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方法,创新中医药临床诊疗模式,丰富中医药理论体系,是现阶段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然而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还存在中医传统辨治模式与现代疾病临床诊疗难以有机融合、中医宏观辨治思路与现代医学微观理化指标不能精准对接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据此提出“两个重构”(即重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与重构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理论框架并对其内涵、目的、方法及意义进行系统阐释。认为通过借鉴现代医学疾病认知,继承传统中医审病思维,对现代疾病进行中医分类分期分证,进而可实现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的重构;同时通过吸纳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融汇中药传统功效认识,构建方药量效理论框架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的重构。“两个重构”的实现可在继承并发扬中医调态优势的前提下,突破传统辨证论治局限性,提高中医对现代疾病临床诊疗的精准性,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医理论是历代医家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不断形成的知识体系,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与临床实践价值。中医基础理论因其自然科学的属性,以及本身的发展规律,需要更好的重构与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面临中医主体思维削弱、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滞后、重大理论创新不足、与现代研究融合不足四大问题,严重阻碍中医学的发展。同时,中医学面临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科学环境语境变化、疾病谱变化的时代背景,更加需要加快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3.
论循证医学方法对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志春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4):1278-1279,1281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中医学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探索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方法,对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传统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更加重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医药学不仅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逐渐为许多国家所接受。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吸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西医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在继承与发展中医的同时,又提倡采用中医与西医结合的方法研究与防治疾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医学有其独特的疗效,是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医学。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医学,找出其优缺点,对于不断发展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中医学的国际地位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西医学发展的不同历史与概念之比较,说明中医学所蕴藏的独特医学体系,完全可以与西方医学平等互补,共同发展现代全球医学。传统中医要跟上时代步伐,实现中医现代化、国际化,中西医结合是必由之路。在当前中医学向国际社会发展之时,应借各国开展中医药立法之机,强调中医药和针灸因有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而不容分割,并且中医学的现代发展已经为全球医学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本文还对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以期获得中医界同仁的认同、补充和发展,并促进西医界人士的思考,使中、西医学界在新时代所需的全球医学新体系中达到共鸣。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是自然哲学和古代科学完美结合的学科,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其最基本特色。中医学传统的个体化的诊疗模式日益受到重视。由于中医学自身的特点及社会历史的原因,中医学的诊疗模式一直保持传统的特色。自陈可冀院士对血瘀证及活血化瘀进行研究以来,中西医结合得到空前发展。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如从中医的证、病名的规范化、方剂、到单味中药,中医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日益密切。而中医学诊疗的思维模式现代化,挖掘出其中思维规律,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不是与现代科学的融合程度.而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中医药现代化经历了中西医结合论、科学论、重构论、主体论四个进程一现阶段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是:逐步完善自身理论,在“证素辨证”上结合脏腑辨证,建立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统一的辩证体系;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价值,寻找自身的优势病种,总结中医药辨证和用药规律:运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建立适合中医自身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消除中西医之间的壁垒,建立双重诊断,选择最优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个案报告是传统中医学经典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中医学术期刊中常见的文体。中医个案报告能真实、生动地反映中医诊疗的实际情况与特色,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医个案报告的历史源流与现状的梳理,认为目前中医学术期刊个案报告类论文存在未充分认识中医个案报告的重要性、选题未体现中医特色与优势、诊疗方法记述不完整、临床疗效的判定缺少客观依据及准确描述、缺乏在病例记述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与升华等主要问题,此外还存在书写文体混乱的问题。基于对目前中医个案报告中问题的分析,提出应结合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与中医学术期刊论文的自身特点,制定中医个案报告标准,以提升中医个案报告质量、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不能及时地总结和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提高。要克服中医这些短处,就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医学),通过加强技术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医诊疗、护理、医技工作过程的技术常规,实现中医诊疗技术标准化,这是实现中医院科学管理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基于现代心理学内感受研究现状,从传统中医学视角,对内感受基础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梳理和思辨。在内感受认知层面,中医情志脏腑理论、形神观与内感受密切相关,中医“志意论”与内感受三维构建模型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内感受研究方面,中西医对于“诊”与“治”的侧重点和研究方向存在差异,具有一定互补性。在内感受应用层面,中医的“五态人格分类”具有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中医医生的情志调摄方法对于现代医疗具有参考意义。在内感受临床干预层面,中医形成了诊疗时调控内感受的“调气”理念,其指导下的中医导引疗法在内感受临床干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在内感受的认知和应用方面有一定潜力,中医研究者需要深入挖掘中医在内感受研究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良金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629-2629
