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糜胸     
【乳糜胸的病因学】乳糜胸是由胸导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医源性、非医源性或自发性)两类,以意外或医源性损伤最为常见。心脏、主动脉、食道和左锁骨下血管的手术有可能损伤胸导管。近十年来,随着胸部有创性操作和手术数量的增大,医源性乳糜胸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胸骨切开术可损伤胸导管,多半与穿过胸腺组织的导管异常有关,据报道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大血管畸形的外科矫正  相似文献   

2.
<正>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措施。在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因导管操作不当而造成医源性右冠状动脉或左主干开口损伤夹层形成,后果极其严重[1]。及时诊断并有效处理导管所致开口夹层,能避免灾  相似文献   

3.
左心室造影证实,收缩中期喀喇音伴有或不伴有收缩晚期杂音是由于部分或大部分二尖瓣在收缩期脱垂到左心房所致,多数病例伴有轻度二尖瓣反流.大多数病例并不伴有心脏或系统性疾病。在这些患者中,有些病例在某个时间可以无喀喇音或杂音,有些  相似文献   

4.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由于二尖瓣及腱索病变以致于收缩期瓣叶向左房脱垂,多数具有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或收缩期杂音,伴有心电图改变。过去长期认为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是与心脏无关的所谓“心外音”,而收缩晚期杂音则是“良性”的。现已证实,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收缩晚期杂音均来源于二尖瓣,伴有二尖瓣脱垂和心电图异常。1963年Barlow将其归结为一特殊综合征(收缩期喀喇音-杂音综合征,喀喇音-杂音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二尖瓣脱垂综合征,Barlow综合征等)。本病的名称有19个之多,近年来许多人主张采用“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或“二尖瓣脱垂”一名。发病率和临床意义许多报告说明二尖瓣脱垂并不罕见。非喷射性喀喇音和/或收缩晚期杂音,在  相似文献   

5.
2006年第10期(截稿日期2006年10月1日)54岁,男性,心底部收缩期杂音,右束支传导阻滞。病人无胸痛呼吸困难,四肢浮肿。多年前医生告诉他:“心脏有功能性杂音”。体检;脉搏80次/min,BP130/80mmHg。一般情况:肥胖,心尖部无可触及搏动,无抬举感,S2宽分裂;肺动脉瓣区有排血期杂音;心尖部可闻高调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在此杂音之后有收缩期喀喇音。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胸片:主动脉结小,肺动脉外形增大,分支粗。ECG:RBBB,心脏导管资料如下,导管从右房直接进入1支肺静脉。血流动力学测定压力(mmHg)血氧饱和度(%)上腔静脉65下腔静脉73右房中…  相似文献   

6.
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异常表现是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的常见症状之一,其中某些体征易造成误诊,导致不恰当的处理。如心尖第一音亢进伴收缩期杂音或舒张期杂音可误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心前区闻及类似心包摩擦音的Lerman杂音,可能是心脏扩大、  相似文献   

7.
人工心脏起搏引起额外杂音6例,其中4例出现起搏摩擦音,1例呈现起搏摩擦音伴起搏音,另1例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起搏杂音难以在手术时立即发现,起搏摩擦音常在术后24小时后发生。起搏杂音产生后,有1例出现短暂心绞痛。我们体会摩擦音的发生可能是起搏电极导线与心内腱索相互摩擦所致;起搏音的发生支持骨骼肌收缩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多年前,心脏病专家已注意到经常锻炼的运动员,心血管系统产生某些改变,如在安静时有窦性或结性心动过缓、心尖部有收缩期杂音、第三或第四心音、心脏增大、心电图异常等,以上统称为“运动员心脏综合征”这对无锻炼的人要考虑是病态。一般当心脏负荷急剧加重时,心脏靠变换心率、心肌收缩性以及其他因素来维  相似文献   

9.
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水肿 心音 第一心音,S_1 第二心音,S_2 第三心音,S_3 第四心音,S_4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格雷厄姆·斯蒂尔杂音 又称“肺动脉瓣区柔和舒张期杂音” 收缩期喀喇音 收缩期喷射喀喇音 收缩期前奔马律 舒张早期奔马律 二尖瓣闭锁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反流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上狭窄 主动脉瓣下狭窄 纤维膜型主动脉瓣下狭窄 左旋心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错位 主动脉缩窄 导管前型主动脉缩窄 导管后型主动脉缩窄 对导管型主动脉缩窄  相似文献   

