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安  胡佳 《河南中医》2022,(12):1800-180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检索半夏泻心汤组方中药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在DisGeNET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相关靶点及潜在作用靶点。将潜在作用靶点与其对应的活性成分导入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半夏泻心汤-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活性成分,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并构建关键靶点的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将关键靶点导入DAVI...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三物黄芩汤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三物黄芩汤有效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在Genecard、OMIM和TTD数据库中寻找乳腺癌相关靶点基因,取三物黄芩汤靶点基因与乳腺癌相关靶点基因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5.0软件构建“三物黄芩汤活性成分-潜在靶点-乳腺癌”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图。对潜在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三物黄芩汤有效活性成分83个,主要包括有木犀草素、槲皮素、菜豆素、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以及地黄多糖等。与乳腺癌相关潜在作用靶基因99个,KEGG富集通路分析主要包括脂质-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化学致癌作用-受体激活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三物黄芩汤具有多活性成分,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乳腺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21,(9)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筛查独活寄生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独活寄生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并利用GEO数据库分析得到骨质疏松症相关靶基因。利用R语言对独活寄生汤与骨质疏松症相关靶基因取交集,筛选出独活寄生汤活性化合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因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绘制基因网络,并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独活寄生汤-骨质疏松症相关蛋白互助图,筛选出核心靶基因,最后采用R语言对筛选基因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分析。在体动物实验验证独活寄生汤对绝经后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结果独活寄生汤包含24味中药,涉及334个有效化合物,潜在基因靶点313个。独活寄生汤治疗PMOP涉及靶点19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涉及25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细胞凋亡p53信号通路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骨密度、刚度和最大载荷均降低(P0.01),caspase-3、p53、p21表达均上调(P0.01),Bcl-2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独活寄生汤组能增加骨密度、刚度和最大载荷(P0.05,P0.01),caspase-3、p53、p21表达均下调(P0.05,P0.01),Bcl-2表达上调(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PMOP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特点,可通过p5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衰老和凋亡并最终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红花治疗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本草组鉴数据库、中医综合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红花的活性成分,并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相关靶标。在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TTD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中检索PH疾病靶标。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红花活性成分靶点及PH疾病靶标的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并利用Cytoscape3.7.2软件获得红花治疗PH的潜在靶点的PPI网络,拓扑分析筛选红花治疗PH的潜在核心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及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红花-活性成分-靶点-通路-PH”网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脑脉泰胶囊治疗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TCMIP数据库检索、筛选脑脉泰胶囊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DrugBank、OMIM、PharmGkb、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脑梗死疾病相关靶点,获取二者的交集靶点,作为脑脉泰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并分析网络中的关键活性成分;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潜在核心靶点;同时使用R 4.0.3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得到140个活性成分及111个潜在作用靶点(交集靶点);获得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白藜芦醇等关键活性成分;筛选得到IL6、TNF、CXCL8、PTGS2、STAT3、JUN、MAPK1等核心靶点;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IL-17、TNF、HIF-1、MAPK...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芩治疗糖尿病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芩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TTD及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 11.0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构建PPI网络以筛选重要靶点;运用Metascape库对关键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2将分析得到的重要靶点和通路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进一步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出黄芩重要活性成分有汉黄芩素、黄芩素、金合欢素、降穿心莲黄酮等,PPI网络中关键交集靶点61个,核心靶点有AKT1、IL-6、MAPK14、TNF、PRKCA、VEGFA等。GO富集分析得到细胞组成101条,分子功能76条,生物过程1 413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258条,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介导的糖尿病并发症通路、IL-17、MAPK、TNF、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可知,汉黄芩素、金合欢素、黄芩素、红...  相似文献   

