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闭塞性脑梗死是因为栓塞或血液动力学改变减少血运而发生卒中,多与颅外段动脉狭窄有关.据临床统计,发病12小时内,脑血管造影显示,约90%患者可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动脉狭窄部位.介入溶栓再通技术,能够缩短脑缺血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恢复脑的正常功能[1].我院自2006~2008年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AICD 1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溶栓治疗中各个环节的护理技术配合非常重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总结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及体会。方法:对48例患者行溶栓治疗,将尿激酶100万~150万I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持续静滴30 min,滴速平均为66.6滴/min。溶栓后24 h口服阿司匹林100~325 mg/d,4周后改为100 mg/d。并实施溶栓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溶栓后43例偏瘫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2例失语患者能简单对话,7例意识障碍患者得到恢复;无效4例,1例转院。未出现药物过敏及出血病例,2例溶栓后出现注射部位瘀斑。结论: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及溶栓时间窗,密切观察溶栓前后神经功能和偏瘫肢体功能的变化,预防溶栓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98年1月开始应用尿激酶颈外动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6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42~72岁。就诊时患者肢体肌力均为0。发病后6h开始溶栓2例,24h出现肢体活动。发病后3h溶栓3例,20h出现肢体活动。发病后2h溶栓1例,15min出现肢体活动。溶栓后肢体肌力恢复为~级,无任何并发症。1.2 给药途径和方法 尿激酶2万U,用20ml生理盐水稀释,经颈外动脉注射,10min注射完毕,而后,尿激酶2万U加入706代血浆500ml中,静滴,1/d,连用3d。肝素1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d,连…  相似文献   

5.
于芝瑞 《中原医刊》2004,31(22):39-40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的高低与溶栓治疗距发病时间有关,对AMI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静脉溶栓条件的病人在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将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94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两组.对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予以评分,并以此来判断溶栓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溶栓后继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主要是由于来自颅外或颅内的血栓栓子或者脑血管局部血栓形成,阻塞脑部动脉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坏死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理想的治疗应该是尽快使堵塞的脑动脉再通,恢复脑内供应,改善神经功能。应用全身或局部的溶栓治疗,可以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是恢复脑血流、挽救缺血脑组织最有希望的有效疗法。现就溶栓的治疗时机、药物种类、途径及并发症等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邓思梅  苏观湛  陈清华 《吉林医学》2015,(10):2156-2157
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在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13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进行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对照治疗,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1%、7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6%、2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37%、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脑中,根据患者的发病的时间进行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配合溶栓治疗顺利完成.方法 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治疗措施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掌握了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和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治疗及护理.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了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9月,我们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任凤梅 《吉林医学》2013,34(12):2354
目的: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急性脑梗死溶栓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68例患者与180例健康者对比,依据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数结果的对比,结合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进行处理。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得以降低,通过其相关指证及体征的密切观察,需要经过有效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结论:注重溶栓护理的实施,可促使急性脑梗死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治疗,对病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有效治疗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对于10例脑梗死患者溶栓前首先快速输注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然后尿激酶100~150万U溶于0.85%生理盐水注射液150ml中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以后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次/d,溶栓后24h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1次/d,护理上从溶栓前护理准备,溶栓过程观察护理;溶栓后的健康教育指导;给予积极配合。结果 10例患者治愈6例,显效2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疗效良好,但溶栓治疗中各个环节的护理技术配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县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都采用积极的西医静脉溶栓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依据两组神经功能的缺损积分与日常活动能力指数变化,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为91.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研究组为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的活动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30例,依照 Rainkin 量评分分为良好组12例和不良组18例,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溶栓前NISS 低、溶栓前血糖低以及发病急等因素。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存在溶栓前血糖低以及 NIHSS 低的患者需要重点对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数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均于治疗期间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转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期间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时间窗内动脉溶栓术后血压控制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多种影响患者血压波动的因素进行总结,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控制血压措施,对42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术后血压进行控制性护理。结果:本组42例患者动脉溶栓操作顺利,12例患者在术后短期出现血压升高,1例出现低血压。经过精心护理,最终所有患者血压在正常的范围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结论:从多个角度对动脉溶栓术后患者血压进行护理,不仅可以使缺血脑组织能够得到足够的血供,促进脑功能恢复,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溶栓流程,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前、后病情变化,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有14例溶栓成功,5例病情明显减轻,1例患者频发TIA溶栓治疗无效。结论医护密切配合,严格时间窗的选择及护士的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较佳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