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的病变.该病检出率约占受检人数的13.8%,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故中老年人多发此病.其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1978年WHO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s),而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刘雪婷 《光明中医》2023,(1):126-129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一科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疏肝解郁汤治疗,比较2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镜组织学检查结果,同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组间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镜组织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解郁汤能够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镜组织学评分,不增加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改善患者症状,改善病理组织学变化,清除HP等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HP感染的胃阴亏虚型CAG患者9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疗程28天.对照组予标准三联疗法抗HP治疗10天,10天后改其他辅助治疗至28天疗程结束.辅助治疗药物两组基本一致.停药后一个月行胃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复查.结果 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89.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病理组织学比较:治疗组胃粘膜萎缩改善率为80.43%,优于对照组(P<0.05).③HP清除率比较:治疗组HP根除率为69.5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HP清除组其胃粘膜萎缩病理学改善总有效率为78.26%,明显优于HP持续感染组(P<0.01).结论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治疗HP感染的胃阴亏虚型CAG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其病理组织学变化,较好的清除HP并防止其复发.  相似文献   

4.
伏邪致病,待时而发,多从热化,迁延难愈。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生、发展和转化都与伏邪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病特点与伏邪本质基本一致。CAG内有湿痰、血瘀,外有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外邪犯胃,正虚邪恋为其病机核心。从伏邪论治CAG,提倡顾护正气、透邪外达、清泄里热、分期而治和守方宜久。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简称CAG,下同)中医症状学调查入手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下同)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以明确其中医的病机特点、发展规律、证候特征,从而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有完整中医临床资料的2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以及胃镜检查资料,对所采集到的数据整理后,运用卡方检验以及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岁以下的发病率为1.4%,31—40岁发病率为15.8%,41~50岁发病率为26.8%,51岁以上发病率为56%。cAG中医临床症状以胃肮胀痛最为多见,其次为纳呆、嗳气、体倦乏力、口干、泛酸、口苦。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划分为五组,胃阴不足组平均年龄最大,肝胃不和组最低。202例CAG患者总体HP的感染率为44.5%,其中瘀血阻络组HP感染率最高脾胃虚弱组最低。各组之间经卡方检验(P值均大于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瘀血阻络组HP感染率最高,湿热中阻组占第二位。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9,(12):1709-1712
目的:探讨采用丹半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颗粒治疗,治疗组患者于上述四联疗法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丹半汤调理。治疗周期为21 d,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根除HP疗效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分别为93.33%和3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和临床痊愈率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P根除率63.33%,总有效率达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HP根除率46.67%,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主症、次症积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两组症候积分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半汤联合西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萎胃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Hp阳性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4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萎胃汤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中医主症(胃痛、痞满)积分、胃镜下黏膜萎缩积分、Hp清除率、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胃痛证候积分、痞满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胃痛证候积分、痞满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胃镜下黏膜萎缩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胃镜下黏膜萎缩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萎胃汤治疗Hp阳性CAG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胃痛、痞满症状,改善患者胃镜下胃黏膜变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胃癌前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程缠绵、容易迁延恶化等特点。广东省名中医刘凤斌教授多年诊疗CAG,认为CAG的病因、病程特性与伏邪致病过程密切相关,从伏邪学说论治CAG,遵循透邪外出、补益脾胃、祛瘀通络与清热养阴治疗原则,随证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膏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膏方治疗的治疗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1和汤剂治疗的对照组2,观察临床症状、内镜直观征象、病理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安全性指标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胀满、嘈杂反酸、嗳气、纳差少食等临床症状以及内镜直观征象、病理诊断分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情况均明显好于两个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器官功能损害的例数明显少于两个对照组。结论:膏方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药学刊》2002,20(6):828-829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并多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CAG定为胃癌癌前状态,而在其基础上伴发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则称为胃癌的癌前病变(PLGC)。CAG属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不外乎因虚致实,本虚标实。邓铁涛教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方法:将184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照组仅用制酸治疗。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疣状胃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幽门螺旋杆菌未根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疣状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马伟明  谷红苹  姜宏伟  康年松 《新中医》2021,53(15):185-187
基于络病理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被认为归属络病范畴。笔者试从络病理论辨识CAG的微观病理变化,提出CAG络气郁(虚)滞-痰瘀阻络(或湿毒滞络)-络阻成积的病机演变过程及孙络瘀阻的基本病理环节两大假说;并结合宏观辨证提出“一辨通散,二辨温凉;治气和络,贯穿始终;宏微互参,和法为先”的三大临证心得,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与癌前病变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264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Hp感染检测及中医辨证分型。分析264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HP感染阳性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Hp感染严重程度;采用胃癌风险相关的萎缩/肠上皮化生评估(OLGA/OLGIM)癌变风险分期判定不同中医证型HP感染患者的癌前病变风险。结果:264例CAG患者中脾胃湿热证76例(28.70%)、脾胃虚寒证61例(23.10%)、肝胃郁热证54例(20.40%),肝郁气滞证35例(13.20%)、胃络瘀阻证20例(7.58%)、胃阴不足证18例(6.82%),Hp感染阳性率55.30%;不同中医证型间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脾胃湿热证为主(32.88%);146例CAG合并Hp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68例(46.58%)、中度感染51例(34.93%)、重度感染27例(18.49%),不同中医证型间Hp感染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5.620,P=0.345...  相似文献   

18.
单味青木香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证明中药青木香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治疗作用,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青木香颗粒治疗此病患者30例,并用西医规范的三联疗法治疗此病患者30例作为临床对比观察,4周为1个疗程。结果;青木香组临床有效率为86.7%,HP清除率为73.3%,HP根除率为86.4%;三联组临床有效率为90.0%,HP清除率为83.3%,HP根除率为68.0%。2组临床有效率,HP清除率比较基本近似,P值均〉0.05。但H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痞胀”等范畴。近年来,国内学者用现代科学手段探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微观检测指标,为该病的微观辨证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依据。现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与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及其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1 1 8例CAG患者 ,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 5型 ,即 :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 (含虚寒 )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同时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1 1 8例CAG患者 ,Hp阳性 87例 (73 .7% ) ,Hp阴性 31例 (2 6 .3 % ) ;CAG各中医证型Hp感染顺序为 :脾胃湿热(87.5 % ) >胃络瘀血 (83 .3 % ) >肝胃不和 (76 .9% ) >脾胃虚弱含虚寒 (50 % ) >胃阴不足 (44.4% )。实证的感染率明显高于虚证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0 .0 1 )。结论 :Hp感染是CAG病因之一 ;Hp感染情况可作为CAG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