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脑胶质瘤患者化学治疗敏感性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9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胶质瘤,术后给予同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联合替莫唑胺辅助化学治疗。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患者胶质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比较肿瘤组织与瘤旁组织中的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比较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 90例脑胶质瘤患者中,胶质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3.33%(39/90)、4.44%(4/90),胶质瘤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瘤旁组织(χ2=37.430,P<0.05)。75例复发患者胶质瘤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 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的甲基化状态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并检测TMZ与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顺铂(cisplatin,CDDP)联合应用对GBM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方法 将胶质瘤细胞系接种于D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MTT检测细胞增殖,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CR)检测MGMT甲基化状态,Hoechst33342/PI检测凋亡,Chou-Talalay软件分析联合用药的机制.结果 U87MG细胞不具有MG-MT活性,无MGMT蛋白表达;T98G细胞具有MGMT活性,有MGMT蛋白表达;有MGMT活性的T98G细胞抵抗TMZ诱导的凋亡;MGMT抑制剂O6-BG提高了T98G细胞对TMZ敏感性;TMZ与CDDP联合用药效果在T98G细胞中更明显.结论 无MGMT活性的U87MG细胞对TMZ更敏感;有MGMT活性的T98G细胞对TMZ和CDDP的联合化疗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磁共振T2WI及增强T1WI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与息肉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T2WI及增强T1WI图像的内翻乳头状瘤(NIP)病例54例,单侧鼻息肉(NP)病例51例。采用ITK-Snap勾画病灶的所有层面。采用pyra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首先使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进行特征提取,进一步使用rfe-SVM特征消除,去掉最小得分的特征,建立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模型的性能,并在验证集中验证。结果 总共提取影像组学特征1 133个,经mRMR降维后筛选保留30个特征用于建立预测模型。T1WI增强预测模型的AUC值为:训练集0.98,验证集0.95,训练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和100%,验证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8%和93.3%。T2WI预测模型的AUC值为:训练集0.95,验证集0.91,训练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和95.6%,验证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8%和84.2%。结论 基于磁共振影像组学T1WI增强预测模型及T2WI预测模型对鉴别鼻腔鼻窦内翻乳头状瘤及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ADC图对直肠癌患者肿瘤T分期进行分类判断,提高分期准确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直肠癌病例,其中训练集160例,测试集23例(T1/T2期13例,T3/T4期10例)。训练集图像采用水平、垂直翻转等方式进行4倍扩充。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降低模型过拟合程度。根据测试结果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卷积网络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 测试集测试结果显示,卷积网络模型判断肿瘤T分期的准确率为82.6%,ROC曲线的AUC为0.85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和80.0%。结论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与ADC图自动判断直肠癌肿瘤T分期相比人工分期提高了准确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的影像组学模型,研究其鉴别高危前列腺癌与中低危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病人,其中高危病人155例,中低危病人110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进行MRI检查。由两位放射医师使用达尔文智能科研平台手动勾画感兴趣区,从每例病人的T2WI和ADC图中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验证影像组学特征的鉴别效能,对比T2WI、ADC及T2WI+ADC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筛选出10个影像组学特征(6个ADC序列特征,4个T2WI序列特征)可以用来鉴别高危及中低危前列腺癌。仅使用T2WI获得的组学模型鉴别效能较低,训练队列AUC为0.70(95%CI 0.63~0.77),验证队列AUC为0.58(95%CI 0.47~0.68)。ADC图组学模型预测效能较好,训练队列AUC为0.79(95%CI 0.72~0.85),验证队列AUC为0.78(95%CI 0.68~0.86)。T2WI联合ADC图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表现出最优预测效能,训练队列AUC为0.84(95%CI 0.78~0.89),验证队列AUC为0.80(95%CI 0.69~0.8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T2WI和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对中低危及高危前列腺癌病人进行区分,为前列腺癌的分期提供了一种无创的预测方式,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提高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病人预后的相关指标。前期试验证实了少突胶质细胞瘤有很高的比例发生染色体1p/19q缺失。因此,我们进一步检测染色体1p/19q缺失,与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甲基化,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及与病人预后关系。方法:用PCR-微卫星技术检测161胶质瘤染色体1p/19q缺失情况;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MGMT基因甲基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GMT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星形细胞源性胶质瘤都易发生MGMT基因的甲基化。