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0):1361-1363
目的 总结PICU中毒患儿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毒患儿的年龄、发病季节、中毒症状、中毒物质、中毒途径、治疗、转归等,并根据是否为药物中毒分为药物组和非药物组,比较两组不同特点.结果 药物中毒组81例,非药物中毒组54例.两组中毒表现和临床辅助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药物中毒组治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6.30%和1.85%,与药物中毒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呼吸机使用时间和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毒主要因素来看,以家庭中毒为主(82.96%),农村中毒患儿比例较高(59.26%),药物中毒81例(60.00%).结论 针对儿童中毒发生的主要特点,要求家长必须做好相关化工产品的日常管理,掌握正确的药物使用知识,以降低儿童中毒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朱颖  董扬  徐达良  江家云  吴琳 《安徽医药》2018,39(5):580-582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中毒特点及血液灌流(HP)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急性中毒并行HP治疗的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从患儿居住区域、中毒性质、中毒途径、中毒种类、临床表现、一般资料等方面统计分析中毒患儿临床特点,通过观察HP治疗后临床转归评估HP疗效,并统计HP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中毒患儿中,农村患儿90例(90%);意外中毒95例(95%);误食中毒88例(88%);农药中毒56例(56%),药物中毒34例(34%);首诊神经系统表现58例(58%),消化系统表现35例(35%);≤5岁患儿80例(80%)。②治疗后,治愈或好转患儿95例(95%),死亡5例(5%)。临床症状一般于治疗后24~48 h缓解,HP治疗过程中,无发热、高血压、血小板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①急性中毒患儿集中于农村,以误食中毒多见,中毒物主要是农药及药物中毒,临床以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表现为主,≤5岁者发病率高;②治疗可快速清除毒素,是治疗儿童急性中毒的有效方法,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抗组织胺药物临床常用,但服该类药物中毒的并不多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1例抗组织胺药物中毒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我院1997~2000年间共接治和抢救抗组织胺药物中毒11例(患者年龄3~13岁)。其中异丙嗪中毒5例,男3例,  相似文献   

4.
我科1997年10月~2000年10月,抢救治疗儿童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患儿均为远郊农村儿童,男9例,女6例,年龄2~12岁,住院天数1~19天,中毒原因均因患儿在家误食原药粉及放有氟乙酰胺的毒鼠食饵而中毒,其中12例有明确的误食氟乙酞胺中毒病史,死亡1例,3例先只知误食灭鼠药中毒,追问病史后确诊为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死亡1例。1.2 临床表现:患儿就诊时间在误食氟乙酰胺毒饵(苹果、饼干、薯片等)及原药粉中毒后1~24小时不等,多…  相似文献   

5.
唐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1,8(2):175-175
氟乙酰胺又名敌蚜胺 ,农村常用来灭鼠 ,因此食饵中毒事故在农村儿童中时有发生。我科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10月 ,抢救治疗儿童急性氟乙酰胺中毒 1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患儿均为远郊农村儿童 ,其中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2~ 12岁 ;住院天数 1~19d。中毒原因均因患儿在家误食原药粉及放有氟乙酰胺的毒鼠食饵而中毒 ,其中 12例有明确的误食氟乙酰胺中毒病史 ,死亡 1例 ,3例先只知误食灭鼠药中毒 ,追问病史后确诊为急性氟乙酰胺中毒 ,死亡 1例。1 2 临床表现 患儿就诊时间在误食氟乙酰胺…  相似文献   

6.
吴茜  罗放灵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0):901-902
我院儿科1988年~2001年共收治小儿急性中毒205例 ,现报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205例中毒患儿中 ,男96例 ,女109例 ,年龄10月~14岁 ,农村92人 ,城市113人 ;前7年中毒人数为120人 ,后6年85人。1 2发病特点 :1 2 1年龄组 :10月~4岁89例 ,其中毒以医疗药物为主 ,其次为农药 ,杀虫剂及消毒防腐剂等。5~10岁59例 ,以药物、农药毒植物及一氧化碳中毒多见。11~14岁59例 ,多为主动服用安定 ,酗酒致酒精中毒及毒植物中毒。1 2 2毒物种类 :医疗药物中毒共81例 ,见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误食毒物致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措施。方法对82例因误食毒物致急性中毒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农村58例(70.7%),城镇24例(29.3%)。0~1岁5例(6.1%),1~4岁56例(68.3%),4~7岁21(25.6%)。从误食毒物到就诊时间:2h以内38例(46.3%),死亡1例,2h32例(39.1%),死亡2例,2h以上12例(14.6%),死亡4例。重度中毒24例,死亡6例;中度中毒38例,死亡1例。轻度中毒20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结合本病农村较城镇多见;年龄越小误食中毒的概率越大;中毒程度越重,误食到就诊时间越长病死率越高。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彻底清除毒物,尽早解毒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小儿急性中毒原因和中毒种类及特点,现将1994~2000年收治的118例急性中毒病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年龄<1岁6例,1~3岁58例,3~6岁31例,6~14岁23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55例。

