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行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而外泌体广泛存在于脑脊液和外周体液中,拥有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病原体的转移以及细胞碎片的清除等生理功能,且在PD发展过程中其内容物发生改变。正是由于外泌体独特的生理功能以及在PD的发病、发展及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而广受关注~([1])。本文就外泌体在PD中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大多数细胞类型均可分泌,存在于血液、唾液、脑脊液和乳汁等体液中.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病因迄今未明.因外泌体可携带相应来源细胞的核酸、蛋白质等分子信息,所以在多种疾病诊治中有着强大的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外泌体在AD中的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也存在争议.研究发现,外泌体在AD中有多种作用:一方面,它可在细胞间传播毒性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和过度磷酸化tau蛋白(P-tau),并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从而造成神经元的丢失;另一方面,外泌体似乎能通过被胶质细胞摄取而减少大脑Aβ负荷.本文将简要介绍外泌体,并阐述其在AD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一类内吞起源的细胞外囊泡,其携带源细胞的mRNA、非编码RNA、蛋白质、脂质、DNA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并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在大脑中,外泌体参与突触可塑性、神经元应激反应、细胞间通信和神经发生等过程。外泌体可以穿过血-脑脊液屏障,且含量随其分泌和受体细胞的不同而变化,可以作为神经功能障碍的生物标志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间通讯在大脑生长、发育和内稳态的维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神经源性外泌体可以为疾病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信息。本文综述神经源性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精神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外泌体是细胞(尤其是肿瘤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囊泡,其内包含信号传递的受体、生物活性脂质、核酸及蛋白质等。外泌体参与肿瘤进展的多个方面。体液外泌体(包括蛋白质、核酸等)可以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外泌体在脑胶质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exosomes,又称外切体)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外泌体参与并影响抑郁症的发生、发展等过程。本文回顾外泌体在抑郁症发病机制、诊断、疗效评估及治疗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发现外泌体可通过调控神经炎症与神经发生等机制影响抑郁症状,并且外泌体自身及其所携带的miRNA、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抑郁症诊断、疗效评估及治疗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部相关区域血供中断,导致神经元缺血缺氧死亡和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的一类脑血管疾病。外泌体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外囊泡,其外膜为脂质双层结构,内含脂质、蛋白质及DNA、RNA等物质,能够作为运输载体穿过血脑屏障,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和遗传物质的转载,这一过程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其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miR)作为缺血性卒中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外泌体对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防治价值以及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外泌体颗粒内部和表面均携带活性膜蛋白、脂质和遗传物质,这些物质可进行信息传递,参与多种生物信号通路,如免疫应答、炎性反应等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外泌体在多发性硬化(MS)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含量明显增加,可作为潜在的信息载体参与MS的生理病理过程,但其具体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外泌体信号在细胞与细胞间的传导加深了人们对MS发生、发展的认识,同时为MS和其他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干预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主要就外泌体在免疫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炎性反应诱导和炎性反应扩散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就外泌体对MS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其在MS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具有不可逆性、高发病率和高致 残率的特点,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PD 意义重大。然而,目前临床上对PD 的诊断缺乏客观的实验室 检测指标,药物疗法对早期疾病修饰的证据尚不充分。外泌体是细胞产生、释放到胞外环境的囊泡,内 含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中枢神经系统起源的外泌体,其中PD标志性蛋白质,如α-突触核蛋白、DJ-1 和RNA 分子水平的变化反映了机体病理生理状态的改变,是筛选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分期、预后等标 志物的重要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与母细胞类似的组织修复、神经保护效应,而一些 活性分子(如过氧化物酶、多巴胺、小干扰RNAs等)也可以外泌体为载体靶向运输到脑组织,针对PD 不 同的致病通路发挥作用。现综述外泌体在PD 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当前所面临的 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外泌体既可以介导细胞之间的通信,又具有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故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修饰改造外泌体,制备具有脑靶向性和治疗作用的工程化外泌体,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与治疗,以期提高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修复,减少临床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本文从外泌体、外泌体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工程化外泌体的制备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讨论工程化外泌体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是一种膜源性囊泡,在尿液、精液、血液、眼泪、淋巴液、脑脊液等体液中稳定存在。在电子显微镜下,它们呈杯状或碟状。一般尺寸在25~100 nm左右。人体内的各种细胞可以释放不同类型的外泌体,其中包含microRNA、mRNA、蛋白质和其他遗传物质,其在细胞通讯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调控细胞的生长,构建细胞生长环境等方面。本文针对外泌体中的microRNA在胶质瘤的相关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张冉冉  刘学伍 《癫痫杂志》2021,7(2):142-146
急性脑损伤会在大脑中迅速诱发神经炎症以及活性氧和活性氮的产生,增加癫痫发作的易感性.这些现象可相互促进,并在癫痫发生以及慢性自发性癫痫发作期间持续存在.一些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开始使用,且具有安全性,它们的治疗作用通过靶向分子信号通路来介导,如IL-1β-IL-1R1轴和TLR4、P2X7受体,抗氧化...  相似文献   

