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祛湿法是中医学的重要治法之一。《黄帝内经》提出了祛湿法;《伤寒论》阐述了湿病的病因病机和相应方药,创立解表祛湿和健脾利湿等多种祛湿法;《金匮要略》将祛湿法分为微发汗和利小便两类,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晋唐时期发展了淡渗利湿等治法,创制清热祛湿方剂;金元时期拓展了宣上导下和升阳除湿等祛湿法,从上下、内外和三焦辨治湿病;明清时期确立了内科和妇科带下湿病的相应治法,温病学派完善了治疗湿温和寒湿等的多类祛湿法和方证。至此形成了完整的中医湿病证治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金匮要略》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和脉证的有关论述,将其归纳为治痹六法:发汗祛湿法,轻清宣化法,助阳逐湿法,益气固表除湿法,温经行痹法及祛寒除湿通痹法。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利水方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中具有利水作用的方剂甚多,治疗病证颇广,许多方剂至今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根据不同利水作用的方剂,归纳为八个方面:1 发汗利水 《金匮要略》载发汗利水作用的方剂较多,其中有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是治疗溢饮之方;越婢汤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均主治里水。《医宗金鉴》谓:“里水之里字,当是皮字”;麻黄附子汤主治“水之为病,其脉沉小”等。综观上述六方中,均有麻黄发汗,通过发汗使肌肤之水随汗出而解,符合《内经》“开鬼门”之法的治疗原则。临床多治疗急性肾炎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见有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金匮要略》中治疗水气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水气病选方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华医典》中治疗水气病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挖掘。结果:共筛选治疗水气病处方101首,涉及107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三位药物为甘草、茯苓、桂枝;选择相关度为7、惩罚度为2,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层次聚类分析演化出3-4味药的核心组合12个,新处方6首。结论:《金匮要略》中治疗水气病以宣肺发汗,健脾利水,温阳散寒为主,反映了“发汗利水、温阳健脾”的祛邪与扶正兼顾之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5.
仲景发煌古义,推陈出新,不仅确立了“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风水、皮水“当发其汗”的基本原则,还创制了一系列治疗水气病的发汗之剂,构建并完善了水气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大致有解表宣肺,发汗利水;发汗行水,兼清郁热;益气固表,和营发汗;温经助阳,发汗行水;并提出汗法的禁忌症,曰“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相似文献   

6.
"援物比类"方法对于中医藏象学说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发生学意义,其中,"比类"说理为中医藏象学说提供了实用、有效的表述工具;而"比类"推理又直接构建出诸多藏象理论。从发生学意义角度深入研究"援物比类"方法对于中医藏象学说构建的作用,对于从本质上认识藏象学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痰饮之病,属阳虚阴盛,运化失常,水饮停积为患.为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所致.饮为阴邪,易伤阳气,治疗虽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祛饮、温阳、温散发汗、温化利水、消补兼施、温清并用等法,但总以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治疗原则.根据这一特点,张景岳提出阴虚亦可生湿,水泛为痰的观点,创立了养阴祛湿法,将金水六君煎运用于临床治疗中,收到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肾炎为临床常见病 ,临床多表现为浮肿、血尿等症。本病属中医水肿、尿血范畴 ,多与湿热有关。笔者就中医治疗该病的用药法则 ,谈几点临床体会。1 退肿宜汗水肿之治 ,《内经》有“开鬼门 ,洁净府”的汗利两法 ;《金匮》有“腰以下肿当利小便 ,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明训。急性肾炎大抵以“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为主症 ,属风水范畴 ,治当在发汗之列。现在的普遍看法是 ,淡渗利水是退肿主法 ,只是初起兼见表证 ,或兼肺气不宣者 ,可汗 ;或在淡渗利水之外加解表药 ,多不以汗法作为退肿主法。笔者认为 ,肺为水之上源 ,风热之邪外袭 ,失…  相似文献   

