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急性脑梗死102例入院时记录性别、年龄、血压、病史(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死、吸烟史)并予凝血三项,血糖、血脂、头颅MRI(或CT累计)稳定性梗死54例,进展性52例,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载脂蛋白β,血糖,纤维蛋白原,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载脂蚕白β,血糖,纤维蛋白原增高,舒张压降低易致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5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包括进展性脑梗死78例,稳定性脑梗死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以及个人史,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小时的血压、白细胞计数、血脂、血糖和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采用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检查患者的脑梗死部位并比较.结果 研究表明,高血压史、入院24小时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颅内外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P<0.05).进展组中脑梗死部位以分水岭区及侧脑室旁脑梗死为主,其比例与稳定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颅内外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水岭区及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更易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进展组,并选取同期住院的4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彩超进行分析。结果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比较,两组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24 h内血压下降>30%后病情加重者,进展组有16例(33.3%),非进展组有3例(6.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有高血糖者26例(54.2%),非进展组有11例(24.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38例(79.1%),非进展组有12例(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斑块形成且造成颈动脉中、重度狭窄,进展组有19例(76%),非进展组有8例(34.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合理降压、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秦克秀  俞凤 《中外医疗》2009,28(26):4-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以便临床早期诊断并及早予以纠正和降低进展性脑梗死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收住我院的60例进展性脑梗死病例,并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各观察值与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动脉血压,血糖和血脂等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进展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感染等也是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SIP患者及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相当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降压过低或过快、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近期感染、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动脉狭窄等在进展性脑梗死中占很高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除针对最基本的病因治疗外,平稳调控血压、控制高血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降温、消炎等对防止SI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红霞  李伟  宋永枝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728-728,758,792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SIP患者及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相当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降压过低或过快、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近期感染、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动脉狭窄等在进展性脑梗死中占很高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除针对最基本的病因治疗外,平稳调控血压、控制高血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降温、消炎等对防止SI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进展性脑梗死36例和稳定性脑梗死36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发热也是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预后较差,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成为临床卒中治疗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文献,就进展性脑梗死的可能的危险因素、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性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脑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患者为稳定性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要普遍高于对照组,其中高血压31例(81.6%)、高血糖27例(71.1%)、高纤维蛋白原32例(84.2%)、脑动脉狭窄25例(65.8%);对照组患者高血压12例(31.6%)、高血糖11例(28.9%)、高纤维蛋白原8例(21.1%)、脑动脉狭窄3例(7.9%)。研究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普遍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患者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脑部动脉过于狭窄等。  相似文献   

10.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丰勋 《中外医疗》2010,29(21):53-53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68例设为进展性脑卒中组。随机抽取间期住院且诊断明确的非进展性脑梗死1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组在观察项目中构成比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多危险因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这深刻的影响,我们在治疗脑卒中患者中应重视相关的病史、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和相应的高危临床生化结果 ,以便及早的对疾病发展趋势能够充分了解,积极控诉高危因素防止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脑梗死复发患者及92例初发患者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头颅CT及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近期感染、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白质疏松方面复发组与初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复发组患者中,中重度颈动脉狭窄及Ⅱ至Ⅲ型脑白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组,而复发组第2次卒中时血压及血糖升高、吸烟、饮酒等因素的发生率反比初发组低。结论除控制脑梗死的传统独立危险因素外,近期感染、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白质疏松等也是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 n=30)和非复发组( n=70),探究其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收缩压≥140mmHg、脑血管狭窄≥90%、斑块性质不稳定、积极降压治疗、无扩容治疗、无植入支架的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脑血管狭窄≥90%( OR=5.960,95%CI=1.985~12.896)、斑块性质不稳定( OR=4.614,95%CI=1.415~11.043)、积极降压治疗( OR=3.377,95%CI=1.303~8.754)是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狭窄≥90%、斑块性质不稳定、积极降压治疗是分水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翔 《中外医疗》2016,(24):110-112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塞患者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的980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卒中相关肺炎,将其分为两组,将发生卒中相关肺炎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卒中相关肺炎的9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发生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980例患者,有50例患者发生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为5.1%;单因素分析,将有差异的因素作为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65岁、慢支、鼻饲、应激性溃疡、呛咳、空腹高血糖等是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可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吴文海 《医学综述》2014,(15):2863-2864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现状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制定的自编问卷收集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住院治疗的259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SPSS 19.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脑梗死复发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脑梗死患者再次复发的概率为13.93%。幽门螺杆菌感染(OR=6.927,P=0.000)、颈动脉狭窄≥75%(OR=13.285,P=0.000)、心房颤动(OR=9.704,P=0.000)、吸烟(OR=6.272,P=0.000)和大量饮酒(OR=7.882,P=0.000)是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坚持预防性治疗(OR=0.021,P=0.000)和照顾者对患者的照顾周到(OR=0.204,P=0.000)是脑梗死患者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脑梗死复发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青年脑梗死的发生,提高青年脑梗死的治愈率,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通过对1997~2002年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0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其职业、体重、高胆固醇和不良嗜好有关(如吸烟和饮酒)。结论:青年人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除与老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其共同点外,还与其吸烟、饮酒、家族史、感染、职业、体重和不良嗜好有关。  相似文献   

16.
冯敏  魏云  丁梅 《实用全科医学》2007,5(4):308-30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05例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吸烟史、卒中史,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且发病部位多在基底节区。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吸烟史、卒中史为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3例TI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以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详细记录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TIA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发作次数至治疗时间以及血压、血糖、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因素,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3例中48例发生了脑梗死,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 108例中39例发生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20例中7例发生脑梗死,同时累及两个系统者5例发生2例脑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A发作的持续时间>30 min、发作频率>3次/d、首次发作距治疗时间>24 h或发作>5次开始治疗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脑梗死的TIA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TIA发作持续时间长、次数多、未及时治疗者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TIA患者如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的,在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该院收治的房颤相关性脑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及非房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特征及入院时的相关检查指标,对房颤引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房颤相关性脑梗死的发生率14.2%,其中有10例口服阿司匹林治疗,余患者未进行任何干预;②房颤组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及合并肺部感染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房颤组;③房颤组年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及NIHSS评分高于非房颤组;④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空腹血糖高﹑NIHSS评分﹑合并肺部感染是影响房颤引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影响房颤相关性脑梗死的发生,年龄﹑高血压﹑高血糖﹑NIHSS评分﹑合并肺部感染是影响房颤相关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治疗的143例缺血性结肠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作次数分为复发组(54例)及初发组(8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心脏病史、高血压疾病史、内镜分级、症状缓解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D-二聚体、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病史、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高三酰甘油及D-二聚体增高是缺血性结肠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脏病史、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三酰甘油及D-二聚体增高是缺血性结肠炎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具有这些特点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应予特殊关注,防止缺血性结肠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