨酸水平测定对其肠内营养时机选择的价值。方法 本院于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纳入240例ICU重症患者开展研究。根据急性胃肠损伤(AGI)诊断标准观察患者AGI发生情况并开展AGI分级(其中AGIⅠ~Ⅳ级患者各60例),随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浆瓜氨酸水平测定,比较不同AGI分级患者一般资料、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及各阶段(入组时、肠内营养开始实施时、出现胃肠道相关并发症时)血浆瓜氨酸水平;再根据血浆瓜氨酸检测水平分组,其中浓度≥12μmol/L的137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将血浆瓜氨酸浓度12μmol/L的10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探讨肠内营养时机的选择。结果 AGIⅣ级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28 d病死率显著高于AGIⅠ、Ⅱ、Ⅲ级,其ICU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三级,而AGIⅣ级患者血浆瓜氨酸水平显著低于AGIⅠ、Ⅱ、Ⅲ级;试验组患者肠内营养24 h喂养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其喂养目标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试验组喂养不耐受、胃潴留、腹泻及腹胀、胃肠道出血、腹腔高压等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患者血浆瓜氨酸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AGI分级呈反比,通过测定血浆瓜氨酸含量可预测患者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的风险,从而明确肠内营养开展时机(血浆瓜氨酸浓度≥12μmol/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在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152例HF患者、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NT-proBNP水平,同法检测75例HF(Ⅲ-Ⅳ级)患者经常规抗心衰治疗后第3天、第8天、第16天血清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F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级数递增,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增高(P<0.05)。心功能Ⅰ-Ⅳ级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74,P<0.01)。不同疾病所致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不尽相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其他疾病组(P均<0.05),高血压组与缺血性心肌病组血清NT-proBNP水平较低。Ⅲ级组和Ⅳ级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下降(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升高的程度和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是诊断心力衰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关系。方法对53例诊断为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38)和死亡组(n=15)。分别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第1个24 h内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结合APACHEⅡ和SOFA系统进行评分。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T4水平与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r1=-0.53,P<0.01;r2=-0.35,P<0.01)。结论血清T4水平可作为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罗祈康 《右江医学》2009,37(2):130-132
目的观察小儿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ALI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明确诊断后第1,3,5,7天清晨7:00空腹肘正中静脉取血检测hsCRP和TNF-α浓度,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观察hsCRP和TNF-α浓度及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第1,3,5,7天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非MODS患者随着病情的缓解,hsCRP测定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MODS血清hsCRP高于非MODS(P<0.05);APACHEⅡ≥20分患者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APACHEⅡ<20分患者(P<0.01)。血清hsCRP、TNF-α与APACHE Ⅱ评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sCRP,TNF-α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血清中hsCRP、TNF-α可作为ALI患者的病情监测和评估有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承气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承气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4d。比较2组治疗前后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胃肠功能障碍、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血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结果 治疗72h后,观察组AGI分级中Ⅰ级患者占比升高(P<0.05),Ⅲ级患者占比降低(P<0.05),且观察组Ⅲ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AGI分级占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Ⅱ级患者占比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肠功能障碍、APACHEⅡ、SOFA评分,血清WBC、hs-CRP、PCT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承气汤合四君子汤加减能有效地抑制脓毒症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胃肠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与胃肠损伤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入院的21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记录患者的胃肠损伤,检测患者血瓜氨酸浓度、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来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依据AGI分级的各亚组患者的血清瓜氨酸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CT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随着患者AGI等级升高而逐渐升高,各组患者以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瓜氨酸与AGI分级、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RP以及PCT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瓜氨酸是评估重症患者胃肠损伤、疾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有效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脓毒症并发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的危险因素及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62例合并AGI,49例无AGI。总结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发生AGI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脓毒症患者111例,年龄(77.38±14.28)岁,男性62例(55.9%),女性49例(44.1%)。AGI 62例(55.9%)。72h死亡3例。AGI Ⅰ、Ⅱ、Ⅲ、Ⅳ级发生率构成比依次为: 53.2%,29.0%,14.5%,3.3%。AGI组与非AGI组年龄、性别构成、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I组ICU住院天数多于非AGI组,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非AGI组,AGI组患者PCT、ALT、cTnI、乳酸水平明显高于非AGI组,AGI组体液免疫指标(IL-4、IL-6)明显高于非IGI组(P<0.05)。恶化组与非恶化组比较: 白细胞、PCT、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天数延长,男性患者、低血压、MODS、AGI比例较高,危重评分、血乳酸、AST、BUN、体液免疫指标(IL-2、IL-4、IL-6)水平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心力衰竭、低血压、MODS是脓毒症发生AGI的危险因素,男性是脓毒症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胃肠损伤在脓毒症患者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需关注其危险因素,提前干预。  相似文献   

8.