《中医内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在中医专业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建立与培养。《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对于这一门课程的课堂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教学已形成一定模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培养了一批中医学工作者,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中医传统诊疗不能精准改善临床理化指标的难题,需大力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重构工作。现代药理学为中医传统本草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遵循中医传统本草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丰富传统本草的现代认知,让现代中药药理成果“为中医所用”,可促进中医临床诊疗靶向性和精准性的提高。本文对“现代中医本草体系”重构的背景、设想以及重构工作的路径、方法和指导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希望能为现代中医本草体系重构工作提供一条清晰的研究脉络,并借此抛砖引玉,引发学术界的共鸣,推动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使中医学的表述符合现代的习惯,可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概括为"状态医学"。"状态"是中医对"证"的描述,"病因病理"是西医对"病"的描述。从状态与病因病理的关系、状态的诊断、状态的治疗3个方面阐述了状态医学理论与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各自特点。认为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中医现代化的要点是中医学的状态诊疗理论的确立和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全面引入;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是如何面对实际,接受状态的客观存在和相关理论,其难点是怎样用西药体现状态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并重,辨证论治和顶级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普及应用是中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工作的重点,西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的中医院要引进中医博士及西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综合医院中医科要结合重点课题,有组织有重点地组织西医查房,中西医会诊。中西汇通、衷中参西录、医林改错,中医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路上自强不息,虽然近代没有出现像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但中医为有唐容川、张锡纯、王清任以及任应秋、邓铁涛等一批近代名医而骄傲。没有现代的纯中医,中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优势:一、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医疗,特点是辨证论治。二、西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中西医两种医疗体系的学术借鉴及内涵。三、中西医并重,中药制剂,中西药合剂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优势。中西汇通,衷中参西录,中西医有机整合,中西医并重,说到底都是中医药现代化。叶公好龙述而不作,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但中医药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对中医药核心理论及临床医学的深入研究,必将为引领中医药现代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该文主要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防治传染病的体制和能力建设,长远布局我国疫情防控战略”进行了探讨。在充分认识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丰厚历史积淀和亮点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加快开发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装备,实现中医药标准化、规模化供给,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二是要强化政策保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西医并重的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完整、中西医并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和规章制度;三是要重视抗疫临床实践中中医药理论方面的总结,加强中医药抗疫人才队伍建设和防治能力建设。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应是人类防治传染病以及许多疾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其发展符合自然科学继承与创新的一般特点。就现代中医学而言,应继承中医学辨证施治思想、多途径诊疗手段和扩散多向式与整体的思维方法。创新应以开放思想,拿来主义,充实和革新中医诊断学;以扩散思维,辨证创新,发展中医治疗学;以整体思维,更新观念,光大中医养生保健学。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产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模式,它符合中医药数千年来的发展规律,也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承中医诊疗精华、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大力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和发展中西医诊疗技术是大事所趋,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称为结合医学或整合医学 ,是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或整合起来。中西医结合整体地认识健康和疾病 ,代表了整体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学其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蕴藏着丰富的哲理 ,治病皆求于本 ,强调宏观整体。中医肿瘤学家们在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中向定量化、规范化、标准化过渡 ,引进循证医学 ,现已成为与手术、化疗、放疗并列的四大支柱性治疗手段。1 中药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肿瘤的中医药治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据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 ,中医药的应用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稳定或缩小肿瘤乃至…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西医治疗方法。中医中药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证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是中医学对疾病的定位及定性,决策了疾病的治疗方案及用药配伍方法,是现代医学探索中医学、联合中西医的关键切入点之一。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技术与手段使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逐步实现客观化及量化,对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诊治及提高疗效中至关重要,更有利于推进中医药发展并促进中西医结合。据此,特结合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的研究概况,依次从其现代研究方法及证候分布情况、证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代谢组学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3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几千年来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实践功不可没."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中医药发展应当总结中医优势病种和临床基本诊疗规律,挖掘民间优秀中医诊疗技术和方药,全面系统地继承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中医学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具有大数...  相似文献   

20.
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课题“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共分四部分,本刊将予以连续浓缩刊载。本文强调指出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跨越式发展。本文提出中医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在10-15年时间内,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个体化中医诊疗体系、中医现代化应用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系、中医药现代研究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有机结合的重大疾病防治体系、中医养生保健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应用体、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基础信息设施的数字化研究体系,使中医药成为现代卫生领域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使中医药健康产业成为我国支柱产业。文章并介绍了2000-2005年和2006-2015年我国中医现代化的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