但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MGMT基因甲基化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GMT蛋白表达并不完全相符。在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未发生1p/19q缺失的病例常伴有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在低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中,发生1p/19q缺失的病例常伴有MGMT基因的甲基化。发生1p/19q缺失或p53蛋白表达阴性的少突胶质细胞瘤,病人预后较好。但是MGMT基因有无甲基化与病人的预后无关。结论:检测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可能提高临床病理诊断及提示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0T MRI图像计算机特征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3.0T磁共振检查的前列腺患者330例,进行T1加权成像(T2WI)、T2加权成像(T2WI)、多b值的弥散成像(DWI)与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前列腺癌患者19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32例。选取病变最大层面图像,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进行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哈尔特征(Haar特征)提取。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训练并得到对应的分类模型,通过不同的分类模型对比选取最具有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的图像特征参数,并采用图像特征分类分析统计方法对所选择的图像特征参数进行评估。鉴别诊断结果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表示,并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来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磁共振T2WI、长b值DWI、ADC图中,在Haar图像特征条件下,ADC图的AUC值最大(0.85);在HOG图像特征条件下,DWI序列的AUC值最大(0.78);在LBP图像特征条件下,ADC图的AUC值最大(0.87);在采用三种特征融合[HOG+LBP+Haar(HLH)]的图像特征条件下,DWI序列的AUC值较大(0.89),大于ADC图及T2WI序列的AUC值(0.88、0.84)。图像特征分类分析方法中,LBP图像特征区分两种病变的AUC值较大(0.87),大于Haar图像特征(0.85)和HOG图像特征(0.78),HLH融合特征方法的AUC值(0.89)大于其中任一特征,具有最优的鉴别诊断结果。结论 3.0T MRI的T2WI、DWI/ADC图像计算机特征分析有助于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长b值的DWI和ADC图对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占有重要地位,而HLH融合的计算机图像特征分析能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O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宫颈癌临床早期诊断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对照组20例,CINI、CINII、CINIII期患者各50例和宫颈癌患者50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和CINI、II、III期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2.0%(41/50)、24.0%(12/50)、50.0%(25/50)和80.0%(40/50),而对照组未检测到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对照组比,宫颈癌组和CINI、II、III期组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辅助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1WI MRI增强序列的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2年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Ⅱ~Ⅳ级)T1WI MRI增强图像。其中,26例IDH1基因突变型(IDH1-M)、72例IDH1基因野生型(IDH1-W),以7∶3比例划分为训练集(n=69)和测试集(n=29),使用逻辑回归方法筛选特征并建立临床模型。勾画并测量脑胶质瘤的实质区及坏死区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影像组学模型,计算Radscore,生成列线图。采用校准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3个模型对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状态的预测效能,进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临床实用性。结果 训练集经过特征筛选,最终选择6个影像组学特征和2个临床特征用于构建列线图。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34和0.718,影像组学模型分别为0.902和0.831,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最高,分别为0.906和0.857。校准曲线表明,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在训练集中IDH1基因型的预测值和观察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751)。决策分析曲线表明,组合模型的净收益在几乎整个Pt值范围内均高于临床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结论 基于MRI T1WI增强序列的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能较精准地预测IDH1基因突变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mDIXON-MRA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可切除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科磁共振中心进行磁共振检查的乳腺癌患者77例,术前行腋窝区域的mDIXON-MRA、T1WI、T2WI、T2WI(f/s)及T1WI-CE成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所得图像根据医师阅片标准进行评估,通过判断淋巴结与周围血管的相互关系以评价淋巴结的可切除性,对比分析不同序列的评分差异.以乳腺科医师的术中判断为标准来绘制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进而分析不同序列诊断乳腺癌患者肿大淋巴结能否切除的效能.结果 mDIXON-MRA、T1WI、T2WI、T2WI(f/s)、T1WI-CE 组评分平均值分别为(2.01±0.97),(2.22±1.05),(2.22±1.07),(2.42±1.06)和(2.53±1.02),5组序列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可切除性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DIXON-MRA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高为0.854,与多序列联合应用的AUC相当,评估效能最好.结论 mDIXON-MRA在多种磁共振序列中对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可切除性的临床诊断价值最高,其诊断效能与多序列联合应用相当.  相似文献   

11.
