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82例宫腔粘连患者经宫腔镜分离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补佳乐3mg,3次/d,并于月经第21d开始服用黄体酮胶囊,连服5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1次/d,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周期。结果:观察组患者内膜厚度及A型子宫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动脉血流指数(RI)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宫腔形态与月经恢复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及子宫动脉,恢复宫腔形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联合宫腔内置入金属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宫腔粘连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宫腔发生轻度粘连1例,中度粘连1例,宫腔粘连复发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宫腔轻度粘连6例,中度粘连6例,宫腔粘连复发率为30.00%;治疗组患者宫腔粘连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治疗宫腔粘连,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球囊支架在宫腔粘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宫腔粘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子宫球囊支架放置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复发率为6.00%,均低于对照组的26.00%、2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球囊支架在宫腔粘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宫腔粘连复发的同时,不增加术后感染率,可以作为常用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法联合经皮雌激素凝胶预防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6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讨对象,按其术后治疗方式分组,即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接受经皮雌激素凝胶治疗、补肾活血法联合经皮雌激素凝胶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如术后再粘连发生率、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血流参数等。结果 与对照组术后再粘连率20%相比,观察组术后再粘连率3.33%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疗效80%相比,观察组治疗疗效96.67%更高(P<0.05),比较内膜容积、内膜厚度,治疗前数据差异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膜容积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和内膜血流参数,治疗前数据差异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流参数低于对照组,内膜血流参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接受补肾活血法联合经皮雌激素凝胶治疗,对其术后再粘连有预防作用,并可让子宫内膜容受性得到更好改善,对此...  相似文献   

5.
龙顺姬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46-147
目的探究戊酸雌二醇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防止患者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31号间70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行上环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患者给予不使用戊酸雌二醇,观察组60例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补佳乐)并联合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及药物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5.0%,对照组50.0%,提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6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微恶心,治疗后及随访中检测患者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对于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的恢复并且治疗副作用较小,应广泛推举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球囊支架置入在宫腔粘连分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宫腔粘连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戊酸雌二醇+球囊支架+节育环治疗,对照组手术+戊酸雌二醇+节育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宫腔粘连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离术治疗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中采用球囊支架置入能提高疗效,患者术后复发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二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5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确诊后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术后人工周期连续治疗3个月,后行宫腔镜检查了解术后宫腔情况,并以此为最终结论。观察组于术后第一次月经干净第3~7天行二次宫腔探查,对照组未行宫腔镜二次探查。对比两组临床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增长及月经量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及月经量明显高于(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统计两组术后3个月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得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粘连分解术后二次宫腔镜探查,有助于了解患者宫腔恢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从根源上预防宫腔再粘连,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剂量雌激素(3mg)在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再粘连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重度宫腔粘连行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分离术后患者共50例,根据术后予以不同剂量雌激素分成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2mg,实验组给予戊酸雌二醇3mg。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宫腔形态恢复、子宫内膜厚度、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 0.05);实验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TT、FIB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雌激素(3mg)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可减少术后再粘连的发生,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患者行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预防其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共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划分,其中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生素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透明质酸钠凝胶进行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比较,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腹部疼痛时间、阴道出血时间以及月经复潮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为5.00%,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为15.00%,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行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对宫腔粘连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还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情况,安全性更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25例宫腔粘连患者为观察组,25例患者子宫内膜正常部位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率与对照组相当,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率较高,雌激素受体可能与宫腔发生粘连有联系。同时,为临床宫腔粘连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芬吗通对重度宫腔黏连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住院行宫腔镜宫腔黏连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重度宫腔黏连病例(63例),试验组(28例)患者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芬吗通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对照组(35例)术后单纯给予芬吗通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月经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超声相关监测指标、药物不良反应及术后妊娠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月经恢复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4%vs.88.6%,P>0.05);试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60.7%vs.31.4%,P<0.05);在宫腔形态恢复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vs.68.6%,P>0.05);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为(10.1±1.9)mm,对照组为(9.4±1.3)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型子宫内膜率高于对照组(64.3%vs.34.3%,P<0.05);两组PI、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妊娠率为28.6%,对照组为1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宫腔黏连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芬吗通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疗效确切、安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肾虚血瘀型重度宫腔粘连(IUA)后组织学层面上的变化影响与患者月经量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肾虚血瘀型重度IU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重度IUA行宫腔粘连分离手术(TCRA)后使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组为重度IUA行TCRA后在激素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一个周期,下次月经干净第3~7天复查。