10.
三尖瓣的介入治疗成为经导管瓣膜治疗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在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或成形术后衰败失效的患者中行经导管三尖瓣植入术是可行的,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目前治疗方案有多种,尚未形成一致意见,未来需要更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更长期的随访来进一步评估。其他瓣膜的介入治疗已经开展了临床前研究,可预见经导管三尖瓣介入治疗在未来10年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典型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根据其特征性的连续性杂音、水冲脉及有关无创性检查结果多可确诊;但当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或肺动脉高压时,较易误诊。在心脏手术中,若忽视PDA的存在,可使手术发生困难而引起严重后果。近年来,我院对不典型PDA患儿误诊14例,均经心导管检查、心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5岁,既往体健。主因活动后气短2年,加重1周欲行介入治疗入院。体检:BP:110/75mmHg(1mmHg=0·133kPa),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音,心率80次/min,律齐,A2相似文献   

13.
二尖瓣反流经导管介入微创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微创及介入治疗技术在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中不断发展,心脏瓣膜病治疗的适应证逐渐扩大,尤其在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领域,各项实验技术成果在动物及临床实验当中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二尖瓣反流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新进展,并针对当前研究热点,重点对有关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儿童急性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表现为轻度的心脏炎,此种心脏炎可借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或两种杂音同时存在而被发现,但临床检查、X光或心电图检查均无心脏增大的表现。轻度心脏炎的收缩期杂音在急性风湿热的头几天即可见到,约  相似文献   

15.
特殊形态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殊形态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介入治疗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应用标准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难以完成介入治疗的PDA患者,根据造影显示PDA形态及临床特点,相应选用成角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以及偏心型导管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术后以心脏超声随诊评价疗效。结果7例患者皆成功完成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应用成角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5例应用偏心型导管封堵器;2例经二次手术完成,余患者一次治疗完成。7例患者中,封堵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有2例封堵完全,术后24h心脏超声检查示6例封堵完全,术后3个月复查皆封堵完全。结论需要设计和生产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封堵装置,以扩大PDA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绝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发生于左位主动脉弓 ,极少数发生于右位主动脉弓的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我院近来收治 1例 ,报告如下。患儿 女性 ,7月龄 ,生后 1月起反复咳嗽气促 ,近 1月腹泻 ,哭闹时口唇发绀。在院外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支气管肺炎 ,予地高辛、卡托普利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患儿为 31周孕剖宫产 ,出生体重 1 5kg ,母乳喂养。入院体格检查 :消瘦多汗 ,体重 4 2kg,心左界扩大 ,胸骨左沿第 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 ,P2 亢进。双肺细湿音 ,肝脏可于肋下3cm触及。股动脉枪击音可疑 ,左腹股沟可见斜疝。心电图示双室肥厚 ;…  相似文献   

17.
2002年,Cribier等 [ 1] 实施了世界第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 ),由此,心脏瓣膜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突破瓶颈,正式拉开了心脏瓣膜介入时代的序幕。实际上,在TAVR之前,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 1977年 9月Gruentzig在瑞士苏黎士大学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成形术获得成功后 ,介入性心脏病学发展迅速。除较多地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外 ,在周围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疾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疾病等介入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1] ,但直到近些年才应用于肺动脉疾病的治疗。 1998年Sors提出导管介入治疗肺栓塞的适应证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溶栓疗效不佳或有禁忌证、经皮心肺支持 (PCPS)禁忌或不能实施者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导管操作组。Kasper通过对 2 0 4家医院 10 0 1例广泛型肺栓塞患者进行观察 …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一种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被临床试验证实其疗效,已被指南推荐治疗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手术高危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随着新一代经导管植入心脏瓣膜系统的开发和TAVR术临床实践的深入,TAVR手术并发症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其适应证不断拓宽,给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36例、房间隔缺损(ASD)23例、室间隔缺损(VSD)1例、PDA并VSD1例,并对近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80例均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术后即刻采用造影或术后72h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PDA、ASD、VSD成功率分别为97.2%,100%。95.2%,不成功原因为缺损或导管直径过大,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ASD、VSD是一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