1.2中毒种类:各种药物中毒37例,鼠药中毒31例,农药中毒21例,一氧化碳中毒9例,氰化物中毒6例,酒精中毒5例,曼陀罗中毒4例,食物中毒3例,亚硝酸盐中毒2例。 1.3中毒途径:口服吸收中毒99例,呼吸道吸入中毒9例,肌肉注射中毒7例,皮肤接触中毒3例。 1.4中毒原因:误服药物、食物、喷洒农药的水果和蔬菜及鼠药共计62例;家长误用药物及药物过量22例;医源性药物过量11例;轻生自杀9例;一氧化碳中毒9例;其他原因5例。 1.5临床特点:有消化道症状者44例。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如躁动、嗜睡、精神恍惚、抽搐(包括锥体外系反应)、昏迷65例。其他表现,如出汗、口干、瞳孔散大或缩小、分泌物多32例。 1.6转归:118例患儿,痊愈113例,转院3例,死亡2例。 2讨论 2.1以上分析表明:我们收治的中毒儿童中,药物中毒占首位,其次是鼠药、农药及一氧化碳中毒等。中毒原因多为药物存放不当,保管不好,小儿误服,家长及基层医生用药过量所致。鼠药和农药中毒原因为误用误服,一些儿童误食被农药污染的水果蔬菜而引起中毒。因此特别提醒要妥善保存药物及化学药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掌握小儿药量,应特别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向家长详细交待用法用量。 2.2轻生自杀多为青少年,其中女性较多,而且患儿大多为独生子女,性格固执,情感脆弱,缺乏健康的心理学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这些已成为儿童主动中毒病因的新趋势和主要特点,应引起高度重视,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指导。 2.3采暖季节要采取措施保持室内通风,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关键。 2.4提醒家长及儿童不要食用未去毒的各种食物、动植物(如苦杏仁,曼陀罗等),或把毒物错当成普通食物(如把亚硝酸盐误作食盐)食用。   总之,小儿中毒多为急性中毒,由于中毒种类繁多,病史不明确,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表现,加之小儿不会陈述病情,给诊疗带来困难。凡遇见健康儿童突然发病,病史不明,同时或先后发病,症状相似且症状及体征不能用一种疾病解释,难于诊断的患儿,经过“认为是有效治疗”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时,均应考虑中毒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88年1月~1996年12月9年间共收治98例急性药物中毒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急性药物中毒98例,男53例,女45例。<1岁5例,1~3岁44例,4~7岁25例,8~14岁24例。中毒途径:消化道摄入85例,占888...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366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病原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6例住院的CAP患儿按年龄分4组,0~1岁组128例;2—3岁组108例;4~6岁组55例;7~14岁组75例。抽取4组患儿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对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366例CAP患儿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87例(23.8%),其中7~14岁组阳性率最高,为58.7%(44/75);其次为4~6岁组,为40.0%(22/55);2~3岁组感染率为13.0%(14/108),0~1岁组感染率为5.5%(7/128),各年龄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不同,自4~6月份开始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明显增加,且逐渐增高,以10~12月份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年龄分布上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季节特点为秋冬季节高发。  相似文献   