比较两组在随机取子宫内膜,组织学上纤维化、淋巴细胞结果单核细胞浸润、腺体的数量及形态上的差异及患者月经量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炎症指标、子宫内膜纤维化指标高于观察组,月经量改善指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度IUA行TCRA后在激素治疗基础上配合补肾活血方在子宫内膜损伤中更具有改善炎症及缓解粘连部位纤维化的疗效,改善经水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金凤丸联合生物电刺激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金凤丸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数,治疗后月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子宫内膜血流PI及RI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9.01±1.92)mm、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数(5.77±0.36)支高于对照组的(7.42±1.35)mm、(4.99±0.58)支,子宫内膜血流PI(0.63±0.06)及RI(0.46±0.03)低于对照组的(0.70±0.07)、(0.51±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月经改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给予金凤丸联合生物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应用10mg/d戊酸雌二醇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接诊的5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戊酸雌二醇5mg/d药物治疗,观察组28例给予戊酸雌二醇10mg/d药物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通过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月经、子宫内膜厚度、药物副反应等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比较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应用10mg/d戊酸雌二醇辅助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无效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月经改善、月经恢复率皆低于观察组.术后3个月用B超复查子宫内膜增长的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内膜生长情况都比术前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药物副反应.对照组有两例发生了药物副反应.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应用10mg/d戊酸雌二醇辅助治疗效果更佳,更利于患者恢复,降低术后再粘连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敏  宋依强  罗洪琴 《现代医药卫生》2022,(20):3534-3536+3540
目的 对比生物防粘连膜与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在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度宫腔粘连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生物防粘连膜联合宫内节育器组(治疗组)和球囊联合宫内节育器组(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除术,手术前后均给予大剂量雌激素治疗。治疗组术后放置生物防粘连膜+圆形金属宫内节育器1枚90d。对照组术后放置宫腔球囊3d,球囊取出后序贯放置圆形金属宫内节育器1枚90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形态治愈率分别为31.11%和22.22%,好转率分别为55.56%和4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月经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3.33%的患者发生再粘连,对照组有48.89%的患者发生再粘连,两组再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妊娠需求的患者中,术后随访6个月发现,治疗组有57.14%的患者妊娠,对照组有36.36%的患者妊娠,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雌激素联合氧化再生纤维素防粘连膜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入院的80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雌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加施氧化再生纤维素防粘连膜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总体治疗效果、粘连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与妊娠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月经量为(52.82±8.50),子宫内膜厚度为(8.59±0.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33±7.27)、(8.03±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粘连复发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12.50%比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激素联合氧化再生纤维素防粘连膜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66-68
目的探讨宫腔内持续放置水囊联合大剂量雌激素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宫腔粘连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采用宫腔粘连分离术,观察组术后采用宫腔内持续放置水囊联合大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宫腔内持续放置水囊联合低剂量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正常率与术后1年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全部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未见异常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宫腔内持续放置水囊联合大剂量雌激素有助于改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月经恢复与妊娠结局情况,但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3):94-96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清宫术后使用小剂量戊酸雌二醇促进患者子宫内膜修复及降低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清宫术60例稽留流产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术后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术后使用安宫黄体酮,研究组于其基础予以小剂量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出血时间与总出血量、首次月经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值及宫腔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出血时间、总出血量、宫腔总粘连率分别为(5.08±1.02)d、(78.63±16.04)mL、6.67%,明显小于对照组(6.42±1.28)d、(96.42±19.17)mL、26.67%(P<0.05);研究组首次月经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值为(9.12±1.84)mm,明显大于对照组(8.26±1.93)mm(P<0.05)。结论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后联合使用安宫黄体酮以及小剂量戊酸雌二醇,能显著缩短出血时间,降低出血量及宫腔粘连率,促进子宫内膜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宫腔粘连(IUA)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139例宫腔粘连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疗效及随访复发率、妊娠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实验组患者复发率1.2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33%,妊娠率2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粘连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球囊支架放置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随访复发率,提升患者妊娠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TCRA)辅助戊酸雌二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IUA)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IUA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仅行TCRA治疗,研究组采用TCRA+戊酸雌二醇治疗,6个月后随访.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宫腔再粘连及受孕情况,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15.38%)低于对照组(35.90%),受孕率(33.33%)高于对照组(1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前后AST、ALT、TC、TG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辅助戊酸雌二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效果显著,可促使月经恢复,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治疗效果及受孕率,降低宫腔粘连复发率,且不会对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造成不利影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