吴健  李澎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2):965-966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危重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0例危重症患者在入ICU24 h内测定血清PCT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比较PCT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种评分分值的差异并分析血清PCT水平与两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CT异常组(≥0.5 μg/L)APACHE Ⅱ评分与SOFA评分明显高于PCT正常组(<0.5 μg/L)(P<0.05).血清PCT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检测血清PCT对预测MODS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脑神经胶质瘤进展的影响及与新生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87例胶质细胞瘤病人,WHO胶质细胞瘤分级(Ⅰ级29例,Ⅱ级26例,Ⅲ级21例,Ⅳ级11例,检测各级病人脑脊液TSGF及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生长因子(EGF)及促血管生成素1(Ang-1).结果:Ⅱ级病人TSGF及HGF均较Ⅰ级明显升高(P<0.01),Ⅲ级病人TSGF及HGF均较Ⅰ级、Ⅱ级明显升高(P<0.01),Ⅳ级病人TSGF及HGF均较Ⅰ级、Ⅱ级、Ⅲ级明显升高(P<0.01).Ⅱ级病人VEGF较Ⅰ级明显升高(P<0.01),Ⅲ级病人VEGF均较Ⅰ级、Ⅱ级明显升高(P<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Ang-1均较Ⅰ级明显升高(P<0.01),Ⅳ级病人VEGF均较Ⅰ级、Ⅱ级、Ⅲ级明显升高(P<0.01),bFGF及Ang-1均较Ⅰ级、Ⅱ级明显升高(P<0.01).TSGF与VEGF、bFGF及Ang-1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HGF与VEGF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脑脊液内TSGF及HGF水平升高是导致神经胶质瘤分级进展的重要因素,其过程与新生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在急性酒精中毒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及临床指标,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以及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应用MEWS及AGI分级进行分析。结果 (1)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预后:轻度中毒组与中度中毒组相比,年龄(34.34±14.18)、恢复情况(1.00±0.00)、MEWS(2.6±1.52)、AGI分级(1.00±0.00)有显著差异(P<0.05);重度中毒组的恢复情况(1.33±0.97)、AGI分级(2.71±0.46)与中度中毒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2)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AGI分级:与AGIⅡ级相比,AGIⅠ级的年龄(34.83±14.88)、恢复情况(1.03±0.17)、MEWS(2.67±1.55)、严重程度(1.03±0.17)有显著差异(P<0.01),AGIⅢ级的恢复情况(1.00±1.03)、严重程度(2.94±0.25)有显著差异(P<0.01);与AGIⅢ级相比,AGIⅠ级的年龄(46.21±11.41)、MEWS(4.54±2.29)有显著差异(P<0.01)。(3)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MEWS评分:与MEWS≥5分组及MEWS>9分组相比,MEWS<5分组的AGI分级(1.54±0.73)、严重程度(1.54±0.73)有显著差异(P<0.01)。(4)COX回归分析显示,AGI分级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MEWS与AGI分级联合使用可以有效评估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脓毒症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脓毒症病人74例(其中脓毒症28例,严重脓毒症25例,脓毒症休克21例)、非脓毒血症病人24例血清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行APACHEⅡ评分,分析PCT、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病人的血清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病人,差异有显著意义(F=7.07~441.87,q=3.18~48.14,P<0.05)。脓毒症病人PCT水平、APACHEⅡ评分随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q=10.06~48.14,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脓毒症病人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PCT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优于CR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R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AR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GI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共4个级别组,评价胃肠功能障碍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ARDS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随着程度的加深,ARDS患者APACHElI评分、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等呈逐步增高的趋势,并且AGIⅣ级较AGIⅠ级和AGIⅡ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血清α-MSH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及在病程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50例创伤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按照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分为轻度创伤组(22例,≤15分)和重度创伤组(28例,>15分),分别在入院的第1、3、5、7天动态检测血清α-MSH浓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α-MSH含量,并同步进行APACHEⅡ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入院时轻度创伤组与重度创伤组比较,血清α-MSH含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α-MSH水平随后变化不明显,重度组保持在较低水平,两组间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入院时APACHEII评分两组间有差别,此后两组间APACHEⅡ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动态检测创伤患者血清α-MSH水平结合APACHEⅡ同步评分,有助于准确及时地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血脂、IL-6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5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及120例中青年危重症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抽取静脉血。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ELISA法对血清IL-6进行测定。同时对老年危重症患者组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入院后第1个24 h的APACHEⅡ评分进行分组:分值≥20分的危重症患者共63例为组Ⅰ;分值<20分的87例为组Ⅱ。同时选择健康老年体检者40例(年龄>60岁)作为老年正常对照组。随访2周,分为死亡组(41例)及生存组(109例)。结果组ⅠTC和HDL-C水平比组Ⅱ低(P<0.05或P<0.01),组ⅠIL-6水平比组Ⅱ高(P<0.01)。