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惠敏  王东坡  靳琦  倪诚 《中医药通报》2012,2(4):14-16, 22
本文主要介绍王琦教授治疗疑难病证的"辨体-辨病-辨证"临证模式和主病主方,深研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长,以及借鉴现代医学,拓展中医诊疗的临证思路,希望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把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所载方剂至今仍彰显着其不凡的生命力.多年来,笔者屡用经方施治,疗效颇佳.下面试举例说明,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4.
5.
从临床角度研究经方辨治不孕症,发现仅用一个经方辨治不孕症尚有一定局限性,若能将2个或3个经方合方应用,常常能取得预期最佳治疗效果,如茵陈蒿汤与当归四逆汤合方辨治肝经湿热,血虚阳虚证不孕症;天雄散、薏苡附子败酱散与桂枝人参汤合方辨治阳虚夹热,寒湿浸淫证不孕症;小半夏加茯苓汤与右归丸合方阳虚夹痰湿证不孕症;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与四妙丸合方辨治湿热瘀阻血虚证不孕症;四逆散与二仙戟蚣汤合方辨治阳虚肝郁证不孕症,温经汤与栀子豉汤合方辨治寒瘀血虚夹热证不孕症。  相似文献   

6.
孟某,女,56岁,干部,于2004年5月16日初诊。患者烦渴多饮1年余,近1个月加重,每昼夜饮5~6暖瓶水,渴仍不解,经某三级甲等医院检查除外糖尿病、尿崩症,但诊断未明。前医曾用六味地黄丸、增液承气汤、白虎汤、沙参麦门冬汤、生脉饮、消褐方等滋阴清热、益气生津止渴等方百余剂,而渴依然,故请路老诊治。症见烦渴多饮,喜热恶凉,饮下不解渴,食纳一般,尿频量多,头晕目眩,周身酸重,腰腿疼痛,尤其下肢膝以下怕冷发凉,且有轻度水肿,伴见心慌易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3日一行。  相似文献   

7.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6,15(1):16-19
芍药的基本作用有补柔缓急、通络养血、补血泻瘀、柔泻肝胆、补血敛阴、养血敛肝、养血入阴、补血柔筋、益营敛汗、益营生津、养血平冲等,其作用与用量调配之间息息相关,亦即量变主导药效,药效因量而变,辨治亦随之而变。  相似文献   

8.
1真武汤治疗顽固性消渴案 孟某,女,56岁,干部,于2004年5月16日初诊.患者烦渴多饮1年余,近1个月加重,每昼夜饮5~6暖瓶水,渴仍不解,经某三级甲等医院检查除外糖尿病、尿崩症,但诊断未明.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现代肿瘤治疗观强调综合治疗,正确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明显提高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所以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在肿瘤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在肿瘤临床上运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辨证治疗肿瘤术后并发症和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收到较好疗效,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只要辨证正确,经方在肿瘤临床上也同样大有作为。兹把本人临床运用经方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侯兵  马新童 《新疆中医药》2007,25(5):122-123
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伤寒杂病论》(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共十六卷,其文辞古朴,义理深邃,立法详明,病证相应,遣方精当,用药简要,验之临床,效如桴鼓。兹结合临床浅谈对经方运用之管见。  相似文献   

11.
林岫  宗峰  杨涛 《北京中医》2007,26(1):47-48
临床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即临床症状复杂,无论各种检查指标正常或异常、诊断明确或不明确,其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遇此情况笔者多从瘀论治,收效满意。现将个人临床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邹立华 《新中医》2002,34(11):63-64
彭胜权教授致力于岭南温病的临床研究30余年,成绩斐然。彭教授临床务求实效,并不囿于门户派别之见,对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亦极为推崇。彭教授善用经方,临床常随证而变,以经方灵活化裁治疗杂病,取得很好的疗效。现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封银曼  常桂花 《河南中医》2011,31(8):945-946
应用经方治疗疾病时,应做到守经、守方、守药、运时、适剂、活经、合方、守心,只有如此,才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病症时,执简驭繁、提纲挈领.  相似文献   

14.
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方 2 60首 ,因组方严谨 ,疗效确切 ,被后世尊为“经方”。经方的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多有报道 ,而关于其命名规律则较少论述 ,今不揣浅陋 ,初探如下。1 以药名命名仲景方剂用药名来命名者占绝大多数 ,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况。1 .1 以单味药名称命方 如麻黄汤、乌梅丸、附子汤、泽漆汤、白头翁汤、茵陈蒿汤、王不留行散、炙甘草汤、麦门冬汤等 ,这些单味药 ,往往是该方的主药 ,提示该方的主要功效和主治证候。如麻黄汤以麻黄为君药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主治外感风寒、无汗而喘之证。附子汤以附子为君 ,温肾阳 ,…  相似文献   

15.
16.
仲景穷究方术,其所制方堪称众方之祖,为后世奉为“医圣”。然而我们研究仲景之方,绝不能孤立地看待其方,绝不能切断它与汉以前经方的联系。在人们印象中,“经方”通常是仲景所创。然而仲景并非是从《内经》十数方中一跃而为众方之祖,而是在继承汉代以前经方学基础上,通过发展、光大、创新而确立的。本文试根据近年来看到的、由敦煌医书中所发现的有关汉代古佚经方的材料,对仲景发扬光大汉代经方学的主要方法、学术思想作一粗浅论证。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用药法度严谨 ,配伍精当 ,且疗效卓著 ,故一部《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崇奉为“医方之祖”。其16 8种用药 ,每一味药物的配伍都蕴涵深刻妙义 ,如牡蛎为临床常用药 ,性味咸、微寒 ,归肝、肾经。今人多以其潜镇、软坚、敛涩之功而治疗阳亢神扰、痰核结块及体虚滑脱诸症。然在张仲景方中 ,其配伍则更具匠心 ,兹据张仲景所论结合历代本草文献的有关阐释浅述于下 ,冀对开拓牡蛎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1 化解湿热牡蛎性微寒有清热之功 ,味咸有破溃之力 ,故适用于湿热互结之证。《注解伤寒论》曰 :”牡蛎……咸以泄水气。”《本草纲目》云其 :“…  相似文献   

18.
"证"是病机与证候的统一体--从《伤寒杂病论》谈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原文的剖析,从证的结构、病机与证候互测、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多病机与证候四个方面讨论了病机与证候的关系,明确了“证”是病机与证候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9.
经方是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的最佳用方,学用经方探索其用量是基础,思辨其用量是深化,变通其用量是提高,熟悉其用量是目的。临证只有恪守经方用药用量的基本思路,遵循经方用量治病的基本要则,掌握经方因证调配用量的基本应变思维,熟悉经方用量与辨治病证之间的基本应用细则,以此才能运用经方取得最佳治病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伯章 《中医药学刊》2003,21(3):335-338
临床思维是指张仲景所说:“勤求古训,思求经旨,博采众方,演其所知”的理论与实践的思维涵接进程。其一,临床思维的基础是以天人相应观作出发点的中医疾病发生学。其二,临床基本思维要:首辨病,求 病因,知势位,识病传。其三,诊脉参证,审判病机势位。其四,辨证抓主证。其五,选方主证要随机运用,或序贯试方。并对症用药。若再简化上述临床基本思维可归纳为“诊病审因,辨证察机,随机选方,对症用药”四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