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项针配合调理髓海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风池、供血、风府、百会、上印堂,同时在风池和供血、百会和上印堂行电针,配合TDP照射,每日治疗一次,十次为一疗程。结果:46例病人,痊愈37例(80.4%),好转11例(19.6%),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电项针配合调理髓海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脏俞麦粒灸治疗髓海不足型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髓海不足型VCIND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电针组、西药组,麦粒灸组、电针组各脱落1例,有效纳入患者共90例,每组30例。主穴取心俞、肾俞,配穴取顶中线、额中线、顶旁1线、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太溪。麦粒灸组与电针组于心俞、肾俞穴分别施麦粒灸法与电针法,余配穴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星期连续治疗5 d,4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口服吡拉西坦片,每次0.4 g,每日3次,连续治疗8星期。8星期后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含量。结果麦粒灸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优于电针组63.3%(19/30)及西药组36.7%(11/30)(P0.05,P0.01)。3组患者治疗后Mo CA评分、ADL评分及血清Hcy和叶酸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麦粒灸组显著优于电针组和西药组(P0.05,P0.01),电针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五脏俞麦粒灸治疗髓海不足型VCIND疗效显著,其对髓海不足型VCIND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Hcy水平及升高血叶酸含量实现。  相似文献   

3.
电针调理髓海方法治疗重度血管性痴呆12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观察电针调理髓海方法治疗重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以调理髓海为法,选百会、风府、风池、太阳、合谷、太冲、上印堂等穴治疗重度血管性痴呆12例,MMSE评分总有效率为91.6%,ADL评分总有效率为50%,明显改善了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4.
观察“调理髓海”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应用“调理髓海”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1例,取得显著疗效。“调理髓海”针法可以使病人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寒湿腰痛的疗效。方法:73例寒湿腰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行电针联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对照组36例行电针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3个疗程。观察2组VAS、PPI、ODI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PPI、OD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联合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寒湿腰痛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衡针联合电针火罐治疗早期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联合采用平衡针、电针、火罐治疗,平衡针,电针每次20 min,火罐每次15 min,隔天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经本法治疗3个疗程后,本组60例患者,痊愈52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平衡针联合电针火罐治疗早期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乐  焦杨 《河南中医》2012,32(4):449-450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和低频组.高频组采用频率为80 Hz的电针治疗,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低频组取穴及疗程与高频组相同,电针治疗频率为5Hz.结果:高频组的临床疗效、各中医分型的临床疗效、治疗后VAS评分、疼痛指数均优于低频组;电针治疗风寒头痛、风热头痛、肝阳头病的疗效优于瘀血头痛.结论:高频率电针治疗实证型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低频率电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麦粒灸配合电针疗法、单纯电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的差别。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电针组和普通电针组。麦粒灸电针组每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普通电针组每日1次,3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麦粒灸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4.0%,普通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麦粒灸配合电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短效疗效明显,具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风府、悬钟、太溪为主,运用填髓、益脑、止晕的原则治疗髓海不足颈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髓海不足颈性眩晕病人7例,采用所选穴位,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7例中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以百会、风府、悬钟、太溪为主治疗髓海不足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刘斌 《山西中医》2012,28(9):24-25
目的:观察运用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1例采用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40例,有效21例,无效0例,临床治愈率为65.57%。结论: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霍金  赵冏琪 《中国针灸》2021,(3):275-278
目的:比较温针结合电针齐刺环跳穴与电针齐刺环跳穴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干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温电针齐刺组和电针齐刺组,每组28例.温电针齐刺组采用温电针齐刺环跳穴,电针齐刺组采用电针齐刺环跳穴,均针刺委中、阳陵泉、承山,隔日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第1个疗程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KOA患者血浆CXCL10及IL-1β浓度的影响。方法:将39名KOA患者均采用电针疗法,每天电针1次,6次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分析比较治疗前后WOMAC、NRS评分及患者血浆CXCL10、IL-1β含量。结果:(1)电针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WOMAC、NR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电针治疗后患者血浆CXCL10含量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电针治疗后患者血浆IL-1β含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疗法能有效地缓解KOA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在镇痛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治疗,每日1次,12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1例痊愈,4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电针治疗眼外肌麻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同频率电针对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电针治疗组和低频电针治疗组.治疗1次/d,10次1疗程,间隔3-5 d再行第2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两组均辅以中药外熏治疗和关节主动被动功能训练.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个疗程治疗后,高频组和低频组ISOA的3个维度及总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电针治疗有效;而低频组在3个维度及总分较高频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总有效率高频组为79.6%,低频组为97.7%,低频组高于高频组(P<0.05).结论:电针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低频电针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邵国萍 《光明中医》2009,24(7):1337-1337
目的:观察电针、隔药饼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用电针配合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41例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隔药饼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蔡国民  杜甫超  赵铎 《河南中医》2011,31(5):536-53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行电针治疗,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70例中,痊愈55例,好转9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1.4%.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电针肩髃穴与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剂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本实验为随机对照研究,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取电针患侧肩髑穴,每次针刺20 min.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片75 mg,每日1次.所有患者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电针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6.7%.结论:电针肩髑穴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效方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行P300检测,并对两组P300电位的潜伏期及振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300电位的潜伏期均缩短,波幅均增高,但治疗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TDP治疗桡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桡神经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TDP组)和对照组(单纯电针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曲池、手三里、列缺、合谷),1次/d,10次为1个疗程,并结合TDP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和95.8 3%,对照组为16.67%和54.1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桡神经损伤效果优于单纯电针针刺治疗,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埃塞俄比亚当地门诊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给予电针(太阳、印堂、地仓透颊车、合谷、足三里加减)配合TDP病区照射治疗,1 d 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1例,显效32例,好转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7%。结论:电针联合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