背景: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全基因组低甲基化和一些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在这些恶性肿瘤中很常见,但是胶质母细胞瘤中甲基化异常的作用机理并不清楚。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高甲基化是目前唯一确定的对于替莫唑胺治疗效果好的分子标志物。为了更好的了解启动子高甲基化和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我们对33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9例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进行甲基化芯片分析,期望找出与治疗和预后相关的靶分子。 方法:我们对胶质母细胞瘤病人标本中TES进行甲基化芯片分析以及对33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病人进行TES甲基化状态和病人预后相关性的分析。33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9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甲基化差异的筛选使用SAM方法。用Kaplan–Meier方法对33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进行生存分析。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和U251进行5-杂氮-2-脱氧胞嘧啶(5-aza-2-deoxycytidine)处理,观察细胞生物学行为。 结果:甲基化芯片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TES甲基化状态要高于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K-M生存曲线显示在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TES高甲基化病人的预后差。对U87 和 U251细胞进行5-杂氮-2-脱氧胞嘧啶处理后,TES蛋白表达量上调,并且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 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TES高甲基化在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约占一半(16/33),而在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几乎都处于低甲基化状态,TES高甲基化导致了它的沉默,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以及病人的预后差。这个发现可能会成为胶质母细胞瘤预后以及治疗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3D磁共振T2WI及动态对比增强DCE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ⅠA期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A期宫颈癌患者52例与HSIL患者35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利用汇医慧影平台将患者按10:3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在矢状位T2WI和DCE上由三名放射科医生手动勾画宫颈,获得宫颈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数据降维。采用KNN算法建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对训练集和测试集ROC曲线下的总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4个指标展开分析。结果 T2WI模型、DCE模型以及T2WI联合DCE模型最终提取出的影像组学特征征别为23、11、28,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833、0.797,0.877、0.870,0.897,0.813。结论 T2WI联合DCE图像影像组学模型比单一模型更具有临床价值,有助于评估病情,并针对病情所处阶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multi-parameter MRI, mp-MRI)影像组学在鉴别诊断T3a、T3b期前列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T3期前列腺癌病人的影像资料, 其中T3a期110例, T3b期41例。使用达尔文智能科研平台在T2WI及ADC横轴位图像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 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照3:1的比例分别将ADC图像、T2WI图像、ADC图像联合T2WI图像三种模式下的影像组学特征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依次对3组训练集构建模型, 使用相应验证集进行内部验证。通过ROC曲线对模型进行分析, 并评价不同序列的诊断效能。结果通过达尔文科研平台共提取1878个影像组学特征, 最终保留6个(ADC相关2个, T2WI相关4个)(P < 0.05), 单独T2WI和ADC图像下训练集AUC值分别为0.79、0.71, 验证集AUC值为0.59、0.70;ADC图像联合T2WI图像下训练集AUC值为0.79, 验证集AUC值为0.73。结论T2WI图像联合ADC图像影像组学对术前鉴别T3a、T3b期前列腺癌具有较好诊断价值, 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MRI对 < 1 mm病灶检查效果欠佳的缺陷, 为癌灶是否侵犯精囊提供补充, 协助临床术前获得更加详实的资料, 为精准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多模态MRI影像组学特征无创性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共缺失状态。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22年9月经病理证实为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的104例患者的MRI数据,并从T2WI、T1WI、FLAIR、对比增强T1WI和DWI序列提取535个组学特征,包括70个形态学特征,90个一阶统计学特征以及375个纹理特征。构建逻辑回归(LR)、基于逻辑回归的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Rlasso)、支持向量机(SVM)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经十折交叉验证后,比较4组模型的预测效能。两位影像医师根据MRI图像来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共缺失状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来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和影像医师预测效能。结果 LR、LRlasso、SVM、LDA模型在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833、0.819、0.824、0.81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4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均高于住院医师(AUC=0.645,P=0.011、0.022、0.016、0.030),并与主治医师相仿(AUC=0.838,P>0.05)。结论 多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散发性大肠癌中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过甲基化状况、K-ra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30份病理证实的散发性大肠癌患者癌组织MGMT基因过甲基化状况、K-ras的表达及它们的相关性.结果 在130例散发性大肠癌组织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35%,K-ras的阳性表达率47%,呈正相关(r=0.765,P<0.01).