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对无糖尿病史的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患者卒中复发风险的影响。 方法 使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 R)指数 对胰岛素抵抗进行评估。根据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使用四分位法将无糖尿病史的NICE患者分为4 组。该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为90 d新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利用多元Cox回归模型校正 潜在协变量,评估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与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与卒中复发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25例NICE患者。根据患者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分组,4组界值分别为Q1 (HOMA-IR指数﹤1.35)、Q2(1.35≤HOMA-IR指数﹤2.17)、Q3(2.17≤HOMA-IR指数﹤3.39)及Q4(HOMAIR 指数≥3.39),4组患者人数分别为585例、575例、585例及580例。90 d随访时,共出现167例卒中复 发,其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组为68例,阿司匹林组为99例。与Q1组(6.3%)比较,Q2组(9.2%,校 正HR 1.56,95%CI 1.01~2.41,P =0.04)、Q3组(5.6%,校正HR 1.04,95%CI 0.64~1.69,P =0.89)和 Q4组(7.6%,校正HR 1.35,95%CI 0.85~2.15,P =0.21)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均未明显上升。 结论 本研究未在NICE患者中发现胰岛素抵抗与卒中复发风险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与早期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入院第2天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随访12个月,记录卒中复发的类型及时间。于发病后3个月随访时剔除再发脑卒中者,其余患者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根据3个月MoCA分值将患者分为早期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组与早期卒中后无认知功能障碍(Non-PSCI)组,比较两组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分析确定HOMA-IR与卒中复发的关系。结果共收集243例首发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随访时剔除18例,纳入研究225例。PSCI组的HOMA-IR[3.17(1.42,29.15)vs 1.94(1.25,7.84),Z=2.872,P=0.004]显著高于Non-PSCI组。HOMA-IR(OR=1.032,95%CI 1.010~1.055,P=0.004)是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危险因素;当HOMA-IR≥2.36时,其与PSCI的关联强度显著增强(HOMA-IR:2.36~<15.24,OR=6.589,95%CI 1.203~36.037,P=0.030;HOMA-IR:≥15.24,OR=9.238,95%CI 1.362~62.634,P=0.023)。随着HOMA-IR水平的升高,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率显著升高(Log Rank检验:χ2=10.54,P=0.014)。结论胰岛素抵抗是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危险因素,还会增加其1年内的卒中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 isk n 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HR-NICE)患者处于不稳定状态,早期复发进展为严重卒中的风险较高。目前,不同的临床评分系统是 临床工作者常用的预测模型,但随着近些年对影像及分子标记物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同样能够预测 卒中复发风险,进而指导HR-NICE人群的早期干预及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 同时可以降低国家卒中负担。本文根据近年对于卒中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对HR-NICE的定 义、临床、影像和分子标记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其预后评判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知微  马萌萌  何俐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12):1123-1126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病死率及致残率相当高的脑血管疾患,分为致残性缺血性脑血 管事件(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DICE)和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NICE通常不被重视,但很大比例的NICE人群处于不稳定状 态,在一段时间内复发成严重的卒中,称为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 CE),而且HR-NICE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 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因此尽早识别HR-NICE患者,积极进行综合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HR-NICE及HR-NICE所致认知障碍的定义、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评估方法及综合干预手段进 行综述,以期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HR-NICE)的早期精准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故日益受到重视。尽管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对其在HR-NICE患者中的疗效,尚存有争议。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HR-NICE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1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及高危非致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risk 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HR-NICE)的定义及产生背景
  1.1定义
   NICE指发病后未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包括以下3类人群: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②轻型缺血性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以下简称为轻型卒中);③症状迅速缓解,未遗留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NICE)早期复发风险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发病72 h内的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126例,记录其发病时一般临床资料和hs-CRP水平,随访30 d。采用Cox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别探讨hs-CRP水平与NICE早期复发的相关性,并用ROC分析hs-CRP对NICE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hs-CRP低风险组(1.0 mg/L)相比,中等风险组(1.0~3.0 mg/L)复发风险为其1.181倍(95%CI:0.456~3.061),高风险组(≥3.0 mg/L)为其4.238倍(95%CI:1.667~10.706)。调整混杂因素后,与低风险组相比,中等风险组复发风险为其1.080倍(95%CI:0.403~2.894),高风险组为其4.776倍(95%CI:1.561~14.615)。hs-CRP水平与NICE复发风险呈正相关(P0.05)。hs-CRP、ABCD2评分、hs-CRP联合ABCD2评分预测NICE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0(95%CI:0.520~0.780)、0.696(95%CI:0.575~0.817)、0.739(95%CI:0.620~0.859),联合预测的AUC值最大。结论 hs-CRP是NICE复发的预测因子,与ABCD2评分结合后能改善对NICE早期复发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轻型缺血性卒中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病因学分型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对133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轻型卒中组)及155例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致残性卒中组)进行病因分型,比较其危险因素及病因学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轻型卒中组与致残性卒中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史、高脂血症、心房纤颤(房颤)、高尿酸血症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轻型卒中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比率最高(45. 1%),穿支动脉闭塞性脑梗死(PAD)次之(42. 1%),其次依次为不明原因性缺血性卒中(UE)(7. 52%)、心源性脑栓塞(CS)(4. 51%)和其他病因型缺血性卒中(OE)(0. 75%);致残性卒中组LAA比率最高(65. 16%),PAD次之(16. 13%),其次依次为CS(9. 68%)、UE(8. 39%)和OE(0. 65%)。两组间CISS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 02,P 0. 0001)。结论轻型缺血性卒中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轻型缺血性卒中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最常见病因均为LAA、其次为PAD。轻型缺血性卒中的UE比率高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而CS的比率低于致残性缺血性卒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连续入选1978例发病7 d内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血管病危险 因素和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评价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结果,包括梗死灶的部位、数量、急 性梗死灶的分布特征及责任动脉、责任动脉有无严重狭窄、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随访患者1年内 有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复发,通过多元Cox回归分析缺 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95例(4.8%)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复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缺血性卒中病 史、缺血性卒中发病前3个月内反复TIA、责任脑动脉狭窄程度≥70%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1年内复发 的危险因素。 结论 后循环梗死、有责任脑动脉严重狭窄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病史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 发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