7.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eczema)的作用机制。首先利用TCMSP数据库挖掘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各个药物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借用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蛋白名称标准化。然后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DrugBank等数据库获得湿疹的疾病靶点。取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共同作用的潜在靶点制作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筛选并构建"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R语言对核心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筛选得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的活性成分74个及靶点103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山柰酚等,主要靶点为PTGS1,ESR1,PPARG,MAPK3等,PPI网络主要计算出MAPK8,MAPK3,JUN,MAPK14,TP53,MAPK1,ESR1,RELA等8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共涉及到生物过程2 024个,细胞组分81个,分子功能14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58条与湿疹相关通路,主要作用于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病毒相关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化合物能够分别与代表性的靶点结合并展现出较好的亲和力。该研究表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及生物学过程,其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山柰酚与关键靶点MAPK8,MAPK3,JUN,MAPK14,TP53,MAPK1,ESR1,RELA结合可能是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消痛汤治疗痛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并筛选消痛汤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OMIM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TTD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收集痛风的相关基因。将所得到的消痛汤的药物靶点与痛风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得到交集基因后,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R 4.0.2软件对消痛汤治疗痛风的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药物-疾病交集基因146个。通过拓扑分析和CytoNCA分析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木樨草素等关键活性成分15个,IL1B、IL6、TNF等12个核心基因。通过GO分类富集分析确定了2319个条目,其中涉及生物过程的2 160条,涉及细胞组分的有44条,涉及分子功能的有114条。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找到了112条信号通路。结论:消痛汤中的关键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柰酚、木樨草素等活性物质,主要作用于IL1B、IL6、TNF等靶点,并推断可能通过调控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痛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通窍活血汤治疗颅脑损伤(TB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通窍活血汤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与OMIM数据库获得颅脑损伤疾病靶点,得到通窍活血汤的中药与TBI的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活性成分靶点疾病交互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后收集得所有中药成分127个,收集疾病靶点1 811个,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共62个。PPI网络提示核心靶点为ALB、IL6、CASP3、EGFR、VEGFA等;GO功能注释得到73条富集结果,包括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等,富集得到PI3K-AKT等75条核心的KEGG通路。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颅脑损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桂枝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获取桂枝汤组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构建“桂枝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桂枝汤治疗AS的关键活性成分。借助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筛选AS疾病靶点;将中药活性成分相关靶点与疾病靶点导入Venny 2.1.0软件,获取交集靶点,即为桂枝汤治疗AS的潜在靶点。将潜在靶点导入到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使用R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究乙字汤治疗痔病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ubchem和TC-MSP数据库筛选乙字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痔病相关的疾病靶点,并用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蛋白名称.取药物疾病共同靶点,以STRING平台进行蛋白互作(PPI),借助Cytoscape3.8.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和GO富集分析.使用Auto Dock 4对度值较高的药物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借助Pymol和Lig Plot 2.2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乙字汤治疗痔病的活性成分126个,潜在靶点53个,以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为核心靶点,主要通过IL-17、核因子-kappa 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治疗痔病.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乙字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调节IL-6、TNF、MMP9、VEGFA等多种细胞因子治疗痔病.  相似文献   

12.
基于GC-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益智仁挥发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利用GC-MS技术分析益智仁挥发油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数据库(TCMSP)获取成分靶点,再通过DrugBank、STITCH、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等数据库查询AD的相关靶点。在Venny图取交集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核心作用靶点。基于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益智仁挥发油治疗AD的潜在活性成分,结合已有的益智仁挥发油治疗AD的药理学研究预测其机制。结果显示,GC-MS分析所得的益智仁挥发油成分经筛选后得到6个活性成分,TCMSP数据库中检索到6个活性成分对应的17个靶点,DrugBank等数据库检索到3 448个AD靶点。“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和PPI网络显示益智仁挥发油治疗AD的潜在活性成分有4种,核心靶点有4个;GO富集分析得到34个条目(P0.05),包含生物过程18条、细胞组成9条和分子功能7条;KEGG通路富集到5个条目(P0.05),这些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等,表明益智仁挥发油可能通过调节钙平衡、胆碱能平衡、调节磷酸化等途径协同治疗AD。该研究为益智仁挥发油治疗AD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土茯苓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成分-靶点-通路”的调控网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结合文献报道,筛选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TTD)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及DrugBank数据库筛选出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疾病靶点。运用R语言将药物成分匹配疾病靶点,通过复杂可视化网络平台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采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数据库(STRING)构建靶蛋白PPI网络,找出关键基因,对成分-疾病的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网络分析显示,15个活性成分共涉及有效靶点325个,86条作用通路,预测出12个活性成分、114个靶点蛋白和20条关键通路与寻常银屑病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结论:土茯苓可能通过作用于IL-17信号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相关靶点起到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功效,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土茯苓治疗寻常银屑病的潜在活性化合物与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复方苁蓉益智胶囊(Compound Desert Cistanche Intelligence-improving Capsule)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复方苁蓉益智胶囊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取血管性痴呆的疾病靶点。