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检测EZH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EZH2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和意义进行探讨。方法收集62例胃癌手术患者的肿瘤及52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石蜡标本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同时检测血管生成因子VEGF、Ang-2、Vasohibin-1蛋白的表达,应用相关分析探讨EZH2与血管生成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及意义。结果胃癌组织中EZH2、VEGF、Ang-2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增强(P<0.05),而癌旁正常组织中Vasohibin-1表达比胃癌组织增强(P<0.05)。相关分析显示,EZH2与VEGF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EZH2与Vasohibin-1、VEGF与Vasohibin-1表达有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EZH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EZH2可能通过促进VEGF、抑制Vasohibin-1表达促进胃癌的新生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胃癌的侵袭进展。  相似文献   

2.
PTEN和VEGFPCNA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bcl-2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探讨PTEN和VEGF、PCNA、bcl-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20名正常胃黏膜中PTEN、VEGF、PCNA和bcl-2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47%(33/68),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100%(20/20)(P<0.01),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5%(51/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10%(2/20)(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也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4%(50/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20%(4/20),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bcl-2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54%(37/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5%(1/20)(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VEGF、PCNA呈负相关(P<0.01)。结论PTEN失活或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与VEGF、PCNA呈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3.
邓明佳  李科  张丽娟  沈丽达  张灿珍  叶丽娟 《天津医药》2011,39(12):1108-1111,1193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VEGF-D与MLVD的关系。方法:收集52例胃癌术后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胃癌、癌旁和正常组织MLVD及VEGF-D的表达。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VEGF-D与MLVD、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以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D在胃癌、癌旁与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胃癌与癌旁组织两者间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淋巴结转移和Ⅲ、Ⅳ期患者胃癌及癌旁组织中VEGF-D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Ⅰ、Ⅱ期患者(P<0.05或P<0.01)。癌旁MLVD高于正常组织及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VEGF-D阳性的MLVD高于VEGF-D阴性者(P<0.01)。而胃癌组织中VEGF-D阳性的MLVD与VEGF-D阴性的ML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癌旁组织中VEGF-D及MLVD的检测可作为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VEGF165和HIF-1α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的HIF-1α和VEGF165阳性表达率为74.13%和77.58%,均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12.07%和15.51%(P<0.05)。胃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165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且HIF-1α与VEGF165蛋白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F-1α与VEGF165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侵袭、淋巴结转移有关,同时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联合检测HIF-1α和VEGF165有助于评估胃癌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脾酪氨酸激酶(Syk)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胃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Syk与HER2蛋白表达;分析在不同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远处转移等胃癌组织中Syk及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5例胃癌中Syk、HER2的表达率分别为21.8%(12/55)和29.1%(16/55)。2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0%(17/20)和0。胃癌组织Syk蛋白表达阳性率显着低于癌旁组织(P<0.01);而HER2蛋白在胃癌的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1)。Syk、HER2蛋白表达在胃癌的不同组织学分类、肿瘤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和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化程度越差、浸润越深、出现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TNM分期越高HER2阳性率越高,而Syk则在低分化中出现表达缺失。结论:Syk、HER2基因检测可作为评估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并为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1,MTA1)和Bcl-2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在肺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两者在肺腺癌的进展中是否存在相关性,为丰富肺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且为诊断肺腺癌是否已经发生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判断预后,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的的方法检测60例肺腺癌标本及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Bcl-2和MTA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肺腺癌癌灶组织中Bcl-2中的表达率6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率16.7%,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的表达与肺腺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癌灶转移范围密切相关(P<0.05);MTA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71.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率16.7%,两者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MTA1蛋白的表达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两者随病情的进展表达呈加强趋势和正相关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eroxiredoxin1(Prx1)的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65例同期伴腹膜转移胃癌患者的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淋巴结转移灶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rx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prx1蛋白强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胃癌原发灶60%(39/65)、腹膜转移灶68%(44/65)、淋巴结转移灶88.6%(39/44),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rx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2/65),且表达很弱。癌旁正常胃黏膜中prx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之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病灶中的Prx1检查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术前是否腹膜转移以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泛素连接酶hrd1(hydroxymethylglutaryl reductase degradation 1,hrd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此探讨hrd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胃癌组织及距癌灶边缘5cm以上胃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63例胃癌(实验组)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hrd1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别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hrd1基因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rd1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及Q-PCR结果均显示,胃癌组织中hrd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d1在癌灶≥5cm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灶<5cm的胃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hrd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泛素连接酶hrd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hrd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hoC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结论 Rho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辰生  李红方  梁冰锋 《河北医药》2013,35(11):1637-1639
目的研究Fas、FasL蛋白在胃癌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Fas、FasL蛋白对胃癌发展、发生的影响,为胃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及淋巴结中Fas、FasL蛋白表达,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Fas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率(75.9%)显著高于在胃癌组织(48.3%)、有淋巴结转移组织(53.4%)、癌旁组织(56.9%)(P<0.05),且该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FasL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79.3%),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织(67.2%)、癌旁组织(53.4%)、正常组织中(41.4%)(P<0.05),且该蛋白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Fas、FasL蛋白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免疫逃避中起重要作用,为胃癌的分子靶点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MP-9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与60例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MP-9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根据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类分析其与MMP-9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MMP-9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5%,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25%,而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MP-9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43.33%,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1.67%。胃癌组织中MMP-9mRNA及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未侵及浆膜层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和57.9%;而侵及浆膜层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和83.3%,分别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的胃癌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和60.0%;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和85.7%,分别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粘膜,MMP-9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胃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备选指标。  相似文献   

12.