在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肥胖、P-TNM分期皿~Ⅳ期的患者中,MGMT基因过甲基化率较高,K-ras的阳性表达率亦高.另外K-ras的阳性表达在腺癌中高于非腺癌类型.结论 在散发性大肠癌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导致K-ras基因的激活,共同参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对胶质母细胞瘤与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胶质母细胞瘤及50例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肿瘤患者采用DCE-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强化模式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max)、增强峰值(EP)、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结果:胶质母细胞瘤采用MRI平扫时,T1WI表现为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以结节状强化为主;而脑淋巴瘤MRI平扫时,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信号均匀,T2WI为稍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以团块状均匀强化为主;DCE-MRI定量分析显示,胶质母细胞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以Ⅱ、Ⅲ型为主,脑淋巴瘤的TIC以Ⅰ、Ⅱ型为主;胶质母细胞瘤Tmax值较脑淋巴瘤短,EP、MCER值较脑淋巴瘤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通过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不同的强化方式,能够鉴别胶质母细胞瘤与脑淋巴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纹理分析技术预测垂体大腺瘤质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3例垂体大腺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在MRI图像上测量肿瘤最大径、分析肿瘤信号特点并手动勾画ROI提取纹理特征参数。单因素分析两组间一般资料、肿瘤最大径、MRI信号和纹理参数,并对两组间有统计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垂体腺瘤质地的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2种质地垂体大腺瘤最大径、T2WI信号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688;最终筛选获得9个价值较大的纹理参数,鉴别2种质地肿瘤效能AUC为0.659~0.84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联合模型鉴别2种质地肿瘤的效能最高(AUC=0.995)。结论:垂体大腺瘤质地与肿瘤最大径、T2WI信号和基于常规MRI提取的纹理参数有关;联合模型对于垂体大腺瘤质地的判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2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四病区收治的1 268例成人新诊断的胶质瘤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类型分为星形细胞瘤(308例)、少突胶质细胞瘤(337例)和胶质母细胞瘤(623例)3组。根据既往研究结果中由最佳cut-off值12%界定的MGMT启动子状态, 将患者分为甲基化组(763例)和非甲基化组(50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甲基化水平[M(Q1, Q3)]仅为6%(2%, 24%), 星形细胞瘤为17%(10%, 28%), 少突胶质细胞瘤最高, 为29%(19%, 40%)(P<0.001)。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 MGMT启动子甲基化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明显长于非甲基化患者[中位PFS:14.0(6.0, 36.0)比8.0(4.0, 15.0)个月, P<0.001;中位OS, 29.0(17.0, 60.5)比16.0(11.0, 26.5)个月, P<0.001]。在星形细胞瘤患者中, 甲基化患者PFS长于非甲基化患者[甲基化组到随访结束, 未观测到中位生存期, 非甲基化组为 46.0(29.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H4聚簇组蛋白6(H4C6)甲基化水平和循环游离DNA(cfDNA)浓度在正常组与肿瘤组之间的差异;基于H4C6甲基化水平和cfDNA浓度构建癌症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方法 使用磁珠法提取血液样本中的cfDNA;使用Qubit 4.0荧光定量仪检测cfDNA浓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cfDNA的H4C6甲基化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算法构建H4C6甲基化水平联合cfDNA浓度的癌症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效益。结果 联合H4C6甲基化水平与cfDNA浓度构建的模型区分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泛癌与健康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9、0.988、0.934、0.922、0.830;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05;DCA曲线的净收益大于0。结论 基于H4C6甲基化水平和cfDNA浓度构建的癌症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有助于给临床前决策提供合理且有效的建议,最终可能给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癌症检测与诊断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2WI联合DCE-MRI的影像组学特征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浸润性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及MRI图像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64)和无淋巴结转移组(n=104),并按8:2的比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训练组(n=134)与验证组(n=34)。在T2WI和DCE两个序列手动勾画ROI进行图像分割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利用Select K Best、LASSO回归及迭代筛选特征对高维组学特征进行降维,保留与腋窝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的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T2WI、DCE和T2WI联合DCE三个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效能,并以最优模型生成列线图。结果T2WI、DCE和T2WI联合DCE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组的AUC分别为0.75、0.75和0.80;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5、0.73和0.79。T2WI联合DCE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结论T2WI联合DCE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术前对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无创、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