11.
1989年1月~1999年3月共收治小儿急性药物中毒85 例,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5 例急性药物中毒患儿中,男48 例,女37 例,男∶女约为1.3∶1.年龄<1 岁12 例,<12 岁9 例,全年发病,以夏秋季为著(农药使用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了解宁德市医院就诊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肠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2020年确诊为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的127例患儿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特点,并进行血清分型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我院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发病时间多集中于5~10月;0~1岁和1~2岁患儿检出非伤寒沙门菌最多,分别为59株和31株。127株沙门菌分为10种血清型,最常见为鼠伤寒沙门菌(49.61%),其次为都柏林沙门菌(10.24%)。127株非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对上述7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都柏林沙门菌;对美罗培南全部敏感。结论:我院患儿感染非伤寒沙门菌以夏秋季节为主,2岁以内高发;检出率最高的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和都柏林沙门菌,其中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儿中因肺炎支原体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选取因肺炎支原体致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患儿1800例为研究对象,将年龄分布、时间分布、季节分布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因肺炎支原体致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患儿平均年龄(6.2±4.2)岁,高峰年龄段集中在9~13岁;接诊的高峰时间段在上午9~11点;男童发病机会明显高于女童;城区儿童发病机会高于乡村儿童;高峰季节在11月、12月、1月。结论因肺炎支原体致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患儿有其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可为今后的防治提供经验,合理地配置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特征,为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就诊的急性中毒患儿的资料,根据中毒物、中毒原因及方式进行分组,分析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共收集急性中毒患儿449例,其中男227例(50.6%),女222例(49.4%);户籍:城市187例(41.7%),农村262例(58.4%);年龄分布上,以幼儿期患儿为主,达251例(55.9%);季节上,夏季患儿占比最高,为131例(29.2%);中毒物前三位:药物中毒235例(52.3%),生活化学品中毒160例(35.6%),杀鼠药中毒26例(5.8%);中毒途径:以经消化道为主,占445例(99.1%),中毒原因多为误服,达386例(86.0%);仅27例(6.0%)进行过院前急救;大部分急性中毒患儿无明显症状,治疗后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 儿童急性中毒高发于幼儿期,多经消化道误服,重点关注农村儿童及青春期女性,主要为药物中毒,夏季高发,院前急救率低,大多数预后良好,需针对性开展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中毒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本院206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06例中毒患儿中,食物中毒90例(43.7%),药物中毒45例(21.8%),农药中毒30例(14.6%),鼠药中毒18例(8.7%),化学品中毒12例(5.8%),CO中毒11例(5.3%);其中治愈好转191例,死亡6例,转院5例,放弃治疗4例。结论小儿急性中毒涉及儿童各年龄段,农村多于城镇,且绝大多数经消化道中毒,以误食、误服为多;小儿急性中毒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救治开始时间是急性中毒抢救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住院治疗高血压儿童病例,探讨住院儿童高血压的常见病因、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疗效,以便更好地指导小儿高血压的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5年住院的68例高血压患儿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68例高血压患儿中,男42 例,女26例,年龄2月~17岁,平均年龄(8.3±4.5)岁。原发性高血压12例,其中学龄期6人,青春期6人;继发性高血压56例,其中婴儿4人,幼儿4人,学龄前16人,学龄期20人,青春期12人。继发性高血压病因:肾脏疾病因素占42.86%(24/56),药物因素占26.79%(15/56),心血管因素占17.86%(10/56),神经性因素占5.36%(3/56),内分泌因素占5.36%(3/56)。原发性高血压患儿中,发病年龄8~17岁,肥胖率100%,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儿占58%。68例高血压患儿中,存在靶器官损害患儿11例,9例出现高血压脑病。出现高血压脑病患儿最低血压150/90 mm Hg,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患儿最低血压140/90 mm Hg,均远远高于2期高血压标准,原发性高血压首选非药物治疗如饮食改变、增加运动。继发性高血压患儿首先进行病因治疗,同时行药物治疗。本组68例中有2例有效控制血压:1例为尿毒症和1例为白血病移植后排异期患儿合并高血压,其余66例均获得有效治疗。结论:住院儿童高血压以继发性高血压多见,继发性因素依次为肾性因素、药物性因素、心血管因素、神经性因素和内分泌因素。原发性高血压儿童年龄偏大,集中分布在学龄期后,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出现靶器官损害和高血压脑病的血压值远高于各年龄段2期高血压标准。药物治疗推荐首选卡托普利或硝苯地平单用治疗,无效病例可采用两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450例住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2年临床报告的住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450例,统计分析患儿性别、年龄、相关药物、给药途径、ADR主要的临床表现等情况。结果:450例ADR患儿中,男235例(52.2%),女215例(47.8%),≤3岁318例(70.7%);以抗微生物药(289/450,64.2%)、中药制剂(58/450,12.9%)所致ADR居多;静脉滴注给药(349/450,77.6%)最易引起ADR;多发生在给药后1 h内(281/450,62.4%);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356/450,79.1%)。结论:临床应重视儿童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合理用药,尽量避免多重用药,以防止ADR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药物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统计我院儿内科2000-2017年收治的儿童药物中毒病例75例,按患儿的性别、年龄、中毒原因、药物分类、临床表现、救治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岁的幼儿期童居多(66.7%),儿童误服(90.7%)为主要病因,中毒药品种类居前3位是:抗高血压药、精神药物和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类药。结论:药物存放不当与误服密切相关,家长和社会需加强对儿童误服药物的关注,重视对公众家庭备用药物管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老年鼻出血患者的病因、部位、发病季节等临床特征,现将我科1984年~1999年收治鼻出血39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102例)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98例,男276例,女122例,年龄8~78岁。其中老年患者(Ⅰ组)102例,男 74例,女 28例,年龄 60~78岁;非老年组(Ⅱ组)296例,男198例,女98例,年龄8~59岁。两组鼻出血的病因、部位及发病季节见附表。 Ⅰ组全身病因71例(69%),其中高血压、动脉硬化41例,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26例,血…  相似文献   

20.
钡盐中毒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Lidy于 186 8年首次报道 ,迄今国内报道的并不多见。钡中毒少见 ,临床上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 ,抢救工作开始时常不明中毒原因 ,且中毒时一般范围较大 ,易延误病情 ,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现报道 10 9例碳酸钡集体中毒病例 ,以供同行借鉴。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 10 9例 ,均为男性民工 ,年龄 18~ 6 3岁 ,既往健康。1.2 病因  1998年 5月 13日误食混有碳酸钡的面条。1.3 发病时间  10 9例餐后 30min~ 4h内急诊。 12例30min内发病 ,73例 30min~ 2h发病 ,2 4例 2~ 4h内发病。起病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