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雪 《中国医药指南》2014,(29):326-327
目的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之间收治的50例脑出血和5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密切的血压监测以及系统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急性期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护理1 d、2 d后血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护理3 d、7 d后血压水平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强化急性期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和血压监测,有助于其病死率的降低,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的改善,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分析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科学观察法,并制定相应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干预内容,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变与血压关系密切,临床护理以疾病表现及生命体征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联合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采用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8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患者整体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精心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85例患者经以上治疗及护理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总有效率为94.12%,无一例患者出现恶化或死亡.结论 护理干预具有促进患者整体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且可以明显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传统去骨瓣减压术)48例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50例。观察两组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手术前后梗死面积和GCS评分情况,观察两组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梗死面积和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梗死面积均低于术前,GCS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梗死面积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以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改善GCS评分,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对肺部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01月-2017年01月,科室老年脑梗死患者160例,按数学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除基础护理外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后出现17例肺部感染(21.25%),观察组护理后出现3例肺部感染(3.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54,P=0.01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观察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80例脑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80例脑梗死患者病情好转76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例患者病情变化未见好转,2例因患者合并其它疾病,病情恶化死亡。结论加强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临床患者治愈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65)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n=65)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93.85%vs84.62%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7.69%vs24.62%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效果,还能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50例,进行相应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管道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预后按GOS评分:良好35例(占70.0%),中残6例(占12.0%),重残5例(占10.0%),植物状态2例(占4.0%),死亡2例(占4.0%)。结论给予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积极科学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常规护理和心理干预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成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2014年1月来医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通过临床实践护理治疗和观察,对2组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再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该方式因其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7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格拉斯哥评分、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患者共80例。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均给予临床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各项指标。结果经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并未出现一例意外情况。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促进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疗程,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88例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n=44例)和对照组(n=44例),观察组患者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QOL量表评分比较,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QO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42/4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82%(36/44),两组比较,P <0.05。结论在早期老年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一共纳入脑梗死患者86例,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语言功能评分及肢体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35%,和对照组的69.77%对比显著要高(P <0.05)。观察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显著更高(P <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效果明显,可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并治疗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方面,各项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疾病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避免疾病对患者机体造成进一步损伤,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并观察护理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提升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本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和科学有效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临床及时救治和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有效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62)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n=62)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FAM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提升更为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90%vs 43.5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0.32%vs 56.4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vs 80.6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脑梗死护理中有效降低了护理差错,增强了患者的自护能力,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元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偏瘫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T2DM并脑梗死偏瘫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护理方案时将给予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58例),将予以多元化护理的设为研究组(70例),对比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血糖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HAMD、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血糖指标水平较护理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T2DM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予以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控制血压,从而提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脑梗死伴抑郁症的高发病率,探讨采用预见性护理在脑梗死伴发抑郁症状防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科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中,55例作观察组,进行预见性护理,55例作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观察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使脑梗死患者发生抑郁症的情况得到控制,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