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减少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调配差错,提高输液配置质量,保证临床输液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 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程序,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差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循环前后差错率的、改善程度.结果 循环前的差错率为0.053%,循环后的差错率降至0.015%,实际降幅达77.4%.结论 将PDCA循环应用到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差错管理中,坚持PDCA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程序,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能有效的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差错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有效提高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及药品损耗率,进一步保证临床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静配中心工作量、差错和药品耗损的数据记录,对各工作环节进行梳理探究,制定相应措施,如贴签、摆药差错防范措施、调配差错防范措施、成品输液发放差错防范措施、停医嘱退药差错防范措施、审方差错防范措施等,观察实施多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前后静配中心工作效率、差错率、药品损耗率的改善情况。结果静配中心实施该方案后调配总量较对照组增长20.78%,差错数较对照组减少53.66%,药品损耗量较对照组减少87.7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及考核,增加工作人员知识储备,有利于提高静配中心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及药品损耗率,值得医院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内部差错率的作用,为临床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10月对某院门诊药房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对2015年7月~2015年9月(实施前)和实施后2016年1~3月的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实施前后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结果:实施前药房处方调配差错情况具体为:品种和规格错误所占比例为28.94%,数量错误所占比例为53.19%,用法错误所占比例为17.87%;实施后,品种和规格错误所占比例较实施前下降了55.88%,数量错误所占比例较实施前下降了60.80%,用法错误所占比例较实施前下降了76.19%,总差错率较实施前下降了62.13%,实施后的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有效降低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值得各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实行PDCA管理,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减少各类差错的发生。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各类差错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逐一改进。结果:通过2年时间的持续改进,PIVAS的外部差错率由0.02%下降至0.000 8%,内部差错率由0.18%下降至0.09%,均显著降低。结论:PDCA循环能显著降低PIVAS的配方差错率,减少潜在的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和管理指南(试行)》(下称《指南》)及附件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下称“静配中心”)建设规划过程中的平面布局、建筑装修施工图设计与审核要点等进行逐一解读,详细论述项目规划、正确选址、合理平面布局、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审核对建设静配中心的重要性。承担设计和建设静配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认真学习《指南》及其附件的规定,深入理解与掌握静配中心的设计要点与装修要求,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静配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水平,保证静配中心的建设符合标准,保障成品输液的调配质量,同时保护调配人员免受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PDCA管理降低静配中心配送错误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6年全年和2017年全年应用PDCA管理静配中心的配送错误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PDCA管理之前,我院2016年全年静配中心共配送药物622371例,出现配送错误共有968例,错误率0.16%,在实施PDCA管理之后,2017年全年静配中心共配送药物612892份,我院静配中心出现配送错误有759例,错误率为0.12%,从以上结果能够看出,PDCA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配送错误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PDCA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静配中心的配送错误率,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岗位胜任力;药品管理以及建立健全配药核查制度,全面改进静配中心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智能设备工作流程实施PDCA循环对输液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 对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参照组)输液质量安全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订基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智能设备工作流程实施PDCA循环改进措施,并对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研究组)输液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输液质量安全情况数据(不合格医嘱检出率、药物排药错误率、药物调配错误率)。结果 经过组间比较,研究组的不合格医嘱检出率、药物排药错误率、药物调配错误率均要低于参照组,其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基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智能设备工作流程中应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的效果较佳,能够有效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不合格处方的检出,有效降低静配中心的药物排药错误率、药物调配错误率,促进提高输液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简称“静配中心”)的工作关系到静脉用药的用药安全、合理用药以及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防范,环节比较复杂。做好静配中心工作,需要有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因此,静配中心应当按照《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对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进行总结,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制定对应的实施细则,在工作中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以下简称"静配中心")是医疗机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部门,是药学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静配中心承担着静脉用药医嘱审核干预、加药混合调配、用药咨询以及参与静脉输液使用评估等药学服务,为临床提供优质的可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1].我国于1999年在上海建立了第1家静配中心,实行由药师负责的集中调配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许宏凯  胥洋 《齐鲁药事》2011,30(8):489-490