非致残性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但因其临床表现较轻,以往常常被忽视, 但越来越多研究已证实其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被认为是临床上严重的、值得紧急干预的“卒中 预警”事件。本文对非致残性脑血管疾病的概念、流行病学、风险评估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 综述。  相似文献   

12.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 isk n 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HR-NICE)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对HR-NICE人群进行快速评估、早期干 预以及建立专病管理系统等综合管理。同时在治疗方面,多项研究探讨了不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HRNICE 人群及针对不同病因的患者采用抗凝或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就高危非致残性缺 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管理和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分子标记物可使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igh r isk n 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HR-NICE)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更加精确,但不 同种族人群间存在卒中发生的原因以及基因位点的差异,从而使其对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也 不尽相同。由于基因类型和蛋白存在与否的不同,患者对相同药物可能存在不同的收益,所以在决定 诊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新型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无需代谢、直接起 效,可能为未来的精准化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脑梗死初发和复发病例,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8-01~2010-12入院且临床病例资料记录完整的复发脑梗死病例57例,初发脑梗死病例69例,比较其年龄、性别、伴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纤颤)、吸烟、酗酒、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结果复发组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以及男性吸烟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与脑梗死再发关系密切,男性再发几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TOAST分型复发情况,为预防 缺血性卒中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2014 年10 月1 日—2015 年2 月1 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 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首次发作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人口学 资料、既往疾病史、化验结果、影像学资料等信息,将患者发病入院作为起始事件,采用电话联系方式对 患者跟踪随访1 年,以卒中复发、失访、死亡为终点事件,随访内容包括复发情况、口服药物服用情况等。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501 例,其中资料不全者28 例,失访23 例,最终450 例纳入研究。男性306 例,女 性144 例;年龄16~81 岁,中位年龄59.5 岁;复发组76 例,未复发组374 例;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 化型327 例(72.7%),小动脉闭塞型92 例(20.4%),心源性栓塞型18 例(4.0%),其他明确病因型5 例(1.1%), 不明病因型7 例(1.5%)。随访3 个月卒中复发率4.9%,6 个月累积复发率8.4%,1 年累积复发率16.9%。 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复发危险因素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2.376,95%CI=1.349~4.183)、TIA 史(OR=2.791,95%CI=1.538~5.066)、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不好(OR=1.941,95%CI=1.116~3.374)、心源 性栓塞型(OR=6.639,95%CI=2.322~18.982)。结论 缺血性卒中具有一定的复发率,高同型半胱氨酸、 TIA、颈动脉斑块形成、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不好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TOAST分型可以作 为卒中复发的预测因子,其中心源性栓塞型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232例经MRI、MRA检查的脑梗死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存在狭窄患者根据狭窄部位分为单纯颅内狭窄组、单纯颅外狭窄组、颅内外狭窄组,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1)单纯颅内动脉狭窄者114例(62.0%),单纯颅外动脉狭窄者30例(16.3%),合并颅内外动脉狭窄者40例(21.7%)。前循环狭窄(76.6%)比后循环(33.7%)常见。分别主要发生在MCA(64.4%)、PCA(53.8%)。(2)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为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49、10.063、3.873、3.311、6.085)。(3)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779、3.593、4.408),高血压、糖尿病、Fbg为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6.143、8.179、2.410)。(4)合并颅内外动脉狭窄组CRP(C-reactive protein,C-反应蛋白)平均值显著高于单纯狭窄的两组(P=0.001、P=0.018),单纯狭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研究人群中脑动脉狭窄以颅内动脉狭窄为多见。(2)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Fbg为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3)高血压、糖尿病为单纯颅内、颅外动脉狭窄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Fbg为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4)CRP可能为脑动脉狭窄的炎性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因素与非糖尿病性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40例门诊患者,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将其分为无症状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根据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梗死部位及梗死灶的多少进行分类;对所有入选者随访1年,终点事件为症状性脑梗死,对其均检测HbA1c、Hcy、血糖、血脂、尿酸等。结果非糖尿病性无症状性脑梗死者TC、LDL、HbA1c、Hcy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HbAlc、LDL、Hcy水平于基底核组高于其他部位组(P<0.01);HbA1c在多病灶组水平高于单病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bAlc是无症状性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为再发症状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A1c为非糖尿病性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监测HbA1c有助于早期发现无症状性脑梗死,通过降低其水平,可减少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风险以及防止其进展有重要意义,可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RA结果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例)和无颅内动脉狭窄组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脂蛋白-a,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P=0.037 2)、吸烟(P=0.000 1)、糖尿病史(P=0.000 4)、高血脂(P=0.005 1)、高血压病史(P=0.002 5)、脂蛋白-a(P=0.007 3)、Apo-B(P=0.047 8)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HDL-C(P=0.016 4)是颅内动脉狭窄的保护性因素。其中吸烟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糖尿病史、高血脂、高血压病史、男性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脂蛋白-a、Apo-B、HDL-C与颅内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越多,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68例初发及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作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高于初次脑梗死,而与年龄、性别及心脏病史无明显关系.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TIA史 是脑梗死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基于计算机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的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缺血性卒中复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