沈彦  周颖  赵敏  魏艳芹 《河北医药》2013,(13):1931-1933
目的探讨E-cadherin、CD44V6和HIF-1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E-cadherin、CD44V6和HIF-1α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在结肠癌中的高表达率为58.9%,低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90.0%(P<0.05),CD44V6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57.8%,高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6%(P<0.05),HIF-1α在结肠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1.1%,高于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6.7%(P<0.05)。E-cadherin、CD44V6和HIF-1α的表达均与结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结肠癌的Dukes分期有关(P<0.05)。E-cadherin的表达还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肠癌中CD44V6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 E-cadherin、CD44V6和HIF-1α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166-168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程度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SCLC患者术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VEGF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蛋白阳性表达提示SCLC的恶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某院诊治实施手术治疗胃癌患者103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D-1、PD-L1表达阳性率、死亡和存活率,患者癌组织中PD-1、PD-L1表达阳性率,及不同病理分期中PD-1、PD-L1表达阳性率差异。结果:癌组织PD-1和PD-L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0.78%vs.0.00%,63.11%vs.0.97%,P<0.05]。死亡患者癌组织中PD-1、PD-L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62.50%vs.21.82%,87.50%vs.43.64%,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PD-1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PD-L1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中III^IV期患者PD-L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I^II期患者[78.85%vs.29.41%,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PD-1和PD-L1表达水平较高,PD-L1表达水平和病理特征有一定相关性,PD-1和PD-L1与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微血管密度(MVD)和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6例乳腺癌、1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受体的表达,并在CD34染色切片上检测微血管密度。结果(1)癌组织VEGF和Flk-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和61.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2)乳腺癌MVD均值为(30.49±16.51)个/200倍视野,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3)乳腺癌MV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P<0.0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受体的表达与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P<0.05);(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受体阳性组MVD均值(54.93±13.86)高于阴性组(41.28±11.69),其表达与MVD有关(P<0.01)。结论乳腺癌的VEGF和Flk-1表达阳性率与MVD大于良性乳腺疾病。VEGF和Flk-1与MVD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均可作为判断乳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VEGF和Flk-1不是影响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惟一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中COX-2、MMP-9与hMSH2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癌旁和胃炎黏膜中COX-2、MMP-9与hMSH2的表达。结果 (1)COX-2和MMP-9在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癌组织(P<0.05);hMSH2在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非癌组织(P<0.05)。(2)COX-2和MMP-9在低分化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和无转移者(P<0.05)。(3)COX-2和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COX-2与hMSH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OX-2MMP-9与hMSH2的异常表达及三者之间的相互调节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ET-1、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肺癌及1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NET-1、VEGF的表达。结果 NET-1、VEGF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5.00%、55.83%)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40.0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T-1、VEGF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差异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无关(P>0.05),但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NET-1、VEGF的阳性表达均与肺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在癌组织中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提示两者具有促进肿瘤细胞转化、增殖、迁移的作用,可作为临床判定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吴丹  孙国平  彭光辉  马泰  仲飞 《安徽医药》2012,16(3):345-348
目的探讨HER-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478例胃腺癌组织及49例癌旁组织中HER-2、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率为10.9%(52/478),癌旁组织未见HER-2阳性表达,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2%(302/478)和26.5%(13/49)(P0.01),VEGF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5);MVD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51.44±19.24)vs(34.28±14.74),P0.01)],MVD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与VEGF、M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HER-2表达可能与胃癌血管生成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吴醒  郝波 《江苏医药》2007,33(10):1037-1038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MMP-2在80例胃癌组织及26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应用免疫荧光方法对胃癌细胞内源性VEGF和MMP-2进行胞内定位.结果 (1) 胃癌组织中VEGF和MMP-2表达率分别为78.8%(63/80),86.3%(69/8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5.4%和19.3%)(P<0.05).(2)胃癌组织中VEGF和MMP-2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VEGF和MMP-2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在胃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02~2021-08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门诊收治入院的胃腺癌患者100例,收集胃癌组织和距肿瘤切缘约1.5cm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个组,实验组胃癌组织50例和对照组癌旁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法、Western blot实验法、RT-PCR实验法检测胃癌患者中TrxR1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50例患者的胃腺癌组织标本中,发现TrxR1的阳性率为82.0%,癌旁组织阳性率为18.0%。胃腺癌组织的TrxR1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TrxR1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TrxR1蛋白表达含量为(5.45±1.21),对照组TrxR1蛋白表达含量为(2.45±1.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胃癌组织中TrxR1 RNA表达和癌旁组织TrxR1RNA表达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胃癌生物学标记为胃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深层资料,同时可为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