死亡组APACHEⅡ分值较生存组高(P<0.01),而HDL-C水平则较生存组低(P<0.01),IL-6水平则较生存组高(P<0.01)。老年危重症患者血脂入院第一天最低,入院后各监测点血脂均比老年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老年危重症患者入院后各监测点血脂均低于同时段的中青年危重患者(P<0.05)。15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TC、HDL-C水平与IL-6、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IL-6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更易出现血脂紊乱,其可能与体内炎症反应有关。血脂水平降低、IL-6水平升高对老年危重症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rocalcitonin,PCT)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两者结合对老年重症肺炎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判断意义。方法选取7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前均测定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PCT水平,同时行APACHEⅡ评分。根据首次APACHEⅡ评分分组,≥20分的33例为高分组;<20分的42例为低分组。追踪14天,存活的52例为存活组,死亡组有23例。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高分组与低分组相比,血清PCT水平及APACHEⅡ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死亡组的PCT(3.36±2.76)ng/ml与APACHEⅡ分值(28.05±4.55)分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14,P<0.01)。结论 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二者结合综合分析,对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肉桂粉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脾阳虚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阳虚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肉桂粉穴位贴敷。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围、腹内压、平均胃潴留量、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随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①试验期间,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试验者87例,其中对照组44例,治疗组43例。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围、腹内压、平均胃潴留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围、腹内压、平均胃潴留量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的AGI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GI分级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PACHE 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的血清WBC、PCT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WBC、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⑥治疗组、对照组MODS发生率分别为6.7%、22.2%,治疗组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28 d病死率分别为17.8%、2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常规疗法相比,肉桂粉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脾阳虚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改善病情,控制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心衰患者132例,按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三组:心功能Ⅱ级组44例;心功能Ⅲ级组38例;心功能Ⅳ级组50例。再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两组:LVEF≥50%组59例和LVEF<50%组73例。所有病例入院第2天清晨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结果与心功能Ⅱ级患者对比,心功能Ⅲ级及心功能Ⅳ级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LVEF≥50%患者对比,LVEF<50%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可以作为一个评价心功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PCT(前降钙素)水平、APACHEⅢ评分和MODS评分对SIRS(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将1998年11月~2004年11月间入住我院ICU,满足SIRS标准的95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PCT在动脉血样本中检测,记录患者入院第1个24h后APACHEⅢ和MODS评分,连续2周每天记录1次或直到患者出院或死亡。将患者按预后分成两组,生存者(n=71)和非生存者(n=24)。按照PCT水平的变化结果又分为3组:下降组、升高组、无变化组。结果 在整个研究期间APACHEⅢ和MODS评分在生存者和非生存者之间都有显著区别,但是PCT在生存者和非生存者之间区别仅表现在第1到第7天,入院当天按PCT的水平所分的三组中生存者和非生存者PCT的值无显著性区别。PCT、APACHEⅢ评分和MODS评分第1天预测死亡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0.915,0.913。结论 PCT可以作为SIRS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但是可靠性低于APACHEⅢ和MODS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Ⅲ)对预测危重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对76例危重病患者在入住急诊科抢救室或住院病房24 h内分别进行APACHE Ⅲ评分和血清CRP浓度测定,比较不同APACHE Ⅲ评分组与血清CRP浓度. 结果 APACHE Ⅲ评分51-80分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21-50分组(P<0.01);>80分组血清CRP明显高于51-80分组(P<0.01).血清CRP水平与APACHE Ⅲ评分显著相关(r=0.667,P<0.01).死亡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 结论 随着APACHE Ⅲ评分增高,血清CRP浓度也相应增高;血清CRP浓度与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是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定量、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7):629-63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ICU)和急诊监护室(EICU)后第1、3、7天分别监测血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记录其APACHEⅡ评分情况。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患者入住ICU或EICU后第1、3、7天血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入住ICU或EICU第7天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第1天(P<0.05)。死亡组患者入住ICU或EICU后第1、3、7天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可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预后,2个指标持续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