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天 《河北中医》2011,33(3):466-468
高尿酸血症肾病是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并发症,随着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高尿酸血症肾病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纵观近年来众多医家对于高尿酸血症肾病的治疗,中医药工作者从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成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很多中药特别是泄浊祛湿、活血化瘀中药对于高尿酸血症所造成的肾脏损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尿酸血症导致的肾损害成为高尿酸血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目前现代医学对尿酸性肾病的病机和治疗的研究逐渐清楚。但由于诊断为尿酸性肾病时肾损害已经是中晚期,且西药的毒副作用不能忽略,因此近年来从中医药方面寻求有效且安全的防治方法为本病开阔了前景。本文旨在从中医治疗尿酸性肾病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从方剂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总结了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方法多样,与西药相比较少发生肝肾损伤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我国患病率近年来明显增加,常常累及多个器官与系统。近些年,中医学在防治高尿酸血症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就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及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高尿酸血症临床表现,追溯了古代和现代医家关于其病因病机的的不同代表观点。在治疗上,分别列举了中药内服,中医药外治等不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了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饮食方式的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持续上升,高尿酸血症 引起的肾脏损害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加,严重者可导致尿毒症,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 期寿命。因此高尿酸血症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大部分需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尿酸药 物,临床可选用西药较少,且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部分药物存在肝肾功能损害和潜在的心血管风险,临床应用受限, 在保护和恢复肾功能方面疗效欠佳,因此寻找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药在降尿酸 延缓肾脏病进展方面颇具前景。本文作者通过国内外文献,对中西医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了 解中西医治疗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该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方法参考国内外40多篇文献,从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西医治疗进展及并发症的治疗、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单味中药及中成药治疗、中医外治法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结果高尿酸血症作为危害广泛且多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无论是患者本身,还是医护人员均要提高重视度,促进患者管理的有效性。近年来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不论是中医药还是西医药,尚缺乏病因治疗和根治措施,西药和中医药分别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发挥各自的优势。中西医联合不失为治疗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的方法,能针对病机特点,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对防治高尿酸血症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学对高尿酸血症病因病机以及治则治法的认识。方法根据《金匮要略》历节病等篇章的论述,查阅相关文献,从中医学角度归纳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结果辨证论治应注重古今结合,重脏腑、辨邪正,多法并用;治疗多样,可针对病机采取经方、验方、针灸及其他方法等。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治法多样,诊疗经验丰富,同时可调控及防治药物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拓展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吟代谢素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慢性关节炎、尿酸石形成等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高尿酸性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升高所导致的肾脏病变,具有隐匿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日愈升高。中医药界对于尿酸性肾病日益重视,众多中医名家在继承前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尿酸性肾病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果。本文就尿酸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