13.
正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青壮年最常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全球每年约有5 000万例TBI,年经济损失约4 000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0.5%[1]。TBI后神经组织的损伤和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多种细胞参与其中,其中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相互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来源于骨髓和外周血管壁,是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前体细胞[2]。  相似文献   

14.
正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是指发生于脑和脊髓的疾病,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本文就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CNS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CNS疾病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1外泌体简介1.1外泌体的一般生物特性及发现过程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大小30~150 nm膜状囊泡,由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在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通常表现出杯状或碟状的形态[1]。其外膜与细胞膜相似,含磷脂双分子层,其内含有蛋白质、脂类、  相似文献   

15.
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炎症、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再生等过程,然而精神障碍的诊 治较困难,预后也较差,因此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方法较为重要。外泌体作为细胞自身分泌的 一种纳米膜性囊泡,不仅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本文对外泌体在常见精神障碍诊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将外泌体精准应用于精神障 碍诊治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可被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微囊泡,其易透过血脑屏障并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及信号传导,可影响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外泌体逐渐被重视,然而外泌体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研究还相对不足。因此,本文综述了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着重总结了外泌体在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斑块形成、高磷酸化tau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等病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为其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和治疗载体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存在基因异质性,仅靠手术后的病理检查,无法准确评估肿瘤基因及微环境的动态演变。外泌体作为细胞分泌的最小胞外囊泡之一,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及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载体,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免疫逃逸、放化疗抵抗及血氧微环境的改善,提高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本文现围绕外泌体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 derived-exosomes,MSC-Exo)对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 首先体外培养原代小鼠海马神经元,用H2O2刺激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筛选最佳H2O2水平并检测不同水平MSC-Exo对细胞活力的作用,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DNA氧化损伤分子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 deoxyguanosine,8-OHdG)的表达水平,然后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应激和损伤分子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细胞活力实验显示,10 μg/mL及以上水平的MSC-Exo对海马神经元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SOD的活性显著下降,而在MSC-Exo+H2O2组有所提高,趋于正常; 与对照组比较,H2O2作用后iNOS,HMGB1,8-OHdG等分子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MSC-Exo作用于模型后与H2O2组比较,这些分子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 MSC-Exo作用于H2O2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模型后能够增加SOD的活性,抑制海马神经元iNOS,HMGB1,8-OHdG等分子的表达,表明MSC-Exo对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双层脂质囊泡,它通过主动分选机制包裹特定细胞内容物,包括多种特异性蛋白质、脂质和核酸,靶向作用于受体细胞,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研究发现,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均可释放外泌体,并参与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细胞间物质传递及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20.
正癫痫是神经元突发、异常、过度、同步放电引发的一种发作性脑功能障碍。癫痫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研究发现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免疫失调、神经元凋亡、自噬等因素,在癫痫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效应细胞,参与将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神经元凋亡、免疫调节等。本文就小胶质细胞在癫痫中的作用进行综述。1小胶质细胞的概述1.1小胶质细胞的类型与功能小胶质细胞外形和蛋白表达存在差异,不同条件激活的类型和功能状态也有差异[1]。小胶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体积较小,呈梭状,有树枝状分支;激活后,细胞体积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