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及核心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PPI网络及“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35个主要活性成分,涉及134个靶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亚美罂粟碱(Armepav...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内实验探讨射麻止喘液治疗中性粒细胞型哮喘(NA)的分子机制。方法 (1)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文献检索及Swiss ADME、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筛选射麻止喘液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OMIM、Gene Cards、Dis Ge NET及Drug Bank数据库检索、筛选NA疾病相关靶点。通过微生信平台对射麻止喘液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NA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射麻止喘液治疗NA的潜在作用靶点(共有靶点)。采用Cytoscape 3.8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潜在作用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使用内置Mcode插件分析获得核心靶点。使用Metascape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2)将BALB/C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NA模型组、射麻止喘液低剂量组(2.5 g·kg-1)、射麻止喘液高剂量组(10 g·kg-1)、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构建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成分-通路-靶点网络,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并结合文献,筛选泽泻汤的活性成分;借助TCMSP和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泽泻汤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并建立活性成分靶点库;利用OMIM、TTD、DrugBank、PharmGKB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高脂血症的相关靶点,并建立疾病靶点库;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得到核心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和OmicsBean平台分别对核心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最后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验证泽泻汤中活性成分与髓过氧化物酶(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凝血因子Ⅱ(F2)、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a(PPARA)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5个靶点的结合活性。结果 共挖掘到泽泻汤中16个活性成分及369个潜在成分靶点,与284个高脂血症相关靶点相互映射,并通过PPI网络分析筛选得到16个核心靶点,包括MPO、MMP9、F2、PPARA和mTOR等,推测这些靶点可能为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靶点。同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泽泻汤中所含的泽泻醇类、大黄素和白术三醇与高脂血症的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能力。KEGG富集分析发现与高脂血症相关的主要调控通路涉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信号等。结论 泽泻汤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MPO、MMP9、F2、PPARA和mTOR等多个高脂血症相关靶点,调节HIF-1、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为后续研究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肝复方有效活性物质治疗肝癌的相关作用靶点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国内外文献筛选出肝复方药味中的化合物以及相关靶点蛋白。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肝癌相关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的筛选获得有效成分104种,药物对应的靶点1135个,肝癌相关靶点16490个;豆甾醇、人参皂苷、β-谷甾醇为主要核心成分;白细胞介素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胱天蛋白酶3(CASP3)为关键靶点。结论:肝复方治疗肝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EGFR、CASP3等核心靶点来调节,涉及VEGF、PI3K-Akt与p53等相关信号通路。本研究应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肝复方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和文献筛选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检索LDH的靶点,通过与补阳还五汤的靶点取交集,获取补阳还五汤治疗LDH的靶点。利用Cytoscape3.8.0软件构建补阳还五汤治疗LDH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补阳还五汤治疗LDH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同时利用R软件进行靶点基因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从TCMSP和文献中共筛选到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47个、靶点265个。从OMIM数据库、GeneCard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共检索到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宣白承气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宣白承气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支气管哮喘的疾病相关靶点,获取二者交集靶点,即宣白承气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分析网络中的核心活性成分;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潜在核心靶点;运用R语言软件包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得到34个活性成分及64个潜在作用靶点(交集靶点);获得香叶木素、羟基芫花素、泽兰黄醇素、α-菠菜甾醇等核心活性化合物,IL-6、MAPK3、MMP-9、PPARG和ICAM1等核心靶点;共筛选得到67条信号通路,关键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c 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h1/Th2细胞分化等。结论 宣白承气汤可能是通过香叶木素、羟基芫花素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IL-6、MAPK3、MMP-9等潜在核心靶点,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土茯苓-绵萆薢”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筛选“土茯苓-绵萆薢”药对的潜在活性成分,通过检索文献补充绵萆薢活性成分,利用SwissADME数据库根据类药五原则评估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筛选绵萆薢有效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绵萆薢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的银屑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获得“土茯苓-绵萆薢”药对治疗银屑病的潜在作用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和Hub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和OmicShare tools对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与KEGG分析,并构建“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应用分子对接技术对重要成分和重要靶点的相互作用进行验证,系统阐释“土茯苓-绵萆薢”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结果 共获得“土茯苓-绵萆薢”药对25个潜在活性成分和356个作用靶点,通过与银屑病相关靶点进行映射,获得111个交集靶点。通过构建PPI网络并进一步筛选,获得“土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