目的探讨静配中心(PIVAS)的洁净管理。方法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要求,从6个方面对静配中心进行洁净管理。结果通过从硬件设备到人员、物流、环境检测等方面的综合实施,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外部与内部双重因素对静配中心洁净环境的污染,提高输液质量。结论静配中心实施洁净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静脉用药的质量,确保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从调配中发现问题,通过质量持续改进,减少用药错误、提高用药安全,使门诊药房的安全质量、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程序,根据门诊中西药处方调剂流程设计门诊药房差错检查表,统计本院2014年3-5月门诊药房普通处方错误差错情况,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不断提高门诊工作质量.结果:经过相关对策与措施的实施,调配差错明显减少.实施改善措施前差错率为1.76‰,实施措施后差错率为0.83‰,差错率降低了52.84%,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的主观疏忽,其次是药品因素和环境因素.通过PDCA循环法制定的对策、方案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调配差错,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因素及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针对2015年1月~12月期间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制的输液总量和差错量进行分析,同时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开展静脉用药调配工作风险相关知识培训,分析对比培训前后相关知识考核成绩。结果:2016年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防范后配制输液差错率为0.012%,显著低于2015年的0.053%,差异显著(P0.05);培训后静脉用药调配相关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为(95.35±5.74)分,显著高于培训前的(79.21±7.65)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做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因素的评估并加以防范能够降低配制输液差错量,提高静脉输液配制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排药工作的质量及速度,保障临床静脉用药安全。方法 运用PDCA循环对影响排药工作质量和速度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逐项实施。统计并比较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PIVAS实施PDCA管理前后排药工作的速度和差错率。结果 经过3个月的PDCA循环管理,平均排药速度从(18.22±1.96)组/min提高至(27.10±2.84)组/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药差错率从0.29%降低至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类型差错例数均有所减少。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有效提升PIVAS排药工作速度,减少排药差错,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集中调配部门,其日常管理质量和风险管控能力关系着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本文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涉及静配中心安全运行与风险管理、日常管理等规定的详细解读,以期为医疗机构静配中心建立安全运行与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管理,保证临床用成品输液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定义,工作的专业范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简称“静配中心”)具体工作如用药医嘱审核、防范给药错误、确保药品稳定性、以及溶媒、基础输液的选择等诸多环节阐述了静配中心工作内涵,即完成药物调剂、确保用药安全,其工作人员应具备药学专业资质的必要性,药学人员是静配工作最终质量达成的最重要的要素。纵观中外静配的发展史,可以判定静配中心工作人员主体是药学人员符合静配属于药学工作的发展规律,药学人员可以确保医院临床调配输液药物、使用输液药物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儿科处方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6月实施PDCA循环法前和2018年7-12月实施PDCA后的门诊药房儿科处方为研究对象,在各时间段内选择儿童处方各1000张,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药房儿科处方差错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门诊药房儿科处方差错率低于实施前,差...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7,(6):1165-1167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2015年1—6月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以及2016年1—6月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差错处方,统计和分析医院住院药房药品处方调配差错情况,并比较实施管理法前后的药品处方调配差错率以及患者和工作人员对药房药品处方调配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药品调配差错率为0.973%;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药品调配差错率为0.552%;管理前后药品调配差错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和工作人员对药房药品处方调配的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住院药房药品处方调配差错管理中,产生了较理想的效果,减少了药品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了住院药房的管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降低住院药房口服药品调剂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应用PDCA循环法对住院药房口服药品调剂差错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调剂差错率由原来的0.174%下降至0.084%,下降了51.8%.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能明显降低住院药房口服药品调剂差错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PDCA循环法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常规管理阶段发放的580 450件药品(对照组)和PDCA循环法管理阶段发放的581 357件药品(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在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医院门诊药房药品使用情况(有效使用率、不合格报损率、去向明确率和复核差错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使用率和去向明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格报损率和复核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 循环法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使门诊药房工作质量更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和临床用药质量,减少了医疗差错,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摆排药系统与药品管理在药品使用全流程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各项日报表中相关数据,对比使用掌上电脑(PDA)药单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包括调剂效率、排药效率、排药差错等情况。结果 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摆排药系统与药品管理的创新应用后,使用PDA药单与纸质药单的调剂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相同人员使用PDA药单后的排药速度较使用纸质药单显著提升,差错率由纸质药单的4.1‰(108/265 819)降低至1.9‰(61/319 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摆排药系统与药品管理的创新应用,有效降低排药差错率、提高排药速度,操作简便、可追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