9.
身痛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多处记载,探其病机为邪气阻滞,不通则痛或气血阴阳虚损,不荣则痛。其治法大致可归纳以下十法:发汗散寒止痛法、益气养营止痛法、温阳利水散寒止痛法、祛风湿止痛法、解表利水止痛法、和解肌表止痛法、温中补虚止痛法、解毒散瘀止痛法、益卫固表除湿止痛法、解暑除湿止痛法。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产生于经验医学时代,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只能从生活在自然、社会中的人的生命活动现象来了解、推论人体的生命规律,这时中医学的唯象理论便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形成取象比类在中医中开始运用的契机。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黄鑫  宋宁  熊瑜  张宁 《广西中医药》2011,34(3):44-45
<正>补泻配伍是指扶正与祛邪配伍运用的方法。补,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泻,就是祛除病邪,包括发汗、攻下、消导、理气、行血、利水、清热、祛寒等。金元四大家为金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医家,论补、论泻各有侧重,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条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历代医家多认为“开鬼门”是发汗消肿,“洁净府”,是利水消肿,“去宛陈莝”为逐水消肿。笔者认为本条并非仅论水肿之治,现略陈管见供同道指正。“开鬼门”,主要指发汗祛邪,使邪从表解。如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清暑发汗、解表清里、解表攻里、滋阴发汗、助阳发汗、化饮发汗、养血发汗、理气发汗等。各种各样需要发汗来治疗的疾病,均可采用此法治之。此句无须赘述。  相似文献   

13.
<正> 补阴治形,是景岳扶正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之初生,必从精始”,人体“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的认识,张氏强调指出“欲祛外邪非从精血不能利而达,欲固中气非从精血不能蓄  相似文献   

14.
冯界之  冯韧 《国医论坛》1995,10(4):10-11
《易经·系辞》曰:“古老疱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视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县.通取诸物,于是始作人卦,以迅神明之震,以类万物之情.”八卦为《易经》中的主体,是《易经》用以说明自然界事物运动的主要工具.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和自然界息息相通,相参相应.人体的生命过程符合八卦的运动规律,因此可以用八卦的原理来解释人体生、长、壮、老、已各个不同的阶段.1股孕或从受精卵形成到出身为胎孕期。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形成台子,到台子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裂球,再到…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眩晕病证的认识,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到处方用药,无不彰显着“道法自然”“取象比类”思维的妙处.“象”思维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主要思维方式,是一种对客体形态的再认识与内在实质的理解相统一的认识活动.中医运用“取象比类”方法来阐释阴阳、五行、藏象等中医经典理论,更用之来指导临床.“培土生金”“增水行舟”“提壶揭盖”“釜底抽薪”等治法,皆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眩晕的病位在脑窍,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脾、肾,尤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其治疗应祛避外风,镇熄肝风,清疏上窍,培土养正.  相似文献   

16.
<正> 1.何谓祛湿剂?其立法依据是什么? 答: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及宣散湿邪等作用,以治疗湿邪为病的方剂,统称祛湿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又说:“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所谓“湿上甚而热……以汗为故而止”,即湿邪盛于上部而有热,治以苦味温性之药,佐以甘辛之品,以发汗解表方法恢复其常态而止。“十剂”又云“燥可祛湿”,“通可祛滞”,“宣可祛壅”。本章方剂的立法,即本着这些原则而作为依据的。也属于后世八法中广义的消法范畴。 2.湿邪有何特性?对其基本治法有哪些?  相似文献   

17.
<正>湿热性疾病是温病中的一大类。目前由于许多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以及盲目使用抗生素,再加之膏粱厚味的过多摄入,湿热性疾病逐渐增多。对于挟湿性疾病,某些医生在治疗上认识不够,只注重清热而忽视了祛除湿邪,因而探讨湿热性疾病祛湿法,对于临床颇有裨益。1宣畅肺气《素问·经脉别论》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在两千年前的生活实践中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辨证施治的治疗体系,而对于人体生命来源和生活机能的物质基础及其演进规律也早已有了相当正确的认识,形成了“精、气、神”——比较原始的学说,它认为人体生命的来源生活机能维持都是建筑在物质基础上的,是随着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精”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物质,是由先天父母及后天水谷(营养物质)之精气化生而成,是人体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夫精者、身之本也”明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中医发生学方法,将中医学独到的取象比类及阴阳五行属性归类思维方法贯穿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认识中。基于此理念,取自然界之水象,类比于人体气血运行,认为气血亦当恒动不息,壅滞于局部则会腐败秽浊,郁而化热化火成毒,损害机体。借鉴"人应水象"的类比思维,构建缺血性脑卒中火毒病因假说,并通过分析以具有清败火毒功效的苦寒解毒法、咸寒苦甘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反证该病因假说的成立。  相似文献   

20.
王立春 《中成药》1992,14(3):48-48
麻黄为中医常用药物之一,始载于《本经》。自汉·张机收载麻黄汤后,历代医家都以麻黄为发汗、发喘、利水之要药,但在具体应用上虑其发汗力峻,有伤津耗液之虞,后世医家多不轻易采用兹略陈管见,尚祈赐正。 1.对麻黄发汗的认识:麻黄性温、味微苦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